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父母沒有了我,父母怎麼辦
你的父母會覺得生活一片灰暗吧 ~老了沒有人送終 沒有兒女的關愛 自己的愛也不知道向誰去釋放·總之 天塌了
② 你們沒有父母會怎麼辦!
雖然說不想,但我知道總有一天父母會離開我們,但是我想我會好好的照顧自己照顧妹妹,最起碼我要讓他們走了不要為我擔心。
③ 初中記敘文作文素材:沒有了我,父母怎麼活
《沒有了我,父母怎麼活》
10年前的那個夏天,中考分數公布,差兩分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砸到我頭上。
父親是火車站一名普通的乘務員,而母親每日里推著平板車到街邊擺地攤。父親早就說過了,如果我考不上高中,就算是徹底畢業了。家中修房子的錢還沒有還清,不可能再有餘錢供我上高中。
接連四五天,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肯出來。吃飯只是形式,年邁的奶奶成天坐在房門口嘮嘮叨叨,她怕我有個三長兩短。我受不了,對母親說:「為什麼不把奶奶送走?知不知道她有多煩人?」
奶奶被三姑接走了,我們姐弟倆中午就只能吃母親早晨做的冷飯。沒過幾天,弟弟拉肚子,拉到後來趴在竹床上痛得起不來。我嚇壞了。
晚上,父親到我房裡說:「做飯怕你太危險,你每天負責洗衣服吧!」沒等我回答,他轉身走了。我愣住了,一向能乾的母親可從沒讓我洗過衣服哇!
第二天,父親上班前叫我起床,告訴我衣服泡在盆里了。
一大盆衣服放在梔子花下,連父親冬天穿的制服也泡上了。新房子潮氣重,很多的冬裝都發了霉。在洗衣粉的浸泡下,我揉搓衣服的手很快脫皮出血。手越來越痛,心也越來越痛,我覺得這人生已沒有什麼活路可走。我的眼淚滴到洗衣盆里。死了吧,解脫了吧,讓所有的痛苦一起煙消雲散……
那一夜我不吃不睡,一直在收拾東西。怕我死後母親會睹物思人,我撕碎了所有的照片和日記。然後我開始寫遺書。我飽含深情地感謝了母親的養育之恩並義憤填膺地指責了父親的冷酷和無情,然後悲憤地告訴他們,不要找我了,永別了。
到了早晨,在微露的晨曦中,我看見父親彎著腰拉著裝滿布料的板車,母親在後面使勁兒推,推上了家門口的斜坡後,母親跑過來輕輕帶上房門,然後一路小跑追過去繼續推車。
我出門,直接去了河邊。我漫無目的地沿著河堤走著。
夏天的太陽一會兒便把我晃得睜不開眼,皮膚也漸漸灼痛。我一直走一直想,就這樣在必死的信念中,茫然走到下午,累餓交加。
看著太陽慢慢下山,對死的恐懼和對夜晚的害怕像一張網撒下來,我淚流滿面。
此刻,我心中有萬般後悔。我想院子里的梔子花,想同學,想母親和弟弟,也想父親。父親本是一個木訥的人,我為什麼要強求他如別人的父親一樣表達他的父愛?我小時候他總是背著我去學校,每次快到校門口了才放我下來自己走……哪有父親不愛自己的女兒的?
從來沒有那樣害怕過太陽的西沉,天馬上就要黑了,坐車也沒有錢,我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只能死了……可是我不想死呀!
我低著頭,邊哭邊與這個世界作最後的道別。哭累了,我慢慢止住抽噎,對生的眷戀和對死的恐懼讓我依依不捨地慢慢地轉過身來……沒抬頭,就見到了一雙沾滿淤泥的黃綠色軍用膠鞋。我的心猛地抽跳了一下,千般思緒萬般思念驟然停止,大腦陷入一片空白。
父親的臉是愈發黑了,整個人像被水淋過一樣。他的五官全皺在了一起,在草帽的遮掩下,看不清楚表情。父親一聲不吭調轉自行車頭,支好車架,抱著我坐上了車後座。夜色漸漸厚重,我的心卻漸漸安穩,雖然隱隱擔心回家會挨一頓暴打。
遠遠地,我看見了母親和弟弟站在家門口,一陣溫暖湧上心頭:還是活著好,挨打也值了,畢竟我還活著!母親撲上來,抱住我放聲大哭。弟弟也撲上來:「姐,你去哪兒了?媽說等你回來吃飯!」
坐在飯桌前,母親一個勁兒往我碗里夾菜,說:「不就是洗衣服嗎?你怎麼沒說你手受傷了?還不讓小楓說!謝天謝地,幸好沒事!」父親埋頭吃飯,一聲不吭。
終於等父親吃完飯,站起來。我長長舒了一口氣,終於過了這一關!不料父親轉過來,對我說:「如果今天沒有了你,你讓我們以後的日子怎麼過!」說完,父親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一下子驚呆了,父親竟然這樣愛我!我就是他的命根子,沒有了我,他的日子怎麼過?而我,竟然差點兒輕率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一晚,母親與我睡在一起。她告訴我,拿到分數通知後,父親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外一直沿著鐵軌線撿煤渣,他要在開學之前湊足我高價的學費。拿著我寫的所謂「遺書」時,父親跌坐在地上,一個勁兒地扇自己的臉。他騎著自行車,找遍了我所有的同學家……那天以後,父親變了,他經常會像變戲法似的從口袋裡掏出一些女孩子用的發卡、絲帶給我,然後微笑地看著我,黑黑的臉上神情溫柔無比。
