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朗朗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朗朗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發布時間:2022-03-11 13:45:15

㈠ 郎朗的爸是誰

郎國任 著名鋼琴家郎朗的父親
郎國任老家在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子,祖父曾在當地辦了一所學校,頗有威望。後來他家輾轉來到了沈陽,在父親的影響下,郎國任十分喜好文藝,他童年學吹過笛子,由於家裡生活條件比較拮據,買不起二胡,他自己動手自製了一把二胡。他十分痴迷二胡演奏技藝,曾一連二十多天躲在沈陽音樂學院教師的窗下聆聽二胡演奏,結果感動老師並收他為自己的學生。後來,郎國任考上沈陽空軍文工團,當上了一名二胡演奏員。

㈡ 朗朗的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朗朗的父親郎國任是個嚴厲的人。

  1. 郎國任希望郎朗考上音樂學院,好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家。郎國任帶著郎朗到北京去參加各個鋼琴比賽,還為郎朗找了一位很嚴肅的女教授。這位女教授卻不收郎朗為學生,說郎朗沒有天分。郎國任非常生氣,每天逼迫郎朗彈7個小時的琴,郎國任每天很嚴厲,有時候郎朗會很憎恨他。

  2. 郎朗能有現在的成就,離不開父親郎國任的教育,他對兒子的嚴格是出了名的。為了能讓郎朗在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求學,他辭去了工作,一路陪著兒子在北京求師。9歲時,因為誤以為兒子貪玩誤了練琴,勃然大怒的父親甚至扔出狠話:要麼跳樓,要麼吃葯。

  3. 郎國任出生於遼寧。中學畢業後,先後在工廠、雜技團和部隊文工團工作,拜師苦練二胡演奏。為了郎朗的鋼琴事業辭去了公職,一直陪伴郎朗的在國內外求學、比賽、巡演。他對郎朗成為國際鋼琴巨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任北京郎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深圳郎朗音樂世界總裁。

  4. 郎國任老家在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鎮,在父親的影響下,郎國任十分喜好文藝,他童年學吹過笛子,由於家裡生活條件比較拮據,買不起二胡,他自己動手自製了一把二胡。他十分痴迷二胡演奏技藝,曾一連二十多天躲在沈陽音樂學院教師的窗下聆聽二胡演奏,結果感動老師並收他為自己的學生。後來,郎國任考上遼寧沈陽空軍文工團,當上了一名二胡演奏員。

