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文「善」是什麼意思
1、完好;美好;圓滿;共同滿足。
例句:西漢 劉向《戰國策・趙策》: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
白話譯文: 難道認主的子孫就一定不善良嗎?
2、善良;好心。
例句:春秋 孔子《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白話譯文: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3、慈善。
例句:唐 韓愈《原毀》: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
白話譯文:提心吊膽地只怕那個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處。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種技藝容易學會。
4、表示應諾。對,完好。
例句:西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善?」
白話譯文洞擾罩:先生應答說:「好」
5、某方面,高明,工巧。
例句:春秋 老子《老子》: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白納鬧話譯文:善於關門的人,不用門栓鎖頭卻叫人打不開。善於用繩子打結的人,不用繩子捆紮卻叫人解脫不開。
6、善於;擅長;領先。
例句:明 劉基《賣柑者言》:杭有賣果者,善藏柑。
白話譯文: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擅長貯藏柑橘
7、修治。
例句:戰國 莊子《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
白話譯文:將刀擦凈,收藏起來。
8、喜愛。
例句:春秋 左丘明《左傳》: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白話譯文:老百姓喜歡的事,我就採納實行之;老百姓憎惡的事,我就改正之。
9、羨慕。
例句:魏晉 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白話譯文: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感嘆自己一生行將告終。
10、好人;好事;好處。
例句:宋 沈括《夢溪筆談》:存撫良善。
白話譯文:安撫好人。
(1)褔善養老院擴展閱讀
古今中外關於善的名言
1、做一個善良的人,為人類去謀幸福。——(俄羅斯)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2、善良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一種行為。——(法)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3、善是精神世界的陽光。——(法)雨果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4、善良與品德兼備,猶如寶石之於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英)蕭伯納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
5、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美)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作家、演說家,真實姓名是李仿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