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城裡子女如何繼承農村父母的房屋

城裡子女如何繼承農村父母的房屋

發布時間:2023-06-03 14:04:55

1. 父母的農村房子兒女怎麼繼承

1、農村父母房產在存在遺囑的情況之下,按照遺囑進行繼承,沒有遺囑法定繼承也是可以的。宅基地房屋的動遷補償一般分為房屋補償和宅基地使用權補償。地上物的補償,應當歸屬房屋權利人。房屋原權利人已經死亡的,動遷補償款可依繼承關系進行處理。
2、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款的分割,容易產生爭議,特別是非集體經濟組織的繼承人往往基於繼承關系而主張宅基地使用權,進而提出分割相應補償款。鑒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提供給本集體成員享有的,並且按戶計算。當一戶出現人口減少,宅基地仍是由一戶中剩餘的成員共同使用,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款則由該戶剩餘的成員共同所有。若該戶已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雖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在他處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該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款一般由該戶房屋原權利人的繼承人取得,但集體經濟組織明確表示反對的除外。
房屋繼承糾紛如何解決
解決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後,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願接受的協議,然後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願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後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願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於有關當事人的自願行為,因此處理後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於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於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於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後,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後,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繼承順序】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 父母去世後農村的宅基地,城鎮戶口的子女如何才能繼承

城鎮戶口的子女也可以繼承父母在農村的宅基地,但是也要滿足很多條件。首先宅基地是不能夠被直接繼承的,宅基地是屬於村民集體共有。只有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屋,才能夠對宅基地行使使用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當中,歸隱田園4個字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比如陶淵明以及其他文人雅士,一旦有不如意的時候,總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歸隱田園。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相比於城市的生活而言,農村生活來得更加愜意。不會有太多的壓力,更不會有太多的喧囂。再加上農村環境較好,更加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子女也可以繼承父母的宅基地。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宅基地,宅基地指的是村民集體共有的地基使用權。宅基地的所有權是屬於村民集體,也就是說每一個村民都有對宅基地的使用權。村民可以在宅基地上蓋房子種田,這都是法律上明文允許的。但是對於城市居民而言,是不能夠直接繼承父母在農村的宅基地。一方面雙方要有直接的親屬關系。另一方面,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有著根本性上的不同。為了顧及農村戶口居民的利益,因此對城市居民繼承農村宅基地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3. 城市子女繼承農村父母宅基地的最新規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父母的房屋作為遺產可由其作為繼承人的子女繼承,按照房地一體的原則,繼承人通過繼承取得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上的宅基地使用權,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不能被單獨繼承的。
一、如何繼承宅基地
1、父母的房屋作為遺產可由其作為繼承人的子女繼承,按照房地一體的原則,繼承人通過繼承取得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上的宅基地使用權,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不能被單獨繼承的。
2、城鎮戶籍子女繼承宅基地使用權的前提是「地上有房」,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經滅失,就不能繼承。3、在繼承宅基地使用權後,要注意對房屋維修養護,不僅可以自用,也可出租或出售,但房屋的受讓人只能是房屋所在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且在該集體沒有房屋的村民。
4、如未經集體經濟組織及相關部門同意,不可以對房屋推倒翻建。如要更長久地使用房屋,可以選擇在父母生前對房屋翻建。
二、繼承宅基地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1、農村子女繼承宅基地是需要辦理一些手續的,首先我們要拿著父母的房產證去房屋登記機構辦理過戶手續,並且還要進行相應的評估。
2、在評估成功之後,我們就可以把房產證書上面的名字改為自己的名字,這樣你就會繼承這塊宅基地。
三、不能繼承的幾種情況:
1、已辦理分戶,並且擁有自己的宅基地,宅基地准則是一戶一宅,既然已經分戶並有了自己的宅基地,自然不能再繼承。
2、已辦理分戶,但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農村宅基地資源越來越緊缺,為了保護集體其他人員的利益,不符合條件的子女不能繼承。
3、本身屬於違章建築的宅基地,未經任何審批,私自在耕地或空地上建的房子。這樣的宅基地不僅不被確權,還會被村集體強制收回,根本不能繼承。
4、不屬於農村居民戶口,由於特殊原因把戶口遷走,取消農業戶口前又沒有把戶口遷回來的子女,不能繼承父母的宅基地。但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房屋不能翻修。只能等房子自然坍塌後,村集體收回宅基地。
5、五保戶等特殊人群的宅基地,因子女長期不在家導致老人無人供養,最後劃分為五保戶的,由村裡人供養。這部分人去世後,他們的宅基地會被回收,子女不得繼承。
6、宅基地長期閑置或房屋長久失修,閑置時間超過兩年以上的宅基地,或是常年無人居住的房屋,最後導致房屋坍塌的。這種宅基地都會被集體收回。子女不能繼承。
7,超出宅基地使用面積的部分,宅基地也是有使用面積規定的。在此次土地確權工作中,超標的部分不會被確權,自然也就不能繼承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千零七十條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城裡子女如何繼承農村父母的房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火龍果為什麼被稱作長壽果 瀏覽:947
老人去逝七周年如何紀念 瀏覽:343
長壽菜包子 瀏覽:635
70歲老人婦科出血 瀏覽:799
老年策劃活動的得與失 瀏覽:981
周口養老金補繳 瀏覽:957
坐立前屈怎麼養生 瀏覽:109
有關重陽節的卡片 瀏覽:366
西安養老忘申報怎麼辦 瀏覽:171
2015年鎮江平均養老金 瀏覽:631
老年人膝關節酸損如何治 瀏覽:939
街道辦事處的退休年齡規定 瀏覽:288
巫溪到長壽 瀏覽:314
敬老院表演什麼好 瀏覽:327
王陽明其實活了80歲 瀏覽:794
50幾歲的人如何鍛煉養生 瀏覽:791
長壽的壽的組 瀏覽:442
怎麼算養老金上漲 瀏覽:977
春節體檢提前准備多久 瀏覽:136
久卧鋪老人掉黃色粉是什麼病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