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慢性病預防

老年人慢性病預防

發布時間:2020-12-18 13:13:29

㈠ 老年慢性病護理

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全球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是一個老年人口最多,發展最快的國家。2006年,我國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遞增。

據預測,到2050年將達到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25%。老年人是社區的特殊人群,因年齡、生理、心理特徵及社會角色的轉變,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健康問題突出,對護理需求量很大。

據目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尚不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國家、社會都不可能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較多的養老機構,絕大多數老年人慣用傳統家庭養老方式。因此,開展社區老年護理,滿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維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將成為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

1社區老年人護理現狀1.1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及對社區護理的需求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無重要臟器疾病的所謂健康老年人僅佔20%~25%。本課題組對寧夏固原城區老年人健康狀況及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顯示,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骨關節病,與國內相關文獻報到相一致。

隨著傳統家庭結構變化,空巢老年人增多,孤獨、貧窮、社會角色缺如等因素,使老年人認知功能受損,抑鬱症狀加重。

吳蓉等對都勻市社區老年人抑鬱症狀影響因素分析顯示,老年人抑鬱症狀發生率為50.47%,且受生理、心理、經濟、家庭、社會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單靠家庭無法滿足老年人身心需求,需要醫療、社區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極大促進作用,老人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心理障礙就越少。李繼坪等對成都市老人社區護理需求調查顯示,老人社區護理需求佔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為50.0%,農村需求率為78.7%。老人主要希望提供家庭訪視服務,部分希望提供老年公寓式服務,既能滿足自己的社會交往需求,又能減輕子女負擔,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

1.2目前國內社區老年人護理形式1.2.1建立社區老年人檔案社區老年人護理管理以社區服務中心(站)為基礎,以入戶建檔形式,為所轄社區內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篩選老年病人,並根據所患病種分類排序,掌握第一手資料。

社區護士進行分片管理,對社區內60歲以上老人實行三級預防服務,一旦老人生病住院就會迅速得到關於老人病情治療、預後及家庭狀況的信息,對出院轉入社區的老人也可實行連續跟蹤護理。

1.2.2開設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是老年人社區護理的主要形式。老年人由於行動不便、固執、恐懼、經濟等原因而不願去大的醫療機構診治,更願意在社區及家庭中接受幫助。

20世紀50年代後期,最初是在上海以家庭病床的形式展開。80年代末有了大規模的家庭病床,為慢性病和不需住院的病人提供服務。90年代社區護理迅速開展,目前全國大約有500萬戶家庭開設了家庭病床,僅在上海就有4萬余張。社區中家庭病床主要提供家庭訪視、臨終護理、康復訓練、健康體檢等形式多樣的護理服務。其便捷及醫療費用低廉,使因疾病特點及特殊經濟狀況就醫的老年人群成為主要的受益者。

1.2.3建立老年護理院上海是我國最早創辦老年護理院的城市,在1988年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老人護理院。至2001年11月底已注冊的老年護理院達64家,為老人實行24 h全日制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善終全方位服務。目前,國內常見的其他形式有

(1)獨立老年病院,主要服務對象是醫院所處地域的社區人群,並對本院出院後的老年人進行家庭訪視等。

(2)獨立的老年人社區保健診所,不依附醫院,受社區綜合管理,為所在社區所有老年人建立檔案,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健康服務,如上門打針、換葯、定期體檢、臨終關懷等。

(3)老人院、老人公寓護理中心。(4)老年日托護理中心,可以將老年人送到老人日托中心由專門的社區護理人員對老人進行照顧。

1.3社區老年人護理存在的問題

1.3.1老年人社區護理資源配置不平衡老年人社區護理資源趨向城市集中,農村社區護理尚未引起關注,存在區域、城鄉差別。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老年人社區護理資源(包括人、財、物、技術、信息)的配置集中在東部地區、大城市、大醫院。家庭病床利用主要是家庭住址離醫院較近,幹部、工人多,城市居民多。

1.3.2社區護理工作缺乏合理的組織管理體系雖然衛生部頒發了有關發展社區護理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為社區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但是並沒有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目前的社區護理機構都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社區管理體系。

一般由醫院派出幾名護士和醫生到社區衛生站工作,服務范圍局限,沒有從根本上擺脫社區護理的從屬地位。同時社區護理工作開展缺乏相應的護理法律做充分保障,使社區護理工作尚未發揮其獨特優勢作用

1.3.3老年人衛生資源的利用受經濟制約本課題組對固原城區老年人健康狀況及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顯示,影響老年人就醫主原因之一是受經濟制約。而絕大多數老年人經濟來源有限,醫療費用完全自理,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長期醫治中,經濟困難是導致他們對衛生資源利用低的一個突出問題。

