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感恩父母的書有哪些
《享受父愛》描述了一個平凡而厚重的父親的一生。曾明俊生活在大山之中,八十一年的一生歷經兩個朝代,承受著親人相繼離開的巨大打擊,面對兵災匪難,被老虎抓傷、被毒蛇咬傷、自己蒙冤、至親蒙冤等種種磨難,他都傾盡心血汗水挺過來了,他撐起了一個家,一個有太多不幸、太多坎坷的家,一個喜怒哀樂都烙有時代印記的農家,並讓這個家火熱著每個孩子的心。
《女兒,爸爸陪你一起成長》
兩雙腳,兩雙鞋,統一步調,一起改變,一起成長……海浪拍打沙灘細碎的聲音,伴著你清脆的笑聲,牽著你的小手,彷彿還是昨天,如今你儼然長大……
這不是一本平凡的教育書,而是一本展現親子情懷,富有人生哲理,激發心靈最美好的詩一般的愛的教育。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擁有深厚寬廣的靈魂,擁有照亮孩子人生的力量。
《納尼亞傳奇》
寫給孩子的魔幻冒險故事,該書共七本,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它的故事以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為線索展開,寓意深刻,並富於戲劇性,情節緊張,曲折動人,想像奇特、引人入勝。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兒童讀物,也被一些批評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認為20世紀最佳兒童圖書之一。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做父親的關注女兒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開,女兒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樣反過來影響父親對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親提供了他們父女倆生命歷程中的點滴瞬間的照片,這一切都構成了人間最美的畫面。
張大春說他們那一代的父母大多話少,生養子女無論是教之以德、誨之以禮、授之以技、傳之以術,多屬「吉人詞寡」之類。那一輩的人,是不會將他們的心事情懷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傳統看去,就連以給兒子寫家信而傳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斷向女兒告白心緒的梁啟超,都沒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瑣屑的用意。無論是藝術或政治,他們都在「大於一個人」的面向上標定了自己的位置。
《參與孩子的成長》
正是薛涌身為一個中國爸爸在美國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受中西兩種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華之作,書中既融入了當前美國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又有作者在育兒過程中的實操經驗。是一本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個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評價:他不僅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術,更是要您懂得培養孩子之道。從他的文字里悟道,開發出適合自己家庭狀況的術。
《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他一生麻煩,使李文不能跟他住,不能好好教育她;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恩德是他始終堅壁清野,使李文念美國學校,不念三民主義,不受國民黨教育的污染。
❷ 家庭教育書籍推薦必讀《家長》
教育可分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這三種教育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在當下的中國日益凸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父母比以往任何時候的人們更加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而對他們來說更能把握和有所作為的是家庭教育。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父母們有太多的困惑、壓力和期待,他們不是教育專家,他們(她們)不得不求助於書本。於是,書店裡家庭教育圖書漸漸多了起來,現在大型書店裡此類圖書能塞滿六七個書架,達數百種之多。如此之數量,難免魚龍混雜,讓人莫衷一是。好的正確的家教理念和方法能讓父母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而錯誤的家教理念和方法會誤導家長,遺害孩子一生。
此次選出的十大家教圖書囊括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能回答家長們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圖書既為我們提供已被實踐證明了的先進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又為我們展示了時下成功的教子案例。理念通俗化,案例真實鮮活,適合所有家長閱讀。而且,其中大部分圖書已經成為暢銷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成千上萬的家長在網上相互推薦。希望此次活動能惠及我國億萬家長和學生。
1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美]海姆•G•吉諾特著 張雪蘭譯 京華出版社)
