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父母眼中的我們是十分幼稚的,他們會覺得我們特別的無知,所經歷的事情特別的少,對生活對社會上的閱歷特別的淺,他們認為我們始終是長不大的孩子,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都是需要他們保護的對象。
Ⅱ 為什麼說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未來
其實這句話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說的。未來永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最多做的也只是影響而已,絕不決定只能看孩子自己。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孩子的未來卻是有很大程度上是被父母影響的。
這就像是很多人軍人家庭的孩子會選擇去軍隊,很多演員的孩子依舊出道當演員。
父母是每個人在小時候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他們身上的習慣,辦事的風格,說話的語氣,接觸的事情,很大程度上都會被孩子模仿學習。
說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未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不能否認,即使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階級的劃分依舊極為明顯。那些接受過教育的人和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有錢的和沒錢的人,這些都是劃分社會階級的依據。
這些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而父母的眼界和地位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農民夫婦的眼界不會很高,他們看到的只是掙大錢,對他們來說百萬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但對於一個來自富人家庭的孩子來說,百萬也許也只是一次生日聚會上收到的一個禮物而已。那麼這個孩子的目標絕不會是百萬這么簡單。他的目標也許就是先掙個一個億。
所以,父母的眼界對於孩子的未來來說很重要,但是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作為一個個體的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伴隨著孩子接觸的東西層次越來越高,他的追求,以及對自己今後的職業規劃也會有所提升。這就是主觀能動性的一個表現。他會伴隨著孩子眼界的提升而越來越高。
Ⅲ 父母眼中的我
雖說自己以是初一的學生了,而且還作為一名班幹部,應該說自己給別人的印象還不錯。但不知怎的,我總有一種感覺:我在父母眼中長不大。
生了個調皮的女孩
當我還在媽媽的肚子里的時候,調皮的我總是時不時踢媽媽的肚子,總弄到媽媽痛得厲害。有人迷信地說,如果懷著孩子的媽媽常常出去走來走去,將來生的哪個孩子必定會很調皮。我的母親就是喜歡常常出去走來走去,所以生了一個調皮的女孩——我!
在父母眼中我是三種人:
1、 學習還過得去的孩子
上個學期是緊張的一個學期,因為我們將要面臨小學的一次重大的考驗——小學畢業考。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練習,教室里總充滿了緊張的氣氛。時間流逝,工夫不負有心人,我憑著自己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學校的一等獎學金。這個消息一傳開,全家人都轟動了,親戚個個都贊賞我,使父母十分自豪。踏入初中的學習,彷彿一切都比小學的東西緊張。踏入初中之後的兩次考試,我的成績基本上還過得去。曾經還試過語文做到基礎分不扣,只扣了作文分,英語成為全年級唯一的第一…………….所以在父母的眼中我是個學習還過得去的孩子。雖然這樣,可是我在父母眼中還是一個任性還不太自覺的孩子。
2、 任性還不太自覺的我
在家中我是父母的長上明珠,所以在各方面父母都是十分遷就我。只要我想要的東西,而他們又能買得到的東西,他們一定會盡量滿足我,因此我過著比平常人幸福的生活。也因此養成了我一種不好的習慣——任性、不太自覺。只要我想得到的東西,我會用盡我的一切力量去得到它,有時用錢我也覺得我用的太多了,再想一想在山區的人,難道不是天地之差嗎?有時在家裡,一早起來把被子一扔,就覺得完事了。直到父母用命令的語氣叫我把一切弄好,我才弄。如果不是?我就永遠不會去弄它。也有時我也要父母提醒我做這做那。想一想,一個快13歲的孩子還需這樣嗎?在父母的眼裡,我是這樣的孩子——任性、不太自覺的孩子!
3、 孝順的我
當我在街上看到一些老人在討飯吃,不知怎麽的,心理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因此,父母都覺得我是一個有同情心的人。每個月,我總要和奶奶公公出去吃飯,每次去完旅遊我總帶一些手信回家送給他們。這個禮拜,我又和他們出去吃飯了,並買了一些東西送給他們。曾經,在我爺爺還在世的時候,他生病的時候,我曾為他哭過,記憶中已不記得因什麽事了。聽媽媽說,這事是關於我孝順的。如今,爺爺不在了,可我卻把我對他的愛來對其他老人。在父母的眼中,我是個孝順的孩子!
這就是在父母眼中的我——個永遠長不大的我。
一.寫女孩兒的.
