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社區老年人現狀調查問卷

社區老年人現狀調查問卷

發布時間:2025-10-05 19:10:44

Ⅰ 走進社區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查問卷的作用有哪些

目的是為了更全面、細致地了解或衫城市老年人爛滾的生活狀況,及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以更好的服務好老齡群體。做調查就知衫歷腔道老人缺什麼,有哪些工資人員對老人不好等。

Ⅱ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

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更多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請關注實用資料欄目!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一】

調查時間

201*年*月

調查地點

青島市

人員分工

共 6 名同學,其中 5 名同學在自己的小區調查 10 名,剩下一名同學在網上 隨機調查 10 名網友

調查內容

1、您的年齡( ) 2、您居住的地區( ) 3、您覺得老齡人的劃分界限是( )歲 4、家裡一共有幾口人? 5、家裡是否有老人? 6、有幾位老人 7、您是否覺得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

調查結論

21 世紀,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 2020 年實現全面小康, 在 2050 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 年以後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這 一宏偉目標, 就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 特別是 2030-2050 年間 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嚴峻挑戰。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 制度等各種准備嚴重滯後,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短短 25 年,要全方位地做 好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准備,時間十分緊迫。 《報告》最後建議,要把 老齡社會作為 21 世紀中國的一個重要國情認真對待,樹立老齡意識,增強 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挑戰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 發展戰略時,要切實從老齡社會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把應對老齡社會的挑 戰列入未來中國的發展戰略之一。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二】

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性別: 年齡: 退休前職業:

一、 居住情況調查表

* 第4項 子女居住地區選 A:同住 B:同一小區 C:同一城市 D:

同一地區 E:國外

二、在日常生活中,您有哪些困難與不便?( )(可多選) A:養老金過低,生活存在困難。

B:子女工作忙,生活得不到足夠的關懷,感到孤獨。

C:老年設施不足,娛樂設施缺乏,沒有交往空間,感到孤獨。 D:老年設施離住處太遠,出行難。

三、您選擇到老年社區之類的老年設施去住,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可多

選)

A:設施收費情況; B:設施與兒女家的距離;

C:設施服務功能是否完善; D:設施氣氛是否適合您居住。

四、您覺得以下所列老年福利設施哪些是迫切需要的?(請在設施後的括弧中打√) a、區社會福利院 ( ) b、托老所 ( ) c、老年護理(專科)醫院 ( )

d、老年門診服務 ( ) e、老年衛生站 ( ) f、老年活動中心

( )

g、老年劇場 ( ) h、老年舞廳 ( ) i、老年大學

( )

五、您現在的生活費用主要來源於( )(多選請填寫該項占總費用的百分比) A:養老保險金 B:子女贍養費

C:社會團體救濟金 D:其它

六、您贊成以下哪種養老模式:( )

A:家庭贍養模式 B:社會供養模式

C:綜合模式 D:其它供養模式

七、您覺得社會和政府應從哪些方面關注老年人的生活?( )(可多選)

A:提高老年人各項福利待遇,倡導贍養老年人傳統美德,提倡家庭養老。

B:興辦老年社區,營造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鼓勵老年人到老年社區居住,提倡社會養老。

C:完善和發展老年人設施,豐富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D:呼籲各社會團體、個人共同關注老年人生活,開發老年人產業。

你好,我們是xx大學的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居住狀況,進行有關問題的調研。老年人是社會最寶貴的財富。關注老年人生活,“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我們的宗旨,您可以通過填寫該問卷表達你對老年人的一份關懷!本問卷為不記名填寫,感謝您的支持!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三】

贍養老年人人群情況調查問卷

性別: 年齡: 職業:

1、您所要贍養的老人:( )(可多選)

A:父親 B:母親 C:岳父 D:岳母

E:爺爺 F:奶奶 G:其它

2、您用於贍養老人的支出:( )

A:<100圓 B:100-200圓 C:200-500圓 D:>500圓

3、您用於贍養老人的支出占您收入的比例:( )

