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生去敬老院活動總結
經歷了充滿意義的活動後,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有了這樣的機會,要好好記錄下來。一起來學習活動總結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學生去敬老院活動總結(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都是一群值得我們關心愛戴的人,他們可愛,他們慈祥,他們一生為國家做了很多,這次到敬老院我們就去看望了這些可愛的老人。
這次我們學校帶領一群小朋友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老人們並沒有因為學生們的到來感到有所厭煩,反而非常高興的與各位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也非常有禮貌的向老人問好,每一個學生的臉上都露出微笑,讓老人們露出了笑容。
這次我們去敬老院參加活動是自願為原則,來的每一位同學都是自己報名參加,在來到敬老院後都非常乖巧,有的個老人唱歌,有的給老人跳舞,有的給老人按摩,他們幫助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去讓老人開心。
一開始有些老人分散,有的獨自坐在窗戶邊,有的躺在沙發上,有的沉默不語。當同學們用他們的熱情,用他們的行動來幫助老人的時候,老人們哪怕是在沉默都露出了笑容,顯然對於善良的孩子還是非常喜歡的,願意與他們交流,原本安靜的敬老院也因為孩子們的努力,開始變得熱鬧起來,有的老人還會與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活動,雖然因為年紀大了不太靈活,但是也都跳得有滋有味。
在這過程中有的學生會主動的為老人鋪床疊被,打掃衛生,老人們也都不會拒絕學生們的好意,這些充滿愛心的學生有的在活動中連汗水都出來了,但是都沒有人說累,反而老人非常心疼他們,關心特么,老人疼愛小孩,小孩關心老人溫馨的場面讓人感動,在菜市我們來敬老院的目的。
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尊敬老人,學會關心老人,這樣的過程讓他們非常開心,對於來敬老院孩子們也都沒有排斥,都非常高興。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們從早上觸犯沒有多久已經是太陽西斜,照的人的影子老長,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離開敬老院回到學校了,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准備回去了,在這之前我們的小朋友去向給老人道別,看著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就要遠去,離開他們的身邊,老人們雖然很多都不舍但是也都向他們道別,學生招手向老人道別,老人招手回應,並且還說讓他們經常來玩,每一個孩子在這次的活動中都收獲很多,當做上校車回到學校也是高興的與同學分享這次的經歷。
車次的活動非常順利也非常開心看到老人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大家一起游戲,和諧而又溫馨,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到安心,小學生應該學會尊敬老人,多與老人接觸都參加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自己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事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20XX年3月24,華北水院土木院土木與交通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學院監察部去金水區中心敬老院心活動。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關注老人,關心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則是我們的理想。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積極踐行。
這天是周六,七點監察部全體人員就集合在華水校門口,在主席、部長的帶領下我們全部騎單車趕到敬老院。活動分三個部分進行:第一,學生為老人們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給老人帶去了歡樂;第二,學生為給敬老院簡單清理了一下衛生;第三,學生熱情的和老人聊天。
萬事開頭難,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去敬老院做活動,還沒有熟識的老人,所以剛開始幾位同學都有些手足無措。但是老人們卻是和藹可親,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坐,於是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溝通下,在同學們互相的鼓勵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在這之前,大家就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查些關於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本以為聊天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到那時學生們才知道原來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敬老院的老人們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他們有的語速很慢,有的聽力很差,這都需要同學們有足夠的耐心。