如果說在父母與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麼經典著作的話,那麼,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諾特博士的這本著作——它徹底改變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在這個領域,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本書初版於1965年,在出版初期,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高居美國各大圖書排行榜榜首,暢銷美國500多萬冊,並陸續被翻譯成31種語言暢銷很多國家。自2004年9月引進我國以來,幾乎月月加印,讀者好評如潮,在出版商沒有做任何宣傳和推介活動的情況下,父母們自發地在網上開展討論,相互推薦,口口相傳。
父母與孩子之間充滿了無休無止的小麻煩、階段性的沖突,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父母如何同孩子溝通,這時語言顯得尤其重要。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發現他們正用一種自己也不喜歡的語言在跟孩子說話。在溝通中發生這種不幸,常常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的理解;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識。
❸ 對於新手父母,有哪些關於家庭教育的書推薦
這樣孩子會不停地找父親滿足自己的需求,習慣無法養成,規矩也就不攻自破了。出現問題最多的是夫妻雙方教育觀點不一致,教育方法相左,使孩子適應不良,認識錯位,可以說,一旦孩子具備了責任感,就具有了去做其它事的動力源泉!小孩子的目標不一定要論對錯,他的認知來自於環境,感覺有問題時,需要改變環境而不是孩子本身。
家長們應該和孩子提前商量溝通好,如果你覺得作業多,我們可以適當減少,爭取達到雙贏的結果。比如,仔細觀察、比較的習慣,動手操作的習慣,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耐挫且又自信的習慣等。孩子在探索階段,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地制止和打擊孩子,否則他的創造力在這個時刻已經開始退化了。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當讓孩子自已想辦法去克服解決,以鍛煉他的抗挫能力。
❹ 對家長影響最大的國內書籍
1、《小阿力的大學校》:
快開學了,這本書的故事正好就是很多小朋友的寫照:小阿力要去上學了,興奮又有點兒擔心。這時候,一隻小麻雀讓小阿力改變了想法…最後,小阿力還是去上學了,而且他發現,學校還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這本書特別適合給初入幼兒園的寶寶,或者度過長長的假期後不想回幼兒園的孩子。這本書作者不僅畫的好,而且故事也好,把孩子入學(入園)前那種微妙的心理很好的表達出來。孩子讀了這個故事可以對幼兒園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願意去交朋友;父母看了就會更加理解孩子,幫助孩子面對緊張和不安,增加對學校的興趣。
2、《小兔子去上學》:這本是來自蘇格蘭的「小兔子系列」繪本的其中一本,全系還包括列《小兔子走丟了》和《小兔子的新寶寶》。故事來自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描繪出孩子成長中可能遇到的點點滴滴的小挫折,以及在小挫折中逐漸成長的過程。
故事中,小兔子要去上學了。它帶著玩具查理馬兒一起去,並在路上吃掉了便當盒裡的午餐。到了學校,小兔子很害羞,只跟查理馬兒玩兒。可到了午餐時間…情節特別貼近生活,講述了不少幼兒園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讀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上學的樂趣,學會在幼兒園該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3、《小恐龍幼兒園小恐龍情商培養圖畫書》:與人相處和自我情緒管理的情商培養這是一套培養孩子情商的繪本,通過發生在小恐龍入園後的一系列日常趣事,融入情商教育理念,幫小朋友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問題。
全套有28冊,每本書頁數不多但是內容很豐富。書中描寫的故事和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比較接近,可以藉助這些故事給孩子講解在幼兒園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處理,提高孩子與人相處的社交技能。不僅如此,這些故事還能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4、《開學第一天》:山姆長大了,該上學了。在開學第一天這個重要的時刻開始時,盡管有奶奶的再三保證,山姆還是很想念奶奶,並且對學校陌生的環境有一點點害怕。最後,伴隨著山姆交到新朋友並度過了有趣的上學第一天…
《上學第一天》講了孩子開學第一天這個重要時刻的種種經歷。等他們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交到了新的朋友,一個新的社交階段就開始了。這本書中,不僅僅提出了現實問題,還把許多實用的應對技巧融入了故事情節里。不僅孩子可以從閱讀這個故事中了解學校,學校生活,家長也會更清楚知道該怎麼來指導孩子面對這個人生新階段。
5、《搗蛋小子變形記》:這本《搗蛋小子變形記》是克萊門斯校園小說系列的一本,講述了小男孩克雷由搗蛋鬼到好好少年的完美蛻變。克雷是一個很調皮、搗蛋的「壞」小子,因為調皮,他經常被叫到校長辦公室。美術課上,他畫了一張用來嘲笑校長的驢頭畫像。
他的做法受到了哥哥的批評,在哥哥的教育下,他決定改變自己,從著裝到行為。在改變的過程中,他受到了好朋友的不理解和捉弄,由最初的不習慣、不喜歡到最終的適應和接受。
克萊門斯的小說中,每個角色都特別有代表性。這本書中描寫的克雷的心裡轉變過程,正好就是當下很多「壞」孩子的心理。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了解到哪些行為是不好的,應該怎樣改正。同時,書中家長和老師的做法對中國的家長和老師也有不少借鑒意義。