A:<10 % B:10-30 % C:30-50 % D:>50 %

4、您現在買了養老保險嗎:( )

A:已買 B:還沒買 C:考慮買 D:買不起

5、對於我國現行的養老政策,您有何看法:( )(可多選)

A:已健全 B:不健全 C:實施力度不夠 D:不清楚

6、您贊成以下哪種養老模式:( )

A:家庭贍養模式 B:社會供養模式

C:各種綜合模式 D:其它供養模式

7、您覺得社會和政府應從哪些方面關注老年人的生活?( )(可多選)

A:提高老年人各項福利待遇,倡導贍養老年人傳統美德,提倡家庭養老。

B:興辦老年社區,造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鼓勵老年人到老年社區居住,提倡社會養老。

C:完善和發展老年人設施,豐富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D:呼籲各社會團體、個人共同關注老年人生活,開發老年人產業。

你好,我們是xx大學的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居住狀況,進

行有關問題的調研。老年人是社會最寶貴的財富。關注老年人生活,“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我們的宗旨,您可以通過填寫該問卷表達你對老年人的一份關懷!本問卷為不記名填寫,感謝您的支持!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四】

老年人設施調查問卷

貴單位名稱 主管單位名稱

一、老年設施建設情況調查表

二、貴單位的建設投資方式:( )(多選請填寫該項占總投資的百分比) A:主管部門撥款 ( )

B:自辦實體收入 ( )

C:社會團體捐款 ( )

D:其它

三、貴單位用地功能布局:( )(多選請填寫該項用地面積)

A:主體建築用地 ( ) m2 B: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 ) m2

C:道路用地 ( ) m2

D:綠地 ( ) m2

E:其它用地 ( ) m2

四、貴單位目前存在哪些困難:( )(可多選)

A:用地緊張,難以擴大規模; B:資金短缺,設施更新和養護困難;

C:孤掌難鳴,周圍缺少相應同類設施互補; D:社會需求量大,滿足不了要求。

五、您贊成以下哪種養老模式:( )

A:家庭贍養模式 B:社會供養模式

C:綜合模式 D:其它供養模式

六、您覺得社會和政府應從哪些方面關注老年人的生活?( )(可多選) A:提高老年人各項福利待遇,倡導贍養老年人傳統美德,提倡家庭養老。

B:興辦老年社區,營造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鼓勵老年人到老年社區居住,提倡社會供養。

C:完善和發展老年人設施,豐富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D:呼籲各社會團體、個人共同關注老年人生活,開發老年人產業。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表格五】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齡問題與老齡事業發展已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為了解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狀況,解決老年人的需求問題,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市政協於近期組織調查組,就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國際人口學會編著的《人口學詞典》定義: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或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0%的人口結構稱為“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或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20%,稱為“老齡社會”。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11月,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了8811萬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已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8.87%。我市相對全國大部分地區而言,人口老齡化發生時間更早,發展速度更快,最近十幾年,本市人口總量連續負增長,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49.0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9.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

老年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齡化速度持續加快,勢必對經濟、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老年撫養比上升,加重了勞動年齡人口的負擔,老年人養老金支出總額將不斷增大;二是人口老齡化改變了消費人口和生產人口之間的比例關系,而消費結構的變化必然影響到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等的變化,從而引起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化,催生老齡產業的興起與蓬勃發展;三是老年階段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傳染病,成為健康的主要威脅,醫療模式向側重長期保健和疾病預防方面轉變,高齡人口的增加將導致醫療保障資金的迅速增加;四是“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和高齡老人不斷增加,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將引起代際關系在供養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溝通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家庭養老功能部分向社區和社會養老轉移已成為必然,導致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加大;五是在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老年人群體對社會穩定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我市老齡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市委、市政府以及民政、社保等職能部門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制定了一系列的老齡政策,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幾年,我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項政策不斷得到調整、補充和規范,已漸成體系,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得到了較大發展,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總的說來,該體系尚不完善,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形勢、老齡事業的總體要求和老年人的期盼與需求還不盡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本養老保險“空賬”運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試行的是現收現付加部分積累的“統帳結合”制度,由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時,政府沒有承擔相應的轉製成本,個人賬戶中的資金被挪用去發放當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十幾年來一直處於“空帳”運行狀態,財政承受的現收現付運營方式的壓力很大。