㈢ 朗朗的父親是干什麼工作的

無工作,為了他放棄了工作,原工作不知。

㈣ 朗朗以前是怎麼學樣學鋼琴的,他的爸爸是怎樣的

我是朗朗的粉絲啊,他彈的超棒,每次演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我把朗朗12歲前的一些故事放在下面,琴怎麼練得,或許你可以通過這些故事去感受哦。 (朗朗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還和整個家庭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他的父親!)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陽的一個充滿音樂氣氛的家庭。祖父曾經是位音樂教師,父親郎國任是文藝兵,在部隊里做過專業二胡演員,退役後進入沈陽市公安局工作。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郎朗很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在父母為他買了一架國產的立式鋼琴以後。
2歲的小郎朗,被動畫片《貓和老鼠》(Tom & Jerry)中湯姆貓的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所吸引,對鋼琴家的手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自己也有這么雙神奇的手。
一天,電視里正在播放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聽到蔣大為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時,郎朗心裡充滿激情,立即沉浸到音樂之中。歌唱完了,但那奔放的旋律還在心頭縈繞,於是,郎朗不知不覺地在鋼琴上彈了起來。說來也怪,雖然沒有學過音樂,歌也只聽了一遍,郎朗卻幾乎把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彈了出來,真是無師自通的小神童!爸爸媽媽非常高興,決定送兒子去學鋼琴。
剛剛3歲,爸爸帶郎朗去學鋼琴,每次學習一兩個小時,卻不覺得累,非常喜歡學。爸爸發現郎朗不僅有音樂天賦,還能吃苦。
郎朗4歲那年,爸爸帶著他拜見了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當郎朗坐在鋼琴前彈起曲子時,朱教授非常驚訝,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彈得這么感人!看來,這個孩子的心裡有一定的音樂分子,不,應該說,他的全身都充滿了音樂!朱教授越聽越感動,就對郎朗的爸爸說:「這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孩子,生來就是為了彈鋼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練琴時,郎朗每隔一段時間,他都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誰彈得最好,他就會記住他的名字,發誓超越。在超越他人的同時,琴技提高了,把琴練好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從郎朗學琴的那天起,爸爸就設計、安排了時間表,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並用大半年的收入買了一架星海牌鋼琴。爸爸還把整個客廳都騰出來,供郎朗練琴。
一次,郎朗的小學班主任馮寧老師前來家訪時發現,郎朗家的小屋裡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一台小電視機,外面套著一個電視機罩,罩上擺著一個花瓶,瓶里插著假花。看來,這台電視大概很少開過。屋裡的床不大,最多隻能睡兩個人。可是,寬敞的大客廳里卻放著鋼琴,全歸郎朗一個人使用。這么說,平時他們一家人就是擠在那張床上睡覺呀!馮寧老師走到鋼琴旁,發現鋼琴上面還有一盞小燈。原來,郎朗每天放學後,都需要練習到很晚。郎朗的爸爸說:「馮老師,你猜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馮老師說:「是什麼?」爸爸說:「讓我的兒子成為世界著名的鋼琴家!」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漸漸養成了每天必彈鋼琴的好習慣。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聲一響,鄰居就知道該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遲到了。
有一次,郎朗前一天晚上就跟著父母去了舅媽家。晚飯後,郎朗和舅媽家的幾個孩子正玩得開心,爸爸突然對郎朗說:「不行,你得練琴了!」舅媽為難地說:「哎,我哪兒有琴啊?」爸爸說:「就讓郎朗在地板上練習指法吧。」於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來。
郎朗5歲時,獲得了沈陽市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
在郎朗9歲的時候,爸爸讓郎朗去北京z中央音樂學院學琴,於是給單位領導寫了一封辭職信,大意是:「我必須去北京培育我的兒子!」
到了北京後,郎朗跟著爸爸住在豐台區的一間筒子樓里,媽媽卻一個人留在沈陽工作,用她一個人的工資來支撐著這個家。為了郎朗,媽媽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費,卻把剩下錢全寄到北京。不久,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見到了郎朗,認為郎朗的智商比較高,很有音樂天賦。趙教授對郎朗的爸爸說:「如果我下工夫培養,這孩子將來的發展前途絕不亞於著名的俄羅斯年輕鋼琴家——葉甫根尼·基辛。」這樣,郎朗被趙屏國教授收為弟子。
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課,下午去學琴。為了更多地了解鋼琴知識,爸爸每節課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聽」,等下課回家後,父子倆是一邊吃飯一邊還在討論老師教的課。10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個小時的訓練,漸漸地,他可以熟練地彈奏難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還能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後來就連著名指揮家馬澤爾都感到驚訝:「郎朗的鋼琴基礎在哪裡打下的?」有人告訴他說:「郎朗是在中國學的。」
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後,郎朗獲得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
不久,郎朗得到一個去德國參加音樂比賽的機會,可是,現在全家人的生活就靠郎朗的媽媽一個人來支撐,郎朗參加國際比賽,費用需要自付,必須拿出5萬塊錢來,這是多麼艱難啊!爸爸瞞著郎朗向親戚朋友借了5萬塊錢,陪郎朗來到了德國。
結果,12歲的郎朗獲得了第一名!郎朗和趙屏國教授在台上歡呼、擁抱。當郎朗回到國內後,班主任老師在中央音樂學院對郎朗說:「哎,郎朗,這很不容易,領獎時,你爸爸哭得那麼厲害,我從來沒有看到你爸哭過。」郎朗跟老師說:「不可能,我爸不可能哭,他怎麼能哭呢,我都從來沒看過他哭過。」在郎朗的心裡,爸爸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他一向佩服爸爸,爸爸怎麼可能哭呢?
郎朗回到家裡問爸爸:「我領獎時你哭了?」爸爸笑了,說:「我沒哭,你別瞎說。」

㈤ 郎朗彈鋼琴很優秀,他的父母為他做了些什麼

朗朗能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鋼琴大師,他父母的功勞是功不可沒的。因為之前看過一段關於朗朗的個人紀錄片,紀錄片里主要介紹了他是如何開始學習彈鋼琴,並一步步取得成功的。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朗朗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他在17歲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國際性的鋼琴比賽後一舉成名,而且他也是第1個取得這個鋼琴比賽的中國人,所以可以說朗朗為國爭光了。

