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不會做榜樣怎麼辦

父母不會做榜樣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6-16 15:35:25

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怎麼做才能做好榜樣呢

孩子們模仿父母呈現給他們的東西。模仿是他們的眼睛看到的,而不是你說的。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模仿什麼,你必須樹立一個榜樣並呈現給他們。你希望你的孩子學什麼,你可以給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你的孩子要學習父母好的一面,而不是壞的一面。對不起,孩子小的時候,孩子的大腦是沒有辦法分辨和選擇的。當孩子面對一些困難和問題時,他的潛意識會自動尋找父母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處理的畫面,作為自己處理類似問題的參考。

Ⅱ 父母如何做孩子的榜樣

問題一:父母怎樣做孩子的榜樣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老師怎麼做,孩子肯定都會有意無意的去學。但人無完人,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犯錯誤,也會有教育,育兒方面的誤區。重要的是,知錯就改,行不通,就掉頭,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別人怎麼說都沒用,就一門心思認准了自己的育兒方法,哪怕是不可取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即便是聖賢,也不能保證無過。所以作為父母的,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冕,讓自己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給孩子做好這個榜樣。那麼父母怎麼給孩子做好榜樣呢?
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父母再有什麼矛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那小小的心靈根本經不住太多、太激烈的爭吵。膽小的孩子心裡會特別害怕,在心裡就會有很多暴力的鏡頭在徘徊。輕則影響孩子的正常情緒,使孩子哭鬧;重則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甚至在他以後的人生中,這都會是他揮之不去的心理障礙。甚至使孩子變得暴躁、無理、自閉不愛與人接觸。

盡量別和孩子起太大的沖突,打罵孩子
有什麼事,好商量,大人的脾氣急,孩子肯定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你和孩子細聲細語的說話,他也會好好聽的。如果你和孩子大聲吵,他也會用大聲來回應你,甚至想把你的聲音蓋過去。父母要多做自我檢討,把孩子看作和我們是平等的關系。不要毫無理由的,孩子就得聽父母的,有時也要想一想孩子的心聲,他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盡量沉住氣,盡量不打罵孩子。如果實在在在氣頭上,可以先讓自己和孩子都冷靜一下,等各自都稍平靜下來後,再做打算。
別老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
其實我們從小也會常聽到這樣的話,「誰誰家的孩子」怎麼了,你看人家老誰家的小誰怎麼了……當時聽到時的感覺一點也不好,甚至連「誰誰家的孩子」也一塊討厭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必要非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不好的地方也許你沒看見呢。哪怕自己的孩子真的有什麼地方不夠優秀,但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多鼓勵,少打擊才是對策。
別給孩子隨便貼標簽
有時你那樣認為他,給他貼了個「不聽話或者壞孩子的標簽,叛逆的孩子就還真的如你所願的往那方面發展,到那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所以盡量往好里想孩子,經常用鼓勵性的語言來和孩子交流,那樣活著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問題二:父母怎麼在生活中給孩子做榜樣? 以身作則 用心負責

問題三:怎樣做孩子的榜樣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孫敬修曾意味深長地對父母說:「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格林童話》中有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爺爺老了,吃飯時飯菜常從嘴裡漏出來,兒子兒媳便不讓他上桌吃飯,只讓他在火爐邊吃。有一回爺爺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兒媳婦破口大罵,說以後要改用大木盆給老人盛飯。有一天,夫妻倆看見兒子米沙在地上擺弄一堆小木片。父親問米沙在做什麼,米沙回答說:「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您和媽老了的時候,我好用這只木盆給你們盛飯。」夫妻倆聽後面面相覷,十分慚愧。從那以後,他們又重新把老人請上桌吃飯,並細心照顧。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父母對孩子的品格影響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敗的主要責任人。
全國婦聯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狀況抽樣調查,調查表明,80%以上的兒童認為,家庭成員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母親或父親,其中認為母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佔43.1%,認為父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佔37.6%。您的孩子進入初中後,隨著生理心理日漸成熟,視野日益開闊,能力迅速增強,其辨識能力不斷提高,對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自身素質、修養的更高境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時,父母怎麼辦呢?建議您每天抽時間閱讀學習,不斷充電,成為閱讀型家庭,讓讀書成為您的習慣,用您的學習習慣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反觀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念書答題,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事實上,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在為人處事方面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無止境的漫長道路上照樣有為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而且這種教育遠比課堂教育來得重要。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嗎?請我們都牢記托爾斯泰的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在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有時間的話,我建議您最好每周能和孩子面對面地談一談,能夠和孩子彼此溝通,加強理解,那麼,我寫這封信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長都應牢牢記住這一點,這對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我希望,用您優雅的言行和端莊的舉止影響子女,用您謙虛、誠懇、豁達和開朗的性格去感染子女,用您強烈的自主自強的毅力去熏陶子女,用您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好學精神去激勵子女。

問題四:父母怎麼給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要以身做責,為孩子做出示範,比如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不要玩手機,那麼父母就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拿著手機,也不要總是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電視劇,哪怕是裝樣,也要拿本書在孩子面前認真地讀,這就是樹立榜樣。

