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條件不好和沒老人幫忙帶孩子的還是不要選擇生二胎
「經濟條件不好和沒老人幫忙帶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夫妻會選擇不專生,或者選擇暫時不屬生。當然,如果該夫妻在上述的情況下生育意願還很強烈,那就得由該夫妻自己把握了。
是否需要再生育第二個子女,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本就取決於夫妻對生育觀的認知和對生育子女的意願。
對於一個家庭,生育子女自然是件大事,作為一對理性的夫妻,在懷二胎前應該綜合家庭情況認真考慮,面對現狀,包括家庭經濟、年齡條件、夫妻感情、工作狀況,夫妻身體、養育環境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❷ 二寶話題成為熱點,孩子自己帶還是老人帶,隔輩帶娃是愛還是害
我覺得隔輩帶娃肯定是愛,但是方法不對就是害,畢竟老人帶孩子容易溺愛小孩,養成很多不良習慣,而且很多老人的育兒經驗都太陳舊,不懂科學喂養,容易限制孩子的自由生長,所以如果自己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帶最好。
還有老年人帶孩子最大的弊病就是,老人們只能做到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有效育兒的時間是很少的,他們只管孩子吃飽穿暖,沒病沒災,其他方面就沒有什麼要求,對於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就很少了,這一點還得靠爸爸媽媽的有效育兒陪伴。
❸ 生活中,老人帶娃矛盾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閨蜜生二胎後婆婆來帶,為此開啟了她的吐槽生涯,幾乎隔上幾天就要聽她吐槽家庭矛盾。閨蜜當年生大寶時她是完全自己帶的,根本沒料到和老人同住會有如此多矛盾,覺得根本無解,人生簡直灰暗透頂。
閨蜜的吐槽聽得多了,我漸漸聽出點解決之道來。有次發微信告訴她,其實我有解決辦法,很簡單,兩個字即可。聽到這里閨蜜忙不迭地讓我趕緊說。在輸入框里打下那兩個字後,就聽見閨蜜發來語言,帶著彷彿被火燒痛了一般的驚叫“這怎麼行?”
我早料到閨蜜會有此反應,但事實上,這個解決辦法真的可以。我輸入的那兩個字是“給錢”。
讓老人幫忙帶娃,給老人錢就可以解決矛盾?答案是肯定的,盡管很多人不願意做。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給帶娃老人錢?
現實中,很多年輕父母是不願意給帶娃老人錢的。一方面可能因為養家壓力大,另一方面,有些人隱隱覺得,反正將來老了也是我養你們,你們現在付出點又有什麼呢?這其實是沒有搞清利弊。
老人如果能得到一定報酬,帶娃會更積極,家裡矛盾少了,家庭氛圍也更好。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小夫妻來說,都是很有利的事。況且因為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也不是非要按保姆市價給。
當然,給錢的前提是真心實意地感恩,如果給了錢卻在日常對老人大呼小叫,一副僱主派頭,老人自然心裡不悅,也失去了給錢的作用。
❹ 怎麼樣看待老人帶二孩這件事情
隨著「全面二孩兒」時代的到來,都市裡的年輕父母在工作和經濟的壓力下,不能全身心顧及孩子,本來處於「幫忙」角色的老人漸成孫輩看護的主力軍。這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本是心甘情願承擔的「甜蜜負擔」,不過,因為兒女要求高、觀念跟不上、自身年紀大等原因,現實中很多老人深感身心疲憊,甚至陷入出錢、出力,還經常落埋怨的境地。
劉阿姨說,因為他們夫妻退休金高,一個月有15000元左右。想著自己花不完,將來都是他們的,將來給不如現在給。因此,他們搬到兒子家後,保姆錢,買菜、買東西都是他們花錢。兒子、兒媳主動給過,他們也沒要。
「老人都這樣,對兒女能幫就幫。我們一個同事,兒子要了二孩兒,經濟壓力大,他們身體不好,幫不了兒子,一個月補貼兒子1萬元。等於除了生活費和買葯錢,都支援兒子了。」劉阿姨說,歲數大了,他們對錢都看得不那麼重。
受累不怕,花錢也不怕,就圖個「順心」。但實際上,這樣對於觀念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兩代人來說很難。劉阿姨和兒子、兒媳住得時間久了,矛盾就出來了。
前幾天就因為「追著給孫子喂飯」這件小事,兒媳婦不高興了。「讓孩子自己動手,哪怕吃得亂七八糟,也是一種鍛煉。」兒媳從來不追著孩子喂飯,這頓不吃,只好餓到下頓,中間沒有任何零食。但劉阿姨不行,看到孫子不吃飯,心疼不說,還起急:「孩子才4歲,不吃飽了,不是影響發育嗎?帶孩子不能完全看書本。」
「我是親奶奶,帶孩子能不精心嗎?另外,我帶孩子覺得自己觀念挺新的,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還是達不到兒子和兒媳婦的標准,老嫌我帶得不好,看孩子累了一天,回來還得聽『批評』,甚至要看兒媳婦臉色。」這是當初劉阿姨沒想到的。
自己心裡不舒暢,劉阿姨忍不住會和老姐妹們嘮叨嘮叨,後來發現,很有共鳴。「微信里,我們有個群,都是幫兒子、女兒帶孩子的,幾乎每天都開『吐槽大會』,大家說說,心裡還舒坦些,不然,要憋死了。」劉阿姨現在覺得騎虎難下。
