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居家養老住宅適老化改造有必要嗎
這是什麼操作,住宅適老化改造當然有必要。
目前,大多數老年人首選的仍是居家養老。針對居家養老中容易遇到的摔倒、生活不便等難題,居家適老化改造應運而生。通過對老年人的居家環境進行適當改造,讓老年人擁有一個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
各地相繼推動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一些地方也做出了有益探索。卧室、衛生間等老人所處的場所多加裝扶手,浴室配備洗澡椅,地面鋪設防滑墊,增裝智能感應燈等等。
但這遠遠不夠,後續還應加設便於移動癱瘓老人的設備和加裝電梯等。
⑵ 想開一家民辦養老院需要什麼硬體設施需要多少投資
如何申辦養老院
一、申報養老機構的主體范圍是什麼?
根據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提出辦院申請。
二、合法申辦人向什麼機構提出申辦申請?
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三、申辦養老院,須提交哪些資料?
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交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四、開辦養老院應具備什麼條件?
接到民政部門可以申辦的答復,申辦人就向該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能領取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五、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民辦非企業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⑶ 敬老院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要清楚 目前中國的比較常見的養老院類型,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政府、集體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通常見到的敬老院或者福利院大致屬於此類。 另一類就是民營/私人投資興辦的盈利性養老機構,比如養老院、老年公寓、養老社區。公立養老院收費低,但是環境服務水平有限,通常有戶籍限制,優先接納五保戶、失獨家庭、特困老人。
盈利性養老院的收費較高,設施服務相對也很高,沒有戶籍限制,醫療康復,飲食活動方面都比較完善。經濟實力方面,選擇合適中高低檔的養老機構。目前深圳中低端養老月費在3000-6000之間,高端的一般在8000以上。健康狀況方面,要考察養老院的醫療實力,並分別選擇自理型養老院和護理型養老院。飲食習慣方面,民以食為天,決定入住養老院前可以去體驗試住,飲食方面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娛樂活動方面,老人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所以要考察養老院內的活動安排,社工的數量和素質。其他方面,選擇養老院養老畢竟是一個重大的決策,牽扯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要多方面考察,要求試住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注意事項:近年來借養老之名義非法集資案件時有發生,老人要提高警惕。
選擇正規大公司建設的養老院是首選。
⑷ 獨生子女陪護假國家規定
法律分析:對於獨生子女陪護假是,國家未作專門規定,一些地方法規對此是有規定的。根據媒體的統計,我國福建、廣西、海南、湖北等16地,均有推出獨生子女護理假政策。但各地對此的規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申請不超過20日的帶薪假期。
以深圳市為例,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在其住院治療期間,其獨生子女可以申請不超過20日的護理假,並且這20日的假期,是帶薪假期,不會影響到個人的出勤和福利待遇。不過草案公布後,引起爭議,目前關於護理假的內容已刪去。
法律依據:《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
第十五條 老年人養老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依法負有贍養、扶養老年人義務的子女、配偶及其他人員,應當依法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
第十六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和支持社會力量,依託社區,按照就近便利、安全優質、價格合理的原則,為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務:
(一)日間托養、助餐、助浴、助潔、助行、代繳代購等;
(二)居家護理、健康體檢、健康管理、醫療康復、安寧療護等;
(三)關懷訪視、心理咨詢、情緒疏導等;
(四)教育培訓、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養生等;
(五)安全指導、應急救助等;
(六)法律咨詢、識騙防騙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
第十七條 市、區民政部門應當會同財政等部門根據養老服務內容,制定社區養老公共服務目錄,明確服務種類、性質、內容和費用標准。
第十八條 區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補貼和其他激勵措施引導、支持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完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相互銜接的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專業化照護服務。
第十九條 區民政部門應當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提供下列服務:
(一)家庭照護服務技能培訓;
(二)心理健康咨詢和干預服務;
(三)替代老年人家庭照護者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臨時或者短期照護。
第二十條 老年人家庭進行生活設施無障礙改造,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向社區基層組織提出申請,由街道辦事處匯總報送區民政部門審定後,按照下列方式給予資助:
(一)屬於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由區財政給予一定補貼;
(二)屬於特困老年人家庭的,由區財政給予全額資助。
前款具體辦法由市民政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條 民政部門應當建立社區高齡老年人巡訪制度,定期對高齡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進行上門巡訪或者電話巡訪。
第二十二條 鼓勵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物業服務企業、家政服務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可以委託相關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運營管理。
市、區人民政府可以通過公建民營、提供場地、租金補貼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
第二十三條 區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老舊住宅區的坡道、公廁、樓梯扶手、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