1.3.4缺乏專業老年護理人才社區護理工作因其服務對象廣泛性、內容的綜合性、貫穿生命全程的連續性等特點,對社區護理人員要求較高,應在掌握多學科護理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較全面的護理技術和應對能力。

目前,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社區護理人員多是從各醫院臨床科室轉到社區護理工作,部分護理人員未經過崗前培訓,觀念仍停留在以疾病為中心的院內服務,對老年人身心特點、護理模式及老年保健知識較缺乏

2老年護理展望2.1重視發展農村社區護理,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我國人口有9億分布在農村,全民保健的重點也應放在農村。近幾年,農村勞動力外流,許多上了年紀甚至患病的老人在農村依然是家庭生活主要勞動力,農村養老問題困難突出。

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需統籌安排,投資興建鄉村社區衛生機構,借鑒香港老年社區護理特點,採用國家補助、鄉村共建方式將養老機構與社區護理機構融合一體,讓有條件老人入住,緩解家屬的護老壓力。同時注重鄉村社區資源的配置,利用現有的交通通訊設施,嘗試建立一個覆蓋城鄉的老年人社區護理服務網路,實現資源共享,使農村的老年人也能獲得醫療、康復及護理照顧。

2.2建立科學的社區護理體系及護理法規國家已將老年人的預防保健工作納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之中,社區護理逐步向系統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政府應據地域、人口結構、經濟等特點出台相應的監督機制,有關管理部門可根據社區護理的特殊性制定出社區護理人員應遵循的道德法規、社區護理質量指標、績效考評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社區護理人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考評。英、美、日等國都有較完善的機制,我們可以借鑒,確保社區護理質量,推動我國社區護理事業全面發展。

2.3健全老年人醫療保障制度發展老年社區服務的最大困難是經濟問題,老年人是醫療保健高需求人群。2006底推行的農村醫療合作,只限於重大疾病、住院費用的報銷,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仍不能解決其經濟問題。政府應將社區衛生服務屬醫療保險的服務項目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同時為60歲以上老年人及低保、五保、殘疾人免費體檢,進行常見病的篩查。引導老年人社區就診,緩解老年人的費用負擔。此外,還可以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加快老年保健籌資機制,逐步建立醫療護理保險制度,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醫療保健需求。

2.4加強社區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國外的社區護理教育已進一步分化為不同專業方向。如韓國的社區護士分為精神保健看護師、家庭看護師、助產師、保健診療員、母子(婦幼)保健人員等。國內的社區護理教育尚未分化,老年專業護理人才短缺。

各級醫學院校應培養具有專科、本科以上學歷的社區護理專門人才,開設老年護理課程、老年護理技能課程,如常用護理技術、急救技術、健康教育、人際溝通技巧等,並開設老年護理相關課程,如老年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老年護理倫理學、老年護理心理學等。

㈡ 人一般到多少歲開始有「慢性病」,要怎麼預防呢

對,中老年人確實是佔大部分比例,但是現在很多青年也提前進入了慢性病的隊列里,很多年輕人提前透支了自己的青春,到老了落下一身病

㈢ 慢性病老人應注意什麼

1.首先心臟不好和腦梗都不能大幅度運動,可以摻著她老人家每天在屋裡走半小時,累了可以每次走10或15分鍾,分2-3次走完。堅持每天30分。每天適量運動對身體的各種慢性病都有好處,運動前後都要喝點溫開水,對腦血管有好處。晚睡前和早晨起來都要喝點溫開水,預防腦梗。

2.老人家因為胃不太好,可以把蔬菜切碎、煮爛、水果切成小塊。吃飯要定時定量。每天多食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除菠菜外),對糖尿病和痛風都有好處。還可以增加飽腹感,減輕飢餓。水果要吃血糖生成指數低的梨、蘋果、柑橘、柚子、櫻桃等。
3.主食要粗細搭配,精米和精面都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吃的時候可以摻一半的粗糧,麥片、燕麥、小米、蕎麥、或者適量的豆類。容易餓可以在飲食里添加適量紅薯,血糖生成指數為中等,可以增加飽腹感,不過要限量。
4.每天適量食用奶和奶製品,增強免疫力,預防骨質疏鬆。奶類和奶製品的血糖生成指數都很低,都可以飲用。
5.大豆屬於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每天適量的少吃點,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好處。
6.適量食用淡水魚,對糖尿病和增強抵抗力有好處。淡水魚嘌呤不高。
7.適量食用動物性食品,牛肉、羊肉、鴿肉、鴨肉。提供優質蛋白質,且較宜消化,適合老年人食用。但要注意節制。
8.飲食注意清淡少鹽。不吃油炸食品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動物內臟)。
9.每天堅持監測血糖,找主治醫生,選擇一款對胃刺激小的控糖葯物
10.晚上用溫水泡腳,水溫不高於40度,可以促進睡眠。

