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體現父母愛的散文詩
父母的愛
小孩子睜開眼睛以後,
好奇的望著這個世界,
只有無微不至的照顧,
小心翼翼的呵護,
樹苗才會茁壯的成長。
可曾想過作父母的艱辛?
長大後你又將遠行,
父母又總是放不下的牽掛,
抹不去的思念,
真是養兒方知父母恩?
起早貪黑,
往來奔波,
家長為了孩子而不惜一切……
我不由的感嘆:
父愛母愛才是天下最無私的!
孩子你必須夜以繼日的努力,
才能少走彎路,
少受苦難,
孩子你必須學會堅強,
才能早日撐起一片天。
:致父母
牛角上掛著的月光把父母回家的路照亮
他們手上的厚繭把豐收的糧食珍藏
他們省吃儉用不是他們吝嗇
他們艱苦樸素不是他們高尚
他們起早貪黑不是他們特別珍惜時光
他們只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棟梁
他們勤奮勞動不是他們身體格外健壯
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希望
他們默默耕耘
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夢想
他們嘮叨不是因為年老
只是要把生活經驗傳承教導
他們一生操勞
一生耕作
額頭的梯田依然豐饒
可敬的父母伴著日月慢慢變老
操勞卻依舊不少
子女成人
孫子還在嗷嗷歡笑
曾經的苦難沒有把他們擊倒
歲月的滄桑
面容就是寫照
感恩父母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
有一聲呼喚最動聽
有一個人最要感謝
有一種人最應感恩
她就是——「母親」
他就是——「父親」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柔的撫觸給了我
爸爸的腰彎了,他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
媽媽的雙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爸爸的皺紋深了,他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聆聽媽媽殷切的話語
面對爸爸深沉的目光
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關愛,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表達愛父母的散文詩欣賞篇四:父母的愛
父母的愛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
那麼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
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
那麼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
⑵ 感恩父母的經典散文詩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麼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就毫不猶豫回答: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都是每個人都能深刻領悟的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一溫馨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人們不會,也不願感恩。
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
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
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
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⑶ 寫給父親的散文詩有哪些
寫給父親的散文詩:
父親其實真的蒼老了。
蒼老了的父親,卻不敢讓脊背彎曲,必須挺拔如樹,為孩子撐起一份安寧。
蒼老了的父親,卻不敢讓腳步蹣跚,他得讓孩子踩著他的腳印,小心地避開路上的泥濘和荊棘。
蒼老了的父親,卻不敢讓老邁的手臂垂下來,必須亢奮如初,像島礁上的燈塔,在茫茫人海中為孩子指引回家的方向。
蒼老了的父親,卻不敢讓生命的夢想枯萎,必須用全部的信心使其鮮活,如歐·亨利筆下的那片綠葉,為孩子揮去歲月的孤寂。
父親牽著孩子,夕陽拉長了他們的影子,世界在他們的影子里無比靜謐。
⑷ 關於「孝敬父母」的現代詩有哪些
古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敬父母的現代詩歌: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園,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暉。
⑸ 寫一首抒發對父母的愛的散文詩。
《媽媽,我也很想他》無意中看到一張你舊時的照片年輕的臉,嘴角泛著笑美得一如開在你身後的羊角花 相片的背景是鎮政府的公園現在已經荒廢你的手靠在欄桿上身旁沒有他 你斜扎著馬尾頭發還有光澤眼神有點陽光有點憂郁我在猜想,你也是在想著你的他吧 二十歲的光景你也是像我一樣深深地愛著一個人想和他去流浪也想有未來和他有一個家為他生兒育女 你也會瞞著外婆穿著藍色連衣裙去見你的他也會被外公罵然後哭的稀里嘩啦 小時候你給我講灰姑娘的水晶鞋阿拉丁的神燈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這些故事,你都忘記了吧 你長久的等待等來了什麼歲月耗盡了你的容顏凋零了你的青春那麼多年都過去了苦都不說了啊你多年的思念,已經麻木了吧 而那些思念就像你身後的羊角花今年謝了明春又開
⑹ 歌頌父母的經典散文及詩歌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就必定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或許你並不在意它,或許那顆感恩的心已被你遺忘在心靈的角落,或許它已經落滿了灰塵,但是現在拾起它,卻會讓你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愛人者人恆愛之,恨人者人亦恨之。與其怨恨他人,不如反省自己。與其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心。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不會愛別人,只會恨別人慾要化解世人的仇恨,變成愛的樂園。起點就是感恩並孝敬我們的父母!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謝謝你們,我的爸爸媽媽!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孝順要及時,失去不再來,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⑺ 收集幾首關於親情的散文詩
親情關聯,無言談判
父母在期望中,
期望兒女全家團圓,和家歡樂.