朗朗回國之後就受到了各大電視台的爭相報道,也因此被媒體稱之為音樂神童,從那之後就開啟了逆襲開掛的人生。經常參加國際性鋼琴比賽,還屢屢獲獎,事業輝煌。

㈥ 朗朗的家庭背景是什麼

1984年開始舉辦以來,第一次由中國人在音樂會上進行獨奏演出。

朗朗:彈著鋼琴的時候,完全沒有苦惱了,沒有勞累了,沒有任何的障礙。去了就是要發揮,就要把自己的心聲獻給觀眾們。

音樂會演出的當晚,朗朗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其實朗朗在九歲時就已經能夠熟練的彈奏這首樂曲了。1999年8月,在美國芝加哥拉威尼亞音樂節的最後一場明星音樂會上,朗朗替代因病無法出場的美國鋼琴家登台演奏,那一年他剛剛17歲。音樂會開始之前,著名的藝術大師斯特恩以這樣一段話向觀眾介紹了朗朗。

朗朗:(錄音資料)「你們將從這位中國男孩身上聽到世界上最美妙、最有創造力的音樂。」

那場音樂會上,朗朗以嫻熟的彈奏技巧、戲劇般的創造性的演奏贏得了在場的大師和整個評論界的一致贊譽。

朗朗:通過這場音樂會,我就像做夢一樣,我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每天的合同簡直就是---我要如果想定的話,我一年可以彈四百到五百場都可以。對我來說,就感覺天像開了一樣,等於我的夢一下在一夜間實現了。所以我就覺得特別不可思議,而且我覺得確實很幸運。

朗朗出生在沈陽,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在音樂上的天分。他3歲開始學琴,5歲起就在沈陽市的各種比賽中獲獎。對兒時的朗朗來說,在沒有什麼事情彈琴更讓他快樂的了。

朗朗:我還記得那天鋼琴進到我們家那時候,當時感覺,那麼大一個東西進來了,然後我當時記得我父母說這就是鋼琴。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想去,那寧可我在家練琴我也不去幼兒園。後來就有一段時間,我就在家練琴,所以我一般當大家練這個曲子練煩的時候,我已經練別的曲子了,所以我總在練習新曲目。這樣的話我永遠都不會無聊,而且練累了就自己創造一首,聽完歌曲開始改編,自己在琴上開始彈自己喜歡的調子。所以對我來說,反正只要累了,或者就跟小朋友去玩,對我來說,我很喜歡練琴,我覺得鋼琴跟我特別過電,音樂跟我非常過電,所以我就從小就非常熱愛。

從那以後,朗朗全家的生活重心只有一個,就是讓朗朗能夠安心學琴並得到系統的訓練。為了這個目標,朗朗的父親辭去了工作,帶著他來到了北京求學。

朗朗:我來到的北京的時候住的是一個簡易的樓房,而且冬天完全沒有爐子,而且沒有暖氣,所以只有一個辦法,吃完飯以後把屋裡門關緊,然後留點熱氣,然後彈琴的時候彈得非常熱情、瘋狂,這樣的話,完全把汗全都出來以後,來維持這個冬天的感覺。我記得彈完琴以後

感覺非常冷,因為整個能量都釋放出來了。彈琴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冷,但是彈完了以後我覺得非常非常冷,但是也挺過去了。

在北京日子裡,生活雖然過的艱苦,可朗朗的演奏水平有了飛速的進步。1992年,朗朗參加了在德國舉辦的國際青年鋼琴家比賽,那一年,他10歲。

朗朗:我們當時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的時候是自己花錢去比賽,所以那時候我記得我們家那時候借了五萬人民幣,然後整個這個機票,整個參賽所有的錢,完全是借錢去的。就說如果這個比賽如果沒有比到名次的話,整個就要快破產的感覺。但是當時首先我父親很信任我,我的家庭很信任我,再加上我老師非常信任我,我覺得,當時就是說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害怕,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壓力,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緊張。對我來說,就是要取得事業成功。

這是朗朗那次參加比賽時的照片。那屆比賽上他得了第一名和傑出藝術表現獎。1993年,朗朗參加了在日本第二屆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鋼琴比賽。這就是當時比賽的錄象資料。

最終,朗朗再次將冠軍的獎杯攬在了懷中。

朗朗:莎士比亞有句話說,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大船跟小船一起向前開,所有的船隻都能順利通過。但是在大風暴雨來的時候,小船都會被淹沒。但大船會繼續往前行走,而且會行使得更加平穩,而且當風和日麗出來時候,它會比原來更加耀眼。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人能不能對壓力到底能承受多少。所以對我來說,因為我後面一直都有人圍繞著我。

