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陰溝腸桿菌感染臨床表現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兼性革蘭染色陰性桿菌感染的症狀。老年人和新生兒尤其易發生敗血症,可能伴有其他細菌的混合感染。成人和兒童病例中,常見發熱和寒戰,熱型各異,包括稽留熱、間歇熱和弛張熱。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壓或休克,白細胞計數可能增多或減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小板減少、出血、黃疸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皮膚症狀如紫癜、出血性水皰和膿皰瘡也較為常見。
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患者通常有嚴重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支氣管肺癌,且可能已在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常見的誘發因素包括呼吸機使用、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醫療操作。症狀可能包括發熱、咳痰(白色、膿性或帶血)、呼吸急促和心動過速。感染可能表現為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和胸腔積液,休克和轉移性病灶較少見。X線檢查結果多樣,包括葉性、空隙性和混合性病變。
傷口感染常見於燒傷創口和手術切口,尤其在胸骨縱隔和脊柱後方多發。社區中,軟組織感染如指甲下血腫和摔傷後感染較為常見。陰溝腸桿菌也可引起心內膜炎,尤其是在靜脈葯癮者、人工瓣膜手術後或心臟手術後的腹部感染。胃腸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肝移植患者中。其他如肝氣性壞疽、急性氣腫性膽囊炎、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後敗血症和某些膽道感染等也可見到該菌感染。
泌尿道感染范圍廣泛,從無症狀細菌尿到腎盂腎炎都有可能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能導致腦膜炎、腦室炎和腦膿腫,眼部手術特別是白內障手術後的感染風險較高。並發症包括感染性休克和DIC,以及肺膿腫和腦膿腫等。
陰溝腸桿菌(Enterobacter cloacae)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人和動物的糞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檢出,是腸道正常菌種之一但可作為條件致病菌。隨著頭孢菌素的廣泛使用陰溝腸桿菌已成為醫院感染越來越重要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多個器官系統,包括皮膚軟組織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敗血症等。由於陰溝腸桿菌能產生超廣譜β-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Amp C酶,耐葯情況嚴重,給臨床治療帶來了新的挑戰。
B. 如何幫助老人培養興趣愛好
我覺得:老人有的時候走不動了,有的時候真的對很多的事情都喪失了興趣,這個時候你默默陪著他就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C. 痴呆患者走失高峰季,家人應該注意哪些
痴呆患者走失高峰季,家人應該注意哪些
面對老人痴呆患者的取鬧折騰,家人再仔細周全,也難免百密一疏。
走失了一位老人,也就多了一個走失家庭。在別人樂享天倫之時,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在默默流淚,甚至有些家人會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陷入愧疚自責,成為終身的遺憾。
從事防走失事業多年,結合之前的走失案例,我們總結了一些相關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家人們能夠提高警惕,引起重視,避免走失的發生。
一、事前多重防禦
1、平常和老人多溝通
雖然與老年痴呆患者溝通有點困難,但千萬不能放棄,一定要耐心交流,告訴他們不要出門,反復強調出門的危險;如果要出門,一定記得告訴家人等等。
2、佩戴防走失設備
這個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患者子女可在網上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黃手環項目免費申領黃手環給老人佩戴。如果老人不願穿戴物品的話,還可申領小黃碼燙印在老人衣服上,萬一走失後好心人可以掃碼聯系家人。
3、特殊衣著
平時為老人多准備一些顏色鮮艷、特殊的衣服,如果走失後方便辨認和尋找。比如亮色的馬甲、鞋子、帽子、圍巾等。當然,做這些的前提是老人允許。
4、交待鄰里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家人平時多和小區的住戶、保安,甚至菜場小販這些人聯系交流、委託交代,麻煩他們留個心。如果老人走丟,他們也許能提供重要線索。
二、事中尋求多方援助
如果老人走失,家屬必須保持冷靜,沉著應對,尋求多方幫助。
1、立即報警。一般情況下,走失24小時作為報警立案時限,但如果你有證據證明對方可能會發生人身危險或可能受到侵害,那麼隨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這個不受時間限制。
目前大部分走失者都是通過警察找回的,畢竟警方能查看監控錄像,聯網上報走失信息。民警有能力、有方法、有責任與義務幫忙尋找走失者。
2、網上發布求助。如果走失老人身上佩戴了防走失設備(黃手環、小黃碼),家屬第一時間記得在防走失平台一鍵發布求助,藉助互聯網技術與力量,發動全城搜索,請求外援。
3、家人外出尋找分工明確,不要亂了分寸。兵分2路,一部分家人可以沿老人慣走的路線尋找,還必須留有一人在家中,防止老人自己走回來。
外出尋找時要不厭其煩地問路邊常駐的人(鄰居、店鋪老闆、菜販、報亭…),注意察看陰溝、角落、地下室一類地方,以防老人跌落進去。
4、電話保持暢通,積極保持溝通聯系。收到走失信息後,警方、當地公益機構、志願者等人員會積極加入尋找過程,這時需要家屬密切保持與各方的聯系,雙方一旦有新的線索,及時反饋給大家,減少尋找的阻力。
三、事後溝通陪伴,防止二次走失
老人走失找回後,家屬千萬不要大聲訓斥,責罵會讓老人精神壓力更大,反而會更想出門。回到家後,家屬一定要好好陪伴、呵護老人,多一些理解與包容。
當然,事後的總結也很重要,家人一定要對整個走失事件做一次回顧,分析走失原因以及今後的防範措施,日常該如何提高警惕,做多重防禦,防止走失再次發生。
愛是從不放棄,亦是長久陪伴。
百善孝為先,明天和意外,我們無法預知,唯一能做的就是科學理智地採取應對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意外帶來的傷害。
關愛老人,從身邊做起,也許你的一個舉動,一份細心,都將換來一個家庭的幸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