同老人聊天的內容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相差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了,於是同學們盡力去想一些我們所知道的老人那個年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氣或是聊老人的身體近況等等。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們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到後來學生們不用想話題,老人自己侃侃而談,同學們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不多久,同學們與老人之間就少了份隔閡,多了份親熱。
當氣氛活躍了,我們就開始為老人表演節目,那時財大的學生也不期而遇,通過協調,我們一塊為老人唱歌、跳舞等等。考慮到老人們要午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我們不時回頭看,留戀這的一草一木。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深有感觸。感覺到雖然養老院設施很完善,老人們衣食不愁,又有專業的工作人員護理,然而老人們最需要的還是親人的關愛。我們的活動雖然不能從根本上給老人們心理上的安慰,但從活動的反響上也起到了給老人關愛,陪老人解悶,給老人帶來歡樂的作用。同時在與老人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的耐心和愛心也都得到了提高。90後這一代的學生從小都是被爺爺奶奶寵著長大的,很少會想到去關心老人們。同學們都表示今後在家裡要更加關心爺爺奶奶,而且有空了還要到這里來看望這里的老人們。
但是活動也有不足之處,去的時候天氣過冷,途中自行車也有壞的,等等。經歷過才知道奉獻才最美,愛心需要傳遞,今天他們的行動很小,但是每一位參加者都有一顆奉獻的心,他們用豁達樂觀開朗感化著每一位老人。從這兒,我們也看出他們的精神,看出所有華水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相信和所有華水人一樣會時刻牢記心中的那一份感恩,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社會的美好奉獻一份綿薄之力。
4月10號。我做為一名英語學生會幹事去參加團委組織的去愛心敬老院去慰問。非常榮幸。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
老人,一個社會弱勢群體,當他們為社會和家庭奉獻了青春,剩下的人生中,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安慰。我校團委學生會經過半個多月的精心組織,在4月10號早上8點,有三個分隊分別是:文藝表演隊,義務勞勞動隊,健康宣傳隊組成,共計80多人。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愛心敬老院,那裡很安靜祥和,大家激動不已。很快,我們開始投入工作中。我們英語學生會共有5人作為義務勞動隊伍在敬老院第二層打掃陽台,而文藝表演隊開始在院內搭建舞台調試音響,健康宣傳隊則與老人們聊天。
作為義務勞動隊,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見干凈整潔的陽台以及老人們的笑臉,大家依然是欣慰無比,文藝表演隊表演了樂器演奏,相聲表演,紅歌以及活力的健美操等等,老人們慈祥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健康宣傳隊在坐在老人們身邊耐心地陪老人聊天。最後,院長為我院頒發了錦旗,我們為老人們獻上了慰問品,雖然禮品不算厚重,但是代表了我們的心意。
在最近的半個小時,我們英語學生會5個成員與兩位年近70的老奶奶聊起家常,老奶奶感嘆著我們這一代的幸福,自己當年沒有機會去完成學業的遺憾,老奶奶緊緊拉著我們的手,贊嘆著我們這次活動很讓他們感動和幸福,希望我們多看看他們,我們非常欣慰。
11點半,當我們活動圓滿結束,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30多位老人們所在的敬老院。天氣陰涼,但大家內心卻溫暖而熾熱。在此,我也感激那些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們,以他們的耐心和熱情來照顧那些年過古稀的老人們。辛苦你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們的要求不會太高,關愛老人就是關愛以後的自己!溫暖,每個人都會喜歡,都不會拒絕,常懷感恩之心,你會發現生活很美好。關愛鑄造溫暖,世界因關愛而溫暖。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關注老人,關心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讓我們攜手用關愛鑄造一個和諧社會吧!
一、培養了學生們動手的能力
現在的很多學生動手能力並不強,甚至在家裡什麼家務都沒有做過,這次敬老院的活動也是讓他們動起手來,掃地的,拖地的,給爺爺奶奶遞水果,剝水果的,擦玻璃的,可以說讓孩子們都動了起來,雖然在學校也進行過大掃除,但是和在敬老院的活動相比,這個更加的有意義,而且學生們也更加的主動,有時候大掃除還需要加強監督,但是在敬老院的活動中,很多學生都很認真負責的在去做,而且檢查的仔仔細細的,可以說對他們的鍛煉是很有用的,而且也是讓他們意識到了衛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知道父母在家衛生的辛苦。
二、培養了學生們的愛心