朗朗說,這么多年,站在背後支持他的不僅有父母,還有老師和喜歡他的無數樂迷。現在,朗朗平均一年要在世界各地演出150多場。在他看來,每一次演出其實都是都是對自己的總結,畢竟自己的未來在明天。

朗朗:我每次我都在想,我以前是怎麼過來的。人如果永遠記住怎麼從艱難過來的時候,永遠你都會在往前走,而且你永遠都不會驕傲,你永遠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一個人。

㈦ 吉娜愛麗絲的父母是做什麼職業的

父母應該也是鋼琴家。

吉娜愛麗絲是德韓混血,母親是韓國人,父親是德國人,她精通韓語、德語、法語、英語等多種語言,所以說也是出生在一個優渥的家庭環境下。

除此之外,她還曾經在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學藝,在美國紐約師從於郎朗的恩師加里·格雷夫曼。從小到大老師都是教授級大師別的,曾被外媒評價「她的李斯特就像是從水晶碗中躍出,非常庄嚴,簡直就是一場難以置信的鋼琴鍵盤魔術秀。」

據悉郎朗和吉娜愛麗絲是在柏林演出的時候認識的,兩人屬於一見鍾情,初次見面就被對方的才華所深深吸引,吉娜愛麗絲和郎朗在一起的時候才20歲,從那時起,郎朗就覺得兩人之間會有美妙的事情發生。

這么一名優秀的德國鋼琴家,年齡僅是25歲的妙齡少女。吉娜不僅學識淵博,音樂造詣可以和自己的丈夫郎朗比肩。此外,吉娜愛麗絲的身材一直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她的水蛇腰羨煞旁人,身材「好到爆炸」!

若說一名女子的顏值出眾可以稱得上「女神」,但是高貴的氣質是無法通過美顏修飾出來的。而吉娜就是集才學、顏值、氣質於一身的罕見極品「女神」。

㈧ 怎麼評價郎朗和他父親

從我個人來說,我理解郎爸的做法。雖然不可否認,對於咱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郎爸的強度過高。
但是我說實話,我真的很反對很多人說的「完全」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的教育方式。
最重要的原因,沒有你現今的閱歷,沒有這么多年的坎坷,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對錯?沒有任何各方面知識、社會經驗,甚至是還沒有建立好符合大眾標準是非觀的孩子,他能用什麼來決定自己的路?哪怕是他作出了決定,你認為這個決定源自哪裡?難道不是來自身為家長的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地展示的三觀的影響?
換一個說法,你認為孩子會有自源性的自製力?
舉我自己的例子好了。我是個loser,我不給自己洗地,我只想分析一下父母的正確管制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我小學的時候,我的父母對我是很嚴厲的,每天晚上作業不寫完不許出門和院里的孩子們玩兒,每天要去圖書館借書,回來要檢查閱讀情況,乒乓球班繪畫班鋼琴班充斥著我的周末,唯一空閑的周日下午,會被父母帶去爬山。你認為這些東西作為孩子時的我會真正喜歡么?哪怕喜歡,最後又有哪個在遇到挫折後不想放棄?比如鋼琴,就被我強行鬧情緒最後退了班。拜此所賜,和我同一個院子里的年齡相近的小朋友,至今還能稱為死黨或者經常聯系的,沒有。
然而到了初中後期以及高中,也許是父母接受了一些「別管孩子」的教育理念,開始放鬆了對我的管制。結果是什麼樣呢?高中我是保送入學校的,全校最好的班級。如果保持好成績,考上十大名校級別的學校並不是什麼問題。然而最終,我跟一本線擦了個邊,進入了一所省里都沒什麼名氣的大學。當然主要的原因畢竟是自己的不努力,我不會給自己洗地。但是這里我想說的是,人的自我糾錯能力是很弱的,尤其在孩童時代的教育沒能正確培育起這種觀念的時候。這種時候,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自己長歪掉幾乎是必然。如果這種時候,你告訴我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自己發展吧,我只能說,你身為父母的責任,在哪兒?
經常看到許多言論,什麼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把孩子當做另一個自己,去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否認真的有這種家長,因為我也見過。但是在點頭認同這觀點之前,自己問自己一下,我有一個孩子,我希望他茁壯成長,那我是不是很想把自己曾經掉進過的坑幫孩子埋了,把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替孩子挖斷了,讓他能安安全全地成長?至少,你是不是希望孩子過得比你現在的生活要更好一些?
如果你點頭,那麼你所做的事情和那些逼孩子成龍鳳的家長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後者看得更遠,期望更高。
我和我的父母關系很好,我很感謝他們的是他們給了我一個很正的三觀,我自己活的可以很開心。我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有著隨和的性格,有著相對高雅的情調。最重要的是我不厭學,而且做任何事學任何東西都喜歡比別人更深入,學習哪怕很枯燥的東西,我都會自己去找相關的實例以及其他的東西提升自己的興趣,而且在學會以後,我會很開心。這是我最感謝我父母的一點。但是我現在經常和他們抱怨,雖然只是玩笑性質的,就是當初為什麼不繼續對我嚴厲些。其實說到底,就是他們沒能協助我,讓我養成「堅持」和「對自己狠一些」的習慣。
我的家庭不算太貧窮,但說死也就是五線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我們自己過得不困難,但每隔一段時間仍然要為家裡的收支情況精打細算一番。曾經我有能力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有更好的機遇可以使我的家庭生活得更好,比如雙十一可以稍稍剁剁手不會太肉疼。然而,現在這種可能實現的難度真的是大大增加了。
我覺得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長用自己的經驗,不斷地引導孩子,讓他不落入歪道。但是手段絕不是強迫,而是但是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三觀,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從自己的角度認為這也是自己想要的。這樣,孩子自發會去奮斗,遇到自己想放棄或者其他情況家長去規正時,即使會有反抗,風雨過後最後總會能夠相互理解。
說實話,從這個層面,郎爸和朗朗真的是個很成功的例子。

