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發布時間:2025-09-25 22:32:47

長壽無疾六個原則 五種生活方式可延壽

長壽無疾六個原則

1.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自強不息。整日無所事事、吃喝等死,那不是良好心態。按照年齡段,該做什麼做什麼,這才是良好心態。年輕人學習,青年人工作鍛煉,中年人要有擔當,老年人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教為己任,以 健康 為己任,不給家庭、黨和 社會 添麻煩。第二,與人為善,勿以善小而不為。第三,知足常樂,有感恩之心。第四,心安理得。做任何事情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能睡得著覺。

2.優質的睡眠。

人一生1/3左右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因此,正確的睡眠非常重要。其一,要避風。床不要挨近門窗,一定要在角落裡面。古代皇帝的卧室都很小,其主要目的也是避風。其二,要蓋肚。位於腹部的神闕穴、關元穴是人體要穴,是人體精氣聚集、棲息之地。其三,要睡子午覺。子,指子時(夜間11點至1點);午,指午時(白天11至1點)。古人認為,這個時間是陰陽盛衰之時,人應該入靜,以適應自然界的這個變化。尤其是子時入靜,更為重要,所以熬夜對身體損害較大。其四,避免久卧傷氣。人長時間卧床,老躺著不動,會導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引起氣的散亂,得不到凝聚,久之則氣散,無力化神,則人的精神更是萎靡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惡性循環。

3.每天大便。

一個人的大便可以自主、正常,預防和治療其他 健康 問題往往事半功倍。每日5~7時是大腸經當令,有利排泄。大便前先摩腹、提肛,對排便有益。

4.合理飲食。

做到五個一點:少一點、暖一點、淡一點、素一點、早一點。晚餐最好在八點前吃,要多喝粥,戒煙限酒,喝溫開水,忌冷飲。

5.主動活動。

只有主動活動,而非被動活動才能保持身體活力。在水質有保證的前提下,建議大家多游泳;適度快走、慢跑,打太極、五禽戲、門球、高爾夫等都是不錯的運動。建議50歲以後,盡量不要打羽毛球、網球等激烈的球類運動,少爬樓梯、少登山,以免傷害膝關節,造成下肢行動不便。長期坐輪椅者,長壽者寡。

6.終身學習。

學習是改變自己的根本。晨朗誦、暮默念,即早上朗誦可激發陽氣,晚上默念避免動氣。終身學習,能幫助了解人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 社會 現狀,對自己的生活規律有一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從而擁有良好的心態,進一步保證睡眠質量、大便暢通、飲食 健康 及活動適量。

冷、熱、酸、痛、麻、腫 經絡不通六字斷

《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說明疾病的發生與經絡密不可分。經絡通暢可交通陰陽,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反之就容易生病。人們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其實是講,在經絡不暢時,人體會發出一些「求助信號」。

疼和痛。經絡疼痛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在經脈循行線上的多個部位均可發生疼痛;二是沿經脈循行線出現「牽引痛」,常見頭痛、頸肩痛、腰痛、膝關節痛等。以頭痛為例,兩側頭痛是膽經不通暢;前額痛在胃經;頭頂痛與肝經密切相關;後腦勺疼痛則是膀胱經的問題。不同部位的疼痛好發人群不同,跟人體體質等因素密切相關,如上班族,經常用電腦、手機、伏案工作,容易出現頸肩、腰部不適,腦力工作者如果不吃早餐,則容易出現頭暈、頭隱痛的情況。

冷。好發於膝關節、後背、胃脘。穿露臍裝的人,腹部容易著涼出現冷痛;電動車一族,膝關節容易迎風,即使戴上厚厚的護膝也難以避免;後背是人體最容易怕冷的部位。因此,這三個部位容易出現冷的表現,也可能冷痛並見。

熱。經絡不通也可能出現熱的症狀,如心經不暢出現心煩,手三陰不暢出現手心發熱等,還會導致痤瘡,甚至面部烘熱等症狀。「熱」好發於上火一族,這些人一般脾氣大、好生氣、壓不住火。

麻木。最常見於手足、舌頭。手臂麻木多和頸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系,常見於伏案工作者;足部麻木和腰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多見於久坐人群;舌頭麻木和腦部的經絡不暢有關,多發於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

酸。人體肌肉容易出現酸痛,多見於平時缺乏運動的人。做運動之後的渾身酸疼,休息一兩天就會緩解;感冒初期也容易出現酸痛,這和太陽經不通暢有關。

腫脹。腫脹好發於下肢、腹部、腰部。下肢腫脹和足三陰經有關,多發於站立工作的人群;腹部、腰部腫脹和腎、心的慢性病有關,多發於中老年人。

我們可以使用幾個小方法來緩解其導致的不適感:受寒引起的經絡不通,在所循經絡處進行艾灸或針刺,可緩解疼痛;熱邪導致的上火症狀,可在耳尖或手部穴位進行放血及口服清熱的中葯;由於姿勢壓迫導致的酸麻感受,可通過運動緩解症狀。

