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長怎麼才能心平氣和的教孩子寫作業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某一位年輕的媽媽看娃兒寫作業氣的心梗去了醫院。還有的爸爸恨鐵不成鋼,在看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失手把娃打壞了,造成了一生的悔恨。不提寫作業,家裡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提到學習寫作業,家裡就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想必這也是每一位看娃寫作業父母的心聲。如果不是親身經歷,誰都不會有這樣的感觸。
家長在監督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都是說教的口氣。無形中就樹立了一種高高在上的姿勢,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老師或者是引路人。但是這種教育方式,讓娃失去了正確的方向感。
對於陪娃寫作業這件事,家長一定要總結經驗,注意方法,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才能慢慢達到進步的效果。
凌晨媽媽來叨叨: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圖片來源於網路,侵立刪】
㈡ 很多父母為孩子的作業困擾,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業
個人建議家長不要輔導家庭作業。輔導家庭作業是個長達數年的深坑,家長一旦陷入很難抽身,而且對孩子百害無一利:孩子獨自完成作業的能力被剝奪、容易養成依賴習慣,進一步獨立思考的能力被限制。很多家長和孩子因此而產生矛盾,學前良好的親子關系被破壞,不利於後期其他能力的培養,正確引導孩子的情感基礎被破壞。很多家長頭疼的作業問題:拖延症:不想寫,能拖就拖;效率低:作業一寫一晚上;質量差。
關於孩子寫作業依賴症,邊寫邊問,不自已思考等問題解決方法:孩子寫作業別管,自已忙自已的事,真沒事忙也假裝很忙,不建議陪在孩子身邊自己看書什麼的,總之讓孩子下意識的覺得媽媽、爸爸他們也很忙,沒時間輔導我,我還是自己解決作業吧!等忙完再幫他看看哪些是不會的,幾次他就會發現,問你還不如自己查書來的快。
㈢ 父母怎樣指導孩子做作業
首先讓我們先從學習的三要素方面入手: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規范其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
1、有效的做好預習
預習很重要,一般孩子都不願意做或是做不好,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養成好習慣。
2、在做作業之前必須要孩子先復習後再做作業。
為什麼要先復習呢?
只有做到先復習,把上課學到的知識點重新溫故知新再去做作業,這樣遇到難題之後才會主動思考,不會一味的依賴家長。
3、記錄每項作業的完成時間。
為什麼要記錄時間呢?
可以幫助孩子每天在做作業的時候不斷地縮短完成的時間,避免拖沓。
請各位家長堅持一個月,幫助孩子們養成好習慣!
除此之外,還請家長做好「六大環節」的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計劃管理:要讓孩子制定好整個學習計劃(什麼時間學什麼的計劃表)。
任何工作和學習都是要有合理的計劃的。
有可能現在孩子小,還不會做計劃,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一起來做,並告訴他們計劃的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後期一定要嚴格監督他們按計劃去做,不能只是寫到紙上,但不照做!
