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的感受
你好,中學生做家務,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並不是什麼可以值得個人拿出來昭告天下的。
有一點必須要明確,就是中學生在家裡,也是家庭成員之一,家裡的一切都與自己密切相關,家務活自然也不例外,都屬於分內之事,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幫助家長做家務的說法。
家裡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各人各司其職,各人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是對家庭的最大貢獻。
在這個過程中,中學生因為學習任務比較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點家務活,但是這也是為自己而做,並不是幫忙家長做家務。
在家裡,大家都是共同享有這個空間,這個空間里的所有物品都需要所有家人來維護。所以對於中學生來說,做點家務活完全是應該的,平常到就和自己每天的一日三餐一樣,沒有什麼需要特別加以表揚的。
不論是學習還是做家務,都是中學生的分內之事,理所應當,不需要大書特書。
『貳』 請談一談家務勞動為何可以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和意志力
摘要 適當的做家務會成為調節孩子生活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這可能比學習知識還要重要。而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腦子都在不停地思考,應對突發事件和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也會提高和鍛煉。
『叄』 讓孩子幫家長做家務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你了解了嗎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很重,但是疫情之下除了畢業班之外,復學還是遙遙無期,這段時間在家除了學習,更多的時候孩子需要和大人在一起生活,不能經常出門就免不了要在家裡幫助家長做家務幹活。
其實幹活除了能夠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之外,對於孩子來說對自己的好處甚至大於對父母的幫助。
關於家務勞動哈佛大學曾經做出過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在將來人生成就方面會比不幫父母做家務的孩子要大,放在中國的環境中也能看到上一輩的父母們如果在家裡是大哥大姐,可能做家務的能力就會比較強,相對來說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會比較有主見,敢闖敢拼。而家裡面的小兒子或小女兒做家務的機會很少,被哥哥姐姐寵著長大,個性難免就會比較敏感,難成大事。
如果家長在現在事事都為孩子代勞,長大之後就會發現他們會比較叛逆,因為自己什麼事情都要依賴別人會帶來深深的挫敗感,年紀越大挫敗感就越強,叛逆來的就越猛烈。
要多鼓勵少批評,洗不幹凈沒關系,再洗一次或者下次注意,切的不好也沒事,能吃就行,有的時候家長是希望通過批評讓孩子進步,然而這樣的批評只會彼此傷害,對進步沒有什麼太大效果,與其這樣不如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懂得錯誤就是累積經驗,下次還能做得更好。
其實愛做家務的孩子到了學校的表現也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是不同的,他們動手能力會更強,能夠更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歡迎,畢竟誰都喜歡能幫助自己做事的人,關鍵是孩子做這些都是自發自願的,他們自己並不覺得是付出了什麼,相反會因為能夠幫助別人而感到快樂,畢竟在家裡也是會經常幫助父母的。
做家務讓孩子得到認可的同時,也能夠學會感恩,當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才會發現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就連洗碗這樣的小事真的做起來也並沒有那麼容易,這樣孩子才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中華傳統孝道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在孩子的心理生根發芽。
勞動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這樣帶來內心的豐盛是很大的,很多時候家長都在抱怨他們學習沒有動力,其實有可能就是因為包辦太多沒有讓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利索能力甚至是超越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這樣平靜無波瀾的生活不會讓孩子獲取動力,小事一樣能夠帶來價值感,如果只是通過學習來獲得認同,那樣也太單一了,就像人生一樣,如果只靠賺了多少錢來衡量人生的話,那這一生可能會很永遠都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肆』 學生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學生做家務的好處。第一,豐富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二,減輕了父母的勞動強度。第三,培養了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第四,孩子明白了做家務的艱辛。
『伍』 幫助父母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
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
,犯罪率是1∶10。
