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長大後跟父母更難相處啦
孩子們在小的時候都會特別依賴父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的。,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就會慢慢脫離父母的懷抱,與父母關系越來越疏遠。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是父母們真的想過嗎,為什麼孩子長大之後寧願與朋友分享心事,也不願意和家人多說一句,甚至在步入社會之後寧願漂泊他鄉,也不願意回家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就和父母疏遠了?家長種下的因,不能只怪孩子!
其實原因很簡單,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代溝吧,畢竟父母與孩子生活的時代不一樣,所以在處理問題上也會不一樣,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父母並沒有在孩子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時候為他們提供溫暖,孩子需要的往往是父母給予自己理解和溫暖,但是在家長眼中,更多的是以過來人的角度為孩子提供建議,時間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大,誤會也越來越深。
同事小李是一個很孝順的人,每次發了工資總會拿一部分給父母用,但是他和父母的關系卻很生疏,一般在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也不會向自己的父母說,而是會告訴朋友或者同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從他小時候的生活說起了,從小到大,他的父母都不懂得肯定它的價值,這讓他在父母那裡找不到安全感和認同感。
小李每次興奮地告訴父母自己的成績提高了,父母也不會獎勵他,而是說他和別人相比還差得很遠,不要因為有了一點小進步就驕傲自滿。當小李和女朋友分手情緒低落時,父母也只是對他責怪抱怨,說他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現在沒用的事情上,現在這樣是自討苦吃,等到小李長大工作之後,就算自己取得了什麼進步也不會特地告訴父母,因為父母從來都不會肯定他。
許多父母在孩子想與他們分享某些事情的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孩子,要麼說自己太忙了,要麼覺得孩子說的那些事情不重要,所以當孩子多次遭到拒絕之後,就會產生自討沒趣的想法,也就不願意再和父母進行溝通。孩子們在和父母分享某些東西的時候,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或者安慰的,如果父母只是敷衍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在乎自己。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自認為給孩子很多,還怪孩子任性不聽話,但我們要知道,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這樣,是能從我們自身找到原因的。孩子渴望的是你在乎她的內心感受,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從來都不重視孩子感受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你的心離她很遠。所以,有些人說,孩子與他們疏遠,其實這不怪孩子,只怪在孩子需求情感守護的時候, 父母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