1. 我們應該如何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有空常回家看看,就是你報答父母的最好方式了。
父母從咕咕墜地一直撫養我們到長大成人,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烏鴉尚知反哺,我們也應該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是在生活中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也許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報答方式了。
時間不會為誰而停留,父母真的在逐漸老去。如果真的想要報答父母,那就不要猶豫,定期回家看看,陪父母吃頓飯、聊聊天,讓他們能開心度過自己的晚年,這就是最好的報答。
多陪陪你的父母吧,也許他們正在家裡等你。
2. 「反哺」一詞用來比喻子女孝養父母,是從哪種動物的習性來的
定義:動物長大後反過來「贍養」父母的行為。 如鳥雛長大,銜食哺其母。後用以比喻報答父母 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初學記·鳥賦》反 「反哺」一詞用來比喻子女孝養父母,是從烏鴉這一動物的習性來的。 烏鴉反哺 《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小烏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結」至今仍是維系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溫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3. 動物父母保護自己孩子,或者動物孩子報答父母的故事
烏鴉反哺,《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內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小烏容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它的母親。 羔羊跪乳,小羊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相濡以沫,兩條魚在車輪碾出的水槽里用彼此的唾沫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