二是老年社保總體水平不高。我市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覆蓋了城鄉全體居民。盡管能夠將沒有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全部納入在內,但當前能夠實行的只是廣覆蓋、保基本的低水平保障,與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與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相比,城鄉居民養老金基數太低,僅能起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三是養老設施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我市有各種養老機構82處,總床位1.3萬張,占老年人口總數不足2.7%。該比例離歐美地區5%—7%的水平相距較遠,現有養老設施在數量上還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要。另外,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與先進國家和地區存在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四是老年社會救助能力偏低。當前,嚴格的城鄉低保准入制度,將部分處於貧困線邊緣的老年人排除在外,且由於老年醫療保障整體水平較低,少數老年人家庭還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而在社會慈善事業還沒有完善的社會捐贈法規、未形成穩定的善款籌集和增值渠道,在老年社會救助方面的能力還偏低。

五是公共服務力度仍需加大。我市實行老年社會優待政策以來,受到了廣大老年朋友的普遍歡迎。但由於受當前公共服務能力的制約,再有,由於部分服務場所屬於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在對老年人提供免費、優惠服務方面,還缺少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因此對老年人的優待力度還比較小。

推薦閱讀:

Ⅲ 社區或家鄉老年人生活現狀調研

社區或家鄉老年人生活現狀調研範文如下:

為了解城區老年人生活狀況,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近期縣民政局(項目辦)負責,興州街道辦參與,對城區10個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對象及方式方法

1、調查對象:城區10個社區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

2、調查方式方法:分為入戶訪談和電話問卷調查2種形式。

二、調查內容

1、基本情況:此次共調查60歲以上老年人8056人,占社區常住總人口數的19.42%(高於全國18.7%、全省19.2%的平均值,僅次於全市平均值)。其中男4185人,女3871人,60—69歲4344人,70—79歲2520人,80—89歲1056人,90—99歲136人,100歲及以上0人。

2、文化程度:文盲279人,小學2294人,初中3058人,高中1844人,中專477人,大學及以上學歷104人。

3、身體狀況:身體健康2363人,一般4270人,常年生病1309人,卧床不起114人。

4、配偶及子女情況:有配偶有子女6312人(其中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1029人),有配偶無子女27人,無配偶有子女1687人,無配偶無子女30人。

5、醫療保障情況: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602人,職工醫療保險5454人,無醫療保險0人。

6、調查對象構成:退休幹部1374人,退休職工5031人,無業1651人。

養老應對措施

1、關愛老人行動盡可能地向農村傾斜

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經全面脫貧,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在城市,我們很少看到老人拾荒、老人吃不飽穿不暖的現狀。但是反觀農村,老人務農、老人拾荒等許多現狀讓我們無法忽視。所以,政府應該嚴肅對待這些現狀,扶持政策盡可能地向偏遠地區傾斜,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教。

2、使公益性事業落到實處

新中國的成立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而見證這場偉大變革的人不是我們新青年,而是那些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們更應該被人尊重,被人照顧。關於公益事業的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必須接受大眾的質疑與監督,必須考慮到老人的現實需要,做真正有利於老人的事情。還必須考慮到老人年紀大的問題,要讓他們清楚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義,不能忽視老人的意見和要求。

Ⅳ 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城市:_________ 調查對象:________ 性別: 年齡:

1、您與誰一起居住呢?
A獨居
B僅與老伴一起住
C與老伴、子女一起住
D僅與子女一起住

2、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大學 E、其他_______(填寫具體內容)

3、您的個人月收入:_______
A、500元以下 B、500—1000元 C、1000—2000元 D、2000元以上

4、您的收入來源:_________(多選題)
A、國家補貼 B、退休金 C、現工作收入 D、兒女贍養費
E、其他________(填寫具體內容)

