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的類型可分為
一般來說,父母的教養類型分為四種:
溺愛型
溺愛型父母常常想和孩子交朋友,他們能夠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對孩子的行為規范沒有設定界限,沒有任何限制和規則,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要什麼就給什麼,特別是物質上無限制滿足孩子,這種育兒方式在祖父母身上尤其明顯。
專制型
專制型父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讓孩子不能做這,不能做那,但是不會給孩子解釋,只是強迫孩子接受。他們常常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講話,要孩子順從自己,接受自己給孩子的一切,包括規則。
權威型
權威型的父母不但對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對孩子的行為也總是做出適當的限制,會為孩子設立一定的行為目標,並堅持要求孩子服從並達到這些目標;同時積極的關切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以便及時調整。
權威型的父母會為孩子制定規則標准,孩子可以從規則中受益。比如說,孩子晚上想出去玩,他們會制止,並告訴孩子:因為太晚了,明天才能出去。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和孩子提前溝通好:不能吵著要買玩具,不能離開父母亂跑。這樣,孩子對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有預期,能夠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
放縱型
放縱型父母也稱為不參與型,典型的表現就是父母極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身上,他們缺席孩子的成長,很少照顧孩子,或者陪孩子玩,有些人還會把孩子交給祖父母養育,自己變成了甩手掌櫃。
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大不同
一般來說,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更多正面的影響,孩子更容易表現出積極、主動,自控能力強,做事有主見,能和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專制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現出不愉快、不友好,他們容易被激怒;
溺愛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多地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比較任性;
而放縱型的教養方式比較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讓孩子長大後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等行為。
每位父母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恰當,孩子的性格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方式不當,則會適得其反。
而不管採用何種養育方式,都需要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勵孩子自我成長。
給父母的4條建議
不管多忙,都要抽時間陪伴孩子
面對社會壓力,我們變得越來越忙,但是不管怎樣忙碌,我們都應該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們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深遠,而缺乏陪伴對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更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和孩子更多互動
陪伴不僅僅是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你一直在孩子身邊,但只是埋頭看手機,或是看電視,就不是高質量的陪伴。要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必須放下壓力和煩惱,全心全意的陪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和情緒面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積極敏感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進步。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父母要充分考慮不同孩子的氣質特點,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要求,同時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反應,及時回應和調整。
以身作則
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學習榜樣。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行要和對孩子的教育保持一致。不能教育孩子是一套,自己行為確是另一套。
『貳』 家長有哪些類型
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作為學生的家人。嗯,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同樣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家長的性格和家長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各不相同,導致了家長的類型也不盡相同。有的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學習,有的是對孩子比較溺愛,也有的一部分非常的配合學校的工作。
『叄』 你的家長是什麼型
我的父母我覺得還是蠻通情達理的了
他們不會逼我做我不願意的事情了
會讓我自己來選擇了 但是有些事情媽媽管的有點多了
『肆』 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是什麼
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是專制型,權威型,縱容型,忽視型。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育兒方式會影響孩子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甚至影響到孩子的餘生。