我在希望中,
希望工作順利,事業如日中天.
父母為了我安心事業,盡量少來電話.
我為了父母寬心理解,爭取多去電話.
父母常把我掛念心中,
掛念出門在外的我一切順利,早點回家陪伴他們安渡晚年.
我卻把事業首印腦中,
珍分奪秒贏得事業突飛猛進,早點安穩陪伴父母安享晚年.
父母在期待中慢慢老去,
我卻在奔波中逐漸退化.
父母越來越老,
我心越來越疼.
⑻ 求關於感恩父母的愛的散文或詩
散文的美就在於值情於無形,情感的表達往往是鷹過無痕,推薦一篇陳夫的作品《母親》。
母親
陳夫
十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在千里之外的校園接到母親去世的電報。眩暈,我在胡亂的天地里拾了行囊黯然向家急奔。我在暈眩的天地里胡亂拾了行囊黯然地向家急奔。下車乘車繼而步行,整整一夜,絲毫沒感到兩腳的酸楚,絲毫沒發覺深秋冷風的寒冽,惟有母親的音容不住地輾轉腦際。那一夜是灰色的,那年的秋也是灰色的,心更是說不盡的交瘁……
母親的死其實是可避免的,但由於母親性子的干烈,父親的疏於粗心註定了母親會以死的方式來護衛自己的尊嚴。母親生前唯有一個嫡親姊妹(我的姨娘),她家與我家相看只有一河。由於血緣關系,幾十年中兩家都親和無間,從未有過說不清的事發生過。可自從姨娘家娶了兒媳後,一種最常里的往來都被那兒媳惡化的支離破碎,更談不上什麼可親與和睦。姨娘家境不是很好,所以能找個媳婦並非易事,於是姨娘姨夫對兒媳的橫行採取了忍讓,象供神般護著她。母親自然也是豁達的,對她生出的無理事端沒怎麼理喻,但母親很是愛惜顏面,是不會讓別人隨心奚落傷及的。不曾想母親的寬容卻易發助長了姨媳的潑辣,咄咄逼人起來。她以為母親是軟弱可欺的,於是在我們兩家間由她鬧騰出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就連婕娘也開始深信是母親招惹了她的兒媳,竟也把鋒芒朝向了母親,以至於事態最終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有一次,姨媳竟稱母親拿了她80元錢,這下母親任了性子沒再退讓,非尋她說個所以然來,哪知姨媳非但不承認自己的不是,還三番五次地辱罵母親。一連幾天下來,母親終受不住病倒在床。可母親依舊惦著討回自己的清白,便讓父親去找姨媳理論。然而,父親或許認為這種婦人之間的事不屑顧及,便照直泡在他的工地上。但父親怎麼也料及不到他將為自己的或許之由付出多大的慘痛代價。躺在病榻的母親沒有等到父親的迴音,只聽見父親每次都應了她出門的,而每天姨媳的唾罵聲卻沒停止過。平生從未如此蒙羞的母親再也不願繼續承受下去,於是她選擇了沉默,在一個絢麗的秋日裡。那天,父親依然在他的工地。
母親是任性的,任性的放下了她的子女、她的愛人和整個需要她操持才行的家,在天命之年剛過的時候。但至今我還一直在想,母親是愛我們的,或許當時只是覺得太累,想找個借口去靜靜地休息……
是的,母親很累。在她過逝後的十年中,她那忙碌的身影仍鮮明地活在我的心裡。在闃寂無聲的深夜,在家鄉那條即將坍塌的河堤上,母親那重重的腳步聲總引我回到過往的生活歲月中。
從我能記事那時起,就沒見過母親有多少清閑的日子。母親不會把時間耗在曬太陽的長凳上,她會同嚴寒周旋在自留地里;也不會花太多功夫在納涼的竹床上,她會把酷熱帶到更熱的莊稼田頭。