❺ 有關愛家人的好書
1、《爸爸的小情人》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 周德東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我在一個筆記本上記錄美兮的故事,每一天的文字顏色都不同,新新舊舊,深深淺淺。手寫體是溫暖的。我不想用電腦,電腦字冷冰冰的,缺乏情感,代表不了我對美兮的愛。
這是我耗時最長的一部書。它是幽默的,也是悲傷的;是教育的,也是反教育的;是紀實的,也是童話的……
在寧靜的夜裡,在溫馨的燈下,願美兮的故事能給你和你的孩子帶來一些純美的快樂,一些親情的感動,一些人生的共鳴……
2、《最後,才知道該如何愛你》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 (美)傑拉爾德·溫諾克
出版社: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有人說,父母是堡壘,為我們抵擋迫近的死亡。只要他們還在,我們就可以幻想自己能永遠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步履不再堅實,母親的臉龐也早已爬滿皺紋。
即便本書作者從醫30餘年,也並沒能更輕易地面對自己父親日漸衰老的現實——衰老和隨之而來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是醫學所無法戰勝的。在父親和家庭的巨變面前,他唯有去做所能做到的一切。
這本書里記述的正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一方面是他身為醫者的省思,一方面是他身為人子的追憶。「我們該拿父母怎麼辦?」這個拷問著每個家庭的問題在這里得到了解答,以所有的勇氣、誠摯、希望和愛。
3、《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法)馬克李維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我很抱歉沒有早一點找機會對你說,沒有早一點把那封信交給你。為了彌補這些遺憾,且讓我們從永恆中偷來一些時光,說出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
朱莉亞有記憶以來,父親一直在她人生的重要階段上缺席。隨著她慢慢長大,對父愛的渴望變成了對父親的怨恨,父女關系降至冰點。兩人鮮少見面、談心,彼此意見也幾乎沒有交集。就在結婚前三天,忙著籌備婚禮的朱莉亞接到了父親秘書的電話。如她所料,父親不會來參加婚禮。但是這一次,朱莉亞必須承認父親的缺席借口無可非難。他過世了。朱莉亞在預備舉行婚禮的當天為自己的父親下了葬。然而,在葬禮結束後的第二天,她的父親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朱莉亞收到一個大木箱,裡面是跟父親一模一樣的蠟像,上衣口袋裡放著遙控器和使用手冊,按下按鈕,父親立刻死而復生。
4、《致女兒書》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 王朔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致女兒書》和《和我們的女兒談話》兩本經典作品的合集。是王朔寫給自己女兒的心裡話。
作者從自己爺爺奶奶的爸爸媽媽講起,一直說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最後說到自己。每一句話都是真話,每一句話都是掏心窩子的話,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女兒一些做人的道理,並對自己的作為進行了反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王朔作為一個女孩的父親與我們日常對他的印象中所不一樣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父愛的偉大。
5、《有一天,媽媽老了》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 (韓)洪榮女,黃安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她是一位普通的韓國母親。只不過,七十多歲時通過自學學會了識字寫字,開始每天記錄家庭日記。十年之後,被子女們意外發現。她在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著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對家人的愛。70歲的女兒,偶然發現了母親的日記本,被母親心底的秘密震撼。作為媽媽日記的忠實讀者,以自己細膩的筆觸,感受著母親的每一絲情感,寫著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用文字陪伴媽媽度過人生中的最後時光。
6、《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
父母的愛:這十本書,讓你知道父母有多愛你
作者: 李敖
出版社: 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這是李敖在獄中給他女兒李文寫的書信,全稿共80封信,在目錄上體現為74封,有幾封為主題相近題材信。書信內容包括文字和圖片,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性,有助於讀者理解。文字情深意切、生動活潑,內容旁徵博引、幽默風趣,有助於對英文的理解。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他一生麻煩,使李文不能跟他住,不能好好教育她;李敖對李文的最大恩德是他始終堅壁清野,使李文念美國學校,不念三民主義,不受國民黨教育的污染。在李敖坐牢期間,他曾寫給李文許多信,權作函授,這本《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在李敖寫的信中,為了增加趣味和理解,他盡量酌配插圖,這些插圖都是從書上割下來的。牢中沒有剪刀或刀片,李敖把破皮鞋中的鋼片抽出來,在水泥台上磨出鋒口,用來切割,與刀片無異。馮音汝少校有一次奇怪李敖為什麼能把圖片割得那麼整齊,他說他神通廣大,少校也沒再追問。