常吃4種菜讓你多活幾年

海帶降血脂

張湖德指出,海帶中的褐藻酸鈉具有降壓作用,對預防白血病和骨痛病也有一定作用;海帶澱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幫助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涼拌和做湯都是常見的吃法,不過脾胃虛寒者和孕婦不宜吃太多。」

香菇能防癌

蕨菜祛炎症

蕨菜又叫做龍頭菜、如意菜,是山區很常見的山野菜。張湖德說:「前幾年我就大力推廣過蕨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蕨菜中的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功效,對發熱、濕疹、瘡瘍等病症都有一定治療功效。「食用時,用開水焯一下可去澀味。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張湖德提示。

馬齒莧殺菌

馬齒莧又稱五行草、長命菜,在我國分布廣泛,鮮食干食均可,是一種古籍上早有記載的野生佳蔬。馬齒莧可用肉絲烹炒,也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 用,鮮美 可口,脆潤柔嫩。「馬齒莧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葯理作用。」張湖德說,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 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

五種方式延長壽命

積極面對壓力。慢性壓力越大,端粒長度越短。布萊克本以自閉症和其他慢性病患兒的母親為對象展開研究,發現把壓力當作挑戰且能承受者,端粒更長。因為,這有助於增加心臟和大腦供血量,使皮質醇水平短暫升高,有利於減壓。

沉思冥想。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心理保健法,通過意念放鬆神經系統,達到提神醒腦的目的。研究發現,照顧老痴患者的家庭成員每天沉思冥想12分鍾,堅持2個月即可改善端粒 健康 狀況。

鄰里和睦。布萊克本表示, 情感 上被忽視、環境中充斥著暴力和欺凌等,會對端粒構成長期負面影響。安全的社區環境、和諧的鄰里關系有利於端粒 健康 。

結婚、保持友誼。一項涉及298名65~74歲老人的研究發現,已婚者端粒明顯比不結婚者更長。布萊克本表示,保持長期友誼也有助於端粒 健康 。

掙錢。收入豐厚會使端粒更長,因為掙錢能讓人更有安全感,減輕某些壓力。

60歲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能做到這幾點,才能說明身體沒毛病-

60歲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能做到這幾點,才能說明身體沒毛病

文/愛問360

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但是,當年齡進入到60歲的門檻後,很多中老年人也會出現身體機能快速下降,各種小毛病不斷的情況,很多人說:60歲,是中老年人壽命長短的分割線。

如果60歲的老人要想壽命更長,沒有更多疾病的困擾,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點,這對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身體 健康 有著強大的影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並不需要刻意的保養,就能避免眾多疾病的出現,從而提升生活質量,使身體更 健康 。

【這些習慣對60歲的老人很重要】

1、良好的排便習慣

當中老年人的年齡進入60歲後,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在眾多的習慣中,排便習慣是重中之重。

人體中的大部分垃圾、廢物,都是通過糞便的方式排出體外的,糞便中的垃圾和毒素,一旦無法及時排出身體外部,會對人體產生相應的反射作用,甚至會通過血管和腸道吸收等多種方式,增加身體各個器官的壓力,從而使身體進入到病態,還會影響壽命和身體 健康 。

因此,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這對中老年人的 健康 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穩定的飲食習慣

對60歲的老人而言,除去良好的排便習慣之外,飲食習慣的穩定性也是令人無法忽視的,病從口入,這是大部分人都明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抑制住口腹之慾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隨著年齡逐漸增加,身體的代謝和腸胃功能,也會逐漸處於退化的狀態,所以,保持穩定的飲食習慣,不僅能減少身體的壓力,同時也能通過飲食的調整,將身體調理到更 健康 的狀態,這也能使生活質量更高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能忽視的。

3、鍛煉身體的意識

對每個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來說,一定要養成鍛煉身體的意識,雖然運動,但並不能第一時間彰顯出功效。

但是,長久地堅持,一定能使逐漸老化的身體重新找回活力,使身體的各個器官壓力逐漸變小,同時能使免疫力能得到更好地維護和提升,這也是能避免生病和減緩衰老最有效的方法。

4、控制情緒的能力

大多數的中老年人,都是有一定慢性疾病困擾的,然而,影響慢性疾病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是,情緒,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到中老年後,難免會出現多少的不如意和意外,因此,大部分中老年人一定要有控制情緒的基本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情緒的過度波動而使血壓增高,使疾病變得更嚴重,甚至還會誘發其他對身體有潛在的威脅,這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身體 健康 作為第一考慮要素。

5、穩定的經濟來源

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尤其是對一定到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而言,有一定且穩定的經濟收入,才能讓他們心態更加放鬆,每天不用為了生計而發愁,生活和心態,才能保持更加穩定的狀態。

所以,對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而言,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養老方式,這也是確保晚年生活幸福和身體 健康 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和環節。

6、穩定的睡眠環境和質量

對即將邁入到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來說,穩定的睡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很多潛在疾病都是因為睡眠質量不佳引起的,會對身體的器官造成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