2、預習管理:所謂預習,只需要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知道本課大致內容是什麼,並在預習筆記本上記下重點和難點,上課時重點解決這些重點和難點。預習的時間控制在7-10分鍾為宜。
如果時間太長的話,上課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自己都學過了,就會不用心,這樣反而會效果不好。
現在就以英語學習為例,幫助各位家長了解究竟如何在家裡做好預習。
針對低齡的孩子,請他打開英語課本,先聽錄音,找到相應的單詞,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樣就將單詞的發音和意義聯系起來了。同時,提前朗讀課文,並盡量做到指讀,這時就需要家長在旁監督和指導孩子自主學習。朗讀課文的聲音不用太大,但一定要出聲,至少保證自己可以聽清發音,不可含糊而過,不確定的地方可反復多聽,直到可以讀清發音。
3、聽課管理:聽課要跟著老師思路走,將自己預習記錄本上所記的重點和難點聽懂並記在腦子里。
這個記錄本希望家長每天回來都能夠抽時間檢查一下,並鼓勵他們要堅持,堅持!同時要確保孩子不要因為老師的原因而產生偏科。
4、復習管理:家長的課後輔導應該是幫孩子查漏補缺,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針對「漏洞」或問題來補上課學習的缺失。在這樣的查漏補缺工作中,孩子也能通過自己第一手的經驗不斷總結學習中的收獲和不足,了解自己的能力,並自發地對此進行鞏固、修護和完善,長期下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並真正地收獲學習的樂趣和發展自己。
5、作業管理:為了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即使當天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也要讓孩子在書桌前學習學習,如此每天在相同場所、相同時間、設施,漸漸地小孩子就養成放學後在家用功的習慣。在養成習慣之前,要注意克服壞毛病,所以家長陪在身連比較好,當孩子表示做完功課了,家長應親自檢查,適時鼓勵,幫助訂正,如果做得好,必須加以贊美,如此孩子不僅可以得到成就感,也會產生興趣,不對之處,可以讓孩子立刻改正。
6、考試管理:除學校考試外,可以選擇幾套考試卷,每隔一段時間,讓孩子練練,以檢測知識掌握的程度,且熟能生巧,只有平時讓孩子多練習,這樣考試的時候才不會膽怯和緊張。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十個方法
1、孩子每天放學後,讓他在書桌前坐10分鍾,安靜地思考這一天所學的內容,然後復述出來,這們他們就會知道下午回來後是有任務的,上課的時候就會更認真的去學習。
2、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鍾左右;
不要時間太長,這樣會失去興趣和信心;
也不能時間太短,這樣有可能會不細心,馬馬虎虎。
最好是家長能有時間坐到旁邊一起學習
3、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
時間一定要把握好,不要讓他們覺得現在的生活中只是學習了,沒有看電視的時間了,要勞逸結合。只要能夠盡快完成學習的任務就可以適當的看會電視
4、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盡可能快的完成學習任務,而且不會浪費時間。
學會管理時間,這點也很重要。
5、讓孩子徹底放鬆地玩
要告訴孩子只要他們能夠按時按質的完成學校和家長交給他們的任務,我們是可以給他們徹底放鬆的時間的。比如可以在周末放假的時候帶他們在郊外轉轉,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很有利於他們徹底的放鬆。
6、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這點很重要:有些家長一味的強迫孩子,根本不管他們內心的意願,這樣下去的後果是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會完全厭惡。
7、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
學會整理東西,這樣自立能力會有極大的提高
將書桌整理好之後再學習心情也會更好一些
8、飯前和飯後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
如果在吃飯前後強迫孩子學習,他們的注意力不會太集中,效果不會太好。
9、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鍾,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
休息時間太長,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分散,不容易集中回來,一定是要離開書桌才能夠徹底的放鬆。
㈣ 家庭教育:家長應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管怎麼補成績就是上不去,補課不如補方法,找准方法提升成績,早看早知道
㈤ 家長應該怎樣指導孩子做作業
1、幫孩子端正態度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每天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他作為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就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時都要盡心盡職地完成本職工作一樣,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家長還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好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展,是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2、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的行動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活動,但有些孩子學習興趣低落、學習自覺性較差,於是他們每天做作業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老師和家長,能拖就拖,能不做就盡量逃避。對於這類孩子出現的作業問題,父母應當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想辦法改變孩子對學習是「大人逼我學」的狀態,要讓孩子能夠變成「我愛學」、「我要學」的主動學習。
3、一心一意做作業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附加動作」太多,一會兒東張張西望望,一會兒摸摸這玩玩那,還有的孩子喜歡幾個人湊在一起邊聊天邊寫作業,或者喜歡邊聽音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邊寫作業,如此三心二意當然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不要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孩子的書桌上也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在孩子做作業時不要去打擾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表揚」,「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