問題五:家長怎樣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孩子學習的主要來源就是成人的舉止行為,而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該做出怎樣的榜樣,從說和做來給家長指引,那就是「一言」「一行」:
先說「一言」。
注意言辭,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表達的言語,包括平日大人之間的溝通。雖然不是直接跟孩子交流,但也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要注意的是:
一、語氣。
少說「老是」、「總是」!、語氣平和,用心關愛,多用提問的方式,少用質問的方式。比如:「孩子你想說什麼呢?」、「孩子,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而不是「你為什麼老是喜歡這樣做?」「你怎麼總是愛這樣?」
二、是學會用感受表達情緒。
比如:「你這樣做我很生氣!」、「寶貝,對於你剛才的行為我既生氣又難受!」。我這里也為大家提供一些關於感受的用詞―「開心」、「興奮」、「愉快」、「舒服」、「踏實」、「難受」、「難過」、「生氣」、「惱火」、「煩燥」、「委屈」、「心痛」等等。
三、是學會說「對不起」。
有很多家長即使自己誤會了孩子,也不會跟孩子說「對不起」,「對不起」這三個字不光只用在認錯上,還可以這樣用:「對不起,親愛的,我不能接受你這樣的行為」、「對不起,親愛的,你這樣對我,我不能原諒你」等等。
關於「一行」。
父母的每一個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反映在生活里。父母要注意的行為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對人的行為。
是關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人品,多讓孩子接觸〈弟子規〉、〈論語〉中的謹訓。比如尊老愛幼,為人謙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等。
二、對物的行為。
比如輕拿輕放,愛護物品。在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

問題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樣做孩子的榜樣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樣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與孩子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會建立起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由此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易接受、最易模仿的人。 由此可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言傳」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父母對孩子諄諄教導,其影響力不及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

問題七:父母應該怎樣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然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學習的最近的目標
就是自己的父母。

問題八:父母應該怎樣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最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則
自己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
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問題九: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樣做孩子的榜樣 對於家庭及親戚關系的處理,我有一些建議:
1、一分謙讓,家庭成員之間不要事事針尖對麥芒,多給對方說的機會,多為對方著想,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親情無價。
2、一分驚喜,製造戲劇化效果,往往很多矛盾在玩笑中灰飛煙滅。
3、二分責任,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多為家庭做一點,少為自己考慮一些。
4、二分溝通,很多矛盾都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從而使矛盾激化。
5、四分豁達,人生短暫,應創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凡事想開點,不要事事斤斤計較,不要勾心鬥角,不要貪小便宜,心胸開闊一點,樂於感恩的人活得輕松愉快。

Ⅲ 父母給子女做不到榜樣

你好,看到你寫你不想怪誰,已經完全接受了,這是對的,希望要真的放下才好。
父母也是凡人,如我們有很多無奈一樣,他們也是的,也有無奈、矛盾、憋屈、不如意等等。他們也是受他們上一代及生長環境的影響,他們其實也是身不由己的。他們的心理也背負著創傷而無處求醫吧。無論表現出來的如何,他們已經盡了他們最大的力了。想到這些心就更柔軟了,包容了。
我以前不懂,我從小原生家庭也是破碎的,我一直埋怨父母教育我的中間各種問題,滿心的抱怨,對父母也都不好。直到前年父親突然去世,我才恍然大悟,後悔不已,一下子明白自己的錯了:子女是不能否定父母的,他們是我們的源頭,無論父母怎麼待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從心底把對原生家庭的怨恨放下,真正的和解,我們的生命就是殘缺的無法正常生長的,我明白到這也就是我一直很努力卻無法生活的幸福的主要原因了。 就像一棵樹哪怕樹根再不好我們作為枝葉也不能去損自己的樹根,一個道理。 所以老話常說的不孝是最損福報的是有道理吧。 而同時我也明白了,原生家庭的問題對我們的影響程度其實取決於我們的解讀,若自己能夠強大一點、看開一點,包容一點,自己就不會那麼受傷了。

另外,更可怕的是若我們不真正放下,則我們就會不知不覺中變成我們最怨恨的那個,從而把這種不幸延續到下一代。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這是真的,我自己就已經感受到了。因果真的不可思議!

在喜馬拉雅上有很多化解原生家庭心理問題的專輯和有聲書,需要的話你可以去聽聽,我還是比較受用的,覺得很療愈。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導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家長離不開關系,需要家長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下面為大家分享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1

1、參與孩子生活

想辦法和孩子互動。像是一起運動、談論電視節目,或准備晚餐。這些活動可以讓你有機會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2、實踐言出必行

嘗試練習你訓誡的東西。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當你沒遵守家庭規則時,他會知道。你可以教導孩子不能打別人,但你也不能打他當作處罰,避免造成孩子混淆。

3、健康生活習慣

透過良好的飲食和定期運動來灌輸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讓你的身體和外表在孩子面前有負面的評價。鼓勵孩子從事運動,這樣他在未來就可以擁有健康。