母親的勞作是無節制的,即便節日里也沒想著要空下來帶她的孩兒們去趕趕集、見見世面。所以每逢節日那天,我們兄妹幾個都會站在自家村口眼巴巴地瞅著年歲相仿的齡人繞著他們的母親一路叫嚷而去,遲遲不肯收回渴盼的目光。那一刻,在我們幼小的心裡不免生出些許埋怨情緒,心想怎會出生在她的家庭里。可我們更多地卻為擁有這樣的母親感到驕傲,每當貨郎擔被我們幾個小東西圍住後,母親總由著我們挑一件各自喜愛的小玩物,這是我平日里所見的克儉致家的母親少有的大方,而她卻從不為自己買下什麼。
在我們手持玩物相逐跑開後,母親便又在田間忙開了,從一塊地到另一塊地,做完一片又一片,沒有休止沒有終點——母親的勤勞早是鄉人們公認的,而母親的莊稼地更是鄉人們自愧不如、望塵莫及的。母親的莊稼地總是被料理的寸草不見,除播種普通的糧食作物外,還有經濟類的副業作物。副業作物的品種稍計一下就有好多種:自留地上的有花生、椒類、西紅柿,莊稼田間插種的有西瓜,另又開荒種了玉米、荸薺,以及葉莖纏籬的幾方葡萄。在鄉間過活的人們,活兒一般很雜,沒有多少規律,但農活卻要乘時的,所以從清明時節育秧到插種最後一季晚稻經歷三四次農忙後,人們大都就清閑下來。在以往,除少數幾人出外打打零工,這部分時間往往被不知所事地白白浪費掉,男人們整天悠閑地東竄西走,女人們往往在一小疊紙牌中排遣時光,而母親卻不誤時機地開展起自己的第二生產。當麥桔油桿齊腰時,母親便在其間預留的田壟上撫育瓜苗,再在物種相適的氣候相應的土壤上種上花生、椒類、西紅柿等,完成種植後,接著就要定期鋤草、施肥、澆水,直到它們成活定型。這類生產往往比農忙拖時耗神的多,可直到母親去世前也沒停止過,這是我為擁有這樣的母親更感驕傲的地方。在每遇一種果物成熟時,鄰村的孩子們便會垂涎地巴結我們,希望能討個解饞,母親見了總會毫不吝嗇地給他們每人裝上一小袋。我們兄妹幾個自然也是飽享口福的,直至今天,我也無法忘記母親的水煮玉米棒。而那些收獲的果物更多的是由母親擔上集市做些零散生意。
記憶中辛勞的母親總是快樂而知足的,似乎在她來到這個世上時就認准了自己的命運與責任。然而,在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母親的快樂與知足尤如斷線之箏,被遠遠的喪失在她慈愛的瞳人里。
在母親的四個子女中,我是她最疼愛的。不因我是她的小兒,也不因我兒時讀書就很用功的緣故,只因我是個跟屁蟲。母親在哪勞作,我就跟到哪,所以鄉人們總開玩說我是母親唯一親生的,母親聽後總是由心的笑著。事實上我確是母親最乖巧、最省心的孩子,或許是因我愛讀書,或許是因我是母親的跟屁蟲。在父親送我去讀大學那天,母親噙著淚邊幫我收拾行李邊對我哽咽婆心。我知道她捨不得我離開,也受不住我一個人在外舉目無親的樣子。記得當時去學校是不用帶什麼的,可那次的行李依然很沉,因為母親裝了一大包玉米棒,她知道我愛吃。
現在想來,我能考取大學無疑是對母親最大的撫慰,因為我們的家庭經歷了太多的變故。而種種的變故是由大姐的忤逆與不幸、大哥的爛膿與邋遢所引發的,可母親卻以她善良無私的母命承攬了自己子女給她帶來的所有傷害。