㈨ 郎朗和他父親的關系如何評價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鋼琴在我的家鄉突然火了。因為地方偏遠,我不太確定這是八十年代鋼琴風的余熱終於燒到了我的家鄉,還是因為郎朗而再次燒起的鋼琴熱。那時候我也跟風學了半年,但因為太枯燥很快就放棄了。可以說,那時候學鋼琴的大部分人,帶著虛榮心和攀比心,以及一份含糊不清的望子成龍夢。相比較起來,八十年代興起的那股鋼琴熱可能更純粹一點,帶著改開之後對西方世界的好奇。郎朗的自傳出版得挺遲,我那時都上了中學,同時流行的還有另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歸類在勵志書。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郎朗的自傳是另一本成功學的書。直到前幾天我才看了這本書,現在還沒看完。就我看過的部分來說,能把這書當成功學範本的家長,恕我直言,腦子有坑。這本書因為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有時候句子很奇怪,但不影響閱讀。郎朗的爺爺是音樂教師,後來因歷史原因轉職成工人。他爸郎國任一直立志成為二胡演奏家,但因為文革而耽誤了入學年齡,後來再考沈陽音樂學院,雖然前兩輪都考了第一,但因為虛報年齡最終被淘汰。可以說,他爸心裡一直是不服的。後來郎朗出生,不到一歲就能哼出調,最愛哼《大海啊我的故鄉》,然後兩歲半的時候,看完貓和老鼠,自己跑到鋼琴上把剛才的主旋律彈出來了。這兩件事,才是真正讓郎國任意識到兒子有比自己更出色的音樂天分,下定決心讓郎朗學琴,把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實現出來。

㈩ 郎朗的媽媽是做什麼的

郎朗的母親周秀蘭在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總機工作,負責整個總機房的維修、服務和轉接

閱讀全文

與朗朗的父母是做什麼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為老人家送終 瀏覽:229
青島膠南老年公寓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938
養老院實踐報告2000字 瀏覽:703
虛擬養老院設置的機構 瀏覽:336
養老金晚上時間拿不了嗎 瀏覽:876
怎麼有的小孩父母說話就反感 瀏覽:335
長壽的五個條件是什麼 瀏覽:440
老年人吃肉悶怎麼辦 瀏覽:697
安徽宿州老師退休金 瀏覽:924
孝敬父母的無語作文 瀏覽:304
廣東農村養老金最低是多少 瀏覽:212
在此重陽節之際 瀏覽:965
夏天養生有哪些要點 瀏覽:36
長壽湖高鐵站到長壽 瀏覽:17
廣東2016年退休工資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69
廣州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611
為什麼頭比父母大 瀏覽:418
老年人腿部骨質疏鬆症狀 瀏覽:678
職工退休年齡多大 瀏覽:800
揚州出國體檢在哪裡下車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