5. 您以前所從事的行業________
A政府機構 B農業生產 C工業製造 D商業貿易 E其他______

6. 您現在還繼續工作嗎
A.是________(具體工作) B 否,但是常參加社區服務 C 否,在家安度晚年

7、您的健康狀況:____________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

8、您的業余愛好:__________(多選)
A、撲克、麻將 B、太極、晨跑 C、琴棋書畫 D、炒股、炒樓
E、旅遊、度假 F其他_______(填寫)

9、對您現在的生活:
A 很滿意 B感覺一般 C不太滿意 D很不滿意 E其他

10 每月從子女處獲得的贍養費是:
A無需贍養B200元以下」C200-500元D500元以上

11 您現階段最擔心的是:
A子女事業、生活 B自己身體健康 C家庭關系 D家務問題

12 您對家政服務形式的態度:
A.歡迎 B.可以接受 C.無所謂 D.反對 E.堅決反對

13 您現在最希望得到什麼服務:(多選)
A心理服務 B醫療護理 C飲食保健
D娛樂休閑 E代做家務 F其他

14 您平時與其他老年人往來的情況
A 經常往來,互相幫助或一起活動
B 關系疏遠,不太往來,只有節日才登門拜訪
C 很少或不往來

15 您對周圍養老機構的了解
A 規模大設備齊全,是老年人的理想活動場所
B 規模小設備缺,只能湊數
C 沒有或很少有這樣的活動場所
D 不清楚

16 如果可以選擇,您更願意在哪裡安享生活?
A家裡和兒女
B家裡(不和兒女)
C養老院或療養院
D旅遊勝地

主觀題
1. 您的兒女是否常陪在您身邊?
(是)兒女是如何照顧您的呢?
(否)您平時的生活困難如何解決呢?
2. 對於一些常年為生計奔波勞碌的老年人您又抱何種看法呢?
3. 談談您的過去工作經歷(具體訪談)

Ⅳ 社會老齡化調查報告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式

為積極踐行和諧老齡化戰略,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服務理念,有效解決養老服務需求,從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調查採取實名填寫問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齡信息平台進行匯總分析,對市區城鎮戶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區分布上,武進區2300人,新北區1155人,天寧區3218人,鍾樓區2711人,戚墅堰區700人;在性別比例上,男性佔49.53%,女性佔50.47%;在年齡結構上,60-69歲的老人佔35.99%,70-79歲的佔51.74%,80歲以上的佔12.27%。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調查的科學性。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間照料服務、精神關愛等方面需求情況。整個調查經歷了准備、實施和匯總三個階段,總共歷時兩個月的時間。

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社區准入制要求,貫徹費隨事轉的原則,由各區按抽樣調查老年人數印發《常州市區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由社區具體組織填寫,並將收集的信息錄入網上填報系統,由社區信息平台進行匯總分析。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社區幹部認真負責,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間耐心調查,然後將調查問卷逐份上報,一旦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問卷回收率達到100%。這次調查的一個明顯特徵之處在於採用實名制填寫的形式,防止出現虛報謊報的現象,也便於以後的抽查,確保了此次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通過這次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基本摸清了居家養老、社區就餐和日托服務等方面需求,為我市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加大老年設施投入和發展老年服務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市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老年人基本狀況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調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學文化程度的分別占總數的11.57%和31.85%,初中、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別佔29.64%、8.42%、9.51%,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徵很明顯(見圖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從居住方式來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獨居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別佔11.38%、52.49%,與子女同住或與孫子女同住的佔35.17%,老年人「空巢」現象日趨嚴峻。

3.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身體健康或一般的分別佔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佔27.60%、3.89%(見圖2),說明我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體穗做處於較佳狀態。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占調查總數的87.98%,半自理的佔10.26%,不能自理的佔1.76%,具有乎族滾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絕大多數。

4.配偶與子女情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總數的74.21%,配偶不在的佔24.26%,沒有配偶的為1.53%。再從老年人子女的數量來看,有1個、2個、3個子女的分別佔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個和5個及以上子女的佔12.22%、

