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0到74歲老人標准
法律分析:目前,我國將60歲作為劃分老年人的界限。我國老年人的年齡標準是:45-59歲為老年前期,即中老年人;60-89歲為老年期,即老年人;90-99歲為長壽期,100歲及以上為壽星,也就是長壽老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根據現代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將年齡界限重新劃分: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老人,75-89歲為老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年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條規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第五條規定,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❷ 幼兒、童年、少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年齡段如何劃分
中國的年齡分段:
1.幼兒
0歲—2.5歲
(1)嬰兒期0-3周月;
(2)小兒期4周月—2.5歲;
2.童年。
2.5歲—6歲
幼兒期2.5歲後—6歲;
3.少年。
7歲—17歲。
(1)啟蒙期7歲—10歲;
(2)逆反期11歲—14歲;
(3)成長期15歲—17歲。
4.青年。
18歲—40歲。
(1)青春期18—28歲;
(2)成熟期29—40歲;
5.壯年
41—48歲
壯實期41—48歲;
6.中年。
48—65歲。
(1)穩健期49—55歲;
(2)調整期56-65歲;
7.老年。
66歲以後。
(1)初老期67—72歲;
(2)中老期73—84歲;
(3)年老期85歲以後。
(2)幾歲為老年人擴展閱讀:
在20世紀的末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
44歲以下為青年人,
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
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
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
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這5個年齡段的劃分,把人的衰老期推遲了10年,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將產生積極影響。
1、童年(10 歲)
不計較家裡給的零花錢多少,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穿名牌服裝,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穿,還情有可原,年紀到了整數就該懂事了。
2、少年(10-20 歲)
不計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計較父母的職業,十幾歲時,如果還和別的孩子比較家庭出身,比爹娘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將相之門,尚無自立之志,出身貧賤的還為家庭自卑,老覺得抬不起頭來。出身富豪的還處處依靠父母,在家庭蔭護下養尊處優,那就會一輩子都沒出息。
3、而立之年(30 歲)
三十歲時,已成家立業,為父為母。有了幾年家庭生活的經驗。大丈夫該不再計較妻子的容貌,深知賢惠比美貌更重要。會過日子媳婦比會打扮的媳婦更讓人待見。
4、不惑之年(40 歲)
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咋過就咋過。不會再輕易被別人議論左右,這點本事應該有的,否則也對不起『不惑』這兩字啊。
5、知天命之年(50 歲)
半百之年,曾經滄海,閱人無數,見慣秋月春風,不再大驚小怪,歷盡是非成敗,不再憤憤不平。看新貴飛揚跋扈,可不動聲色。看大款揮金如土,也氣定神閑,耐住性子。
6、耳順之年(60 歲)
如果從政,該不再計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個樣,都是退休幹部;如果經商,該不再計較利大利小,錢是掙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態平和對自己身體有好處;如果舞文弄墨,當不再計較文名大小,文壇座次。
7、古來稀(70 歲)
人到古稀,該不再計較的東西更多,看淡事情更廣。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是不是說明都可以不再計較了,這個歲數的老人,要有三樣特別積極: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良好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