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撫養獨生子女
如何撫養獨生子女
如何撫養獨生子女。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好的教育和培養才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並且在未來的人生中也可以更加成功。很多父母不知道該怎麼養育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總是容易嬌生慣養,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1、避免過分寵愛或溺愛孩子
對於獨生子女而言,最危險的就是父母給的太多,把他們寵壞了。如果沒有兄弟姐妹也想要玩具和禮物,這種情況就更容易發生了。畢竟,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很容易就會縱容他們。
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設置限制來遏制這種趨勢。確定每個節日有多少禮物或者具體的金額,並堅持這個限度。
你也可以讓他們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他們買了最新的電子游戲,那就讓他們做家務掙錢,以便他們認識到掙錢的不易。這既可以幫助他們延遲滿足感,也能讓他們知道獲得他們渴望的東西的價值。
2、不要像對待家裡的成年人一樣對待孩子
由於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很容易就會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對待。在8或9歲左右,許多孩子會表現出成熟感,並伴有成人般的行為。父母很容易接受這種行為,因為他們理解這種行為。然而,孩子仍然是一個孩子,所以他們仍然需要被當作一個孩子來對待。
「育童(RaisingChildren.net)」網站解釋說,大腦的前額皮質直到成年後才會完全發育。即使是青少年也會因為他們的前額皮質還沒有完全發育而沖動行事。
父母需要明白,沖動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是因為這個。所以,我們不能期望孩子長大成人,因為他們還沒有發育成熟。允許他們做孩子。畢竟他們一生中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
3、讓你的孩子和他們的同齡人交往
基茨曼(Kitzman)和洛克伍德(Lockwood)在《社會與個人關系雜志》(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0年)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發現,在沒有兄弟姐妹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不太能夠處理與同齡人的沖突。這可能是由於沒有定期與兄弟姐妹解決沖突的活動。
因此,與同齡人的社交是至關重要的。但即便如此,父母也應該允許他們的孩子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解決自己與同齡人之間的沖突。這將教會他們如何與同伴相處,如何獨立解決沖突。
通常,父母想要保護他們的孩子,如果他們看到他們的孩子在情感上受到傷害,他們就會干涉同齡人的互動。父母應該通過談論在這些情況下如何反應來教會孩子解決沖突的技巧。教導他們如何處理同伴間的沖突,並只在必要時尋求成年人的干預(例如身體傷害的風險),這有助於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
4、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
當成年人只撫養一個孩子時,他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都會包裹在他們身上。然而,父母應該設定現實的期望。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你。他們是他們自己,因此,他們有自己的天賦,才能,和能力,不同於你。你應該根據他們的能力來評估他們,而不是你的能力。
期望一個孩子成為超級體育明星並進入常青藤聯盟可能是不合理的。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
如果一個人有四個孩子,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擅長體育,另一個擅長學術,另一個擅長藝術,還有一個甚至由於他還年輕,天賦和能力完全不為人所知。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我們不能指望他們實現一個六口之家的所有夢想、希望和抱負。
找出你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擅長什麼。他們可能有擅長的活動,也有不擅長的活動。鼓勵他們所做的一切,但不要設定不合理和無法實現的期望。
5、讓他們做家務來培養責任感
當你有了一個孩子後,做家務就容易多了,因為有一個孩子在洗衣服和打掃衛生時幫忙就足夠了。
但有三個孩子的父母則更有可能要求他們的孩子在必要時分擔家務。在一個更大的家庭中,一個父母完全無法應付混亂和工作。
家裡的獨生子女必須被要求做家務。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學習責任感。同時,他們還將學習到實用的生活技能,比如如何疊衣服,如何正確地洗碗,如何用吸塵器打掃房間。
做家務可以賦予他們力量,特別是如果他們做額外的家務可以得到獎勵時,這樣,他們還可以因此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6、不要總是逗他們開心