研究人員發現,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兩個維度來評定,x軸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和溝通,y軸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控制。
專制型的介紹
專制型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控制力,對孩子的要求和限制很多並且希望孩子毫無例外的遵守這些規則。當孩子對這些規則有質疑時,家長並不會解釋原因,而且會說因為這是我說的來強迫孩子順從,並且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而且會用懲罰措施來控制孩子的行為。
專制型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數會遵守規則,但孩子的自尊會受到傷害因為他們的意見並不受父母的重視。可能變的易怒或具有攻擊性,並且把注意力全放在了怎樣對付父母。他們也可能為了躲避父母的懲罰變的善於說謊。
權威性父母對於孩子會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也會說明制定規則的原因並且會考慮到孩子的意見與感受。
『伍』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哪些類型
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
專制型
專制型,又稱獨裁型,這是一種嚴厲的教養方式,是高「要求/控制」與低「接納/響應」的結合。通常成人會提出很多規則,期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他們很少向孩子解釋遵從這些規則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懲罰和強制性策略(比如權利專斷或愛的收回)迫使兒童順從。專制型的父母不能敏感察覺到孩子的不同觀點,而是希望孩子聽話、尊重他們的權威。這是一種限制性非常強的教養方式。
放任型
放任型,是低「要求/控制」和高「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會縱容孩子,比較少地提出要求,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沖動,不會密切監控孩子的行動,很少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強硬的控制。這是一種接納且放任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
權威型,是高「要求/控制」與高「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許多合理的要求,並且會謹慎地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保證孩子能夠遵從指導,他們會立下清晰的規矩並貫徹始終。與專制型的父母相比,權威型的父母更多地接納孩子的觀點並做出響應,能夠認識到並尊重孩子的觀點,以合理、民主的方式來控制孩子。這是一種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較靈活的教養方式。
忽視型
這是低「要求/控制」與低「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很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他們或者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或者由於過度關注自己的事情而對孩子投入極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幾乎沒有規則與要求,對孩子的需求不予理睬或者不敏感。這是一種非常放任且具有較低要求的教養方式。
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不同
一般來說,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更多正面的影響,孩子更容易表現出積極、主動,自控能力強,做事有主見,能和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專制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現出不愉快、不友好,他們容易被激怒。
溺愛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多地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比較任性。
而放任型的教養方式比較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向,讓孩子長大後表現出亥高的攻擊性等行為。
每位父母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恰當,孩子的性格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方式不當,則會適得其反。
而不管採用何種養育方式,都需要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能夠而耐心地傾聽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勵孩子自我成長。
『陸』 父母自我狀態有哪些形式
父母自我狀態形式:
1、撫育型父母
有很多撫育性的行為,把對方當成需要照顧的孩子,關心愛護、溫和鼓勵為主有時候關心他人多過自己,口頭禪是「你沒關系吧」「我來,我來」等等,這是他們積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則是:看不到他人的潛力,對他人過分保護。
2、控制型父母
積極的一面是具有威嚴感,堅持原則,道德感比較強等;消極的一面是:過分強求、指責他人、懲罰多於保護;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容易看不起別人等。他們的口頭禪是:「你應該」、「你怎麼回事」、「你不知道嗎」。
(6)父母都有哪些型擴展閱讀:
大多數的父母都具有同情心、愛護心及撫育心,當然有時候也會說教、苛責、懲罰孩子,甚至對孩子有偏見。有些父母撫育多過批評,有些則批評多過撫育。所以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撫育型父母自我狀態和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
當父母的行為傾向撫育型時,孩子發展的父母自我狀態將包括撫育行為,除非他刻意抵制它,否則當他長大,他將重復幼時候學自父母的同情、撫育性的言語和舉動。
同樣道理,當父母傾向非理性看法的偏見、苛責、經常性的評判等行為,那孩子長大後就會經常出現批評性的「控制型父母」,可能會激怒他人,甚至與別人疏遠。
『柒』 0型血的父母分別是什麼型
根據人的血抄型遺傳規律,襲父母血型一般會是O 與O 、A與 O 、A與 A 、A與 B 、B 與O 、B與 B 。
另附一表
父母血型 子女血型
O 與O O
A與 O A、O
A與 A A、O