據了解,隨著二孩兒時代的來臨,因為職場競爭激烈,不少年輕爸媽因忙碌把孩子交給了老人,或是老人出於親情需要,主動和子女靠近,承擔起帶孫輩的責任。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因帶孩子引發的老人如何安度晚年和隔輩看護帶來的家庭矛盾越來越多,像劉阿姨這樣「痛並快樂著」的老人成為很多二孩兒家庭老人的普遍現象。
❺ 老年人帶孩子有哪些弊端
讓老抄人幫助兒女帶孩子可以襲減輕父母的後顧之憂,使父母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但是讓老人帶孩子更容易出現溺愛的現象,往往在教育觀念和方法上與兒女發生分歧,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兒媳婦與婆婆之間,在寶寶的教育問題上可能產生許多分歧,這些現象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首先老人要採取理智的態度對待孫子孫女,該嚴格要求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特別是要與孩子的父母溝通並配合,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千萬不能有雙重標准;另外,年輕父母也應該理解老人的心理,要多與老人交流,統一思想,更不能因為擔心老人溺愛孩子,而阻止孩子與老人的親近。要知道,兒孫繞膝對老人來說是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和快樂之一。還要注意的是,老人對孩子再好也代替不了父母的作用,教育子女是為人父母的責任。何況老人應該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有更豐富的生活內容,盡量不要把孩子「拴」老人身上,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送到幼兒園去,這對孩子對老人都有好處。
❻ 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是自己卻想要二胎該怎麼辦
看你的意願,你想要二胎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有沒有人幫忙帶跟你想不回想一點關系都沒有答。我本來就像要兩個孩子,閨女兒子都行,不挑,所以去年二寶意外有了之後,雖然跟老公大鬧了一頓,但是還是要了。現在二寶七個月,兩個閨女,挺好。
❼ 全面兩孩政策效果顯著,二胎政策真的能拯救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嗎
只要每一對年輕的夫妻都願意生育二胎,那肯定會極大程度的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現在的問題是生孩子容易,養孩子卻難,導致許多的年輕夫妻對於生養二胎是慎重又慎重。
但是,這絲毫都不影響生育二胎是緩解人口老齡化最根本的政策。放開了二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絕大部分年輕人都是願意生的,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日漸強盛以及國民收入的提高,相信許多人在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後,自然就想要生孩子。
❽ 「421家庭」中帶娃的老人,最後會怎樣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會請求老人幫忙帶娃,然而在老人帶娃這件事上,人們總是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當然,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心在,就讓我們看看,網友們對老人帶娃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吧。
網友1:還是外婆帶娃好,自己的媽媽帶孩子比較讓人放心,如果讓婆婆帶的話,很容易和婆婆鬧矛盾。
網友2:我婆婆不願意幫我帶娃,反正我也不會給她養老。
網友3:我就是婆婆,覺得很心寒,想要替孩子分擔一些,讓孩子們能夠多出去闖盪闖盪,但是兒媳婦不領情不說還都是埋怨。哎以後你們做了婆婆,不一定比我們強。
而老人正在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作為年輕人應該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付出,感謝父母願意分擔你的壓力和繁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生活差異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和父母進行有效溝通。現在年輕人也許在外面的時候,說話的態度很好,但是回家和父母說話的時候,就變得口無遮攔。但實際上,那種口無遮攔雖然不能讓家人遠離你,但是卻會深深地傷害了最疼愛你的他們。其實父母也需要關懷,需要子女們的愛和擁抱,如果可以,建議年輕的父母們可以定期地帶著老人孩,子一起聚會一起外出,一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