孩子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時間。父母給孩子這樣的待遇是很好的,但是也應該有一個平衡。
例如,如果一個呆在家裡的媽媽只有一個孩子,她就不需要整天逗孩子玩。父母需要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家務,也需要時間給自己。
父母很容易因為沒有和孩子一起玩而感到內疚,尤其是當孩子不斷地要求父母一起玩的時候。當涉及到娛樂時,父母應該為他們的孩子設定合理的期望。
例如,全職媽媽可能會對她唯一的孩子說:「我要和你玩20分鍾的火車,然後你可以自己玩20分鍾,我去洗衣服。」
找到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玩就會很有幫助。這可以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天生渴望與他人一起玩耍的時間。當他們沒有同伴或兄弟姐妹一起玩耍時,他們就會依賴父母成為他們的玩伴。
父母可以找到與孩子同齡的朋友,為他們提供他們需要和想要參與的游戲。
7、找一些活動讓你的孩子和他們的.同齡人一起參與
在我生下我們的雙胞胎之前,我們家就只有我們一個女兒。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我可以走出家門,找到一些地方,參加一些活動,讓我們的女兒和她的同齡人交流。
那時她已經一歲多了,所以她已經准備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參加有助於她成長的活動了。
比如,周末的兒童樂園,小區內的兒童聚集點,如果經濟情況允許還可以上個額外的輔導班等等。
對兒女進行節儉教育
台灣富豪王永慶,對兒女的教育從節儉開始。他供給孩子學費、生活費都算得很精準,就像管理手下企業般,總是給得「剛剛好」,不讓他們有一絲享受 奢侈的機會。此外,和兒女聯絡都是寫信,從不打電話,因為覺得打長途電話太貴了。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說:父親特別強調凡事要「追根究底」,父親寫信多半寫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訴她公司發生了什麼事,他如何追根究底,如何處理等,讓她從中學習了不少處理事情的方法。
現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加上女性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需要和男性一樣肩負起社會義務和責任,因此,男女都應該「窮養」。「窮養」要先教孩子做好兩件事:
男孩養志氣,女孩養氣質
男孩強調的是養「志氣」,主要培養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做事勤懇、踏實努力、有韌性、頑強的品質,如帶他去爬山、踢球、游泳,鍛煉堅韌性;而女孩側重養 「氣質」,強調的是文化修養的投資,性情的陶冶,如有條件的可以讓女孩學學琴棋書畫,在家裡,多給她些關心,讓她感覺精神上富有,有安全感和自豪感,並有 意創造環境,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更具女性特質。
父母要適當「偷懶」
不少家長總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過分「勤快」。孩子到了自己學吃飯的年齡,家長見不得滿桌的狼藉,最後忍不住出手喂飯;孩子撿個玩具撿半天,看著一地凌亂,家長忍不住收拾得整整齊齊。
「窮養」孩子,首先體現在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相當一部分家長難以堅持。因此,家長在養孩子的過程中要適當「偷懶」,一定要學會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
此外,現在的獨生子女普遍比較自我、霸道,家長在生活細節上還要學會對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長給個「六七分」就好,不要超過「八 分」,必要時跟孩子講講條件。比如帶到超市買吃的,不要順著孩子什麼都買,回到家裡也不要一口氣全部吃光,要教孩子學會克制、節儉和適量消費。
B. 對於獨生子女的教育,父母該如何做
獨生子女家庭生活品質保證!但是還應避免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嬌生慣養!要從家庭生活中做起……比早睡早起身體好!尊老愛幼一生清秀!一日生活制度落實好,勤勞的雙手能創造!還有就是學習自覺性和堅定性一定要提高!不能嬌慣,父母就是榜樣,在子女面前要以身作則多看書多學習多運動來影響子女。幫助子女樹立人生目標,做好人生規劃。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總之,教育獨生子女要按照自己的標准來教育,不要按照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多鼓勵,少對比,對父母和孩子都輕松,處理關系多樣化,可做家人,可做朋友,可做對手,最重要的一點是多陪伴。
C. 對於獨生子女的教育,家長該如何做
首先第一條不能嬌慣,第二條父母就是榜樣,在子女面前要以身作則多看書多學習多運動來影響子女。第三條,幫助子女樹立人生目標,做好人生規劃。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離不開父母的寵溺,很多問題都幫他們想的面面俱到,以至於從小他們就沒有受到過太多的挫折,內心也不夠成熟和強大,這樣其實反而是害了他們,畢竟作為父母不能守護他們一輩子。
獨生子女有一個特點,如果有人來找她玩,她會把玩具拿出來。但如果你要帶出去玩她就不願意了。也就是說玩具只能在家裡玩。父母要多鼓勵孩子懂得分享玩具。但一定要有個度!教育孩子遵紀守法,有錢也不要忽忽,有錢的時候要想到沒錢的時候,凡事要做最壞的打算,不要凈想過年的,要考慮萬一出現某種情況怎麼辦,碰到事情多問幾個為什麼?