通過和老人們聊天,學生們唱歌跳舞來關懷老人,讓學生們也感受到了關愛他人是能收獲到笑容,能得到感謝的,也是讓他們知道做有一個有愛心的人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關心他人,關愛他人,同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喜愛和贊美。老人們的生活雖然物質比較不缺,但是精神生活確是較少,也是讓孩子們懂得要多和家人在一起,多關心家人,多和家裡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好好的享受一家人的日子,而不是只顧著玩,而不會關心他人,不會照顧他人。
三、培養了學生們幫助他人的想法
在敬老院的活動中,學生們都表現得很熱情,願意幫助老人們,願意聽他們講故事,或者說故事給老人們聽,日常中學生沒有那麼熱情,也是雖然有幫助他人的,可能是從小環境比較好,所以沒有太多熱心幫助他人的想法,但是敬老院的活動確實讓他們感觸很深,也了解了老人們來敬老院的原因,可能也不是太懂,但是他們也是可以感受到老人們的.孤寂和憂傷的,願意去用自己的童心幫助他人。
可以說這次的敬老院活動,讓學生們有了很多的收獲,他們更懂得了幫助他人,更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也加強了動手的能力。學生們也是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是能更好的去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這次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老奶奶老爺爺,我得知這事情後第一時間就去報名了,因此在周末,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步行來到了敬老院。
當我們到達敬老院的時候看家敬老院古樸的大門,已經有很多銹跡了,想必這個敬老院已經有些年頭了吧。推開門我們看到了一個門衛大叔站在裡面為我們打開門栓。
裡面感覺很安靜,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到處坐的是老爺爺老奶奶,反而人數看起來稀少,我們詢問了情況才知道老爺爺老奶奶他們大都打在屋子裡,一般太陽太大了會回出來,並且,屋子裡有鍛煉器材,還可以鍛煉。
我們看到了一個老爺爺他坐在門口扇扇子,穿著長衫坐在躺椅上,臉上的皺紋爬滿了臉頰,臉上都有好多老年斑。
我們親切的走上前去向老爺爺打招呼,老爺爺非常和藹的對我們微笑,還和我們聊天,更我們講他們打仗的是情,原來這位老爺爺是一位軍人,解放戰爭後期當過兵,但是沒有上過戰場,他非常惋惜,雖然沒上過戰場對於戰場的事情確實非常了解,通過老爺爺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歷史知識,知道了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解放軍叔叔們打仗多麼辛苦。
我們來到了這里當然要看望所有的老爺爺老奶奶了,我們就開始去行動力,每一位老奶奶老爺爺我們都會問題,老奶奶老爺爺都會和藹的跟我們打招呼,原本非常冷清的敬老院,在我們加入後變得非常熱鬧。
老爺爺老奶奶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氛圍,對我們也非常好還給我們糖果,我們都非常有禮貌的接收了,與老奶奶老爺爺交流也很開心,他們的知識淵博,他們的見的東西比我們多,經常能夠聽到他們講出非常有趣的故事。有的是他們自己經歷的有的是他們聽來的,這一天我們過得非常充實,我們與老奶奶老爺爺一起游戲一起嬉戲,我們會把我們擅長的在他們面前表演,我們會跳舞的跳舞,會唱歌的唱歌,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老奶奶老爺爺逗笑的合不攏嘴,開心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很快時間就流逝了,我們早上出發,沒有多久就已經是下午了,我們要離開敬老院里。
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老奶奶老爺爺他們都出來送我們,都向我們招手,從他們眼中我們看到了不舍看到了慈愛,他們是一群可愛,也讓人敬重的老人,他們已經老了不負年輕,但是卻為祖國貢獻過自己的力量,這些老人值得我們去愛戴,去關懷。
20xx年x月x日下午,我班班委組織本班全體青年志願者去xx市敬老院進行了一次志願服務,學習並弘揚樂於助人的精神。盡管這一天下著瓢潑大雨,可是並沒有阻擋同學們的積極性,大家各個精神飽滿,激情洋溢,都准備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到達敬老院後,作為領隊的我,按照管理員的指示把我們班的志願者安排到各個護理站,進行志願服務。在他們都被安排到每個不同的房間時,我去看望他們服務成果的時候,一幕幕溫馨的畫面映入我眼簾,他們當中有在幫老人洗腳的,有在幫老人按摩的,有在陪老人聊天談心的,也有在喂老人吃東西的,還有攙扶著老人走路的……我想我們這次活動的真正意義也體現出來了。雖然我們不能從根本上給這些老人的心理帶來安慰,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讓他們在晚年開心,我想我們做到了。
此次敬老院之行,使老人們感受到了我們對他們像家人一樣的溫暖,在我們即將離開時,老人們緊握著同學們的手,捨不得我們離開,而同學們也是百般的不舍,他們答應老人以後還是會經常去看他們的,也同時希望他們身體健康,開心生活!與次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奉獻精神的偉大,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作為當今一名小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這些為我們創造過美好生活的最可愛的老人們!