㈣ 老年人慢性病

老年人的慢性病太多了,人老了,和機器一樣老了

㈤ 如何更好的預防慢性病

管住嘴,邁開腿
那麼要怎樣把握自己的日常攝入?「可以用十個網球作為參照物,將人體所需食物分為四大類,人體大約需要一個網球的肉,兩個網球的主食,三個網球的水果,不少於四個網球的蔬菜。主食是一定要吃的,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主食也一定要吃的,而蔬菜可以使勁吃。此外每天一個雞蛋是必須的,要連黃全吃了,這不會影響血脂水平。蛋黃非常營養,對心臟系統維護非常重要。每天一斤牛奶也是必須的,我們中國人膳食裡面鈣的含量很少,所以很多老年人有骨質疏鬆。另外酸奶有補充益生菌的作用,幫助消化及吸收,吃完飯再喝對身體有好處。一小把堅果,核桃、杏仁、花生、榛子,榛子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另外撲克牌大小的豆腐,也促進健康。」
管住嘴之後,該怎樣邁開腿呢?「鍛煉有三個要素,頻度、時間、強度,頻度每周至少三次。有的人平時沒有時間,周末連續鍛煉幾個小時,突然大體能的消耗對身體非常不好。鍛煉平均每天半小時以上才能達到效果。另外是強度的問題,一定要使心率上去。心率對於健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運動、鍛煉會使人心率加快,每分鍾心跳60次和每分鍾跳80次的人比較,一天下來,心跳60次的人,會少跳24000多次,一個月下來少47萬次,一年下來少880萬次。所以運動要使心臟得到鍛煉。此外,力量型鍛煉可以延緩我們肌肉的萎縮。人衰老的一大特徵就是肌肉流失,老人顫顫巍巍就是緣於此。如果不鍛煉肌肉,從三十歲開始肌肉數量就逐漸減少,到75歲時只剩下50%。肌肉流失會引發很多像糖尿病之類的問題。因此美國心臟學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提出, 65歲以上的老人每周也應該鍛煉2-3次,其中要包括8-10種力量型鍛煉,做力量鍛煉可以延緩肌肉萎縮速度。」

㈥ 老年人怎麼預防疾病

蜂蜜是很適合老年人生理需要的營養珍品,國外早就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顯著降低,而對果糖的利用率則變化不大。這表明果糖和含果糖的產品是老年人最理想的糖類食品,它不僅能為機體提供能量和營養物質,還能為機體提供一種最適合節省收蛋白的碳水化合物,這或許就是許多老年人喜食蜂蜜的理論依據。
老年人吃糖容易導致血糖過高,從而引起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症、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而吃蜂蜜不會有這種情況,因為中有兩種易於吸收的糖:葡萄糖和果糖,並且它們的比例非常合適,相對來說,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比果糖。
因此,蜂蜜後,其中的葡萄被迅速吸收,而果糖卻吸收較慢,從而起維持血糖的作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茨和克諾等博士曾對一系列營養食品行過試驗,結果發現:除葡萄糖外,蜂蜜是人體吸收最快的物質,並且血液中不會有過多的糖分存在,而且血糖是以極為緩慢的速度恢復到最祿水平。
此外,蜂蜜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並對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老年人經常食用可以防治咳嗽,失眠,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胃腸潰瘍,便秘以及痢疾疾病。因此,蜂蜜被譽為:「老年人牛奶」是當之無愧的。

㈦ 老年人吃什麼可以預防慢性病

一要少 俗話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意思就是說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飽,要專給肚子留個兩屬分的空間。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如果人類時常保持兩分飢餓,其壽命將增長20%~30%。

二要暖 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胃喜燥惡寒,所以要避免冰的涼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於燙食,經常吃過燙的食物會損傷食管,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

三要早 所謂的「早」呢,就是到吃飯的那個點才吃飯,一般來說,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說「胃不和則卧不安」,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㈧ 身體情況較差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如何預防

