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成年孩子打父母怎麼辦
「說服教育或者送到少管所,也可以請村委會調解。對於打父母行為首先要定性,如果父親被打成重傷,屬於刑事犯罪。輕傷以下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兩者性質不同,處罰程度也不同。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不滿14周歲為完全不負責任年齡,14到18周歲為負有不完全責任年齡,但16到18周歲並具有獨立經濟來源的負完全責」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從小對孩子放鬆管教,可能造成孩子任性,對家長出言不遜、語言頂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級」為極端的暴力事件。孩子由任性而發展到打罵父母,應該說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的嬌慣造成的惡果。
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膽敢在家庭內施暴,如果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緣故,一般來說,根源在於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放縱溺愛或「棍棒教育」。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和「問題家庭」。「問題孩子」的產生,是從父母的管教方式發展而來的。
在現代社會激烈競爭的形勢下,人們急功近利,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選擇「智力優先」的原則,只要學習成績是「一百分」,就能「遮百丑」。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無論是合理的要求,或是不合理的要求,並且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處處寬容,甚至孩子隨意打罵父母,父母也認為是孩子一時任性。
有時候我們常常看到,兩三歲的孩子稍有不滿就伸手打父母,父母卻從來捨不得動孩子一根指頭。孩子和家長玩游戲時,孩子只能贏,不能輸。孩子喜歡什麼,家長就想方設法送到他們的身邊……漸漸地孩子從小在家中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變得自私慾膨脹,絲毫不懂得感恩;再加上現在網路游戲、宣揚暴力的圖書、影視等的不良影響,還沒有學會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往往會選擇以暴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專家支招:如何改變尷尬現狀
要改變這種現象,父母首先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現實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很少會想孩子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一方面是父母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他們不能寬恕孩子所犯的大小錯誤。而孩子則因為憤怒、挫折、缺乏自製力,動手打父母或其他人。
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又表現出過分的溺愛,如果孩子們按照父母的要求,如考試得了一百分,鋼琴過了幾級,父母就會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袒護孩子的種種缺點,包括喜歡動手打人,辱罵別人。天長日久,孩子的心理就會扭曲,從而覺得自己做的都是理所應當,更加為所欲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泄內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盡快制止其暴力行為。
你可以用平和但堅決的態度告訴他:雖然我們能理解你現在的憤怒,但是,我們不能接受你企圖以動武解決問題的方式。記住:你的話語要盡可能簡潔,語氣雖然不瘟不火,但是態度要堅決,讓孩子有冷靜的空間,平復此刻激動的情緒。
倘若孩子變本加厲,繼續使用武力,你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重復告訴他:「只要你能安靜下來,我便會放手。」父母必須堅決拒絕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否則,孩子使用武力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
另外,父母可以教導孩子,除了使用武力以外,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發泄情緒、表達不滿呢?例如,打枕頭、在無人的房間里大聲喊叫,在戶外跑步,或進行其他體育運動,或找人傾訴等等。寫情緒日記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活動、喜怒哀樂寫出來,自己與自己進行心靈的交流,可以緩解壓力,平和心態。
我們也要提醒家長,父母的行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對象。父母要自我反省,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來發泄情緒或表達不滿?孩子其實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實際上也反映了家長的問題,因此家長也應處處檢點自己的行為,不要為孩子提供消極的示範作用。
TIPS:小孩打父母一開始便要制止
1、首先要制止孩子的攻擊行為。抓住他的手,說「不能打我」。孩子一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就反復的做這樣的行為,讓孩子逐漸理解。
2、當孩子出現攻擊家長的行為時,家長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我很疼」、「我很生氣」,讓孩子學會表達,逐漸孩子就會明白,生氣的時候可以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用行動傷害別人。
3、生活中,成人要約束自己,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時不時地挑戰父母,都會有讓家長頭疼的時候,這是 孩子正常的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要經歷的。我們家長需要懂得接納他們,同時正確指導和幫助他們。尊重孩子,也讓孩子學會尊重家長。
2. 青春期的孩子動手打父母,家長要怎麼辦
我們每當提起青春期的孩子的時候,腦子裡面首先想到的一個詞應該都是叛逆吧。確實在我看來這好像就是青春期的一個典型的特徵,雖然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會特別的叛逆,這也是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的,但是我覺得大部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在性格上面發生一定的變化。
曾經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過這樣的一本書,上面寫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並不是真的要反抗自己的父母。而是他們覺得父母的一些行為做法或者是說的一些話不對,但是他們又不會用正確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可能就會做出一些比較過激的事情,就好比說動手打父母。我知道這個事情發生在父母身上的時候,他們都會感到特別的心寒,但是我覺得當下對於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好好的去跟孩子溝通,孩子在做了這樣的事情之後他們心裡也不好受,他們也會後悔。父母這個時候一定要好好的跟孩子溝通,絕對不要跟孩子打起來,這樣以暴制暴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3. 13歲少年痛打母親,母親無力還手怎麼辦
出現問題,要找尋根源。好多人只是注意到了打母親這件事兒本身,而沒有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上已經開始有成人特徵,但心理上還跟不上身體的發展,所以就會出現逆反情緒,一旦行為過激,就會出現上面的情況。
怎麼辦?首先要讓這種情況盡可能少的發生,就需要我們成年人先理智和冷靜的看待問題,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必須要按你說的來,只要孩子大的方向原則問題沒事兒,犯錯誤是難免的。犯了錯誤後家長要冷靜,心平氣和的溝通。如果你覺得控制不了你的脾氣的話,可以選擇微信、QQ、紙條留言等非面對面方式進行溝通,避免發生直接沖突的可能性!
