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父母總是溺愛女兒
父母溺愛孩子,很常見,而且表面上看,溺愛還有點兒偉大的感覺,因為父母是在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實際上,溺愛源於父母的自戀。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另一個「我」,給予過度滿足。他們在無限制地給予孩子時,其實是在無限制地給予自己。用武志紅老師的話來說,那就是:「寵愛自己,是溺愛的心理真相。」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來討論下,父母該如何愛孩子。父母溺愛孩子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在滿足自己和寵愛自己,這也是父母溺愛孩子的心理真相。在農村老家,我的一個堂嫂就是這樣,她對孩子特別溺愛,其實就是寵愛童年受苦的自己。她有一個女兒,但這個女兒很少幫她幹家務,她也不會做家務。因為堂嫂不讓她幹活兒,也不讓她學。堂嫂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還重男輕女,她中學沒讀完就出來打工賺錢,受了很多苦,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像她那樣受苦,自然不讓她做農活兒。但她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視,其實也是在滿足她當年想讀書沒得讀的願望。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兩個「我」,一個是「內在的父母」,是我們把現實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內化。當我們做父母時,這個「內在的父母」就是自己;另一個是「內在的小孩」,是我們對自己童年體驗的記憶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內化。如果我們的童年過得不好,對父母有埋怨,那麼長大後,自己作了父母,就會用理想父母的方式來寵愛童年受傷的自己。可見,有些父母溺愛孩子,其實就是在寵愛自己,也可以說是在心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