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總是貶低孩子,是一種什麼心理
第一、總是站在批評的高度,為了自己的面子而要求孩子。
這種家長的表現是三句話離不開孩子的話題,孩子的成績好是他的炫耀的談資,不允許孩子成績不好,成績比孩子本身的快樂更重要。
孩子生病發燒也要堅持學習到深夜,從不允許孩子放鬆一點,讓孩子覺得跟這樣的家長在一起一點幸福感都沒有。
更加嚴重的是給孩子洗腦,告訴孩子如果成績不好就不配得到家長的愛。
粗暴干涉孩子的選擇,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大到學什麼專業、考哪個大學,總是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第一位,符合自己要求的才能選。
第二、總是對孩子要求嚴格,對自己放鬆。
這樣的家長往往是雙重標准,自己在外面是卑躬屈膝的討好比他強的人,轉過身來就道貌岸然的批評孩子這不對那不行。
孩子出現了跟別人的爭執問都不問一定是孩子的問題,老師只要找家長,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打,連給孩子申辯的機會都不給。
B. 為什麼有些父母對別人總是笑臉相迎,對自己的孩子卻罵的非常難聽
有些爸爸媽媽對於別人笑臉相迎是為了維持表面上的一些和睦,但是對自己的孩子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所以經常會表面上對別人笑嘻嘻的,背地裡卻非常不友好的責怪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為爸爸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首先會給孩子留下一種爸爸媽媽兩面三刀的感覺,也會讓孩子學到這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言行舉止。這一切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出這樣的舉動。
爸爸媽媽這樣的責怪對於孩子而言是很大的打擊,所以爸爸媽媽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千萬不要隨隨便便的就去責怪自己的孩子,更不要隨隨便便的就辱罵自己的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都非常的不對,而且也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要讓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獲取更好的成就。
C. 父母總是貶低孩子,是一種什麼心理
希望孩子能有更出色的表現,是欲求不滿的心理。
舉例子:
1、傻瓜,你真笨。
行為:對孩子直接人身攻擊,用難聽的話數落孩子。
結果:孩子被貼上了標簽,年幼的孩子可能會自暴自棄,直接用"笨"來逃避現實。
應該做:無論孩子做的事情再怎麼不合常理,也不能貶低孩子的人格,用侮辱性語言攻擊孩子,孩子正在被引導的階段,犯錯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出現了,不是讓他記住"笨"的標簽,而是讓孩子學會下次避免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2、你就是個廢物,什麼都不會。
行為:對孩子也是人身攻擊,自信心降低。
結果:年幼的孩子會自卑,自暴自棄以外散失做事的動力和信心。
應該做:對事不對人,只探討事情的做法,不攻擊孩子的自尊心。
3、 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呢?
行為:用聽話來約束孩子的自主權。
結果:站在高度用道德指責孩子的結果,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能獨立的人。
應該做:和孩子探討事情的由衷,一起分析問題的最佳解決方式。
D. 父母有時候總是會罵些很難聽的話說孩子,對孩子學習有影響嗎
父母有時候總會罵孩子很難聽的話 ,這對正在成長尤其上學的孩子來說 是非常受傷害的 ,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作為父母來說,應該首先作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哪些不對 ,你可,你可以給他指出來 ,並且指正應該怎麼去做,哪些做的不對,是孩子有些概念 ,千萬不要劈頭蓋臉的打和罵 ,即使是親生的父母,也不能罵孩子很難聽的話 ,孩子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文明禮貌 ,為父母也應該學習文明禮貌用語 ,不要粗暴的用語言說孩子罵孩子 ,這對他幼小的心靈的成長非常不利 ,他也會用同樣的語氣對待別人 。不是,對孩子的學習非常受影響 ,老師講課時,他會不自覺的把父母的話時刻的琢磨 ,刺耳的響在耳邊 ,是他學習不專注 ,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 。所以作為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要學習文明禮貌 ,給孩子講文明,話說文明話 ,我有耐心的給孩子講 這樣孩子和大人就很融洽的 關系,使家庭和睦 ,對他的學習也大大的有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