❻ 父母必讀的經典育兒書
《馨媽育兒網路》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sgv4YQ9DEDTAcbBQc0Xtbg
《馨媽育兒網路》 初為人父人母,除了因孩子的降生所帶來的喜悅之外,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每個父母都想做稱職的爸媽,想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優秀的人。但是,每當面對孩子的哭鬧,不好的行為,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問題時,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那麼新人父母學好育兒課程的重要性可顯而知。
❼ 適合爸媽看的好書是有哪些
1、《曾國藩家書》,曾國藩著,嶽麓書社,1986年版
推薦理由:中國父母學方面的巨著。
2、《傅雷家書》,傅雷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推薦理由:這是每位中國父母應該讀的書。
3、《發現孩子》[意]瑪利婭,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台梭利協會或蒙台梭利培訓機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課堂必修課。 潘特利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09
4、《家庭教育的產生》,這種情況的一個共同的原因、也是最具悲劇性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所能產生的直接影響。有些父母能夠發現和改正這些錯誤,這個過程標志著他們逐漸成長為好的父母。但是更糟糕的是,父母醒悟得太晚,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本書就是敲給父母的警鍾,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溫情,同情和幽默,在故事中揭示出父母不知不覺地向孩子傳遞的無意識卻清晰的信息。並且它超越了故事本身,對每一個故事都抽絲剝繭,對錯誤的信息認真剖析,探討其根源,一一列舉出錯誤的信息對孩子的健康與幸福可能產生的邏輯後果。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對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信息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因此傳達出來的是更為積極、促進成長的教訓。
5、《覺醒》,周弘著,北京出版社,有沒有一種讓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的教育方法呢?101個當場打動子女的激勵故事》,周弘著,京華出版社2004-10
6、《268個錯與對》,王敬東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06
7、《我家也有天才寶貝——激發孩子潛能的多元智能教育》,櫻井正孝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1世紀管教法》,2004-01
9、《教子書》,查斯特菲爾德,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11
10、《捕捉兒童敏感期》2004-07
11、《14種能力》卡爾·威特,2004-09
12、《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美T.德萬迪爾: 雷鵬,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6、《還是父母的錯:一位母親的教育札記》,[日]曾野綾子,譯者: 陳玉光,海天出版社,
17、《兒子,你能行:一個學者父親的成長建議》[美]羅伯特·奎因格瑞特·奎因,譯者: 劉耀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0
18、《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美]伊麗莎白.谷瑟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4-06
伊麗莎白·谷瑟蕾:醫學博士、紐約瓦爾哈拉兒童醫院學習診斷中心的主任,具有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她有三個孩子,現居住在紐約的瑞沃·戴爾。
伊麗莎白·谷瑟蕾博士在治療兒童精神障礙患者過程中,對那些因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使孩子遭受的痛苦深感震驚。她開始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各種社會、文化因素,分析孩子們痛苦的根源和家長威逼孩子的動機。谷瑟蕾博士對人們過度崇尚成功的社會風氣提出了批評,對那些帶著負疚感成長的孩子也深感同情。
19、《你的孩子,真棒:糾正孩子缺點很簡單》,甘悅明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08
家庭作為組成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教育中的第一課堂,是培育孩子良好情感與理想的溫室。所以,家庭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有著社會和學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優勢。然而,數以千萬的家長卻在家庭教育方面陷入困境,有的因教子無方而迷茫,有的因教子不當而苦惱,尤其是在孩子有了過失,出現了一些自覺或不自覺的缺點以後,父母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糾正孩子的過錯,讓孩子走出沼澤,昂首向前呢?
