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的飲食要注意哪些
合理飲食可以使人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老年人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宜清淡,忌過咸
中醫自古以來主張老年人的飲食要清淡,這與現代醫學的觀點是相同的。如果老年人的飲食過咸,機體攝人的鹽就可能過量,而鹽容易造成高血壓病並影響心、腎功能。此外,所謂清淡飲食,除了少進食鹽之外,還包括在食物加工上應多採用煮、蒸、燉、煨等方法,少用煎炒、油炸等加工方法。
2.飲食宜多樣,忌偏食偏嗜
老年人的食物多樣化,能保持營養平衡,攝人身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從而有利於健康長壽;反之,則會因為缺乏某種營養素而影響健康。應該注意的是,食物種類的多樣化是必要的,但總的攝人量應該少,以八成飽為宜。再者不能偏嗜咸、酸、甜、苦、辣等飲食。因為這類食品對老人身體不利。
3.飲食宜節制,忌暴飲暴食
因為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減退,腸胃適應能力較差,故切忌暴飲暴食。老年人暴飲暴食不但會造成消化不良,而且還是誘發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飲食要有節制和規律,盡可能少食多餐。不飢餓、不過飽,飲食定時、定量,還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這將大大有利於健康長壽。
4.飲食宜新鮮易消化,忌過冷過熱
因為過冷過熱的飲食,都易刺激消化道黏膜,特別是食道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和營養吸收。老年人應多吃易於消化的飲食,食物應盡量切碎煮爛,肉可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葉,但也不宜過細,因為適當的纖維素有利於大便通暢且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利,並且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健康長壽有益。
5.忌肥甘厚味
所謂肥甘厚味,就是中醫所說的膏粱厚味,一般是指非常油膩、甜膩的飲食物。這樣的飲食物雖然營養價值較高,但因為脂肪和糖的含量也很高,容易造成老年人身體肥胖、體重增加、血脂升高,氧消耗量要較正常增加30%~40%,從而影響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的功能,甚至可導致心肺功能衰竭。肥胖者還極易並發糖尿病、膽石症、胰腺炎等疾病。同樣,肥胖或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也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形成冠心病、腦動脈硬化以及高血壓、腎功能減退等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病變,影響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壽命。
6.戒煙酒
煙酒的害處誰都知道,故不贅述。
② 老年人飲食要注意什麼
因胃腸功能減弱,有些飲食老年人不宜多吃
1.不貪肉:老年人過多地食肉,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從而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2.不貪精:精細米面中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含量較少,營養不及粗米粗面。因此,老年人應適當多吃些粗糧。
3.不貪硬: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較弱,如果貪吃堅硬或未熟爛的食物,時間久了易患胃病。
4.不貪快:老年人往往牙齒脫落不全,飲食貪快易造成咀嚼不爛,從而增加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適。同時,飲食太快還會增加發生魚刺或肉骨頭鯁喉等意外事故的危險。
5.不貪飽:老年人飲食應七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發生猝死。
6.不貪酒: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性,還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損害肝臟,使血壓升高等。
7.不貪咸:老年人攝入過多的鈉鹽,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臟病及腎臟疾病等。因此,老年人的日常飲食應清淡一些,要少吃鹹菜。
8.不貪甜:老年人經常食用過多的甜食,可造成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癢症、脫發等,不利於身心健康。
9.不貪遲:老年人的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宜遲,這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飯後休息,還可以避免積食或發生低血糖。
10.不貪熱:老年人的飲食宜溫不宜燙。過燙的飲食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時間久了還易引發食管癌和胃癌。
③ 冬季老年人的營養飲食
老年人如何過冬
冬季天氣寒冷、氣候乾燥,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稍不注意便會引起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特別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發生,而且,由於在冬季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會並發肺炎,還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許多老年人害怕過冬天,使得一到冬季常常給老人心理上增加很多心理負擔。
其實冬季並不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適應冬令氣候特點,順其自然:重視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過冬天。為了平安地度過冬季,老年人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氣溫較低,為了抵禦寒冷,機體調節功能也在發生著顯著變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組織代謝加強等,而老年人由於主要臟器逐步老化且功能減退,皮膚松馳、皮下脂肪減少機體代謝功能低下,適應性和抵搞抗力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顯的低於青年人。因此,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老年人中高血壓,中風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現,產生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此外,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之後,還容易發生手足裂、凍瘡或皮膚癢等。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 防止感冒。
二是重視飲食調理: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 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於搭配、葷素夾雜,以增加營養、增強禦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是講究心理衛生:臨床實踐多次證明,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而冬季則是自然界陰盛陽衰之季。所以老年人應該避免憂郁、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經常保持情緒樂觀、精神愉快,科學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使意志安寧、心境恬靜。另外,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應保持8-10小時的睡眠時間並應午睡,睡覺前不要過於興奮。
四是改善居室環境:在冬季,人們為了禦寒而將門、窗緊閉起來,再加上取暖設施的使用,致使室內的空氣乾燥、污濁,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內溫度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
五是注意取暖適度:正確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過10分鍾。
六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在冬季,老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鍛煉,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七是不宜洗浴過勤: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熱,洗後最好喝一杯熱開水。
八是切忌煙酒嗜好:冬季房門緊閉,煙霧不宜外散,吸煙對人體十分有害,如若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由於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灑後體虛易使外寒之邪乘機而入,寒熱錯雜, 極易給心、肺、腦造成損害。