但是下雨天的局限性,不能陪老人在室外散步,而且我們准備的節目也因為場地的局限沒有派上用場,在服務上沒有把握老年人的心理,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沒有很好更加可以深入的話題。
㈡ 上海和佑養老集團的和佑大事記:
2008年
2008年某日深夜形成「養老體面有尊嚴」養老理念。
2010年
2010年10月16日,鄭州市滎陽和佑尊長園(三星級)正式運營。佔地四十餘畝,共有263張床位。
2010年河南省民政廳愛心助老工程示範單位。
2011年
2011年9月,河南省民政廳養老服務機構示範單位。
2011年上海和佑養老集團總裁陳琳翰先生榮獲中原報業傳媒集團頒發的年度慈善人物。
2012年
2012年,春,鄭州和佑尊長園2012年春季護理技能大比武。
2012年國家民政部公辦民營新模式示範單位。
2012年鄭州市最具行業領導力企業金獎。
2013年
2013年,3月,鄭州滎陽和佑尊長園憑借著創新的養老服務和良好的客戶口碑,榮獲「鄭州市誠信服務金品牌」美譽。
2013年,4月19日,上海和佑養老集團與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3年,7月19日,上海和佑養老集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實踐與探索,參考並借鑒國內外先進養老護理知識和經驗,總結出一系列完整、科學、有效的養老護理技術體系,並製作出版成系列叢書。
2013年9月1日,上海和佑養老集團華北中心喬遷新居,購買產權及裝修投資3000萬(升龍環球大廈C座23層、鄭州市鄭汴路玉鳳路交叉口向南500米)
2013年10月10日,鄭州西三環和佑尊長園(五星級)正式運營。總投資6200萬,設有1000床位的全國首家五星級醫護型養老院。
2013年,山東聊城569畝「和佑千島山莊頤養中心」項目正式啟動。
2013年,8月26日,上海和佑養老集團總裁陳琳翰先生,被授予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老年宜居住區建設試點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家。
2013年,9月18日覆蓋鄭州市,金水區、管城區、鄭東新區等8家「和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部投入運營。
2013年,11月20日-21日,為期兩天的第三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二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於21日下午三時勝利閉幕,滎陽和佑尊長園護理員蘇會玲榮獲二等獎。
2013年,11月23日,上海和佑養老集團總裁陳琳翰先生,被授予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老年服務於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3年,11月29日,山東聊城569畝「和佑千島山莊頤養中心」項目奠基儀式,圓滿結束。
未完待續。
㈢ 鄭州小波養老院地址
鄭州小波養老院位於鄭州市金水區黃河路與經三路交匯處向北200米路東。
鄭州小波養老院是一家專業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養老服務的機構。它坐落在鄭州市金水區,這個區域是鄭州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周邊生活配套設施齊全,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養老院的具體位置在黃河路與經三路交匯處向北200米路東,這個位置十分易於尋找,無論是自駕還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輕松到達。
這家養老院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更重要的是它為老年人提供了高品質的養老服務。院內環境優雅,設施齊全,配備了專業的醫療團隊和護理團隊,能夠確保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此外,養老院還經常組織各種文娛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在享受晚年時光的同時,也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總的來說,鄭州小波養老院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成為了鄭州市老年人養老的優選之地。無論是想要尋找一個舒適的養老環境,還是希望得到專業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鄭州小波養老院都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㈣ 鄭州有那些養老院
1.鄭州市南五里堡敬老院
電話: 0371-6889414
地址: 十八里河鎮南五里堡村
2.鄭州康樂養老院
電話: 0371 - 67534416
地址: 鄭州市西環路北陳伍寨北街(西環路與化工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3.鄭州市龍湖老年公寓
電話: 0371 - 62567199
詳細地址: 龍湖鎮中山路中段 (新鄭第三人民醫院對面)
4.鄭州頤和老年公寓
電話: 0371 - 61323201
詳細地址: 與沙口路交叉口西嶽砦新村26號
5.鄭州市惠濟區恆愛老年公寓
電話: 0371 - 63605599
詳細地址: 糧倉路9號(沙口路北段興隆鋪熱電廠北隔壁)
6.鄭州愛馨養老院
電話: 0371 - 68725390
詳細地址: 京廣路口高砦西南頭