遠離人群。不要和他們鬧念了,又在一塊兒。

㈨ 如何預防老人病老年人常見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於感冒、吸煙、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等原因,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反復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臨床表現有發熱、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狀,病情嚴重者咳嗽、喘鳴幾乎終年不停,並呼吸困難,繼續發展可並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氣候變化大的季節應特別注意預防感冒,感冒後要及時就醫;平時應少吃或忌食生冷、過咸、辛辣、油膩及煙、酒等刺激性的東西,減少或避免對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增強免疫力;居住的室內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床單、被褥、衣物要勤於更換和清洗,減少過敏源;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利改善呼吸系統的機能,增強對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高血壓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其發病原因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於多種環境因素參與使正常血壓調節機制失常所致。高血壓既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會導致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病變,從而產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出血、腦梗塞、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嚴重的並發症,危害極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應特別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熱能和體重,減少脂肪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攝入足量的鉀、鎂、鈣;戒煙酒或嚴格限制煙酒;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不同運動方式,控制好血壓,減輕體重,增強體力,降低胰島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減少精神壓力。 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主要是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病變而引起,病變的根源在於患者平常飲食不合理,體內脂質代謝紊亂,使得血脂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應慎食或節食油膩、炙燥、辛辣、生冷食物 ,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攝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蘿卜、西紅柿、黃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帶等;不吸煙、不酗酒;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保持足夠的睡眠;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積極防治與冠心病關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糖尿病糖尿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也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病。其誘發因素有:感染、肥胖、體力活動少、妊娠和環境因素等,臨床上有煩渴、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現,並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多種慢性並發症,如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肢端壞疽、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 防治措施:老年人應合理飲食,適當地吃,科學地吃,嚴格控製糖份和脂肪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減少攝取的總熱量;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的量,多吃一些蔬菜、麥麩、豆及整谷,並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促進新陳代謝,控制體重;放鬆心情,因為各種心理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強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生,保持良好心態對糖尿病的預防有積極作用。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由於大腦器質性損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可使記憶、理解、判斷、自我控制等能力發生進行性退化和持續性智能損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緒抑鬱者、患缺血性腦血管病或有長期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症狀,常被人誤認為是正常的衰老現象,使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防治措施: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現健忘現象,應及時到神經內科檢查就診;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缺血性腦血管病等疾病者應早發現、早治療;多吃魚類、蛋類、瘦肉、菌菇類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幫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記憶力;避免過度喝酒、抽煙和操勞,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勤動腦並多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心胸開闊,處事樂觀,避免精神抑鬱和緊張;經常做和手指有關的活動,如用手指旋轉鋼球或胡桃, 手工藝、雕刻、剪紙、彈奏樂器等,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腦力靈活性,延緩腦神經細胞老化。 防治老年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指數,不但是老人自身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年輕人,每一個為人子女者應盡的職責。在重陽這個溫馨的時節,讓我們一起為老人們的健康,投入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㈩ 中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有哪些誤區

大多數老年人都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慢性病,但對慢性病「三分治,七分養」的規律,認識不足,進入以下幾個誤區。

1.情緒急躁,缺乏耐心。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貫穿機體與致病因子相互斗爭的全過程。慢性病則標志機體與病痛處於相持階段。因此,病人應有足夠耐心,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盡力加強自身的抗病功能,促使疾病朝利於康復方向發展,最終戰勝疾病。倘若急於求成,情緒急躁,只能是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2.重視不夠,掉以輕心。慢性病的特點往往是時好時壞,不好不壞。時間一長,有的患者便喪失警覺,認為反正是那麼回事。尤其是病情有所緩解時,更容易掉以輕心。不定期復查、不堅持服葯,不注意調養、不重視防病,常導致舊病未除,又添新病,或者原有慢性病急性發作,延誤恢復。

3.輕信廣告,盲目投醫。不少慢性病病程較長,比較頑固,常有反復。有的患者求愈心切,一旦治療未達到自己預期效果時,便四處投醫,幻想能找到「神醫妙葯」,立竿見影。一些虛假、誇大的廣告宣傳,也常誤導患者,結果是勞民傷財,上當受騙;甚至病情惡化,後悔莫及。

4.濫用葯物,雪上加霜。慢性病需要按醫生處方堅持用葯,無疑是正確的。但有少數患者過分迷信葯物,過高估計葯物的作用。有的認為用葯種類越多效果越好,中葯、西葯、新葯、進口葯、偏方秘方,不一而足。結果不僅收不到治療效果,還極易出現毒副反應,損害肝腎功能,可謂雪上加霜。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慢性病預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子女養老問題協調找哪個部門協調 瀏覽:450
養生茶選擇什麼類目 瀏覽:858
保險買多少可以去養老院 瀏覽:131
重陽節夢見蛇是什麼意思 瀏覽:301
商丘市交養老金在哪交 瀏覽:316
襄陽養老金指紋電話 瀏覽:865
大同養老保險補繳2016 瀏覽:636
重陽節千壽宴 瀏覽:886
孝順故事200大全 瀏覽:41
怎麼寫老年公寓消防整改報告 瀏覽:12
佛教孝順父母因果故事 瀏覽:266
父母不考證怎麼辦 瀏覽:916
女的拿養老保險是幾周歲 瀏覽:411
政治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瀏覽:928
70歲以上駕車 瀏覽:268
老人如何補氣血吃什麼葯 瀏覽:364
觸動孩子孝順的視頻 瀏覽:841
念親恩重陽節作文 瀏覽:356
老年人披搭 瀏覽:242
社區老年的活動調查問卷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