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話,父母不能對孩子說
第一句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你怎麼怎麼樣」我發誓小時候真的恨透了這個「孩子」。學科滿分,體育全能,遵紀守法、文明禮貌、最關鍵的是非常聽父母的話。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不被別人家的孩子秒成渣渣的存在。我想父母的初衷可能是塑造一個偉光正的形象來教育孩子應該怎麼怎麼樣,但是我想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以上也許是我個人的案例,也許也是大家的情況。其實我想說的是,孩子是很脆弱的,沒有成年人的心理防線,請不要總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場上來對待孩子。
B.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不能對孩子說哪些話呢
這也是對孩子信心的一種打壓,而發生的結果便是孩子內心面有自卑心理,對父母造成叛逆觀念,從而厭煩學習培訓,不太喜歡和父母溝通交流。實際上"好孩子的發展是器重出去的",家長應當採用賞識教育方法,立在孩子的部位考慮到問題,給與他大量的人文關懷,幫他一起解決困難,傳授給他恰當的方式 。
這也是一句最直接的高效的鼓勵孩子得話,孩子在小的時候不便是嘴饞愛玩嗎,在這類物質鼓勵的影響下,孩子的確會因為自已願意的、想吃的食物而勤奮。可是,外界的動機則是不能持續性的,家長不應該靠物質刺激來促進孩子勤奮,反而是要幫孩子塑造豪情壯志,讓孩子造成內部結構動機,由於僅有內部結構動機才很有可能長期性地讓其堅持不懈地自發性勤奮發奮學習。
C. 家長不能對孩子說哪些話
家長不能對孩子說哪些話
家長不能對孩子說哪些話,我們都說,孩子不懂事,就一定要說他、罵他。可是,家長們,永遠不要低估你們隨口而出的只言片語,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下面分享家長不能對孩子說哪些話。
1、貶低孩子的話:你簡直是個廢物,什麼也幹不成
2、揭孩子短的話:小時候就笨,上學了還這么笨
3、輕視孩子的話:小孩子,你知道啥
4、威脅孩子的話: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5、強迫孩子的話:為你花了這么多錢,你一定要堅持到底
6、否定孩子的話:別想那些沒用的事,你不行
7、誤導孩子的話:學習好,比什麼都強
8、諷刺孩子的話:你考試能及格就謝天謝地了
9、誤解孩子的話:老師會冤枉你嗎
10、侮辱孩子的話:你真是笨孩子
11、抱怨孩子的話:我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12、溺愛孩子的話:你還小,自己做很危險
13、哀求孩子的話:媽媽求求你了
14、放棄孩子的話:我對你不抱任何指望
15、利誘孩子的話:只要學習好你要什麼都行
家庭教育在中國的問題
臉孔嚴厲
孩子無法在嚴肅當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擺出嚴厲的臉孔,只會令孩子對父母卻步。父母應避免用苛刻字眼責備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應溫和地給他意見,使他容易接受。
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卻又很吝嗇贊美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擺出一副長者的面孔責備孩子,以為這樣才是教育,其實卻忽視了贊美所帶來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忽略優點
覺得孩子沒什麼長處,就算有,父母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中國人比較謙遜,所以有些父母不習慣在人前稱贊孩子,有時還會不經意地批評孩子。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據,如果經常提及他的缺點,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僅影響其自信心,甚至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則會不思進取。
父母要及時、對應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起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的目的。表揚要具體,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限制說話
孩子喜歡問問題,有的父母會覺得很煩,而打斷孩子的話,或要孩子安靜。當別人問孩子問題時,有的父母卻經常替孩子說話。這樣做,會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導致孩子自我表達能力差,並會漸漸不再跟父母說話,嚴重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利於日後的社會交際。
有的父母誤以為多對孩子說幾次,孩子就應該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時,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孩子的過失,叮嚀告誡他應該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難處。父母這一做法會讓孩子感到麻木,變得了無生氣,沒有自信。另外,嘮叨還會使父母自己的脾氣變得暴躁,情緒變得無法控制。
一、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這句話家長切記不要隨便對孩子說,因為孩子年齡雖然很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世界,也渴望得到認可和尊重。當家長面對孩子主動提出的探索與求知慾望時,父母卻生硬的拒絕和否定,孩子的心理就會受到傷害,打擊了孩子的自信,時間一長,就會變得內向自卑,禁錮了孩子創造能力的養成。
二、爸媽沒出息,全靠你了
說實話,在每個家庭,孩子都被父母寄託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尤其是在一些處於逆境中的家庭,經常聽到父母在孩子面前嘮叨這句話,父母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嘮叨這些話,就會給孩子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你怎麼這么笨,這都學不會
俗話說:人無完人,一個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到完美,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對於孩子來說,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僅僅依靠諷刺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盡管父母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激勵,而是傷害,這不僅會扼殺了孩子原本可以做好事情的能力,更扼殺了孩子對未來的希望。
四、你考到100分就給你獎勵
這句話與上面提到的做法正好相反,這種功利性比較強的所謂的鼓勵,也會把孩子帶跑偏的。父母應該知道,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掌握一個度,對於孩子應該完成的事情,給予適當的獎勵就可以了,學習本是孩子分內的事,取得好成績也是必然的,獎勵只是一個激勵手段,卻不能成為目的。積極性需要自主才可以長久,僅靠獎勵是不可持續的。
一、孩子提問時,請別說
1、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2、問這個做什麼,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3、不知道。
4、就你問題多,下次不帶你出來了。
5、問這問那真討厭。
6、哪裡來那麼多好奇心。
7、小孩子不該知道這些事。
8、你有完沒完。
9、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
10、沒看見我正忙嗎?
11、走開,走開,一邊呆著去。
12、你安靜些好不好。
13、你怎麼這么難纏。
14、你真煩。
15、別問東問西,去做作業。
二、孩子不聽話時,請別說
16、你敢不聽話。
17、不聽話就揍死你。
18、你就不能讓我省省心嗎?
19、不準去。
20、外面有許多壞人。
21、你就知道花錢。
22、你要我說幾百次,才會聽話。
23、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24、我求你不要再這樣了,行吧。
25、別在這里吵。
26、再哭,狼就來叼你了。
27、叫你別鬧了,還鬧。
28、看看你這副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