九是避免外出時間過長:由於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而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傳染病。
十是有病早治:老人在冬季如稍有不適如:食慾不佳、發熱、咳嗽、胸痛、心悸、氣短、疲乏無力等,應及時去找醫生診治,以免延誤治療,造成病情加重。
參考資料:新世紀健康網
老人飲食宜與忌
老年飲食養生,是從老年人代謝特點出發,合理飲食,滋養五臟,補氣養血,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宜素少葷老年人長期過食葷膩食品,容易罹患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在膳食上應忌大葷,宜多吃各種蔬菜與水果。素為主,少佐葷,注意葷素搭配,以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的需要。古代養生家曾提倡:「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表明不同營養在體內可以互補。
宜鮮忌陳鮮與陳是指食物質量的好與壞。新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多,而且味道鮮美,既能誘發老年人食慾,又便於消化吸收。老年人由於機體免疫力減退,肝臟的解毒功能降低,在飲食中應忌食一切腐敗變質的食物及半死的甲魚、螃蟹。
宜少忌多老年時期胃腸道消化功能降低,如果飲食過量,極易造成胃腸負擔過重,出現噯氣、腹脹、腹瀉等症狀。飽餐可損害腦功能,促人衰老。古人說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活動量的大小、熱能消耗的多少等具體情況,實行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則。
宜軟忌硬老年人由於腎氣虛弱,牙齒松動無力,可使胃腸蠕動減緩,消化液分泌減少。在飲食上以松軟為好,不吃油炸火烤類堅硬食品。在食物烹調上,以蒸、煮、燉、燴為主,有助於消化吸收。老年人以食粥養生最佳,尤其是早餐食粥,有利養胃。
宜淡忌咸老年人食慾降低,故而在食品的烹調加工上除注意色、香、味俱全外,還應宜淡忌咸。飲食過咸會使鈉離子在人體內過剩,引起血管收縮,致使血壓升高,造成腦血管障礙。老年人應嚴格控制鹽量,每人每天以3克左右為宜。老年人在飲食上,還應忌過甜、過辣的食物,防止身體發胖或胃腸受刺激。
宜溫忌寒老年人多屬虛寒之體,故每到冬季普遍感覺怕冷和四肢不溫。喜食過熱、過燙的食物,這對食道、胃形成一種機械性刺激,有誘發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險。在深秋和冬季,宜選擇食用具有溫補作用的食品與葯膳等,以利保養元氣,熱天要少食生冷食品,尤其是冷飲,謹防損傷脾胃,引發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病症。孫思邈對寒溫適度提出測量的方法:「熱無灼唇,冷無冰齒。」中醫認為陽虛寒證,應禁忌生冷寒涼性食物;陰虛熱證,應忌辛辣煙酒及其它熱性食物。
宜茶忌酒茶葉是營養豐富的最佳飲料。老年人適量飲茶,可補充維生素、葉酸、煙酸等必需的營養物質。飲茶有提神、醒腦、改善腸胃功能,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齲齒、癌症等。老年人飲酒則害多利少,酒能使人體的組織器官受損害,降低智力和加劇痴呆症狀。長期酗酒可引起胃和肺的出血與肝硬化,甚至發展為肝癌。
老年人冬季十大滋補美食
冬令進補,是我國傳統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祖國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系。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
現收集10大冬季滋補美食,介紹如下,祝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時強身健體。
羊肉湯
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製法: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把羊骨架放鍋里,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撇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凈了,放些蔥姜,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像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
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里,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佐料,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里,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蘿卜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原料:豬排骨500克,蘿卜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製法:蘿卜切絞成塊,蔥切段,姜切片。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蘿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後,轉用小火燒25分鍾,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澱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
清燉馬蹄鱉
原料:甲魚1隻
④ 老年人冬季飲食注意事項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老年人由於咀嚼、吞咽、消化能力都比較差且春節期間運動較少。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5到6餐進食,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也可以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
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像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
到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
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
B
近年來的研究逐漸顯示,維生素
B與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
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
B。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6.限制油脂攝取量
老年人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8.少吃辛辣食物
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
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了。
⑤ 老年人最合理的飲食是什麼
老年人的飲食應當是低熱能、低脂肪、高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平衡膳食。對專於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按每天的活動量合理安排飲食。
一、食物的內容和食物的量:一日主食量應掌握在250克~300克。蛋白質食品,如牛奶每天最少250毫升,甚至可增加至500毫升,最好飲酸奶。雞蛋1個,肉類100克,豆類100克,蔬菜400克~800克,植物油20毫升~30毫升,鹽4克一6克。水果1—2個。把上述食物安排在各餐次中。根據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原則,早餐與午餐可安排豐富些。注意食品花樣要多,肉類食品可多選用魚肉,注意粗細搭配等,並可多食一些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如豆製品、木耳、銀耳、海帶、紫菜、香菇等。加餐可用酸奶、水果等。
二、餐次安排,每天5~6餐,3次正餐之間可加1—2餐。老年人睡前可飲用牛奶,這對睡眠有好處。
三、烹凋方法要少用油,使食物清淡、易消化。
四、飯後不再吃甜食,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厚味、油炸食品。
⑥ 老年人如何正確飲食
老年人正確飲食:
1、有粗有細、不甜不咸
為維持全面均衡的營養,應粗細糧搭配,單吃版粗權糧或單吃細糧,都不能維持全面的營養。粗細糧搭配,一個禮拜吃三四次粗糧,如棒子麵、老玉米、紅薯等,粗細糧搭配營養最合適,有明顯的蛋白質互補作用,能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還有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的互補效益。
2、四五頓、七八分飽
「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吃飯的次數,即在總量控制下,少食多餐。僅僅少量多餐這一飲食習慣本身,就可以相當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高血脂。在每日攝取量不變的情況下,早、中餐比例大,有利於降血脂、減體重,晚餐所佔比例則相反。少食多餐可使血糖波動幅度及胰島素分泌幅度變化趨緩。對於超重者,應當早餐佔40%,午餐佔40%,晚餐佔20%,有助於降血脂減肥。
⑦ 怎樣安排老年人的飲食
由於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