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2017年養老機構有多少家

2017年養老機構有多少家

發布時間:2020-12-25 13:22:55

❶ 2017年天津養老院補貼政策

根據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津政發[2008]27號),天津市財政局、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天津市民政局《關於支持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的通知》(津財社[2007]50號)和《關於印發天津市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津財社[2007]51號)精神,為做好全市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以保障我市困難老年群體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為重點,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逐步完善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老年人居家養老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以社區為依託,構建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堅持社會化方向,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和支持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二、補貼對象范圍

享受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的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中60周歲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

根據補貼對象所需的照料程度,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按不同標准給予補貼。

服務補貼以居家養老服務券形式支付補貼對象。居家養老服務券由市民政部門統一印製,各區縣民政部門組織發放。居家養老服務券當月有效,過期未用作廢。

三、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專門工作組織

本著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企分開、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大力發展和培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委託社會組織和公益性公司等具體運作。

(一)區縣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在區縣民政部門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1)建立本地區老年人信息庫,發布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和社會服務供給信息;(2)對申請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對象的資格和評估情況進行抽查審核;(3)對本地區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享受政府扶持政策的資格進行審查;(4)指導街道(鎮)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5)監督檢查本地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6)承擔民政部門委託的其他居家養老服務事項。

(二)街道(鎮)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街(鎮)領導和區縣民政部門指導下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1)建立本地區老年人信息庫,掌握老年人服務需求和供給信息;(2)對申請政府補貼對象的資格進行復審、評估和公示;(3)監督檢查公益性公司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情況;(4)指導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5)承擔街道(鎮)和區縣民政部門委託的其他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三)委託公益性公司等服務單位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經民政部門委託並簽訂委託協議後,公益性公司等服務單位可承擔政府補貼對象的居家養老服務。主要任務是:(1)根據委託協議,及時招聘和培訓與補貼對象相適應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2)與補貼對象簽定服務協議,提供優質服務。做好服務記錄,反饋服務需求信息。(3)建立服務質量跟蹤檢查制度,自覺接受民政部門的監督檢查。(4)按照津財社[2007]51號文件規定,及時申報辦理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各項政策性補貼。(4)政策規定應承擔的其它任務。

四、補貼對象的評估和認定

全市統一制定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標准,統一組織評估人員培訓。各區縣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對申請補貼對象進行評估,確定補貼資格和照料程度。程序如下:

(一)申請。符合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范圍的老年人,向所在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填寫《天津市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申請表》,提交本人身份證、《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天津市城鎮居民特困救助卡》、《殘疾軍人證》、《定期撫恤領取證》或《定期定量補助領取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社區居委會初審合格後,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表和復印件上報所在街道(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二)評估。街道(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根據全市統一評估標准,按照《天津市養老服務需求評估表》內容,對申請補貼對象進行復審並組織進行評估,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估人員上門為老人評估時,應至少2人以上,並持有天津市民政局統一制發的《天津市養老服務需求評估員證書》,評估完成簽字有效。

(三)公示。街道(鎮)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評估審核後,應組織對初審合格的補貼對象在其居住的社區內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內容包括:申請補貼對象的姓名、住址、服務金額和服務項目等。公示時間為3天。

(四)審批。經復審、評估和公示合格的,報區縣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指導中心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上報的補貼對象進行抽查、核准,並報區縣民政部門審批。經區縣民政部門審批後,指導中心將居家養老服務券組織發放到補貼對象手中。

五、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保證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應根據本地區老年人最緊迫、最直接、最現實的需求和服務能力進行設計。根據我市老年人需求,重點開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咨詢和應急服務等。

承擔服務的公益性公司等服務單位要根據補貼對象的照料程度和自身服務能力,制定不同的服務菜單供補貼對象自主選擇服務項目,並隨著服務需求發展,逐步增加服務內容。服務項目收費標准,應按照略低於市場價格確定。服務人員小時工資標准,應參照市勞動部門制定的全市統一小時工資標准確定。按照與補貼對象簽訂的服務協議,保證服務質量,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服務人員服務時,應佩帶統一服務標志,標明本人姓名、所屬公益性公司的名稱、監督電話和本人照片等信息資料。要敬老愛老,態度和藹,尊重補貼對象的隱私權、名譽權和所有權。

六、服務人員享受補貼的資格認定

接受委託的公益性公司招聘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可以享受政府社會保險補貼:(1)招用我市下崗失業人員以及農村富餘轉移勞動力,並簽訂勞動合同;(2)按照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與本地區補貼對象1:6比例配備服務人員;(3)所有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須取得初級以上家政服務員職業資格證書或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對已從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和准備從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尚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其培訓和培訓補貼辦法,按照津財社[2007]50號文件執行。

