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碰瓷警車要價兩萬是怎麼回事
近日網上曝光了一個老人碰瓷警車的視頻。從中可以看到這位老人緊貼警車躺下,不給警車任何移動的空間。
事發地在雲南曲靖交警大隊門口,警車停在這個地方很久了,老人到車面前就下車睡下去,開口竟然就要2萬塊錢……老人看起來一臉不想溝通的樣子。旁邊的警察蜀黍一直沒有動老人,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很久。
老人躺在警車前面不願起來,顯得很「堅定」。
老人與警車靠的很近,警車幾乎不能有任何移動,否則就有可能傷到老人。
這位老人碰瓷警車真的是前無古人了,不知到是誰給他這么大的膽子。
Ⅱ 遇到老人碰瓷怎麼辦,請懂得人幫幫我
踢死他!
Ⅲ 老年人碰瓷事件並表達看法作文500
人們都說碰瓷不好,搞不好會弄出人命,可有些人偏偏就要為一點利益去碰瓷。
有一次,我在外邊玩。一輛汽車 在車到上緩緩行駛。忽然,一位青年從路邊竄出來,撞在車身上。開車人趕緊停下車,走下車來。青年一邊慘叫一邊破口大罵,看到開車人,伸手就去抓他的衣領。開車人往邊上躲了躲,問:「你傷哪兒了幸虧我開得慢,要不然就糟了!」青年打斷開車人的話,惡狠狠的說:「慢什麼慢!再快老子還不成肉餅了?!想賴是不是?看!把我的手臂撞得這么厲害,你要賠錢!要賠錢!」人群中,幾個青年也在起鬨:「太不像話了,不認裝成這樣,還不趕快賠錢!」開車人明白自己遇上什麼人了,他靈機一動,說:「我身上現金沒多少,賠多了我受不了,賠少了又讓你吃虧,我看不如請交警來處理,反正我剛才在車道上正常行駛,而你走的又不是斑馬線,是不是違章,怎麼賠償,也正需要交警來認定、調解一下。」看到開車人摸出電話要報警,青年臉色頓時不自然起來,他用眼神跟那幾個小青年交流了一下,氣呼呼的說:「今天算我倒霉!我們走著瞧!」說完,他趕緊和那幾個小青年溜之大吉了。
有些人就是為了一點錢不擇手段,甚至連命都不要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不要和那些人一起做壞事,我們要讓我們的生命活的更加精彩!
Ⅳ 怎樣去應付老人家的倚老賣老及碰瓷
只能躲遠一點咯,一靠過來馬上保持距離。雖然這有點歧視老人,但為了自身安全,還是小心點為好吧。一旦發生事情,及時拍照,錄視頻,叫朋友過來咯。要麼就報警吧。
Ⅳ 你是怎樣看待老年人碰瓷的事件,如何解決
在安徽蕪湖的一抄條街道上,大學生小李正在正常的騎車,忽然,一位老人突然在自己不遠處的路上摔倒了,小李起初認為是老人自己走路不小心摔倒了,還很好心的將老人攙扶了起來,但是之後發生的事情令小李有些不解,老人堅稱是小李將自己撞到的,並且要求小李給2000元的賠償費,只能報警解決了
Ⅵ 老人碰瓷新聞800字時評作文
當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工作環境和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公民素質有所提升,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不難實現。但就目前社會狀況來看還有些不文明、不和諧的成分存在。老人「碰瓷」事件、老人摔倒訛人給我們帶來了更加深刻的深思。
1月13日,六安中店鄉六舒路中石化加油站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至現場,發現老人張某橫坐在馬路邊,其駕駛的電瓶車倒在路上,老人腿部有紅腫,駕駛員張某駕駛的轎車停放在加油站南側。經了解,老人稱由於轎車司機駕駛中右轉彎不當,與其電瓶車發生刮蹭,導致自己跌倒且腿部受傷。駕駛人張某則稱自己並未有駕駛不當的行為發生,雙方及親屬就此事發生爭吵。民警穩定雙方情緒後,確定案發時間,並及時調取加油站內監控錄像展開調查。通過視頻影像資料,民警了解到,老人張某在駕駛電瓶車過程中,因自身駕駛不當以及道路濕滑原因跌倒,與轎車司機張某無關。在事實及證據面前,老人承認了自己企圖索要錢財的目的。民警對老人批評教育後,責令其家人將其安全帶離。1月16日早晨六安開發區緯三西路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一前一後散步,道路兩側都是買菜小商販,正在這時一位中年婦女推著買菜小車從前方走來時,老婦女突然歪倒在地,中年婦女急忙放下小推車並將其扶起,轉身要走,後面的老頭將她拉住說到:「你不能走,老伴被你撞倒,要到醫院檢查,這是只聽老婦女叫喚身上疼,」中年婦女聽到其話回應到:「你這老頭,睜眼說瞎話,明明是她自己跌倒,怎麼能說是我撞的,真沒良心。難道扶人有錯,真是的。」圍觀的人都指責老頭不說真話,老頭氣急敗壞地說到:「誰再管閑事,就讓他賠老伴到醫院看病,」後來,中年婦女自認倒霉,付給1000元才算了事。
