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寧武鳴陸斡鎮有高速出口嗎
你可以打開地圖,上面去看一下,如果標注有的話,那就是有的
2. 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在哪裡交社保
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在哪裡交社保
雖然時下武鳴縣已由縣改區,但機構的社保還是沒多大變化,只要到陸斡鎮政府去咨詢一下不就明白了。
3. 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人均最低收入
目前,武鳴大致有28個壯族歌圩點,多數於農歷三月舉行,如初三的有縣城、甘圩、那羊等14處,三月初九有陸斡、覃李等4處,清明之日有覃內、三月十三有羅波等。
4.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陸斡村郵編是什麼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陸斡村郵編是530111
5. 武鳴縣陸斡鎮燕整齊村筆山屯歷史
武鳴縣歷史悠久,賢人輩出,史稱「首善之縣」,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較發達的縣份之一。中國壯語以武鳴壯話為標准音。區位優越,物產豐饒,山水秀麗,使武鳴的經濟發展得天獨厚,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後最早對外開放的兩個縣之一。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縣境屬象郡地。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今縣境屬南越國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縣境東屬領方縣,西屬增食縣地,隸鬱林郡。 三國屬吳。 元興元年(264年),領方縣、增食縣分別改為臨浦縣、懷安縣,今縣境分 屬鬱林郡的臨浦、懷安縣地。 晉太康年間(280—289年)臨浦、懷安縣分別復稱領方、增食縣。今縣境分屬鬱林郡的 增食、 領方縣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置晉興縣,屬晉興郡,增食縣改為增翊縣,今縣 境分屬晉興郡的晉興縣和鬱林郡的增翊、領方縣地。 南朝屬晉興郡增翊、晉興縣和領方郡領方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領方郡,領方縣屬鬱林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晉興縣為 宣化縣,今縣境分屬鬱林郡的宣化、領方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領方縣地設止戈等7個縣。武德五年析宣化縣置晉興縣、朗寧縣。 今縣境分屬朗寧、晉興、止戈等縣地,隸邕州。 五代屬南漢。分屬朗寧、晉興、止戈縣地,隸邕州。 宋開寶五年(972年) ,撤朗寧縣,改為永寧鄉,並入宣化縣;晉興縣改為樂昌縣;廢 止戈縣,改為止戈鄉,並入上林縣。隸邕州。同年,撤封陵縣並入武緣縣。景祐二年(1035 年)撤樂昌縣並入武緣縣,武緣縣治所移到原樂昌縣葛圩蘇村(今雙橋鄉蘇宮村板蘇屯), 今縣境始為武緣縣地。治平四年(1067年)撥上林縣止戈鄉和宣化縣永寧鄉入武緣縣。縣治 仍在今雙橋鄉蘇宮村板蘇屯,隸邕州。 元屬武緣縣地,隸南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緣縣治所由葛圩蘇村移至今縣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七 月在今縣境兩江鄉東北一帶置鳳化縣,嘉靖七年(1528年)鳳化縣治移到上林縣三里。今縣 境仍屬武緣縣地,初隸南寧府,隆慶六年(1572年)隸新寧州,萬曆五年(1577年)十月改 隸思恩府。 清屬武緣縣地,隸思恩府。 民國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縣人陸榮廷任廣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鳴於天 下」,將武緣縣更名為武鳴縣,隨後又升為武鳴府。民國2年6月,復稱武鳴縣,隸屬邕南道, 民國3年6月邕南道改名南寧道。民國15年6月廢除道制,武鳴縣直隸廣西省政府。民國19年, 屬賓陽民團區。民國21年改屬南寧民團區,區治武鳴。民國23年屬南寧行政督察區。民國28 年2月屬武鳴行政督察區, 區治武鳴。民國29年4月屬廣西省第八區。民國31年3月並區,劃 歸廣西省第四區,區治南寧。民國37年改屬廣西省第十一區,區治武鳴。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0月成立武鳴人民專員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鳴解放。 縣名仍為武鳴縣, 縣治不變,屬武鳴人民專員公署。1950年屬武鳴專區。1951年1月,劃屬 南寧專區。8月,改屬賓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邕寧專區;12月,改屬桂西壯族自治區。 1956年屬桂西壯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改屬邕寧專區。1958年,屬南寧專區;12月與隆安 縣合並, 稱為武隆縣,縣治在武鳴城廂鎮。次年5月兩縣復分,武鳴縣屬南寧專區轄。1983 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鳴縣劃歸南寧市管轄。
6. 廣西自治區南寧市武鳴縣陸斡鎮陸斡街哪兒有布丁粉賣
把省份都弄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