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於孩子有求必應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
自從為人父母後,感覺焦慮了很多。更多的不是來源於孩子本身,而是在網路上刷屏的毒雞湯,尤其《月薪3萬,卻承擔不起孩子一個暑假》這類的文章,總是時不時就出來刷一下存在感。
如果認真去了解身邊那些父母,你會對這樣的現象有更切實的感受。
不論家庭條件好還是壞,所有人都在拼盡全力為孩子付出。尤其孩子上學之後,各種興趣班、補課班,一個不落,看到別人家孩子報了,總覺得自家孩子不報就會落後。
為了孩子能上私立小學、中學,家長們更是咬緊牙關工作,賣房買學區房。
父母越對孩子花錢這件事看得緊,孩子的金錢觀越難建立起來。
不管怎麼說,父母想給孩子世界上最好的,這種心理無可厚非,但也要真正思考自己這么做是不是對孩子好。
不要覺得別的孩子有的自家孩子沒有,就會讓他自卑。對一些超出家庭承擔范圍,以及實在沒必要的消費,還是要適當拒絕孩子,並讓他明白其中的理由。
經濟條件還可以的家庭,在孩子的花費上,比例不能占據80%以上。否則,很容易讓孩子陷入棘輪效應,觸發那位發帖的大一女生的心理。
不要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到頭來還遭埋怨,這是一種可悲的教育。
⑵ 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徵有如下:
(1)啟蒙性。這一特徵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啟」,即具有打開、開始的意思,也就是說家庭教育是從孩子誕生之日起就已經開始實施。用現代科學的觀念看,孩子在胎兒期就接受了父母的胎教。
另一層意思就是「蒙」,即最簡單粗淺的入門知識的影響。所謂啟蒙性就是指孩子對客觀世界萬事萬物的認識和人格品德的形成的起點是從家庭開始的,以後的各種教育就是在這個生長點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果家庭啟蒙教育的導向是錯誤的,輕則阻礙或者延緩孩子的發展。
(2)個別性(針對性)。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班級授課制仍是最廣泛採用的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學校教育中雖然也有個別輔導,但是,它只是集體教育的一種輔助形式。而家庭教育不論是學習、生活上的輔導,還是心理、人格、個性等方面的形成,基本上是父母面對孩子一對一進行的個別教育。
(3)生活性。生活性是指家庭教育寓於家庭生活之中,結合生活活動的各個方面來進行教育,而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教育。在一般情況下,家長除了輔導上學的孩子學習之外,不需要給孩子編寫什麼固定的教材和計劃安排什麼學習內容,可以說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是教材,均是孩子學習的內容。
(4)隨機性。隨機性是從家庭教育的生活中派生出來的一種特徵。所謂隨機性,就是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環境和生活事件的性質不同以及孩子的年齡、性別、心理狀態而採用不同的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隨機性也可以說是偶然性、靈活性、情境性。
(5)隱潛性(感染性)。所謂隱潛性是與言教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家庭教育在許多情況下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隱潛性主要表現在:家長自身的言行舉止、家庭文化氛圍、父母生活方式和環境設施的布置;家庭人際關系所形成的心理氛圍。
(6)權威性。家庭教育的權威性是指父母長輩在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權力和威力。家長是家庭生活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兒童身心各方面的需求都依賴於家長,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這種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信用,是孩子能夠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同時,家長可以通過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維護自己的權威。
⑶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有那些特點
父母對孩子的家庭影響非常大,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其性格、價值觀、人生觀建立與塑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因為,父母需要多抽時間關心孩子的方法,而不僅僅滿足於物質的供給,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⑷ 有家庭參與教育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
最近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優秀的孩子總能取得好成績。除了優秀孩子本身的努力和智力因素外,還會有其他因素。我認為這其他最重要的因素肯定是父母的教育因素。現在我想告訴大家我對優秀孩子家庭教育特點的看法。這些看法都是我的觀察總結。總共點希望大家都有收獲。
父母善於鼓勵孩子解決面臨的困難,優秀學生的父母不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幫助孩子克服,而是鼓勵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難的挫折,讓孩子自己找到方法。我記得高二的孩子在一次大型考試中表現不好。很傷心。正常父母這時做的事情是為了鼓勵孩子,下次再努力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這樣。他們鼓勵孩子們下一次努力,同時幫助孩子們分析這次考試不好的根本原因,幫助孩子自己找出原因並克服。
⑸ 有原則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
孩子不聽話,媽媽發飆和咆哮,這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里屢見不鮮,管不管用?可以明確告訴你,在孩子幼兒期時可能管點用(因為怕打),在孩子小學一二三年級也可能管用(也怕打)。但是孩子到了四年級以後你再看,這種無腦型的粗暴管教方式,會讓媽媽自食惡果,因為到時孩子被打疲了,根本不怕你那程咬金的三板斧。
有家規的家庭,往往秩序感比較好;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往往親子關系較好;懂得合理引導孩子的父母,往往能讓孩子聽得進話;有做人與處世原則的父母,往往能教孩子遵守規則與紀律。凡此種種都需要父母去學習,而不是每天扯著嗓子吼孩子。
⑹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須具備哪些特質
教育是孩子的頭等大事,對於現在的家長們來說,對孩子的教育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了,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聰明有活力,這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一個成功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也能讓孩子人格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性格更加出色,所以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優質的教育。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須具備哪些特質才能讓教育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呢?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充分培育的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很忙,並沒有抽出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所以說他們與孩子的隔閡也越來越大了,那麼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是十分低下的,所以說不論任何時候,父母都應該多給予孩子陪伴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