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我國老年人劃分標准為

我國老年人劃分標准為

發布時間:2024-11-12 01:33:06

❶ 新的老年人劃分標准

法律分析:把60歲作為我國老年人的劃分界限。現階段我國老年人的劃分標准按照時序年齡為:45-59歲為老年前期,即中老年人;60-89歲為老年期,為老年人;90-99歲為長壽期,100歲及以上為壽星,即長壽老人。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現代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將人的年齡界限做出新的劃分: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老人,75-89歲為老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年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四條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❷ 老年人是指多少周歲以上的公民

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人。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於老年人。


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將15-44歲的人群稱為青年人,45到59歲的人群稱為中年人,60到74歲的人群稱為年輕老年人,75歲以上的才稱為老年人。把90歲以上的人群稱為長壽老人。


對於60歲以上或者沒有生活能力或者子女經濟獨立時,子女要承擔贍養義務,給老人提供經濟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慰藉的義務。


老年人面臨的問題:


1、逐漸從勞動職業生活活動中退出。這是老年生活方式最突出、最根本的特點。越到高齡期,這一特點表現得越明顯。與此相應的是勞動收入的喪失或減少。


2、社會政治活動明顯減少,相應的是與社會接觸減少,人際交往的頻率顯著降低,嚴重的甚至可能產生與社會的脫離,於是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


3、家庭生活活動成為活動的主要內容。家庭是活動的主要場所,家庭成員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夥伴。因此,家庭生活活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年生活的質量。


4、生活活動空間明顯縮小。家庭成為老年人生活活動的主要空間;家庭成員成了老年人人際交往的主要對象。這將給老年人生活質量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我國老年人劃分標准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個地方 瀏覽:711
90歲宮頸癌 瀏覽:888
心衰病人老年痴呆 瀏覽:44
依立紫砂鍋用了老年痴呆 瀏覽:850
濟南市工人退休金多少 瀏覽:744
日本東京有多少位百歲老人 瀏覽:351
老年人牙黃怎麼治 瀏覽:78
如何讓老人感覺有氣質 瀏覽:537
為什麼心不好的老人越長壽 瀏覽:878
什麼是好父母恩威 瀏覽:648
美國不老60歲名模 瀏覽:543
2014黑龍江省養老金 瀏覽:446
孝敬父母短句10字 瀏覽:534
現在企業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150
感謝父母應該做哪些行動 瀏覽:897
60歲人的性格 瀏覽:356
全國自助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30
父母結婚費用多少錢 瀏覽:515
嬰兒體檢為什麼會有問題 瀏覽:183
養生堂南瓜怎麼吃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