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島電視台真情調解電話
您好!我想問一問醫療方面的問題
② 石健廷的作案經歷
平山鎮離靈山縣還有20多公里車程,在通往平山縣的公路上,隨處可以看到警車,有的在路上賓士,有的在路邊設崗守候。
發生慘案的古樸村,離平山鎮還有幾公里遠。
順著一條進村的水泥路行駛,路邊就是古樸村委會,村委會的背後就是古樸小學。村委會門前,幾名鎮、村工作人員不願對已經發生的慘案進行回應。
小學門前,兩個民警正在詢問一名中年婦女。「人還沒有抓到。」民警沒有過多透露案情,小學邊的牆上貼著懸賞公告,靈山縣對嫌疑人石健廷懸賞10萬。
慘案就發生在古樸小學門前幾百米范圍內,黃師傅的甘蔗地就在小學不遠處,他目睹了慘案的發生。
「我當時還以為是哪個大人在打小孩。」黃師傅告訴澎湃新聞,早上6點多他正在甘蔗地里幹活,突然聽到有人喊摩托車撞到小孩了,他連忙上前查看。
這時他看到一個小孩倒在地上,隨後他看到石健廷走到學校門口,一個小孩正在學校門口的小攤買東西,石健廷摸著孩子的頭,從背後抽出一把一尺長的西瓜刀,在孩子的脖子上抹了兩下,擺攤的婦女被嚇得目瞪口呆。
「太狠心了,專挑小孩下手。」黃師傅說,石健廷沒有對一個大人動手。由於附近都是老人和小孩,附近的大人們都忙著救小孩,沒有人去擒拿刀的石健廷。
黃師傅等多人分別撥打了110報警,黃師傅說,他的通話記錄顯示,報警時間為6點46分。
孩子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逃離,石健廷在砍倒4個孩子後,提著刀在案發現場附近走了兩三分鍾,見沒有找到其他小孩。石健廷淡定地抽了根煙,然後走向自己停在不遠處的三輪摩托車離開現場。當時見過他的人說,石健廷心理素質很好,看起來很平靜。
他開著三輪摩托車,在村裡轉了幾圈,然後到了幾公里外的平山鎮上,他找了一家餐館,點了3個菜,吃了早點。
吃完早飯後,石健廷開著摩托車往山裡走,直到沒有路了才將車丟棄,走進了深山裡。
據央視.報道,嫌疑人石健廷已逃往不遠處的佛子鎮泗洲村平崗嶺附近。
古樸村的一處小院里,傳出慟哭聲,這里是被害的9歲男孩謝植志的家。
「我和他無冤無仇,甚至都沒有講過話。」謝植志的父親謝彬宏哭泣著,「這個孩子讀書特別認真。」
謝彬宏說,9月26日早上6點左右,8歲的謝植志和哥哥妹妹三人照例一起去學校上學。謝植志兄妹上學一直很積極,經常是到校較早的一批學生。
謝植志的哥哥、妹妹在旁邊一家小攤上買東西,謝植志獨自走在前面。當他趕到學校時,發現大門還鎖著。他轉過頭向回走,沒想到卻遇上了正在行凶的石健廷。
謝植志轉身離開學校時,石健廷已經殺害了兩個小孩,校門口一陣混亂,謝植志還不知道原因,就被石健廷抓住,然後,石健廷舉起長刀在他的脖子上使勁割。
7點20分,謝植志被父親謝彬宏發現時,他已經沒了呼吸,全身是血。謝彬宏說,石健廷的手段非常殘忍,謝植志的脖子左右各被割了一刀,頭和身子只有一點相連。
謝彬宏有4個小孩,謝植志排名第二。謝彬宏說,他的大兒子腦部有問題,10幾歲了還不會說話,三女兒已經3歲多還不會走路,只有遇害的謝植志是最聰敏的一個。
按照當地風俗,謝植志的所有東西已經被清理掉,只留下了空空的房間。
據了解,被害的四個男孩子都在10歲左右,都姓謝。
平山鎮的村民們,多以三輪摩托車作為交通工具,在鎮上停著一排摩托車等候客人,這種摩托車可以坐十來個人。
「他從來不插隊,和我們的關系也不錯。」一名摩托車司機告訴澎湃新聞,石健廷話不多,但很講規矩,只是和村裡人的關系並不好。別的車到鎮上只要一兩元,而坐石健廷的車要三四元,因此本村人幾乎不坐他的車。
但石健廷也給人另一個印象。
「他平時對孩子們不錯,經常讓他們搭順風車也不收錢。」不少村民說,石健廷開三輪 車時,在路上看到孩子會主動捎上。
「我就坐過。」一個孩子向澎湃新聞證實,村裡不少孩子都免費坐過石健廷的車,石健廷的話不多,但對孩子們還不錯。
摩托車司機介紹,25日早上,古樸小學學生去鎮里開運動會,學校還租了石健廷的三輪車,石健廷來回兩趟,把數十個小學生從村裡運到鎮里。 經過古樸小學,沿著村裡村裡順坡往村裡走,不到一公里就是石健廷的家。
村路的一側是石健廷的老屋,鐵皮門緊鎖。村民們介紹,石健廷56歲,在老屋開了個小賣部,小賣部的對面的小路邊,就是石健廷幾年前剛修起來的平房。
一個幾十平方米的院子里,堆放著雜物,屋檐下還晾著幾件衣服。一隻狗看到生人,不停呲牙狂吠。
石健廷家附近,幾十個村民圍坐在一起,議論著剛剛發生的慘案。
「雖然他平時性格孤僻,但真沒有想到他會干這樣殺千刀的事。」街坊謝大姐經常會和石健廷的老婆包某聊天。石健廷行兇後,當天早上9點多,警方就將石健廷的家屬轉移,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謝大姐說,包某得知石健廷行兇後,才想起石健廷在案發前一天晚上曾經對她說,讓她帶孩子們離開村子,不要在村子裡呆下去了,也呆不了多久了,當時包某還沒聽懂這句話的意思。誰知第二天竟然發生了這樣的大事,事後有村民得知,幾天前石健廷在鎮上買了這把西瓜刀。
在石健廷的小賣部邊,一個老人埋著頭一言不發,蹲在路邊抽著煙,村民們對他很友善,老人是石健廷72歲的二哥石順廷。
「從小就被大人寵壞了。」石順廷搖了搖頭說,家裡有一個大姐,下面有4個兄弟,石健廷是最小的一個。雖然家裡的條件並不好,但老人們卻格外寵這個小兒子,「家裡的口糧不夠,都是讓他先吃飽再讓我們幾個大的吃,我們只能看著他吃完再吃。」
石順廷說,石健廷本名叫石現廷,因為在堂兄弟裡面排老九,所以大家也叫他石九。幾年前不知道為什麼,就把名字改成了「健廷」。石健廷初中畢業後,就到南寧當兵。4年後轉業,又去廣東打了3年工,兄弟幾個在石健廷轉業後就分家了,石健廷分了雜貨鋪的這塊地,以及對面房子所在的水田。
從廣東打工回來後,石健廷就在村路邊修了幾間瓦房,隨後開起了雜貨鋪。因為家裡條件不好,石健廷快40歲才娶了附近村裡的包某,包某當時剛剛喪夫,隨後和石健廷生下一兒一女。石健廷又買了一輛摩托車,往返平山鎮和古樸村拉客。謝大姐說,包某曾告訴她,這輛摩托車的車牌也是假的,是石健廷自己掛上去的。 「包某有時候會怨自己的命不好,後悔嫁給了石健廷。」經常到小賣部和包某聊天的謝大姐說,40多歲的包某心地善良,石健廷的性格孤僻,經常對包某發脾氣,包某又不敢忤逆,只有經常向她吐苦水,「包某有時候勸石健廷,但石健廷根本不聽。」
街坊們介紹,古樸村有謝、石、楊三個姓,以謝姓最多。石健廷以前雖然話不多,但街坊們跟他打招呼,他也會回一句,但最近幾年愈發古怪,特別是在4年前修房後。
4年前,石健廷准備在分給自己的水田上建房,隨後請來看風水的人選好時間和朝向開工打地基,結果地基打好後,石健廷又叫來挖機將地基挖掉,他認為看風水的人沒有算好時間,是想讓他沾上厄運。包某還說,石健廷最近總是念叨有些人會給他家帶來厄運。
石順廷說,雖然住在同一個村,他和弟弟從來沒有坐下來聊過天,連主動見面都沒有幾次。
「可能家庭壓力也比較大。」謝大姐說,石健廷的兒子18、9歲,初中沒有畢業就回家了,出去打工幾個月就回家了,在家裡玩電腦。女兒去年初中畢業後,石健廷又不允許女兒外出打工,最近才到鎮里的一個小工廠打工。石健廷雖然修起了房子,但家裡根本沒有裝修,地上還是鋪的水泥地,「看到周圍村民蓋起的樓房,他可能有些不平衡。」
「兄弟四個裡面,他的條件並不是最差的。」石順廷說,大哥是老師,在縣城裡買了房子,但老二、老三都還住在村裡,條件也一般,「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干這樣的事。」
案發現場附近敬老院的一個老人還記得石健廷作案時的一句話,當時他問石健廷:「你為什麼要找小孩出氣。」石健廷回答:「我找不到錢,也不讓他們找到錢。」
目前,廣西警方仍在對作案後潛逃的石健廷進行抓捕。