㈤ 社工實務:《老年社會工作實務》(一)
1992年10月,第4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老齡問題宣言》,將1999年確定為"國際老年人年,這表明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已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根據預測,2050年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峰值時可達20.7%。2001年6月2日,《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顯示,中國已經進人人口老年型國家行列。2025年,中國老齡人口的比例比世界平均高出3.9個百分點;2050年達到峰值時比世界高出4.5個百分點。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劇,中國的養老問題,特別是老年人照顧問題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一 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的歷史和發展
老年社會工作的產生不外乎兩個基本條件,笫一,老年人或老齡問題層出不窮,迫切需要依靠政府以及政府以外的力量一起來解決;第二,國家經濟發展到或多或少有能力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福利性服務。中國的老年社會工作基本上也是在這種情形下誕生的,不過,在專業的老年社會工作產生之前,中國的老年社會工作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萌芽階段。
(一)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的歷史淵源
……
1.老年社會工作及其實務概念界定
從專業的角度而言,所謂的老年社會工作就是因應老年問題產生而產生的一種專業服務活動。它是指受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專業的價值理念的指導下,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為在生活中遭受各種困難而暫時喪失社會功能的老人解決問題、擺脫困境並同時推動更多的老……
2.老年社會工作的萌芽階段
中國的老年社會工作是在老年人照顧和老年人服務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而1979年前,國內各養老機構收養的對象基本都是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無生產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以下簡稱「三無」對象),費用均由政府負擔。以上海市為例,1963年,市民政局制訂《收容殘老政策范圍和審批辦法的規定》,規定收容的范圍是:市區常住戶口中無依無靠、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退休老弱殘職工中屬於本市常住戶口、無依無靠、生活不能自理、原單位已經撤銷無法安置的;本市市區居民中無依無靠、流浪乞討成性的殘老;倒流人口中無依無靠、已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確無外遷條件的;勞動教養對象中的殘老人員和無家可歸的無業游盪人員。審批程序是:由區民政科登記審查,報市民政局批准,殘老教養院負責收容。
1979年開始試行自費收養業務,此後自費收養的人數逐年增加。1992年,市和區辦社會福利院收養在院的對象共計2138人,「三無」對象為1000人,佔47.1%;自費對象1138人,佔52.9%。90年代開始,收養的「三無」對象逐年下降,1995年末全市收養在院的「三無」對象為854人,佔32.1%,區辦社會福利院1995年末收養在院的「三無」對象為231人,佔17.41%。
1980年,閘北區開封街道首創上海市第一個孤老包護組。包護組的成員基本上是由孤老的左鄰右舍組成,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義務為孤老服務。服務的內容從孤老的衣食住行、縫補漿洗、疾病護理、直到後事料理,通過他們的服務,使孤老日常生活得到照料,體現黨和政府的關心。市民政局及時推廣開封街道的做法,孤老包護組很快在全市普及。1982年底,全市先後建立3000多個孤老包護組,散居在社會上的孤老基本上都有人關心和照顧。
家庭敬老室是社區照顧社會孤老的另一種形成。它利用社會孤老的房屋,由社區居委會出資,進行改造和裝修,將鄰近的社會孤老集中在一起,委派專人,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這種家庭式的安置照料老人的方式,順應了老人懷舊和戀家的心理特點,很受老人歡迎。1997年全市建立2061個家庭敬老室。此外,還先後創辦32個托老所,在托老人271人。
不過,上述老年照顧和老年人服務基本上停留在讓老年人吃飽穿暖以及不出意外的階段,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質量、更自信、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支持網路和更具成長性,以及專業的理念和專業的服務介入,則尚未浮現出來和進入人們的視野。
3.老年社會工作的顯現和初步發展
……