反之,良好的睡眠能使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對抵抗病毒和疾病有更強的免疫力,這也是中老年人應該關注的重點,所以,要營造好良好的睡眠環境,對60歲左右中老年人的身體 健康 和穩定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7、穩定的社交圈

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大多已經進入到退休狀態,如果只是將自己悶在家中,沒有穩定的社交圈,很可能會讓他們陷入到自閉或懷疑自我的狀態,甚至嚴重時還會得老年痴呆症。

因此,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培養屬於自己的愛好,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享受晚年生活,才能使身體處於更 健康 的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延長壽命最不可忽視的手段。

參考資料:

1、《過了60歲,若能輕松做到這4件事,說明有長壽的潛質》

2、《60歲以後, 健康 最重要!做到這幾點,90%的人能多活20年!》

3、《60歲以上的老人,要是能做到「四有一無」,說明您的身體還很 健康 》

❸ 老人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老年人的養生方法有:
第一,飲食養生。老年人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綠肢枯正葉蔬菜和粗糧,避免吃太辛辣、過冷、生鮮的食物。
1. 種類上,每天食用蔬菜的種類盡量歷悔豐富一些最好,每餐的蔬菜種類最好在三到四種以上,尤其是晚餐,應食用相對更多的蔬菜種類。
2. 食量上,一般早餐建議食用二兩蔬菜,午餐二到三兩蔬菜,晚餐四到六兩蔬菜,這里注意早餐吃蔬菜不宜過多,晚餐反之,要相對大量食用蔬菜。
3. 食用蔬菜要注意幾點,減少生食,如需生食,盡量洗凈去皮。不要先切菜再洗菜,這樣不衛生也容易讓營養流失。不要吃剩菜,隔夜菜,對身體有一定損害,引發疾病。不要只炒菜吃,有些蔬菜更適合燉煮、蒸等烹飪方法。盡量一兩天買一次菜,一周買一次菜的方式不可取,這樣蔬菜的營養會流失很多。注意生熟分開,生肉菜板和熟肉菜板不要混用。
第二,運動養生,老年人應多做戶外體育鍛煉。同時多曬太陽、補鈣,戶外體育鍛煉包括慢跑、慢跑、騎自行車、爬山、跳繩等。
1. 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要求全身關節、肌肉都活動。而體力勞動往往局限於某些組織和器官的活動,比較單一。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體育鍛煉。
2. 快速行走,每周三至五次,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體能好的可以快走甚至慢跑,體能弱的可以散步,這種運動對於延長壽命和防病有極大用處,建議選擇環境較好的地方進行,公園等場所。
3. 游泳,每周三至五次,運動量根據自身情況而定,游泳可以在運動的同時減少對關節的損傷,但患嚴重心肺疾病、傳染病患者及飲酒後不宜游泳。下水敗睜前要提前適應水溫,避免池水溫度低,刺激血管收縮。
4. 太極拳,是比較柔和的運動,很適合老年人,太極拳動作緩慢,無劇烈的運動量,且場地方便,在客廳、陽台、公園都可以打。另外八段錦,五禽戲也是不錯的選擇。
5. 適當的力量訓練,很多老年人認為歲數大了,不能做力量運動了,其實,適度的力量訓練如小啞鈴、曲腿俯卧撐、小沙袋等,可以增長肌肉,促進代謝,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只要量力而行,不要過度訓練即可。
6. 其它運動,諸如乒乓球,羽毛球,廣場舞等可讓身心愉悅的輕度運動。
登山運動對於老年人是有一定危險的,尤其是骨關節病患者最好不要登山。上下山對於膝關節的磨損很大。若要登山最好選擇下午三四點鍾,因為早上空氣水分大,污染物都彌散在水氣中,人呼吸後對健康不利。而經過一夜的休息,身體各方面技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這時鍛煉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心腦血管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運動,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進行,注意隨身攜帶葯物。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停止登山。
第三,老年人在養生方面也要多開展預防保健。比如,平時可以用一些中葯代替茶葉,每天服用也能起到保健作用。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泰養老保險補繳8萬 瀏覽:519
揭陽市廣東省養老院 瀏覽:77
村書記退休後有退休金嗎 瀏覽:296
長壽北站2018修鐵路 瀏覽:663
汕頭基本養老金資格核查名冊 瀏覽:923
未交養老金怎麼補交 瀏覽:264
日本旅遊給父母帶什麼禮物 瀏覽:706
孝敬老人ppt內容 瀏覽:142
孩子出生怎麼查體檢報告 瀏覽:633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瀏覽:668
養老保險兩險怎麼辦 瀏覽:879
最晚到60歲 瀏覽:812
養老保險跳槽 瀏覽:46
養生館怎麼提高銷售 瀏覽:638
湖南平江縣長壽街鎮 瀏覽:663
適合重陽節誦讀的詩歌 瀏覽:976
豬年重陽節出生的女孩兒姓名 瀏覽:627
媽寶和孝順的區別 瀏覽:571
交養老保險怎麼計算交費 瀏覽:516
2021安徽農民養老金上調多少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