在那個叛逆的年齡里,我漸漸懂事,不再成天對著弟弟大呼小叫,甚至連走路的腳步也輕柔了許多。
那年的8月31日,父親賣掉撿了整整兩個月的煤渣,送我到了縣城最好的高中。開學那天,大雨傾盆,我們搭了熟人的便車,我坐在駕駛室里,父親披了一塊塑料薄膜,蹲在車廂里。回頭看他時,他的「雨衣」下面全搭在我的行李箱上,雨打在他的褲腿上,順著褲管流進雨鞋裡……
從那以後,無論生存多麼艱辛,我再也沒有想到過死。我曾在剛參加工作時被人陷害而丟掉工作,曾在戀愛情感中困難重重,但我都挺過來了。是父親那句話拯救了我。
每一次,我都告訴自己說:「沒有了我,我的父母怎麼活!」
④ 沒有父母了,這輩子該怎麼過
父母永遠都不可能陪伴我們走過一生,父母就是在養育我們之後,一直和我們漸行漸遠,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父母不要擔心要贍養好自己的父母就足夠了。沒有了父母,我們就真正成為了大人,那個時候就是我們應該學會真正長大的時候。
⑤ 沒有好父母怎麼辦
父母給了你生命,扶養你長大,但自己的路怎麼走是要靠自己,只要父母沒有教你做違法的事情,你就不能評價父母的好與壞,只是父母能力的大小而已,所以你不要怨父母,自己要有志氣要自立自強,讓自己成為有出息的人。
⑥ 我父親怎麼沒有
你父親沒有什麼,是沒有錢嗎,如是沒錢,不要埋怨老人,自已努力奮斗,改變這種狀況,才是有志氣有包負的人
⑦ 為什麼我父母什麼都沒有
中國式父母的一生# 小學吼娃陪作業、中學盯牢防早戀、大學陪讀怕吃虧,終於出國留洋了,還得遠隔萬水千山錄視頻教「胸柿炒雞蛋」……後來想想,其實就這些還真算不上,中國式父母這一生還要承載更多責任義務,唯獨沒有自己。
在這一生中,還有那些為備孕吃下去成罐的葉酸葯片兒、產檢時一杯糖水下肚隔一小時抽一管的血、生孩子時候保大還是保小的預案討論、砸鍋賣鐵幾代湊錢貸款買的學區房、競聘學校的家委會亮出此生最為榮耀的簡歷……
還有,要不要拉下老臉代子女去參加相親會、要不要出資替子女買好婚房順便催個婚、要不要催他們早點生,要不要幫他們帶大孩子,要不要幫他們接送孩子上下學……
為什麼中國式父母們沒有了自己的人生?不能瀟灑一些尋找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是將目光盯牢在子女,將自己人生中不曾實現的目標強加在子女的身上,左右子女的選擇,讓子女走自己走過的老路,做那麼多子女反感的事情。
一開始,我不理解,總覺得我們的人生因為他們的左右而失掉了所謂的自我。比如大學讀什麼專業,幾時成家結婚,在哪個城市拼事業,要不要脫離體制去創業等等。可是被他們左右多了,便也成了一種並不自知的習慣和依賴。想想,我們也曾經當過那個「世界再大也大不過盤西紅柿炒雞蛋」張口就問、伸手想要的子女。
等到我為人父母的時候,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那個堅硬如核的自我,開始在如常的生活中分崩離析,被人間煙火洗刷得渣也不剩,而父母還在努力地維護著我,讓我不要活得那麼得喪氣。
自媒體網路世界,每天都有山呼海嘯一般的「小確喪」,可是仔細想想那些不過剛入社會的新鮮人、尚未成家的單身狗在那邊「呼朋喚友」的一種話語模式,此起彼伏的略帶自嘲的「喊疼」,不過這個社會年輕人普遍性苦悶的釋放方式罷了。
等到真得結了婚,買了房,生了娃,成了別人的父母,過上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做飯擠早高峰送孩子上學,八小時以上在職場過著勾心鬥角把握此生餘下不多未必就有的升遷機會,晚上不是在家弄飯吼娃盯作業催洗漱送上床抬眼已經夜深,就是擠著公交趕醫院睡小床守著夜侍奉老人睜眼天明的生活,那些山呼海嘯般的「小確喪」根本就不算事兒,這種深刻性苦悶別說發朋友圈、轉微博「喊疼」了,可能連哼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哼一聲。
心裡揣著柴米油鹽,賬上記得貸款開支,這樣的人生,你看了都心懷敬畏不想過了,憑什麼讓父母過這樣的人生呢?是的,他們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那麼從哪一刻開始屬於他們的人生呢?