打母親本身這件事兒肯定是錯的,不值得提倡的,等都冷靜了之後用上面的方式溝通,讓他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考,假如他的孩子打他了,他會怎麼想,把問題拋給他就好了,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且引導孩子去認識錯誤並道歉。
教育孩子是個大問題,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學習新的方式方法,相信等孩子大了會越來越好的!
4. 青春期的兒子動手打母親,家長要怎麼辦
對孩子而言,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是否知道打人的意義,有時候孩子並不清楚的認識到打人是一件錯誤的行為,作為家長,當孩子產生這種行為的時候,不要立即對孩子進行吼罵,對孩子要多點耐心,告訴他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為,可以通過一些讀物,或者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進行帶入式講解,讓他慢慢了解這是不對的行為。
5. 兒子打父親法律如何處理
兒子打父親,這在道德上是非常不仁不義的,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也是給予嚴懲的,也要根據父親的傷情鑒定來處理,這樣的兒子是屬於大逆不道的。
6. 成年兒子打父母要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兒子打父母是一種虐待行為,根據具體情節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可以到派出所報案處理。虐待罪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虐待罪屬於自訴案件,需要當事人自己到派出所報案,如果當事人沒有能力自己報案的,可以由他人代其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 十三歲兒子還手打父母怎麼辦暑假兒子一天在玩叫他寫字,他狡辯,於是我氣之下打他,他還手打
造成孩子還手,第一是因為一直以來對他的嬌慣,父母要負一定責任的;其二,十三歲,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缺乏自製力,萬不可採用強制方法;第三,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大人也喜歡旅遊放鬆什麼的,更何況是暑假呢;第四,建議:商量的口氣制定暑假充電計劃,和玩樂放鬆相結合喲,
8. 兒子13歲脾氣特別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還動手打媽媽邊吃飯邊玩電腦!寫作業的時候也看電腦
十三歲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心態也在慢慢變化,看待事物比較容易偏激、沖動,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正確引導就尤為重要了。
要和他靜下心來談,千萬不要用狠話去威脅他,青春期的孩子吃軟不吃硬,他聽完可能話炸,有的時候不是亂發脾氣,你要從他的角度出發,去分析這件事,不要站在你的角度,更不要認為他為自己辯解兩句就是在頂嘴,要讓他說完,有的問題他不想回答就不要逼他,也不要動粗,要在他全盤脫出之後結合你的和他的角度來說道理,他要是問為什麼就解答,不可以說:就是這樣的,這樣非常不好,在了解所有情況之後和老師溝通,但不要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要結合兩人的說法,發現不一致的時候找到孩子詢問,他要是說是這樣的,就找老師對峙,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若是實在無法溝通時,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也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9. 兒子動手打母親怎麼辦
摘要 1、第一,當我們父母發現孩子談戀愛時,一定要控制住比較激動的情緒,不要戳穿孩子,責罵、質問孩子。冷靜下來。
10. 13歲男孩打媽媽怎麼辦
對這種孩子,首先要進行批評教育,如果不聽的話,我覺得有必要體罰一下,讓她感受一下被打的滋味。必要的時候可以送到少管所進行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