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家務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和審美能力。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一靠體育鍛煉,二靠從事各項勞動。孩子做些家務,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況且,在緊張的用功學習後,干點家務還是一種調節腦力的休息。腦力、體力兩種形式勞動的轉換,可以提高勞動效率,保護和發展大腦機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勞動創造了美。可以說,不參加勞動的人,談不上真正的審美。從不收拾自己房間的人看不到整潔美;不勞動的人看不到勞動的成果美;從不幫助他人的人感受不到行為美。孩子跟隨父母做家務事,看見地面掃得干凈,門窗擦得明亮,房間變得整潔,會感到勞動的偉大,會愛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義務感。讓孩子從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能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員,並且很清楚自己應該做對家人、對他人都有益的事,知道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完成父母交辦的事情。有了這樣實際而經常的勞動教育和鍛煉,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家務勞動可以養成孩子勤快能乾的作風。
一個人願不願意幹活,幹得又快又好還是又慢又差,其工作效率是大不一樣的。應該培養孩子做一個愛動手、會辦事、工作效率高的人。而這些能力也都需要從小在勞動中培養。家長在教孩子做家務勞動時,一定要適量,要有勞有逸,要力所能及,不要分配過多的家務。家長教孩子做家務要有耐心,不怕麻煩。
如果孩子一時做不好某件事,要熱情鼓勵他:「下一次再干,一定能幹好!」
家長不要怕孩子做家務會吃苦。孩子做家務遇到困難,會吃些苦,但也要看到孩子在克服困難,在吃苦中受到鍛煉,這樣在日常生活中讓他體驗的苦比在夏令營那幾天猛然來的苦,對其日後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適應社會更有助益。
家長不要怕孩子做家務會耽誤學業。其實,孩子緊張地上了一天課,回家做點家務也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和精神調劑。允許孩子做家務時出差錯。不要因孩子幹得慢、效果差,或弄臟了衣服、打了盆、摔了碗而抱怨。家長應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多表揚、多鼓勵,不苛求,不責備,不斷激發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和自覺性。
另外,不能將做家務變成懲罰孩子的手段。這樣會使孩子對勞動產生抵觸厭惡心理,認為做家務的孩子都沒出息,是壞孩子,從而鄙視勞動和勞動者。(作者系寧夏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孔宗雪)有調查表明,獨生子女的一個大毛病就是「四體不勤」
,在家裡只管念書,百事不管,不愛勞動,不會勞動。
這當然不是天生的,其實,孩子很小的時候是喜歡做事情的,上述家長對孩子小時候的描述具有普遍性,這是小孩子好奇、好動的天性使然。可見,究其原因在於家長,一方面是家長過分疼愛,讓孩子做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勞動教育,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好處,如下:1、勞動可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環,促進生理的新陳代謝過程,還能調節大腦疲勞,有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勞動不僅能強身,還能益智。2、勞動中,孩子的雙手都活動,有益於左、右腦的開發,從而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3、勞動中孩子要進行安排和計劃,可以培養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發展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搞小創造和小發明。不少這方面的佼佼者都深有體會。4、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於培養任務意識、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不僅有利於孩子做個好學生,也有利於日後的成材。5、勞動能培養孩子關心家長,關愛他人,不是只會享受別人的服務,也能主動為他人服務,成為家長的小幫手。6、勞動能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自強,提高獨立生活能力,發展進取精神,這是成材的重要因素。7、勞動可以培養孩子正確對待別人的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敬他人的勞動,尊敬勞動人民。8、勞動能鍛煉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作風,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利於日後的生存發展。9、勞動讓孩子動手創設良好的環境,享受自己勞動的結果,從而深切感受勞動的快樂。
『陸』 中學生為什麼要做家務
雖然中學生是以學業為重,可是還是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啊,畢竟父母為自己操這么多心當然要分擔一些家務啊,再說這也鍛煉自己啊,對自己以後會有幫助的,因為等到大學和以後參加工作的時候有很多事都是要自己動手的,難道那時候還要父母跟著嗎?
同時也對自己培養堅強的性格有幫助。還可以學會管理時間。將來走上社會後才能自立更生.
『柒』 孩子為什麼要幫大人做家務,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好處有很多:1、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2、讓孩子在家務中體驗快樂,有利於寫作文;3、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家裡的一員,家務活也有自己的分;4、不讓孩子死讀書;5、給孩子以後在社會的人際關系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