1987年北京市開辦了國內第一家「臨終關懷醫院」——松堂關懷醫院,它的特色是治療醫生和臨床輔導相結合,通過治療醫生和心理輔導相互配合的治療方案,在持守對病人仁德慈愛的理會之下,松堂對老年病人進行醫療、護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關懷,安全、迅速、有效的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和疼痛的感覺,使病人放鬆和舒適,從而使他們從疼痛和異常的生理狀態中解脫出來,從焦慮和恐懼中解脫出來。松堂醫院另一個特色就是和社會資源建立起聯方,讓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關注老年人。醫院的一個做法是,讓多所大中專院校在醫院建立了「愛心小屋」,這些學生經常在空閑的時候來到我院,為老人們唱歌,表演節目,陪老人聊天談心,還給老人們慶祝他們的壽辰。同時醫院還與佛教、基督教協會建立了長期聯系,滿足老人們臨終助念等宗教需要。
1995年天津鶴童老年福利協會成立,是一個民辦慈善福利服務型的社團組織,在天津和北京開設養老院,1998年,「鶴童」開始向低齡、健康型老人拓展服務,「鶴童」(音光)合唱團和「鶴童」(海河)晨練隊相繼成立。「鶴童」的專業化管理是把「不斷增進老年人自我照顧能力」作為出發點,其「讓躺著的老人坐起來、讓坐著的老人站起來、讓站著的老人走起來」的服務理念,使眾多的老年人受益。當時「鶴童」常年社會服務登記義工近千人次,這些義工中有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學生,他們為老人院的老人服務帶去了社會工作的方法。
1998年4月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在浦東新區政府、金楊新村街道協助下成立羅山敬老院,全面展開社區安老服務。敬老院注重老年人個性發展,通過各類活動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使安老服務不僅僅以關心老年人衣食溫飽為目標,並能夠進一步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鍛煉自我照顧的能力,豐富晚年生活。與此同時,開辦社區老年休閑中心,為老年人提供閱覽、名茗、聽書、交談、輔導等服務,通過展開多種形式的娛樂活動,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二)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的專業發展
1.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的發展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和市政府的大支推動和支持下,深圳的社會工作及其實務發展大有後來居上的態勢,2007年7月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深圳市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購買了7名社工,分別安排在兒童福利院(4人)院,老人院(2人)康復醫院(1人),為福利中心的老人、兒童及康復患者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2008年3月,深圳東西方社工服務社以民政局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深圳老人院派駐了若干名具有社會工作專業背景的社會工作者,嘗試為老年人提供比較專業的服務。
在機構為老年人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中,社區層面的社會工作也在開展和探索之中。2004年1月上海市盧灣區在淮海街道進行社會化運作試點,該街道的老年活動室由上海市基督教青年會所屬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託管,政府購買老年教育、團隊活動等方式,老年活動室逐步進入良性發展之路。2005年7月20日河南省首家「社工進社區」試點工程在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豐樂社區正式啟動,綠城社工服務站(原豐樂社區社工服務站)掛牌成立,長者服務(長者社區關愛、長者院舍關愛)為該站主要服務項目之一;2007年7月5日上述綠城社工服務站20餘名社工及義工來到南陽新村轄區看望孤寡、留守老人;2007年7月20日上述綠城社工長者院舍項目組至頤和老年公寓開展長者院舍關愛活動。
2006年8月,新區社工協會受新區政府委託,成立了「樂耆項目組」並在浦東新區部分養老機構和社區開展老年社工服務,為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對象提供專業服務。「樂耆」項目組成立以來,共有工作人員20名,其中負責人1名、督導1名、18名社工分別服務於新區的13家養老機構、1家社區助老服務站、1家街道老年協會和助老服務社。在過往的一年多中,社工通過自身的努力,通過建立檔案,掌握老人的個案信息;通過開展日常訪談,協助老人適應機構生活;開展個案服務,關注個別的需求;設計各種小組活動,豐富老人的晚年生活;依託各類社區活動,凝聚機構的力量;社工還協助開展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幫助養老機構提升整體形象;引進新穎的機構管理理念,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專業水平;還著重做好溝通聯絡工作,保持信息渠道的暢通,讓服務結合需求,使操作更有方向。
2.相關法律和政策對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發展的推動
……
縱觀近二十年來,中國老年社會工作從無到有,從萌芽到茁壯成長,其間也發展和形成了中國老年社會工作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實務經驗值得總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