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估老年人的生活能力
軀體健康可從健康的自我評價、醫學症狀、慢性病狀況等方面綜合分析,通常根據三個方面:(1)形體健康狀況,具有標准體格指數,無顯著駝背或異常畸形。(2)有一定的體力,肢體靈活,步態平穩,具有相應的聽、視力,無明顯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異常。(3)未發現顯性病理缺損和器質性疾病。
心理健康測評要全面
心理健康,是指其心理行為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目前提出的評價標准為十項:(1)有充分的安全感。(2)有自知之明。(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4)能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接觸。(5)能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情緒豁達並控制有度。(8)保持良好的和適當的人際交往。(9)能在集體允許范圍內作適度的個人發揮。(10)在社會規范之內,恰如其分在滿足個人基本需求。
社會健康測定的標准
老年人應當著重測定其個體參與社會的能力,具體有下列內容:(1)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2)能應付一定的緊張壓力。(3)有一定的社會交結能力。(4)有和諧的社會關系。(5)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能現實地處理周圍發生的問題。
(6)對於社會規范內給予的基本需求感到滿足。
經濟狀況作參考判斷
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常廣泛地影響其物質和精神生活。絕對和相對貧困對健康存在明顯的影響,俗諺「家寬出少年」,就是說明經濟狀況與人的健康有關。評估的方式是根據其經濟收入與個人開支是否平衡,還是有賴於支援等來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