D. 獨生女的家庭,女兒出嫁,父母以後養老怎麼辦
女兒出嫁依舊是自己的兒女,一樣要承擔父母養老問題,所以父母老了以後可以靠女兒女婿贍養。
除了靠子女外,父母在一定年紀時,一定要有儲蓄習慣,積攢一些錢財,以便在自己老了之後,能夠有錢可花,不要長期伸手向子女要錢,這樣也能讓老人在面對孩子時,有底氣,不擔心自己被人嫌。除此之外老人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老了之後能夠互相走動,玩耍,這樣時間才比較容易打發,不會天天盯著子女,催他們回家,讓子女感到壓抑。
E. 對於獨生子女的教育,父母需要如何做
F. 農村獨生女兒嫁出去了,父母怎麼養老
農村獨生女兒嫁出了,父母現在自己還可以造故自己哪就自己過等你不能造故自己的時候在去女兒家女兒有善養老人義務
G. 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以後養老怎麼辦
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以後養老怎麼辦?
我是60後,東北執行計劃生育比較到位,在城市獨生子女佔比在99左右。我也是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她還未出嫁,我急她不急。
對於獨生女家庭,女兒出嫁,父母養老問題,隨著 社會 的發展,人們的養老理念也與時俱進。以前那種「養兒防老」、養女養老,早已成為過往。男孩女孩都一樣。
做為老人,雖養育了兒女,但是,一昧指望孩子養老的觀念早已改變。現在,獨生女家庭,老人養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雙方老人合住,共同贍養
我老公戰友給女兒買了400多平的房子,准備一起養老。
二、女兒遠嫁,同城養老
我同學女兒在大連工作,他們老倆口也在女兒小區,買了房子,前後樓。我同事、老公戰友,女兒在長春、沈陽、天津、深圳,女兒工作穩定後,提前給女兒買房。
我堂嫂女兒在武漢,也給母親買了房……
三、女兒本市,自行養老
家住同一城市的獨生女家庭,因為我們這不重男輕女,又不要彩禮,還有陪嫁,陪車陪房的也不少。姑爺對岳父母好的比較多。
我同事女兒出嫁,過年二家合一家去孩子家過年。周末一家一天。她還常常與親家母去 旅遊 。
一般情況下,獨生女父母都不會干擾孩子生活,自己能動自過,不愛動去養老院。
四、抱團養老,相互關照
我認識一個老年群的朋友,有4位老姐,老伴走了。去年一起去貴州游,她們經常結伴國內、國外游。為了不讓女兒過年為上誰家過年發愁。她們6月份先去了廈門看看,不行上威海租房子,租半年在那抱團過年。不能動上一個養老院。
五、居家養老
有好多家庭採用居家養老,不願意做飯時,雇保姆、鍾點工、護工。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養老,首先,必備的是備有小儲。這也是養育獨生子女的好處。因為我們大多都有退休金,並備有小儲。雙方家長協力為兒女打造幸福小家。並且出錢出 力照顧孫輩。所以,晚年可以平安度過,不會拖累兒女……
我也就一個女兒,現在結婚了,婆家在大連而我們在齊齊哈爾!兩個孩子在大連工作,老婆已經退休了我還有一年退休!這也就馬上涉及到將來怎麼辦的問題!
經過跟女兒女婿溝通,我倆去年在大連離孩子不遠的地方也買了一個房子!女兒女婿的意思是將來我退休了就跟他們在大連生活!但是說實話我們不願意跟孩子一起住!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我們買房子了!雖然比一碗湯的距離遠一點,但是步行半個小時也到了,挺好的!
我們在身體好的時候,可以幫他們帶孩子,隔個三天兩頭的聚在一起見個面吃頓飯,然後晚上休息的時候各回各家挺好的!
尤其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 健康 越來越差,跟孩子們近點也方便有事了孩子們就近照顧,免得他們擔心還有力使不上!