4、尊重善待他人

不論是年輕人或是老年人,都應該要尊重和善待他們,如果你在孩子面前不尊重別人,等於是在教他,別人都不重要。

5、承認自己錯誤

榜樣也是人類,如果你發現自己犯了錯,不要失志。承認自己的錯誤,汲取教訓,並努力超越自己。如果為了這事苦惱或憤怒,只會讓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去應對。

6、要顯示價值觀

父母的'道德和移情行為可以灌輸孩子強而有力的價值觀,幫助抵銷新聞、媒體對孩子價值觀產生的負面影響。

7、解決問題能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需要各種問題的指導。家長可以和孩子分享個人經驗和決策能力。用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應對在產生的矛盾。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影響性格行為

孩子都會學習爸媽的言行舉止,因為人家會說言教不如身教,你的行為和價值觀都是孩子會學習,因此應該要表現好的一面。

2、影響人際關系

孩子和人互動的方式,就跟爸媽的一樣。所以爸媽如果對人謙恭有禮、樂於助人,孩子一定也會尊敬別人、幫助別人。

3、影響孩子成就

爸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決定了未來孩子的成就有多高。爸媽教導孩子自信、勇敢、冒險,孩子一定會比較遠於追求夢想,比較容易有成就。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2

作為榜樣的父母需要避免哪些誤導孩子的壞習慣

1、不耐煩

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鬧,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真是個煩人精!」

提醒: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2、不迴避

結婚多年,你和愛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3、太「大方」

你勤儉持家,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從不教他節省。

提醒:我們的這種「愛」,會使孩子只懂得得到,不懂得付出。

4、不關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裡,總是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里過得怎麼樣?」一邊問,一邊忙著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報紙。

提醒:我們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你的答案。於是,孩子從我們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並學會敷衍別人。

5、不認錯

你的孩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你的懲罰有些過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於是從不把話收回。

提醒:我們犯了錯誤,拒不認錯,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6、愛抱怨

朋友爽約,你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後別再理他了。」

提醒:你讓孩子看到,在面對失望的時候,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7、不娛樂

孩子吵著要你給他講故事,可你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

提醒:我們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游戲。

8、愛爭執

你和孩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我們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沖突的好辦法。

9、撒謊、推託

你是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你一直很忙,後來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託。

10、說配偶壞話

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於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另一方的不是,並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她。」

提醒:這樣做,孩子學會了恨和報復,更大的問題是,她會對自己一生的幸福都沒有信心。

11、太容忍

某一天,你突然發現愛人有外遇了!你容忍,你告訴自己:「只要他/她還要這個家就行了,你還圖什麼呢,不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嗎?」

提醒:我們「善意」營造的一個貌似完整的家,並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

12、不敬老

在結婚問題上,你的婆婆曾經百般阻撓,於是,婚後你從不孝敬老人,也從不帶兒子去老人那裡玩,背地裡還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詛咒老人。

提醒:不為孩子樹立孝敬的榜樣,那麼總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你自己頭上!

13、亂丟東西

你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妻子會把你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收拾好,從來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這樣,孩子也會養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14、言行不一致

你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

提醒:我們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長大後會很難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

15、愛比較

你總是對孩子說:「誰誰怎樣怎樣,他比你強!」

提醒:我們總是用別的小孩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的孩子,這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長大之後做事就會輕易受其他人影響。

16、無秩序

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後面5歲的女兒問你:「為什麼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系的。」

提醒:當我們在沒人監督時違規,孩子就學會: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17、過分愛護

你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6歲的兒子鑽進來想幫忙,你趕緊把孩子推出廚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閑事』,一邊呆著去。」

提醒:我們對孩子的「愛護」,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18、不服氣

吃飯時,你當著孩子的面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小王升職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電腦嗎……」

提醒:我們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孩子就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思進取。

19、壓抑能動性

兒子試圖拆開一隻鬧鍾看個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麼?不準亂動!」

提醒:簡單地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系,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

20、連騙帶嚇

女兒吵著要買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連騙帶嚇地說:「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提醒:當孩子證明「自己被騙了」,以後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閱讀全文

與父母不會做榜樣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富貴形容什麼動物 瀏覽:809
韓國法定退休年齡 瀏覽:51
體檢要檢查些什麼 瀏覽:209
深圳社保個人賬戶9萬退休金 瀏覽:123
虎頭鸚鵡的最長壽命是多少 瀏覽:752
退休金1千多能去派游嗎 瀏覽:340
送給農村老人家的禮物 瀏覽:603
重陽節與父母同行為愛行動 瀏覽:927
交失業養老保險要什麼材料 瀏覽:830
做hpv的體檢要注意什麼 瀏覽:791
遇到一對啥也不明說的父母怎麼辦 瀏覽:484
老人經常眼腫是什麼原因 瀏覽:430
北京市海淀區都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75
養生燒水達不到100度怎麼辦 瀏覽:562
60歲乳暈有硬塊 瀏覽:245
江蘇17年企退養老金上調細則 瀏覽:894
老年人的保險需求 瀏覽:913
如何和父母好好告別 瀏覽:187
08年重陽節 瀏覽:394
廣州市新市街道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