③ 社區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2021社區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範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藉助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想擬事跡材料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社區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許張氏,女,漢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40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94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著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喂飯、喂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裡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床。兒子的頭發、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凈凈,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說把二哥接到家裡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說。許張氏說:「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著,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裡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念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團結同事、熱愛學生,因此經常受到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和學生家長的贊譽。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等。
一、孝敬父母
在生活上,我始終是「孝」字當先,「愛」字裝心,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無怨無悔的侍奉著父母雙親。我國是一個文明之邦,敬老愛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更是我們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
我深深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我多年來始終無怨無悔地侍奉於父母的身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記住婆婆晚上不能吃辣,記住公公不能吃動物內臟和海產品,記住媽媽的關節炎,記住爸爸的頸椎病。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我陪伴在四位父母的左右,以他們的需要為第一需要,噓寒問暖,以實際行動為家庭其他成員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稱贊。
二、愛重家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國家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在家中,我深愛兄弟姐妹和愛人、兒子,事事先為他們考慮,以寬容的心包容他們,以細膩的心關懷他們,以欣賞的心贊美他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如惠風和暢。
三、和睦鄰里
我的家住再一個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圍有零星幾戶人家,這些年來,我家從未和鄰里產生矛盾,大家都本這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原則,一家有難、多家支援,有時其他鄰居出現矛盾,我還主動去進行勸解,把鄰里關系處理的很不錯。我們一家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多次捐出各種善款。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孝老愛親,是我們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也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比起其他德行高尚的人還差得很遠,今後還要更加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努力發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美德。
孔凡成,男,漢族,1954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後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涌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氂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跡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項目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岩爆強,涌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採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復論證,硬是在大山裡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調試,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說:「這里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說,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2015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幹部」。
吳斌,男,漢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斌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15年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著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吳斌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2015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斌沉著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准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淀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淀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范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復查看監控錄像,吳斌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斌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斌自2015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15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著回家,吳斌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斌在車內一直放著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了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范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裡。
吳斌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裡,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