「碰瓷」現象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演化。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以來,它的花樣不斷地翻新一般用「碰瓷」手法的人,均具有吸引路人駐足、與陌生人攀談的本領。這種招術的表現手法有很多,其中使用的較多的應當算是「拾金平分」, 「你軋我腳了」、「你剮了我的車」、「你把我撞倒了」等等。前些年「碰瓷」事件常在大街、馬路上發生,時下已向鄉鎮和街道延伸,原因,沒有監控攝像設施,不容易找到「碰瓷」證據。更有甚者「碰瓷」已呈現團伙作案的趨勢,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出現了以此謀生的人,叫「職業碰瓷黨」。嚴重地影響社會安定和良好秩序,有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路遇老人扶不扶?回答:一是以前可能會扶,但是現在看了太多的報道,所以不敢去扶了,二是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還是要伸個援手的。三是可能會扶,但是應該是在有其他人的見證下吧。四是堅決不扶,怕找麻煩。
近年來,老人摔倒訛人事件頻出。大家紛紛感慨:「扶個老人的成本太高啊?」對待老人摔倒,究竟是扶還是不扶呢?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老人摔倒訛人事件頻繁發生的背後是生活窘迫還是道德缺失?到底怎樣才能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頻繁出現老人訛人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道德淪喪令人心寒「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告訴我們:人性本善,助人為樂乃快樂之本!做好事者,理應得到肯定和贊賞。
老人「碰瓷」訛人事件的糾其原因:就要追述到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和2012年湖南省王培軍的案。這兩起案件是後來頻繁出現老人訛人、「碰瓷」的「導火索、發酵劑」。
法院根據推理進行了宣判,而且推理的邏輯是,「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去扶?」有人說,彭宇案讓國人的道德倒退了50年。執法部門不作為,管理部門不履職,致使肇事者要王培軍素賠20萬!高額賠款付不起,白白葬送一條年輕性命。以前做好事不願留名,現在做好事一定要留證據。「因為每一個摔倒的老太太都可能有一顆碰瓷的心。」那些摔倒又訛詐的,應該被追究法律責任,受到整個社會的譴責。
筆者認為「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遇見老人摔倒的事情,一定要伸一把手幫助別人,同時還希望社會輿論要多報道相關的好人好事,弘揚互助的風氣,對於那些『碰瓷』的老人,無論年紀有多大,都應該用法律的手段來懲罰,這樣才能讓做好事的人沒有顧慮,讓看見老人不扶的事情不再發生。」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以及我們對於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常識的普及,相信大家都可以把老人「扶起」,讓愛心永遠根植在最需要關懷的「土壤」里,每個人都能毫無顧及地獻出自己的愛,傳遞社會的「正能量」。
Ⅶ 關於老人碰瓷玩具車的作文
那並不是碰瓷,已經辟謠了,老人是因為玩具車絆倒摔傷的
Ⅷ 遇到老人「碰瓷」。我該怎麼辦
所謂「碰瓷」就是始於清末的一種以騙取錢財賠償的詐騙行為,現在多為故意向行駛的內車上靠,假裝被撞容而希望獲取醫療賠償。
那麼遇到「碰瓷」應該怎麼辦?
1、不要和對方糾纏。
2、馬上報警,積極配合警方進行偵查工作。因為如果你碰上的是慣犯,那麼在有的城市它是有個碰瓷黑名單的,裡面記錄了之前犯過碰瓷的人,那麼就會很容易解決。
3、要記住,千萬不要私了。如果對方要求進行身體醫療賠償,那麼先去醫院驗傷。
4、如果你的車內裝有行車記錄儀,那麼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輕松的觀看到底是不是碰瓷行為。
容易發生碰瓷行為的地方:一般都在交叉路口、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等這種視線不明朗的轉角處,或是沒有交警巡查的路口。可以提高警惕注意規避。
容易發生碰瓷行為的人群:多為中高檔私家車,或者外地牌照車輛,尤其以女車主為主。所以符合這個條件的尤其要注意。
Ⅸ 怎樣看待那些專門找豪車碰瓷的老人
我覺得這些人的人性有問題。他們特嫉妒有錢的人,所以說專門找那些人去碰瓷,還是本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