至於說等到了真走不動動不了的時候,是雇個保姆還是去養老院將來再說吧!他們還得工作,還得生活,還得養育子女!兩個孩子照顧雙方老人真的是很不現實的問題!
誰都想讓孩子孝順,陪在身邊!但是現實擺在面前真是沒辦法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俗話說:鞭炮一響,兒女白養!
我認為: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對兒女養老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把兒女培養成人,成才,不啃老就謝天謝地,阿彌陀佛了!
養老有可能:靠天天塌,靠地地陷,靠山山倒,靠海海枯!
靠天靠地靠政府靠兒女,都不如靠老伴,靠老夫婦自己!靠人不如靠己,求救不如自救!
俗話說:好兒子不如好兒媳婦,好女兒不如好女婿。遠嫁它鄉的兒女不如個好鄰居: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如果獨生子女都已婚配遠在它鄉落戶,工作,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做父母的也就別指望它們養老送終摔老盆啦,哪就祝福它們生活幸福!祝福它們百年之後,它們的兒女能孝敬父母,給它們養老送終摔老盆吧!
獨生子女父母,不要把房產,金錢過早的交給子女。最好老夫妻倆給雙方留條後路,萬一兒女不孝,不給養老送終的話,自己手裡還有房產,金錢,老夫妻雙方也可以,以房養老,以錢養老不是!
換句話說:房子過戶給兒女了,金錢金部交給兒女了。即使兒,女有孝心給父母養老,萬一兒媳,女婿不孝怎麼辦?萬一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您該怎麼辦?老了老了,房子票子都沒有又該怎麼養老?進政府養老院減直是白日做夢:政府有規定的,只有沒兒沒女的五保戶,國家才能免費收養!
看來有時,辛辛苦苦,拚命賺錢把兒女養大成人成才。老了之後還是不能養兒防老,老了的後果還不如沒兒沒女的五保戶呢,唉!這是什麼世道啊!
終上所述,我有個預感:如果養兒不能養老的話,往後誰還願意花錢又費力的去生兒育女?誰還願意給五千年文明的祖國,生養傳承人?傳承人逐年減少或者斷崖式減少的話,這就不是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個人問題那麼減單了。有可能,威脅到國家的安全,國家的人口安全,國家的疆土沒人守等的安全!個人認為。
獨生女兒家庭,女兒出嫁了,今後父母養老怎麼辦,你提到這個問題涉及千家萬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比較多,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對應的政策,幫助獨生女家庭老人今後養老的問題。
從老年人現在實際養老行情看,主要是靠個人自已積累養老,去養老院養老,國家對城鄉無工作無社保的城鄉居民實行最低保險金,基本上不需兒女拿多少錢養老,你也不必擔多少心。
一,主要是個人積累養老;今後老年人的養老,主要靠每個人從中年開始積累為今後養老,平時不能把錢全部拿出來花光,你手裡有錢兒女還圍住你轉,還孝敬你,真的到了那一天你身上分文沒有時,兒女們就會離你遠遠的,現在人的養老主靠自己退休金與平時積累的錢養老,基本不找兒女們要錢養老,這時候你的兒女也正在關鍵的時候?培養兒女考大學找老婆呢?這時候是他們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二,是到養老院養老;對那些沒有兒子的家庭,女兒嫁到人家去了也不能經常回來陪你,一般到了七十歲左右都到養老院去養老,在那裡既不孤獨還有牌打,棋下,聊天什麼都行,有很多老人在一起暢談往事,縱論天下事,又沒有多少煩心事,減少女兒的擔憂,在那裡心情舒暢,又不愁飯吃,經常鍛煉身體還沒有多少病,還能 健康 長壽。
三,國家給予沒有工作沒有社保的城鄉居民,給予300一500元/月的養老金補貼,減少老年人的經濟負擔,減輕獨生女家庭女兒的負擔,有工作,有工資,有養老金的老人,自己的工資養老金基本上,是可以滿足養老金需求的,也不需要兒女掏多少錢,就需要兒女們節假日,能多來看看父母親,能做到這樣父母親們就滿足了。
總之,獨生女家庭女兒出門了,老倆口子是有些孤獨,女兒女婿要多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親,幫老人帶一些好吃的東西,不能空手回家,不能只落實在口頭上關鍵要有行動,關心老人衣,食,住,行,不讓老人孤獨,要定期陪老人出去玩玩,見見外面的世界,讓老人開心愉快,兒女能做到這樣,老人也就知足了。
這不單是獨生女兒的問題。
由於前些年一孩化計生政策的限制,獨生子女家庭甚多,無論一個女兒還是一個兒子,將來養老都將面臨很大的壓力。按照現有法律規定,無論女兒還是兒子,贍養父母都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女兒既使出嫁,並不意味著與父母脫離了關系,贍養的責任和義務也並不會因出嫁而消失,這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問題是無論兒子還是女兒,他們將面對贍養四個老人的巨大壓力。若老人有退休金或養老保險還好,倘老人既無退休金又無養老保險,兒女們又沒有理想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那養老之難可想而知。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單憑個人,確有難處;全靠國家,也不現實。依吾之見,還需個人與國家共同努力才行。