4、安排合理作業
父母應當教會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處理每天的作業,比如,學校里的作業要抓緊,能在學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帶回家裡;放學後不要先去玩個夠,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時才去做作業;做作業前要事先准備好學慣用具(膠帶、水彩筆、白紙、書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時候再臨時去找;在做作業時要看清題目、審清題意後再動筆,不要做了之後才發現題目搞錯了或沒有按題目的要求去做;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過去,先做其它會做的題,不要就停在那裡無謂地消耗時間。
5、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是要動腦筋的,如果孩子連續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這時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讓孩子適當的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後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般來說,小學生連續做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1小時。
6、加強能力訓練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慢」就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在做作業時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准確率。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課余活動如籃球投籃、打乒乓球、剪紙、走迷宮、跳繩、滑冰等。
7、先復習後作業
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就做不好,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復習完了之後再動筆寫作業,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8、經常檢查孩子作業
對於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即使自己的時間再緊張,每周也要至少檢查孩子的作業一次。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有兩個好處:第
一,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學習認真不認真,知識掌握的牢不牢,有沒有學習困難等等,都可以從孩子的作業中有所反映;第
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時候他是無法管好自己的,即使是成績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長能夠不時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就會使孩子在無形中有個壓力感,他可能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檢查孩子的作業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孩子的作業有沒有丟落的現象,孩子的作業能否及時完成,孩子的作業是否工整,孩子作業的錯誤率高不高,孩子的作業有沒有抄襲的現象等等。鼓勵孩子自己檢查作業,並讓孩子說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這樣可使孩子注意今後改正錯誤,不再重犯。
㈥ 如何正確教孩子寫作業
1、先鞏固跟復習,了解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2、少用手機跟電腦,多結合課本知識輔導作業;3、有效檢查孩子的作業,先幫孩子圈出錯誤的地方,讓孩子自行修改;如果孩子改不了,家長再予以輔導。
㈦ 父母因如何正確的輔導孩子寫作業呢
在對孩子輔導寫作業方面,很多家長都感到力不從心。其實,很多孩子學習問題都是存在普遍性的,只要稍微引導孩子的學習,就會趕上其他人。雖然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職責,但是,作為家長正確的輔導孩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讓孩子善於思考,很多孩子不喜歡思考,遇到問題就問家長時。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立即給孩子解決,要試著讓孩子去慢慢的思考問題,只有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找到其他方面的知識點,才能夠讓他們記得更牢,學得更快。
㈧ 如何教小孩子寫作業@
1. 設置鬧鍾,每25分鍾一個鬧鍾,隔25分鍾休息5分鍾。
2.判斷作業量,根據作業量多少判斷需要多少個鍾(每個鍾25分鍾),假如這些作業需要4個 (即4×25分鍾)
3.獎懲措施,如果在規定鍾內做完作業,給予一些獎勵(千萬不要是口頭獎勵),沒有做完就來一些小小的懲罰措施。
☞注意:每做完一個鍾要休息5分鍾,這5分鍾不要玩手機什麼的放鬆,休息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學習,休息就是休息,這樣效率更高!如果鍾沒有休息也就失去了意義!
家長們不妨帶著孩子參加一些注意力的培訓課程,可以有效解決上課分心走神、多動、沖動、作業拖拉等問題。
㈨ 如何指導孩子正確寫作業父母都該怎樣去做呢
現在,父母可以絞盡腦汁幫助孩子做作業,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有一句幽默卻發人深省的話:不做作業,媽媽孝順,做作業,會像狗一樣飛。最近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生在家裡上網路課,這也增加了家長的咨詢壓力。
教育要深入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聲音,把脈孩子的動力,安慰孩子的痛苦,思考孩子的需求,喚醒孩子的智慧,糾正孩子的習慣,引導孩子的方向,優化孩子的行為,堅定孩子的信念,激勵孩子在健康的道路上頑強追求。
要完成這個孵化靈魂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強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冷嘲熱諷。你必須有無縫的愛,長期的耐心,真誠的真誠,開放的心靈,完美的良心,堅持不懈的決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敞開心扉,說出隱藏的感情,反思自己,逐漸承擔責任,堅定信念,強健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