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過度的害怕父母,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個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有些父親吃喝嫖賭,在外面不順心了,回家就拿孩子出氣,內拳打腳踢,容下手沒輕沒重,這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肯定是不好的。而且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有些父親,比較嚴肅,平時不苟言笑,不善言談,處事一絲不苟,責任心強,這種父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愛他的孩子。雖說孩子多少有些懼怕這樣的父親,但孩子內心裡大多數對這樣的父親是尊重的,崇拜的,敬仰的。還有一種父親,孩子從來都不怕他,他就像一個大孩子一樣,和孩子打鬧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又不忘適時的教育教導孩子,寓教於樂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孩子見到他就無比的興奮,孩子和這樣的父親在一起很放鬆,很快樂。我想,這應該是親子最好的一種相處方式。
㈡ 為什麼孩子會害怕父母
因為你打父母就是不對的
所以不是怕
是違反道德法律的
不孝順是不對的
㈢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害怕父母
因為父母太嚴厲了,沒有一點耐心,從來不和孩子溝通,三句話不對就厲聲呵斥,導致孩子害怕及疏遠父母
㈣ 孩子最怕父母做的哪些事
第一,孩子最怕身邊人離他而去。
小孩子沒有任何自理能力,心裡也特別脆弱,敏感...,所以平常大人一走開,孩子就哭…。
第二,孩子怕驚嚇。那怕是沒出月子的孩子,一旦有重的聲音都會被嚇哭…。
第三,孩子怕飢餓。吃飯那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大人怕,孩照樣怕…。
另外還有,怕冷,怕熱…,凡是大人怕的,孩子更怕,因為他尚未發育成熟,更敏感。
㈤ 孩子怕父母該怎樣做
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或難為情的怕羞心理,大人也是常有的,孩子這種羞怯感更是常會出現。有的孩子持續的時間短,有的孩子持續的時間長;有的孩子出現的次數多,有的孩子出現的次數少;有的孩子為不值得的事也要怕羞。
正確認識怕羞
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怕羞,不肯出來,或說不出話來,這是一種正常的自我保護的心理反應。在沒有了解對方的情況下,誰都會這樣,應該給孩子觀察和了解對方的機會和時間;人多往往給人造成心理壓力,對自己的信心產生動搖,也會使孩子產生遲疑、不愛張口等羞怯心理;面臨新的環境,也會出現慌亂怕羞等現象。
孩子怕羞的原因和不當的處理方法
孩子出現羞怯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信心不足,缺乏勇氣和膽量。家長看到孩子這樣常常又急又氣,急的是:孩子因為怕羞而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氣的是:本來可以輕而易舉辦到的事,孩子偏偏不爭氣!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常常忍不住埋怨孩子:這么大了,還怕羞!還有的諷刺孩子:沒舌頭了,讓貓叼去了。甚至斥責、辱罵:沒用、見不得世面,「上不了檯面兒」、「熊包」、「窩囊」、「廢物」等等。這樣做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增加了孩子的懊惱和沮喪的心理,使他更覺得自己無用,從而失去自信心。
正確對待怕羞的孩子
面對怕羞、見不得世面的孩子,家長應該給孩子以安慰和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給孩子更多的交往機會,讓孩子與小夥伴接觸,有意無意地向勇敢不怕羞、大方活潑的同伴學習;讓孩子在游戲中充當角色,鼓勵他做出的「成就」,誇獎他扮演得很像,游戲進行得「成功」等;讓孩子在與大人接觸中學會禮貌待人,會稱呼,大方不扭怩;鼓勵孩子在同伴和大人面前表演節目。
讓孩子適應新環境。家長可以讓孩子主動邀請剛認識的小朋友做游戲,拿出圖書或玩具請新朋友看或玩,讓孩子主動前去向客人問好,或詢問新朋友的姓名,講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等等。
克服孩子的羞怯心理,並不等於讓孩子冒失莽撞、沒話找話。應該培養孩子處事審慎,允許孩子了解對方之後再確定自己的態度。當孩子因不喜歡這個人,而不願接近或交談時,也不要勉強。
有生理缺陷或有疾病的孩子自卑心理特別強烈,周圍成人或孩子的態度又能極大地影響和加強這種自卑心理。所以,家長要鼓勵這樣的孩子堅強,有毅力,做一個生活中的強者。
如果孩子突然出現異於往常的羞怯,家長應認真了解原因,對症處理,消除孩子產生羞怯的因素。假如是無緣無故地怕見人,或不願出門,總是愛躲起來。這時,應該考慮是否出現心理或精神問題,應該向醫生請教。這時,更不要喝斥或辱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