記得在我讀小學的第二年,家中發生了第一件讓我看來很可怕的事。那天,母親半躲在床上不停呻吟,頭上纏著扎帶,顯得異常憔悴。父親則恨恨地坐在門檻上,狠狠地吸著手中的煙,前額上還殘留著未揩凈的血跡。「就當沒養過。」父親時不時憤憤地重復著這一句不找邊的話。後來我才知曉,大姐和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兒子跑了,父親母親便去想把大姐勸回家,可萬沒料到那親戚不但不給見大姐面,還糾了幫人對父親母親棍棒相加。事後,再沒見大姐回家過,母親好象也狠了心象父親說的不認這個女兒,就當沒養過。可一年之後,大姐抱著個女嬰出現在家門口,一開始母親還嘔著氣似的不準進門,大姐於是哭著媽前媽後的喊著,母親的心一下軟了,溫暖地接過大姐手中的孩子。而家中發生的第二件事幾乎使母親徹底崩潰。在我們幾個子女中,母親對大姐的感情要算最為深厚,因為只有大姐能分擔母親的繁重田活。然而噩運並沒憐憫這位憨厚的母親,依然把黑色的觸角伸向了大姐。由於好男惡女的的傳統陋俗,大姐在婚後的第二年又懷了一胎,可這一胎卻永遠地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大姐臨產時,當抬頭發現自己的骨肉仍是女孩時,她近乎絕望地吸入了致命的最後一口氣。在那小小的毫無施救能力的衛生所里,大姐就那樣帶著對丈夫家自認的愧意與所謂的遺憾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母親聽到報喪後,便沒日沒夜地呼著大姐的名字,淚水象家北側的那條河沒日沒夜地淌著……
此後,母親一下衰老了許多。臉異常的削瘦,眼裡總充澈著迷惘,她最愛的長發也悄然脫落著,鄉人們見了都替她擔心,可母親還是奇跡地挨過了那一關。接下的幾年中,家裡的日子總算太平,母親的身體基本復原,臉上的微笑也逐漸豐富起來。然而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家中又一次發生變故。這次變故使原本還算富裕的家庭一下中落到拮據的境遇,而母親卻不得不再次接受這場無奈的風波。
大哥高中畢業幾經復讀終未圓得大學夢,恰逢城裡某單位招考工人,大哥於是報名考試竟被順順當當的錄用了。母親自然很是高興,畢竟那是個穩當的工作。然而一月未到,大哥便辭了職,回來時還帶著個城裡女孩,這令母親懊惱不已,可母親沒料到一場風波也正在自己的身邊悄悄掀起,而這場風波皆因大哥帶回的那個女孩。沒過幾天,女孩的家人便尋了來,城裡人怎能與鄉下人結婚?他們一定要把女孩帶回城去。於是,我家象炸開鍋似的,女孩的家人三天五頭必來折騰一次,一向干烈的母親也只得前後遞笑。後來,女孩的家人不來了,已然默認了這樁城市與鄉村的姻緣。城市人嫁到農村來,母親當時也覺得這社會上的思想進步的過於誇張了些,可見那女孩死心踏地的樣子,加上大哥的篤信不已,仁慈的母親又怎忍心親手毀了兒子的幸福,於是她不惜喪盡家中所有積蓄來為兒子贏取垂手的幸福。遺憾的是大哥終是個好逸惡勞的痞類,不思進取的庸夫。自感依託無望的姑娘心灰意冷,一狠心竟棄下她與大哥的骨肉,悻悻離去。而面對這荒唐滑稽的家事,只有母親用那積滿老繭的手默默收局。
如今,母親總算不要那麼累了,她真的可以不再顧及她的家庭責任,不再顧及她的母命,為一個家庭的興衰而寢食不安;真的可以守著她的尊嚴安安靜靜地休息。母親還硬朗的活著,在花生地里,在高梁田裡,在西瓜壟里,依然忙碌著她那快樂而知足的身影。
⑼ 父母 散文詩
一
我是父母相愛的結晶。
我像種子一樣播撒在父母溫暖的心窩里。
我像小蝌蚪一樣在母親寧靜的池塘中暢游棲息,汲取母親營養供給。
我有時還很貪婪把母親的那份也侵吞獨食,讓母親缺這少那,惡心乏力,甚至嘔吐不止。
我是多麼的愚蠢、無知、幼稚啊,竟讓母親受苦遭罪!