這是一本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枕邊書,同時更是一本關於少兒教育的神奇之書。它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也為父母們望子成材的希望揭開了新的篇章。
如果你的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自覺性不強,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說謊,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既能保持孩子的自尊,又能讓孩子知錯;
如果你的孩子逆返心理嚴重,而你又不知道如何說服;
如果你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你又不知道如何幫助他遠離這種困境;
……
請你仔細閱讀這本書。
20、《為什麼爺爺奶奶帶不好孩子》,宋雨著,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09您有資格帶孫子孫女嗎?
第一本寫給爺爺奶奶教育孩子的書
本書足以震撼所有的爺爺奶奶!
如今,除了「追星族」、「發燒族」、「電腦族」以外,還有一個新「族」——「接送族」。他們酷暑嚴寒、迎霜浴雪、穿街過巷,准時准點地向學校匯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為生活中一大景觀。在中國,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有過帶孫子孫女的經驗,而他們大多數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據統計,有70%以上的爺爺奶奶教不好孩子,換句話講,成功率不足30%。爺爺奶奶付出了一切,為什麼幾乎「顆粒無收」呢?
❽ 有什麼課外書關於父母之愛的
朱自清《背影》、《父愛如山》
梁曉聲《母親》、《父親》(短篇)、
史鐵生《合歡樹》、《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夢想》
朱
德《懷念我的母親》
冰
心《荷葉母親》、《春水》、《繁星》
琦
君《春酒》、《髻》、《母心似天空》、《媽媽的手》、
胡
適《我的母親》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
張雪峰《感受父愛》
劉墉《沒了手的爸爸》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老舍《月牙兒》
郭明義《父愛如春》
屠格涅夫《父與子》
賈平凹《酒》
秦文君《吾父之愛》
❾ 家長必讀的10本書
一、《家長的革命》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這本《家長的革命》是知名教育家崔宇的代表作,整本書中精選了不少的案例,用比較輕松幽默的詞語到處了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值得深深體會一番。
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01
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被譽為是我國家庭教育類書籍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書中沒有那些專業性很強的理論,只有那些能讓人讀懂的思想,反復告誡家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愛與自由》
01
《愛與自由》是不少家長極力推薦的,有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太缺乏溝通,有時候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愛、如何關心,這本書就給出很不錯的建議,而且還有好些顛覆性觀念。
四、《捕捉兒童敏感期》
01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期間都會有敏感的時候,這本《捕捉兒童敏感期》便能各位家長走近問題的根源,引導家長到底該如何因材施教。
五、《讓孩子做主》
01
做一個不規劃自己孩子人生的家長,《讓孩子做主》這本書有著最真實的案例,獨到的想法很有實用的價值,如果慢慢品味可以說是會受益匪淺的。
六、《孩子你慢慢來》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這本《孩子你慢慢來》真的很值得看,作者龍應台在這本書中的用詞可以說是深情滿滿,帶給家長的震撼感不是一般的強。
七、《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01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是印度一位作家的代表作,書中用詞比較質朴,所表達的觀點能讓人很快速的接受,著重表達了一個觀點就是讓孩子千萬不要把快樂弄丟了。
八、《有吸收力的心靈》
01
《有吸收力的心靈》出自於義大利一位醫學女博士之手,她本人有提出一套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此本書中認為教育絕不止停留在課程和時間之中,更多的應該因材施教。
九、《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01
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告訴人們在成為家長的時候不應該有太多的焦慮,更多的應該享受,想要教育出好孩子首先一定是要完善自己。
十、《最好的方法給孩子》
01
在家長必讀的10本書中《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是國內市場上非常有影響力的書,整本書用詞非常的簡潔干練,著重告訴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技巧和方法。
❿ 有什麼書是寫父母的愛
朱自清《背影》、《父愛如山》
梁曉聲《母親》、《父親》(短篇)、
史鐵生《合歡樹》、《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夢想》
朱
德《懷念我的母親》
冰
心《荷葉母親》、《春水》、《繁星》
琦
君《春酒》、《髻》、《母心似天空》、《媽媽的手》、
胡
適《我的母親》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
張雪峰《感受父愛》
劉墉《沒了手的爸爸》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老舍《月牙兒》
郭明義《父愛如春》
屠格涅夫《父與子》
賈平凹《酒》
秦文君《吾父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