不妨來推演一下,子女未成年,肯定不能讓父母去「放飛自我」去,在現如今的社會道德標准前面不要說「放飛自我」了,連「親子陪伴成長」的時間不足都有會可能被譴責,更何況現如今的社會階層分化,教育很多時候都在拼父母能夠提供的資源,物質的、心靈的都要兼顧。人類漫長的子女養育期,就是父母該有的、逃不脫的人生啊。
子女成年後呢?他們總歸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了吧,更何況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有那麼強烈的自我意識,哪會對父母的言聽計從,甘心活在他們的羽翼之下呢?常常會聽到「父母對子女的管束里有包藏了多少以愛為名的私心」,可是為人子女時不也在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嗎?這世界難道是以子女成年為界的嗎?
你不想過的日子,他們就未必想過。細細想想,有些80後父母有自己的人生,其實是建立在60後父母沒有自己人生這個基礎之上的。比如隔代教養問題,留守兒童不止活在父母只有背井離鄉才能生存的偏遠鄉村,還活在父母事業奮斗、追逐夢想時不能平衡時間精力的每一處。你讓他們不要管你,尋找自己的人生去,可是在他們的眼裡,你還沒有能力擔起自己的人生,他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不伸手。
生活是有慣性的,他們管了十幾二十年,不是說戒便能戒掉的。更何況,他們還有一顆怕你吃苦的「私心」。他們的閱歷和經驗框死了他們的認知,他們以為的好未必就是子女想要的那個。相較於結果,子女也許更注重過程,「年輕不要留白」嘛。可是父母也是從「年輕不留白」的子女來的,他們以為的好就是在他們有生之年能夠多看見些「塵埃落定」的結果,少一些隨心肆意的「胡塗亂抹」。
他們會擔心你考試成績不好、讀不到好的大學、念不到好的專業、找不到好的工作、嫁不了好的男人或者娶不到好的女人,會擔心你不結婚將來孤獨終老、不生孩子會失掉天倫之樂,擔心你成為社會中的少數派活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之中,他們期待你優秀出眾,又害怕你太過優秀而迷失自己,少掉許多尋常人的樂趣。
他們甚至害怕你活過他們經歷過「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主動提出來要幫你們接送孩子上下學、料理三餐家務,處理很多你沒有精力顧及的雜事。有些稍有能力的,甚至會直接出資接濟你的周轉不靈,買房買車贊助旅行,甚至連第三代養育費用也在默默地付。
那些遠在鄉村的,沒有能力的,他們也盡自己的所能,在幫襯著你的人生。他們不是不習慣大城市的生活,也不是覺得老家那個空巢有多值得留念,他們只是覺得守在你們身邊如果幫不上任何忙的話,那就是一種放在眼前的負擔,他們只是不想成為你的累贅。
父母不是沒有自己的人生,只是他們將讓子女過更順心一些的人生,當作了自己的人生。
⑧ 父母去世沒有親人了怎麼辦
那就趕緊結婚,有了愛人和孩子,就又有了親人。畢竟人的生老病死不可控制,過好自己每一天就好了。
⑨ 沒有爸媽怎麼辦
生活,總會有苦難,只是每個人不一樣罷啦,父母拋棄你,你就要更懂得感恩你的爺爺奶奶,好好孝敬他們。苦難教會我們成長,這也是筆寶貴的經驗。上帝關了一扇門,自會開一扇窗,既然你擁有疼筆的爺爺奶奶,這也是幸福,還有未來你的他,雖然艱難,但你依舊要相信。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⑩ 為什麼我有父母等於沒有父母
要相信,你想要的你可以有的。
現在不喜歡回家可以不回,但自己在外面要小心。手頭寬裕了就多回家看看,跟 爸爸媽媽聊聊天。先打開你媽的心結,讓她回復正常。能幫助你媽媽的人估計只有你了,女人的世界除了愛人就是孩子了。等你媽漸漸好了,你爸的情緒也就會好些了,總覺得你爸爸是很愛你媽媽的。那是一種很好的家庭。
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你身上,從你身上得到樂趣,不在去想以前的種種,那你就成功了,就會有一個很美滿的家庭。
爸爸媽媽不是不愛你,只是有時候犯病了上癮了,大腦不受控制。你對他們好,時間久了,他們自然會感覺的到。
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有的孩子可能是小皇帝,一堆人寵著,但爸爸媽媽的感情卻不一定好,在家可能會吵架打架。這些孩子也是生活在恐懼中的。還有的可能爸爸媽媽早逝了,或是卧病在床,小孩子不得不出去撿破爛給爸爸媽媽看病。。。
為人父母的,沒有不想給自己好的環境的,只是有的時候他們做不到。這個時候,子女能做什麼呢?管好自己,發展自己。爸爸媽媽能照顧好自己就不錯了,都不容易的。
孩子長大了,就要走出家庭了。自己過好了,生個寶寶給她你覺得應該給的東西,那個時候你會覺得你的人生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