我有時瞎鬧、瘋玩,開心時,竟手舞足蹈,還不停地踢母親的肚皮。可母親還甜滋滋地誇獎我:「寶貝,你真行!好樣的!有魄力!」
我生活在母親的溫室里。無論風雨雷電,還是霜露冰雪,她都不會讓我受丁點的驚嚇,半點的委屈或絲毫的刺激。
母親日夜背負我這個包袱,整整十個月,有增無減,且與日俱增。可她從未有過怨言和悔意,只是心存感激,還不斷地對我說:「寶貝,你給媽媽帶來幸福與甜蜜!」
在母親的溫箱里,我過的日子既無憂無慮,又舒適安逸,而母親卻與此截然相反——既擔驚受怕,又吃苦勞累。
製造一個我要讓母親經受如鳳凰涅磐般痛苦的煎熬。
我如瓜果在母親精心的呵護和無微不至的照料下成熟了,自然要離開母體。我半喜半憂,喜的是:這樣一來,能減輕母親的負荷與壓力。憂的是:母親還要經歷一番生與死的較量,承受一場不可避免的搏擊。
帶給母親無比的苦痛,我哇哇大哭,好象我很愧疚似的。而母親雖疲憊不堪,但一睹我俊俏的模樣,欣慰至極。於是,我心稍安,竟停止了哭啼!
父親啊母親,如果沒有你們給予的愛,哪有我今日健康的肢體,可愛的模樣,善良的心地,聰慧的腦力?
二
我來到世上,給父母帶來精神上的慰藉,他們滿心歡喜。
可我年幼無知,時時製造麻煩,讓父母啼笑皆非,力盡精疲。
我在襁褓時,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是尿褲,就是拉稀。
我躺在搖籃里,母親不得不手腳並用,我還是哭哭啼啼,讓她無法工作,真是干著急!她只好抱著我,邊踱步,邊哼唱搖籃曲,等我進入睡園夢鄉,她才能幹活,她方可小憩或休息。
我蹣跚走路時,母親要彎下腰肢,隨著我的腳步挪移;等我會走路時,她的腰椎已支不起,她的脊背也挺不直。
我咿呀學語時,母親對我柔聲細語,像潺潺的泉水,沁入心脾。
等到我稍有記憶時,母親給我講童話故事,我百聽不厭,她百講不煩,直至口乾聲嘶,真是豈有此理!
等到我口齒伶俐時,她教我背宋詞唐詩。有一次,母親帶我去醫院打針時,我哭著蹦出一句「相煎何太急!」,讓在座的人多麼詫異驚喜,之後,母親逢人便講,大家聽了嘖嘖稱奇。
我童年時淘氣調皮,常常給父母、老師出難題,讓他們遭遇尷尬,真是無奈之極!
我會往抽屜的鎖孔里塞東西,讓父母無法開啟。
我會在上課時開小差,老師講什麼內容,我根本沒聽進去,只是夢幻想像著外面的花香鳥語,青草碧綠,流淌小溪。回來後,可害苦了父親和母親,還得耐心為我補習。
放學後,我會東游西逛,讓父母在家裡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尋尋覓覓,也不見我的影子和蹤跡。
我是屢教屢犯,屢犯屢教,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每憶起我的種種劣跡,我真的臉紅耳赤,羞赧慚愧得無容身之地!
父母啊老師,如果沒有你們無私地奉獻愛的慈霖,滋潤我這棵小苗健康穩步成長,哪有我今日驕人的英姿?
三
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護庇,離不開老師的教誨與授予。
一個人的成長來自點點滴滴,有如沐浴春風和煦,潤物無聲細膩。
我是一顆種子,撒進肥沃、溫暖的大地,破土、屹立,呼吸新鮮空氣,吸吮甘霖似的雨滴。我不斷地索取,讓供養我的大地日漸貧瘠,我拿什麼來饋贈你——我的母親——大地?
我像一朵鮮花綺麗無比,靠的是源源不斷提供營養的根須,我拿什麼來報答你?
我是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我的根須深扎在你的土壤里,你不停的無償的給我所需,我拿什麼返還給你?
父母的青絲已漸漸斑白,我拿什麼孝敬你?
老師的脊背正悄悄駝疾,我拿什麼慰藉你?
惟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回報滋養我的大地!
惟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安慰養育我的父母!
惟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自信地向老師報喜,並致以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