符合上述條件的服務人員,其享受政府社會保險補貼的認定程序為:(1)由公益性公司提出申請,按照本區縣補貼對象數量,填寫《天津市居家養老公益性崗位數量認定表》一式五份,報區縣民政部門審核。(2)區縣民政部門匯總審核後,於每月最後一周報市民政局社福處核定居家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數量。(3)公益性公司將市民政部門核定後的《天津市居家養老公益性崗位數量認定表》一式兩份、服務人員職業資格證書以及公益崗位認定要件(優惠證、勞動鑒證花名冊或就業困難人群認定表復印件、公益性崗位協議書、公益性崗位認定申請表)報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

❷ 2017年養老院消防要求

這個最基本的配置是消火栓和應急照明以及滅火器的,面積超過500平米以上的需要增加設置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淋系統的。

❸ 怎樣能找到2017年養老保險新增人員名單

自2017社保年度起,在校學生的繳費方式,除原有的學校代繳模式外,新增「個人自繳」模式。學校根據本校實際,自行選擇在校參保學生的繳費方式。如在校參保學生選擇「個人自繳」,地稅部門將分配一卡通繳費用戶號,由參保學生或其家長辦理繳費一卡通委託扣款手續。據了解,2017年度即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廈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集中參保登記時間為2017年4月4日至5月31日。地稅部門提醒,6月底前完成繳費方可確保醫保卡新社保年度伊始即正常使用。

❹ 2017年養老基數是多少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分為上限和下限。上限為上年度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上年度專平均工資的60%。員工屬工資處於兩者之間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員工工資確定;當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60%時,則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當高於當地平均工資的300%時,則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限繳納。
每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社平工資也不同,建議咨詢當地社保中心。

❺ 2017年養老保險有什麼新政策

養老保險領取條件:
1.參保繳費的青年人員年滿60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參保繳費的中年人員,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對繳費年限規定如下:
(1)中年人員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且未間斷,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本人可以選擇一次性補足到15年;對沒有選擇補足到15年的,按個人賬戶實際儲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2)中年人員在開展試點之年未參保繳費或在開展試點之年參保繳費後有間斷的,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不允許一次性補足到15年,只能按個人賬戶實際儲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養老保險領取流程:
1.將上述材料提交至個人所在單位核發科;
2.核發科檢查材料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會通知重新提交;
3.材料合格的,20日個工作內審核完畢;
4.次月將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劃入社保IC金融卡或者指定的賬戶。

❻ 2017年養老保險交多少

2017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仍然會按照職工工資作為交費基數,要發了工資才能知道交多少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2017年1-6月份仍然按2016年的標准交納,7-12月份社保中心會公布新的交費基數,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要到每年5-6月份公布當年的交費基數。

(6)2017年養老機構有多少家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基本養老保險與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共同構成現代社會保險制度,並且是社會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在我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從此,我國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在世界上首創的一種新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制度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上採用傳統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模式,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互濟;

在基本養老金的計發上採用結構式的計發辦法,強調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激勵因素和勞動貢獻差別。因此,該制度既吸收了傳統型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又借鑒了個人帳戶模式的長處;

既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分散風險、保障性強的特點,又強調了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激勵機制。

❼ 2017年全國各地職工退休養老保險金是多少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閱讀全文

與2017年養老機構有多少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鳳林老年公寓上車英語 瀏覽:624
郴州市老年公寓有幾家 瀏覽:982
老人沒牙齒瘦肉怎麼做 瀏覽:804
法定退休年齡2016 瀏覽:181
自己交養老金交多錢合適 瀏覽:463
父母答應的事情反悔怎麼辦 瀏覽:273
什麼食物適合老年人提升免疫力 瀏覽:963
老年人舌頭發白便稀 瀏覽:212
老人的結婚證怎麼補辦 瀏覽:712
養生師是什麼職業具體做什麼 瀏覽:586
異地退休金按哪裡調整 瀏覽:560
孝順習慣 瀏覽:653
40至50歲女棉鞋 瀏覽:229
老年人增強鍛煉活動ppt 瀏覽:871
農村養老每月要多少錢 瀏覽:350
湖南退休工資標准 瀏覽:804
老年人胃發慌 瀏覽:524
老人總不睡覺能活多久 瀏覽:591
農村養老靠兒子 瀏覽:956
老年人怎麼染上梅毒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