一方面,做為老人,要有遠慮和自立自強意識,及早為自己的養老做准備。不能過早的把養老的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或寄希望於國家,昏昏噩噩混日子。趁年輕力壯時,要勤奮努力,多賺鈔票。除按時足額交納養老保險金外,積攢一定的養老錢。做為兒女,應盡心盡力,克盡孝道。當老人因身體等原因難以自食其力時,應有憂患意識、早做打算,及時為他們購買養老保險、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及早化解養老壓力,以免到四老齊衰時力不從心、身陷困境。做為國家,應重視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給予一定的扶持與幫助,適當發放養老補貼。因為這些老人當初都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國分憂才自覺選擇了一孩化、主動採取了節育措施。他們是基本國策的模範踐行者,晚年生活有了困難,政府理應出手相助,千萬勿寒了他們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暢執行。
只要以上三方各負其責、共同努力,獨生子女老人的養老問題就一定能得到妥善解決,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題主勿為此而憂,我相信國家一定有辦法、也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願所有老人老有所養,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獨生子女家庭女兒出嫁了,從經濟上來講,養老不是問題,兩位老人大都有養老金。 問題的焦點是女兒出嫁了,兩位老人身邊沒有人照顧。 這種情況分幾方面來說。
一,同是獨生子女家庭,男方也存在同樣問題。如果男方也是獨生子女家庭,同樣面臨著老有所依的問題。有人會提出,男方可以同妻子隨父母生活。同樣,女方也可以同丈夫隨父母生活。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無論同哪方父母生活,都拋棄不了另一方的父母照顧問題。一對夫妻,要照顧四位老人,這無論如何也是照顧不過來的。
二,現實狀況。其實在現實中,無論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多子女家庭,子女隨父母生活的少之又少,除非個別確實有孝心的子女或啃老族。兩代人在一起生活,由於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不一樣,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矛盾。
基於以上情況,靠子女來照顧養老是不現實的。那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關鍵的問題,手上一定要存些養老錢,有錢就可解決養老問題。一,去養老院。養老院現階段還沒有福利性的屬性,大都是 社會 辦的養老院,國家雖然在土地,稅收等方面有扶持,但養老院的投入和人員工資開支必須靠進養老院的人來支撐。所以,現在的養老院都是收費性質的,如果你手中有錢,想過過養老院的集體生活,想有人照顧,想萬一發生意外有人在旁,養老院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二,請保姆。這也是養老的一種方式,請個保姆來家做家務,照顧自己。但是,保姆費比較貴,三,四線城市一般一個月要4000
左右,如果是企業退休職工,你一個月的退休金就全部給了保姆。如果是兩老都健在的話,那還好,用一個人的養老金付保姆工資,還有一個人的養老金零花。若是一個人的話,除非你手上還有一筆存款。所以說,手中有錢,老來不慌
三,如果打錢的算盤,捨不得用,那隻有孤獨養老,活一天算一天,如果病倒了,那還得子女安排照顧,沒有病,算是萬幸,好好安度晚年吧。
當初國策被執行者,他們的父母都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在同一個城市還好,若夫妻雙方老家是兩個城市的人,他們父母的養老問題,真讓他們欲哭無淚。下面我舉例說明:
我們小區黃女士,來自安徽黃山,十五年前,成績優異的她,考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又在杭州工作、結婚、成家生子,一個外地人完全融入了杭州。
近幾年父母的養老問題讓她欲哭無淚。她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是工薪階層,退休工資兩人加起來有8000元,年近8旬的父母在生活自理上,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
她想了很多辦法,都沒奏效。1.請保姆:在安徽,請一個住家保姆工資要近5000元,父母有沒多少積蓄,這點被否決了。2.請鍾點工:只能解決他們一日三餐的問題。3.到養老院:養老院的每人費用在2000元,價格合理里有醫生、陪護和食堂,各方面都能達到要求,在親人必須在24小時內隨叫隨到,這一點卡了殼。4.把父母接杭州:民營養老院費用高昂,難以承受。打熱線電話找市政府求救,都無濟於事,她真是欲哭無淚。
我們理解黃女士的苦楚,在杭州有自己的工作、孩子和家庭,還有每個月要還近4000元的按揭房貸,家裡家外哪一點都離不開她,假如她回去照顧自己的父母,老公工資肯定難以應對這一切。