A與 B A、B、O、AB
B 與O B、O
B與 B B、O
AB 與A A、B、AB
AB 與B A、B、AB
AB與 AB A、B、AB
AB 與O A 、B
『捌』 家長類型分析6種
家長的性格特點,藉以尋找適合的溝通方式。
01
科學民主型
無論你在什麼樣的學校,在你的班上總能找出幾位這樣的家長:父母二人文化素養較高,但從來不以家教專家自居,每次和老師見面時總是非常虛心地詢問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聽老師給他們的建議。學校對家長提出的任務,家長總能高品質地完成。
和這類家長溝通基本上是沒有障礙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實的想法,說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你甚至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對家庭教育的要求。班主任要善於幫助此類家長發現學生新的發展空間,並提供有效建議。同時,聊天時也要多聽聽他們的家教方式,將其中有特色的內容拿到家長會上推廣,樹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家庭。這些家長應該成為班級里的正能量。
02
溺愛放縱型
周五下午,又到了家長接學生回家的時間,老師正忙著和幾個平時表現不算理想的學生對話。家長剛剛聽完老師的一席話,試圖當著老師的面教育孩子幾句。誰知孩子突然放聲大哭,沖著家長亂吼亂叫,甚至摔門而出。家長一臉無奈,似乎已經習慣了孩子的這種表現。孩子有這種表現並不是偶然的,家長一貫的溺愛放縱,是造成孩子有此種表現的根本原因。
這類家長容易偏聽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論。如果遇到必須要家庭協助的事情時,你需要褒獎和指導並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在充分列舉事實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耐心、熱情地說服家長,告訴家長怎樣做才是更科學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責是很難讓他們心服口服的,擺事實講道理是更穩妥的方法。
03
放任自流型
放任自流型的家長一般對孩子的學業滿意度比較高。他們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為由,把孩子送到學校後不管不問。如果你試圖帶動他們開展家庭教育,他們張嘴就是「老師,我只是小學畢業……」
這類家長最突出的弱點,就是他們從來沒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過在學生身上尋找亮點,讓家長充分感受到驚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後才能產生憧憬,配合學校,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點,不停地沖著他們嘮叨,且沒有提供非常具體的建議,那麼說多少次都是白說。
04
期望過高型
入學時,曾有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立志要到中科院當院士。過了幾天,她又發現孩子在書法方面非常有天賦,語言表達能力也非常強,又希望孩子學習書法、表演。總之,家長覺得孩子未來一定能出人頭地。但遺憾的是,孩子並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天賦:20以內的加減法做起來慢極了,媽媽要求練習的鋼琴曲目總是彈不熟練,主持也不能夠瀟灑流暢。這一切似乎和媽媽的期望相差很遠。
這類家長總是對孩子充滿期待,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傑出人才。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腳踏實地,做法與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自身特點脫節,只顧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來要求孩子,就是錯位的家庭教育。班主任與這樣的家長交流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老師覺得家長不切實際,家長覺得老師誤人子弟,然後互相批評和指責。面對這樣的家長,班主任可以在家長會上旁敲側擊,在面談時曲徑通幽,慢慢地引導他們朝著理想目標務實地走好每一步。
05
經濟杠桿型
「寫完作業,獎五十」,「考完有進步,獎一百」,「周五得到老師一個表揚,周末獎勵去游樂場玩一整天」……有的家長不停地向孩子發布各類金錢獎勵政策,期待靠錢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家長長期以金錢作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會導致孩子離了錢就不動了。這時,孩子會覺得學校里的學業生活是一種負累。班主任不要急於讓家長一下子徹底改變獎勵方式。家校交流的時候,要慢慢幫助家長放棄金錢獎勵,讓他們認識到真正的動力應該來自學生的內心,來自對學業的愛和興趣。同時,班主任還要向家長傳授方法,讓其了解還有哪些方式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06
全面移交型
「老師,我的孩子就全交給您了。」開學見面時,這類家長常非常熱情地和你交流,讓人覺得他十分真誠,但一個學期下來你根本見不到他們的蹤影。他們或長期在外地工作,或是單親父母,或是生意纏身,無暇照顧孩子。
和這類家長交流的時候,班主任要多布置具體的任務,通過不同的形式把他們帶回到孩子的身邊。例如,學生背誦時簽字、參加家長開放日等,為他們教育孩子提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要求。家長用心不用心,全看班主任如何與家長交流了。
『玖』 家長性格分析有幾種
科學民主型
無論你在什麼樣的學校,在你的班上總能找出幾位這樣的家長:父母二人文化素養較高,但從來不以家教專家自居,每次和老師見面時總是非常虛心地詢問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聽老師給他們的建議。學校對家長提出的任務,家長總能高品質地完成。
和這類家長溝通基本上是沒有障礙的。對這類家長,班主任會說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甚至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對家庭教育的要求。這些家長通常會成為班級里的正能量。
溺愛放縱型
周五下午,又到了家長接學生回家的時間,老師正忙著和幾個平時表現不算理想的學生對話。家長剛剛聽完老師的一席話,試圖當著老師的面教育孩子幾句。誰知孩子突然放聲大哭,沖著家長亂吼亂叫,甚至摔門而出。
家長一臉無奈,似乎已經習慣了孩子的這種表現。孩子有這種表現並不是偶然的,家長一貫的溺愛放縱,是造成孩子有此種表現的根本原因。
放任自流型
放任自流型的家長一般對孩子的學業滿意度比較高。他們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為由,把孩子送到學校後不管不問。如果你試圖帶動他們開展家庭教育,他們張嘴就是「老師,我只是小學畢業……」