7.32%,無子女的佔1.33%(見圖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還佔多數,但已明顯呈現日趨減少趨勢,獨生子女老年人目前雖還居少數,但也明顯呈現日趨增多趨勢,家庭小型化趨勢不可逆轉。

5.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

從被調查的老年人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來看,21.72%是幹部、43.17%是工人、21.82%是農民、6.88%是科技人員、2.21%是自由職業者、0.90%是軍人、2.97%是無業人員,還有0.33%是其他工作(見圖4)。

6.月經濟收入情況

從經濟收入來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的分別佔21.13%、12.88%、36.25%,月收入在1500-元、元以上的佔18.11%、9.65%,1.98%的老年人沒有經濟收入(見圖5)。由此可見,大多數老年人經濟收入偏低。

7.養老金來源

選擇離退休金是養老經濟主要來源的有3050人,另外子女給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經濟來源。

(二歲余)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況

1.精神贍養是最需

調查發現,老年人對精神贍養的需求是烈的,40.44%的人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精神贍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養老保險面逐步擴大以及子女的經濟扶養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質生活質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僅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還包括精神上的享受。從這項調查顯示,老人們更渴望情感上的關愛,企盼心靈上的充實。

2.家政服務市場大

調查顯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務。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子女大都忙於工作,不在父母身邊的情況比較多,沒有時間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對於家政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務的市場不斷擴大。我們可以推測,今後家政市場的發展對於解決就業問題將會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務與日托服務需求情況

1.目前老年人吃飯的提供方式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20.73%的人認為吃飯是個問題,79.27%的人認為吃飯不成問題。目前自己做飯的占總數的85.20%,由子女、鍾點工、全職保姆做飯的分別佔10.59%、1.32%、1.01%,到社區助餐點、與他人搭夥、叫快餐或去飯店吃飯的分別佔0.63%、0.33%、0.11%,其它方式佔0.81%(見圖6)。由此可見,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飯的占絕大多數,這與68.51%的老年人身體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情況相符合。

2.對社區助餐點的調查

在這次被調查的對象中,37.86%的老年人聽說或了解社區助餐點,62.14%的人沒聽說或不了解,可見老年人對社區助餐點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閱讀問卷上有關社區助餐點的介紹後,選擇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有4198人,占調查總數的41.63%,這次參加調查的人數僅占市區老年人總人數的5.042%,按調查比例推算,市區共有8.326萬名老年人樂意接受助餐服務,這說明助餐點在我市存在較大的需求空間。老年人助餐點是由政府資助建設,以社區為主導,為社區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製、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務的場所(價格通常在5-15元:一頓中餐5-7元,一日三餐10-15元)。目前,天寧街道斜橋巷社區、西新橋居家養老服務站以及天皇堂弄居家養老服務站等等已經有了為老人提供就餐的服務。但從全市來講,老年人助餐點的數量還很少。從總體而言,還有很多老人不願意選擇到助餐點吃飯,究其原因,主要是87.91%的人生活能夠完全自理和85.20%的人平時是自己做飯的,所以不需要由助餐點提供吃飯。

在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老年人中,因為省事方便的佔62.04%,因為價廉物美的佔15.20%,其它原因的佔22.76%。在不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老年人中,因為不喜歡的佔23.69%,因為口味不適的佔21.36%,其它原因的佔54.95%。

3.對老人日托所的調查

在這次被調查的對象中,33.26%的老年人聽說或了解日托所,66.74%的人沒聽說或不了解,可見老年人對日托所也不熟悉。通過閱讀問卷上有關日托所的介紹後,選擇一定去日托所的有405人,占調查總數的4.02%,按調查比例推算,市區共有8033名老年人一定去日托所。此外,在被調查對象中,有5046人會考慮去日托所,這說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日托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樣,白天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書讀報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開展其他有益的文體活動,還可以就餐,日托所的優點在於收費低於養老機構,對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護理。由於日托所對於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護理,所以對於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應該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願意進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為年齡較大且無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為要滿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為身體欠佳,5.24%的是因為日托所收費低於養老機構。

