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申請斷絕父母關系
法律分析:從法律角度上,親子關系是不能自認而解除的,所以無法做到申請法律上斷絕父子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2. 怎麼辦理斷絕親子關系
申請斷絕親子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
一、親子關系
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子女或繼子女間的關系。親子關系是兒童最早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父母的人品,對子女的教養、撫養、教育方式以及態度等,都在這種關系中直接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也將影響兒童今後的人際交往關系。親子關系是個體和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期,它幾乎是個體全部情感的依賴所在。父母養育子女,不但會產生濃厚的感情,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期待。這種期待因人而異,也因社會文化及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某些社會,大家認為養育子女乃是盡天地親子相傳的責任,父母有義務把出生的子女養育長大。
二、親子關系無法脫離
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系,是不能脫離的,即使寫了脫離聲明,辦理了公證,也是無效的。親生父母子女關系是基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天然的血緣關系形成的。繼父母子女關系和養父母子女關系都是通過實施一定的行為而形成的一種法律擬制身份關系,因而可以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但親生父母子女關系並非通過法律擬制產生,因此不能通過當事人雙方協議或法院判決解除。親子之間簽訂的解除親子關系的協議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即使簽訂了類似協議,該盡的撫養義務或贍養義務還是要盡的。
父母與子女的本質關系,常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會有顯著的不同。有些社會要求子女絕對地順從父母,不能輕易地表示後輩的意見,保持嚴格且單方向的縱關系。有些社會則鼓勵子女與父母民主相處,讓子女在父母面前能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3. 怎麼跟親生父親合法斷絕關系
親生父子無法合法解除父子關系。
無法斷絕親生父親與子女之間的血親關系,並沒有規定可以與親生父親合法斷絕關系。
從法律角度上,親子關系是不能自認而解除的,所以無法做到申請法律上斷絕親子關系。
中國法律不允許有血緣關系的父子女斷絕關系,如果未成年,父親有撫養義務,如果父親年邁,負有贍養義務,這是不能放棄的。即使雙方同意,在法律意義上講,也不能斷絕關系。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無法調和的時候,有些父母與子女會斷絕關系,並且簽訂協議書,約定斷絕關系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協議書要生效後才受法律保護的。
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1、喪失父母的孤兒;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條 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
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4. 怎麼申請脫離父母關系
我國法律、法規都沒有對父母子女斷絕關系的規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父母子女關系有兩類: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
即使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都不能消除與子女的關系,那麼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也就自然不能通過法律手段人為地予以解除,更不能通過登報聲明或雙方協議而消滅。對於沒有血親關系的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以依法解除。因此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系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依法不受保護。
(4)父母斷絕關系怎麼申請擴展閱讀:
父母子女關系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父母和子女關系無法解除,只能因一方的死亡而終止。所以想簽訂協議之類的,只能通過私下的協議進行,不具備法律責任。
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除非因子女與養父母依法成立收養關系而消除外,其他方式都不能解除。即使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了養子女和生父母的權利義務,但二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也是永遠不能消除的。
5. 怎麼申請脫離父母關系
法律分析:子女不能申請脫離父母關系。因為子女對於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而不能請求否認親子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條,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6. 怎麼跟母親徹底斷絕關系申請
親生女兒與母親的關系不能解除。
具體情形可分為幾類:
1、對於親生母女關系,母女關系基於血緣關系產生,從情感上可以「斷絕」關系,但是在法律上這種天然血緣關系是不可以進行解除的。不過雖然血緣關系無法解除,但是基於法律義務的母親對於子女的監護義務,在子女年滿18周歲以後可以自動解除。如果已經年滿18周歲,在法律上就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任何行為只要不觸犯法律法規,完全自由,在法律上不受父母的干預。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自小受到收養,則可依據收養關系的解除而消除;
2、對於繼母女關系。對於繼母女關系,學理方面認為繼母女雙方承認明示解除後,可以斷絕繼母女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
7. 要和父母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法律上是無法斷絕的。法律明確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對於自然血親關系的父母子女之間,法律規定了權利和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和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是沒有辦法解除的,也沒有任何法律程序,即使簽訂了類似於解除血緣關系的協議,也屬於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8. 如何申請斷絕親子關系
申請斷絕親子關系具體流程是:
1、斷絕養父母關系,斷絕養父母關系的,可以通過協商,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書面解除收養關系後,還要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養父母與子女的收養關系在法律上是支持的;
2、斷絕親生父母關系,斷絕親生父母和子女關系的,不管出於何種考慮,都沒有辦法在法律上斷絕父母子女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9. 親生父母如何申請斷絕親子關系
既然是親生父母,是沒有權利斷絕親子關系的,是不是因為你的孩子沒有教育好,你們就想和他斷絕關系啊,你們不能這樣做的,法律不允許的,就算是他再壞,他也是你們的親孩子。你們不能推卸責任的,應該配合警方好好的教育它,讓它慢慢的變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