她苦悶,她無助,她不知道父母的養老問題怎麼解決?感謝朋友們的支持,看後您對這一話題有何感想,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意見。[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老兩口退休後,若條件允許,可以去女兒居住的城市去住,離姑娘家近一點買個房,互相照顧也方便,沒事時老人可幫忙帶帶孩子,老人有病有災的,女兒也方便照顧。
獨生女兒,與獨生男兒,都是獨生兒女!獨生兒女沒有男女之分。女兒更好,也更好地養『老。現下您也看到了,生了獨生女兒的,老年生過得都非常好。時代不同啦,生男生女都一樣,同樣都是傳承人,生女孩的都結婚成了家。而有的生的男孩成不了家,不也愁人。把心放大,有女兒好,身體 健康 了,才是人的真福。
現在的兒子都是啃老,你見過幾個兒子「養老」的?
如果你沒有錢給兒子付彩禮,討老婆,買房子,想等兒子給你養老?做夢去吧!
H. 獨生子女的父母怎麼養老呢
一、首先父母應繳納社保和醫保,退休之後可領取退休金,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未來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二、鍛煉身體,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三、對於老人來說,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要多走出家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去小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
研究發現,家庭社會的支持,以及親朋好友間多交流,可以減少患病幾率,有助於延年益壽。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好,比如書畫、攝影、旅遊等,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四、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忙於工作,忙於自己的家庭和事業,越來越忽略對父母的關心,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子女平安、幸福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欣慰。因此年輕人應常回去看看。
(8)獨生女父母怎麼保障女兒的一生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代表建議允許退休獨生子女父母隨子女落戶:
「放寬戶籍等政策限制,對已退休的獨生子女父母投靠異地工作生活子女的,允許其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戶,並在社保、醫保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這一數量龐大群體的養老負擔日趨加重,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民生課題,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妥善加以解決。」孔發龍稱。
孔發龍向記者表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目前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的經濟壓力、心理壓力、體力壓力較大,以及優質養老供給嚴重不足等方面。
為有效解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落實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孔發龍建議,應加大對獨生子女父母的政策傾斜。如放寬戶籍等政策限制,對已退休的獨生子女父母投靠異地工作生活子女的,允許其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戶,並在社保、醫保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
I. 對獨生子女的教育,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愛得適度呢
有愛而無嚴,有養而無教,是溺愛不明。寬和嚴都要有個限度,太寬了,孩子任性自私;太嚴了,孩子膽小懦弱。這兩種偏向都會給孩子的一生打上不良的烙印。家長向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實際且具有教育意義。孩子通過努力達不到的要求不宜提出;對孩子的成長關系不大的要求不該提出;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要求絕不提出。
父母的虛榮心助長了自己孩子的優越感,盲目地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得到的享受看為理所當然,養成自私任性、伯苦怕累、不求進取等惡習。要培養孩子聽從家長教育,服從家庭生活的合理安排,學做家務事的好習慣。如學生李某的媽媽讓他在暑假中當家理財,李某認真計劃開支掌管生活費,從此懂得節儉合理消費。寬嚴要適度。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應特別注意寓愛於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