這類家長最突出的弱點,就是他們從來沒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功。
期望過高型
入學時,曾有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立志要到中科院當院士。過了幾天,她又發現孩子在書法方面非常有天賦,語言表達能力也非常強,又希望孩子學習書法、表演。
總之,家長覺得孩子未來一定能出人頭地。但遺憾的是,孩子並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天賦:20以內的加減法做起來慢極了,媽媽要求練習的鋼琴曲目總是彈不熟練,主持也不能夠瀟灑流暢。這一切似乎和媽媽的期望相差很遠。
這類家長總是對孩子充滿期待,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傑出人才。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腳踏實地,做法與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自身特點脫節,只顧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來要求孩子,就是錯位的家庭教育。
經濟杠桿型
「寫完作業,獎五十」,「考完有進步,獎一百」,「周五得到老師一個表揚,周末獎勵去游樂場玩一整天」……有的家長不停地向孩子發布各類金錢獎勵政策,期待靠錢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家長長期以金錢作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會導致孩子離了錢就不動了。這時,孩子會覺得學校里的學業生活是一種負累,對孩子發展極為不利。
全面移交型
「老師,我的孩子就全交給您了。」開學見面時,這類家長常非常熱情地和你交流。
『拾』 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是什麼
第一、權威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有所要求,且對孩子的情感也非常接納。孩子在跟父母相處時雖然會覺得父母有時候比較嚴厲,但從來不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不管什麼時候感覺到的都是可靠和安全。
權威型的父母雖然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應該有身為父母的權威,但同時他對孩子也非常理解和尊重。看到孩子遇到困難了,他不會打壓批評孩子,說「你怎麼連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也不會對孩子的求助視而不見,他會用溫柔包容的方式來安撫和幫助孩子。
他們的嚴厲更多的是體現在獎懲分明上面,會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孩子做錯了事他們也是該批評批評。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教育方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通常獨立性和自信心都比較強,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偶爾受挫了也能很快恢復。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那一般你會具有高自尊和高自律性,在學業和工作上通常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且人緣也會很好,大家有時候還會把你當作團隊核心,這都是你父母帶給你的積極影響。
第二、專制型
跟上面權威型的父母不一樣,專制型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設想和要求去做。他們會對你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你完不成或做不好,他們就會失望、發脾氣,可能還會對你實施懲罰。
他們對於孩子的情感反饋是拒絕的。比方說如果你因為被同學排擠而成績下降,他們只會要求你多努力多學習,趕緊把成績趕上去,但不會過多關心你被同學排擠的事情,你即便跟他們說了,他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你,可能還會反問「怎麼同學不排擠其他人,就排擠你呢,是不是你有問題」。
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嚴格要求,在學校時應該會是個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學生。他們會時常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行,如果遇到挫折了會產生強大的情緒反應,很難快速調整好自己。
第三、放縱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非常縱容,幾乎不作任何要求,孩子想幹嘛就幹嘛,只要他開心,對孩子那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錯了,他們不會去引導、教訓,甚至還會包庇放縱。
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對的,是好的,而這樣環境下養出來的往往是「熊孩子」。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就是這么溺愛,那你的性格會非常沖動,遇到點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會發脾氣,很難與別人合作,你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時候還很叛逆,別人讓你做什麼,你就偏不做什麼。
與此同時,因為父母把你照顧得太好了,所以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依賴別人,即便自己能做或者能學會也不會去動手,做事缺乏毅力,經常是三分鍾熱度。
第四、忽視型
這類型的父母雖然有一個父母的身份,但卻根本沒盡過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生而不教說的就是他們。他對孩子完全是放養型的養育,不了解孩子的動向,不關心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行為也不做任何要求。
孩子稍微跟他說兩句話,他就表現得不耐煩,他可能經常採取給錢的方式來打發你,卻很少去參加你的家長會,也不會在休息時陪你參加課外活動。
他對孩子幾乎沒有關心,就好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樣。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多數都具有較強的攻擊性,跟其他人很難友好相處,而且情緒起伏不定,在認知和行為上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