父母眼中的我
我是怎麼樣的女孩子,我可不了解,但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就聽聽我家的基本群眾——爸爸媽媽對我的評價吧,在他們的眼中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在媽媽的眼裡我可不像別的女孩那樣,對父母事事都百依百順(雖然在學校比較文靜),她說我很任性。
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我穿上我最喜愛的衣服准備出去,這是媽媽說:「今天要變天,你換一件衣服在出去吧,你這意見衣服太單薄了。」但是固執的我不願意換,嫌天氣太熱了。便走了。當我出去不到一個小時天氣驟然大變,雖然下起了大雨,把我凍的直哆嗦,但是心裡一直埋怨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乖乖聽媽媽的話。
在爸爸看來,我可沒有女孩子的細心,是一個十足的大馬虎。有一天晚上,正好有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為了能准時看上節目,我胡亂寫完作業,往書包里一塞就直奔電視(機)(跟)面前。正當我看到高潮時,爸爸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看見我沒有做(作)作業而是在看電視,就問我:「作業寫完了沒有就看電視?」我心不在焉的說:「早寫完了。」爸爸說要檢查,我只好硬著頭皮慢吞吞的(地)掏出作業給爸爸看,爸爸只是草草看了一遍,就檢查出了一半的錯題。大多數錯題都是因為急於看電視所造成的,當時我真恨不得找一個(挖一個)地縫鑽進去。
爸爸媽媽經常叫我改掉這一個壞毛病,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這就是我,一個任性而又馬虎的小女
二.寫男孩兒的
父母眼中的我
我是父母的驕傲,這是確定無疑的。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談起我時,他們的臉上都帶著自豪的微笑。這不僅是因為我身強體健,虎背熊腰,聰明可愛,更重要的是我具有的令人刮目相看的優秀品質。
他們常這樣談論我。
第一,上進心強。
我從小時候起,無論干什麼事,都不願意落在別人後面――不願比歲數大的人差,更不遠比同齡或年紀小的人差。每當什麼事落後時,總是苦思冥想整個過程,汲取經驗教訓,決不重蹈覆轍。
第二,有毅力,能吃苦耐勞。
我是從市直一幼的大班直接去師范附小上一年級的,沒有上學前班。不僅比同學們小一歲,而且比同學少學好多知識,要知道,附小是重點學校。剛入校時,責任心很強的周老師留分數差的學生時,總少不了我,但我不氣餒,課堂上專心聽講,回家後認真復習,獨立完成作業,高標准要求自己,不做完作業不去玩,不看電視。結果,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幾乎不再被留下補錯了。期中考試我得了好成績。有一次考試是全班第七名。要知道,我班是重點班,這個名次可不容易得。爸爸、媽媽為我的進步非常自豪。
再說我吹笛子。當時新生只招了我和另外一個小朋友兩個人,老師只是在一班課間休息時才輔導我倆,但是我嚴格按老師要求的去練習,放學回家後又不顧高溫天氣,一遍遍練吹,結果兩星期後我就可以跟著一班學生上課了――他們比我多學一學期。又過了兩星期,我吹得和他們不相上下了。笛子老師逢人就誇我努力刻苦,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領導和老師都知道了我。暑假培訓班結束時,我已經比原一班中的許多人吹得好多了。這是爸爸媽媽非常引以為豪的事,我也更深地理解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
還有我的游泳、打乒乓球等。由於我不怕苦和累,練習刻苦,游泳速度比同伴都快,比爸爸游得也快。我曾是我班獲得年級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名的隊員。
第三,聰明好學。
我三、四歲時,爸爸媽媽給我念畫書,他們念幾遍後我就能背下來,所以,他們在念同一個故事時,如有一個字和以前念的不一樣,我就能馬上指出他們念錯了。伯伯聽我給他念故事,他說:「怎麼你每個字都認,一個都念不錯呢?」當他知道原因後,他用手捂住圖畫,只漏出文字讓我念,這下子可把我給難住了……。對我的記憶力,他嘖嘖稱奇。
我非常喜歡講解知識的科教片,盡管不懂也看。爸爸反對我看有的電視節目,但卻非常支持我看科教片。
我喜歡看書,家中的書、雜志幾乎都翻遍了。去別人家時,首先要看人家有什麼好書,我看書十分專心,所以書中的好詞好句記了不少,爸爸媽媽總誇我遣詞造句的能力。
我曾獲得附小第一屆朗讀比賽二等獎。
第四,性格豪放。
我從不計較同學朋友的過失,從不回家匯報同學的小毛病。和同學發生沖突了,爸媽問我時我總是說:「沒事,我們已經和好了」。對於偶爾犯的過錯,也不陷在其陰影里,而是皺著眉頭靜靜思考後,就去干該乾的事情了。只是上學早一年,比同學年齡小一歲,以前在公共場合緊張,有點放不開,不過我能考入十中的重點班,就證明我有能力干好老師要求的一切。我會注意觀察,積極思考,把握機會,主動熱情,不斷提高。
第五,好心腸,樂於助人。
有一次看《人與自然》節目,講老鷹怎樣捕抓狼崽時,我忍不住說:「打這個老鷹!」並問媽媽為什麼會這樣。
有一次,我喂養的一隻小鴨子死了,我哭得可傷心了,一邊哭一邊喊:「小鴨,可憐的小鴨」,並寫了一篇有關小鴨子的作文,把作文盯在牆上,誰也不準去動它。以後再也不養小動物了。
我小時候看電視,每當看到正面人物受難時,總要換頻道,估計好人受難結束時再換回來。
我熱愛勞動,能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主動幫助同學,熱心集體活動,一次曾被評為 「校文明學生」,還得了獎狀。
媽媽對我這樣寫道:他是一個辦事專一,看書用心,愛動腦子的孩子。我要向他學習那種愛學習的勁頭,但他唯一的缺點是有時聰明過頭。
總之,在父母眼裡,我是一個聰明可愛,刻苦上進,正直熱心的好孩子。他們沒實現的理想要由我來實現,他們對我充滿了美好的憧憬,我使他們的生活充實、幸福,我是父母的夢啊。我是他們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我會盡力而為,不辜負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