4.志願者服務

在我們這次的調查中發現,18.09%的老人願意幫助日托所做些志願者服務,48.71%表示偶爾可以做一點,26.03%不願意做志願者服務,7.17%未選擇。在寧波市海曙區,有一支專門為獨居困難老人提供服務的義工隊伍,他們服務的內容和時間可以像銀行存款一樣進行儲蓄,等到自己年老時又可以提取儲蓄,享受服務。群眾將其稱之為「義工銀行」。而我們的這次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市開展「義工銀行」存在一定的群眾基礎。

(四)養老形式調查情況

1.居家養老是首選

調查顯示,80.27%的人最願意選擇的養老形式是居家養老,11.56%選擇機構養老,6.34%選擇老人日托所,1.83%未選擇(見圖7)。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逐步向精神慰籍領域拓展,居家養老服務的方式主要是上門進行個案服務,同時發展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機構,對老年人進行綜合性的集中服務照料。居家養老服務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對破解日趨嚴峻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發展適合我市實際情況的「居家養老」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市區已建有26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3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基本做到了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全覆蓋。,市、區兩級財政共撥付養老服務補貼250萬元。

2.選擇養老機構的檔次

在願意到養老機構養老的老年人中,選擇500-800元/月和800-1200元/月底分別佔58.30%、31.52%,僅有6.49%、3.69%的人分別選擇1200-1500元/月和1500元/月以上(見圖8),這與當前老年人的經濟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有很大的相關性。

(五)子女對老人精神贍養情況

1.大多數老人不感到孤獨,九成以上子女願意陪老人聊天

調查發現,80.97%的老年人不感到孤獨,19.03%感到孤獨的老年人更願意找親人或朋友聊天。90.91%老人的子女願意陪其聊天、聽其訴說,只有9.09%老人的子女不願陪他們聊天。對「給錢給物讓老人衣食就是孝順,您認為這種說法對嗎?」這道題選擇對、不完全對、不對的分別佔15.01%、64.51%、20.48%。由此可見,我市的子女比較注重與父母的談心,從精神上來關愛父母。

2.子女對老人的孝順情況

在這次被調查的老年人中,57.66%的老年人認為子女很孝順,39.88%的認為子女比較孝順,認為不孝順的僅佔0.83%(見圖9)。子女經常來看望的有82.68%,佔大多數,偶爾來、生病時才來、節假日才來到分別佔9.53%、0.66%、3.82%,只有0.35%的子女從不來看望老人。這個調查結果表明常州子女對老人的孝順狀況令人可喜。而子女不常來看望的有81.57%是因為子女工作忙,6.20%是因為子女在外地,0.88%是因為有矛盾沖突,11.35%是因為其他原因。而子女關心老人的主要方式是上門看望和打電話。

3.老年人與孫子女的關系

調查顯示,在有孫子女的老年人中,有62.78%的老年人替子女照顧第三代,37.22%不照顧第三代,這說明我市的老年人對第三代很有愛心,所謂的「隔代親」。而且調查還顯示68.37%和29.51%的孫子女經常來或有時來看望老年人,2.12%不來看望,說明第三代也很關心老年人。

4.老年人活動場所和活動內容

小區休閑廣場和公園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平時經常鍛煉或參加其他娛樂活動的9791名老年人中,經常去小區休閑廣場和公園的分別佔38.62%、21.91%,老年人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看電視、與朋友聊天、讀書看報、打牌搓麻將等,參加老年大學學習、外出旅遊的居少數。

三、滿足市區養老服務需求的對策建議

(一)關愛「空巢老人」,重視精神贍養

全社會都要來重視解決「空巢老人」問題,家庭成員要負責,年輕人要多承擔體力勞動,給足老人生活費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給老人們精神慰藉。社會服務功能要強化,社區要為他們提供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要擴大志願者隊伍,開展形式多樣文體活動,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獨居不孤,歡樂常伴。

繼續開展「牽掛你的人是我」龍城志願者與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節活動。市民政局和市老齡辦連續兩年組織了「牽掛你的人是我」龍城志願者與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節活動。這項活動給老人們送去了關懷和幫助。今後我們將繼續開展好這項活動,並在原來的基礎上要擴大此項關愛活動的影響,讓更多的人來關愛空巢老人。

抓好老年精神關愛示範點建設,推進全市老年精神關愛工作。積極探索老年心理研究,在做好老年人精神關愛工作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撰寫有質量的調研報告。繼續做好常州老年服務中心開展的老年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積極為基層做好示範作用。扎實抓好全國老年精神關愛江蘇示範基地常州示範點建設,總結推廣鍾樓區老年心理關愛示範點心理咨詢室和社區心理咨詢室試點的經驗,努力推進全市老年精神關愛工作。

(二)提高養老金待遇

盡管我市已連續幾次上調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但調查顯示,大多數老年人經濟收入偏低,總體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價上漲幅度較快,因此,要繼續提高老年人的養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礎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步提高。

(三)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

要進一步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范圍,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要逐步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立監督機制,及時評估中介機構服務效能,確保服務落實到位;要對居家養老服務實施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管理,制定上門服務制度、服務監督制度、服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等規章制度,確定生活服務標准、養老護理標准、服務效果評價標准等各項標准,規范服務項目和內容,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實行資格認證、持證上崗,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四)建立社區助餐點和老人日托所

政府要出資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區設立老年人助餐點和日托所試點,並對助餐點和日托所的的性質、任務、要求、運行機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關規定,培訓工作人員和招募志願者,建立後招標按市場化來運作,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助餐點和日托所日常運作予以相應支持,並在試點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滿足高齡、獨居、純老家庭的老年群體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五)加快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滿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盡管調查顯示,只有11.56%即1166名老年人最願意選擇到養老機構養老,但即使按照這個標准,市內養老機構床位也應達到2.31萬張,而目前僅有1.28萬張,尚有1.03萬余張的缺口。因此,要落實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以及外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規劃建設不同檔次的養老機構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對養老服務機構實行分類管理,明確養老機構的服務對象,逐步改變目前較高收入人群大量佔用公辦養老機構資源的現象,在合適的時機,為中低收入老年人群發放養老服務專項補貼,使中低收入老年人能夠住得起養老機構。

(六)大力扶持,多形式發展社區家政服務

出台相關政策,培育家政服務業,吸引家政服務的相關企業加盟,同時進一步擴大政府援助服務對象范圍,完善送時服務機制和制度,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償、低償和無償的家政服務。

(七)加快各級老年文體活動場所建設

加快市、區及基層老年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活動需求,形成檔次不同、面積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內活動場所和室外活動設施,方便老年人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引導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融入社會,度過幸福的晚年。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物美價廉的旅遊線路,開拓老年旅遊市場,滿足老年人出遊需求。積極興辦老年大學、學校,發揮市和各區老年大學的示範帶動作用,抓好街道(鎮)和社區(村)老年學校建設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級辦學網路,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滿足老年人的求學需求。

閱讀全文

與社區老年人現狀調查問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軍隊重陽節 瀏覽:513
50歲看不清 瀏覽:885
養老金廣告詞 瀏覽:152
重陽節登山節活動稿件 瀏覽:366
宋江孝敬 瀏覽:668
養老保險增減表 瀏覽:620
蘇州園區進廠體檢怎麼網上預約 瀏覽:673
南一環省人大旁有老年大學嗎 瀏覽:678
老年大學台州 瀏覽:346
退休後的社保可能被取消嗎 瀏覽:16
老人家吃什麼補品比較好 瀏覽:291
孝順菜鳥園招臨時工嗎 瀏覽:318
老人家能不能吃紅參 瀏覽:664
勸求父母復合之心怎麼寫 瀏覽:755
退休了社保醫療還要繳費嗎 瀏覽:67
退休金少了10塊錢 瀏覽:956
社區老年人現狀調查問卷 瀏覽:909
養子有孝順的嗎 瀏覽:243
晉祠養老院 瀏覽:486
雲南省農村養老金領取標准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