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院的房屋建築有哪些
養老院的房屋建築有哪些需要滿足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第4條是具體的設計標准規則:
4 建築設計
4.1一般規定
4.1.1 老年人居住建築應按老齡階段從自理、介助到介護變化全過程的不同需要進行設計.
4.1.2 老年人公共建築應按老齡階段介助老人的體能心態特徵進行設計。
4.1.3 老年人公共建築,其出人口、老年所經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設施,以及衛生間和休息室等部位,應為老年人提供方便設施和服務條件。
4.1.4 老年人建築層數宜為三層及三層以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應設電梯。
4.2 出入口
4.2.1 老年人居住建築出人口,宜採取陽面開門。出人口內外應留有不小於 1.50m x l.50m的輪椅迴旋面積。
4.2.2 老年人居住建築出人口造型設計,應標志鮮明,易於辨認。
4.2.3老年人建築出人口門前平台與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於0.40m,並應採用緩坡台階和坡道過渡。
4.2.4緩坡台階踏步踢面高不宜大於120mm,踏面寬不宜小於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於1/12。台階與坡道兩側應設欄桿扶手。
4.2.5當室內外高差較大設坡道有困難時,出人口前可設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頂部應設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階踏步和坡道應選用堅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 過廳和走道
B. 老年公寓無障礙坡道最大坡度是多少
無障礙設計坡道一般不得大於1:12,同時與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最大高度為750mm,最大水平長度為9000mm。坡道最小寬度為1200mm。
以上適用於有台階的建築入口。
其它情況請查看《城市道路和建築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
樓主最好還是看看規范吧,因為無障礙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坡道,還有衛生間等也是要考慮的,規范里都有詳細說明。
C. 需要老年公寓或者養老院設計的建築英文文獻~~急求,可以盡快回答我嗎
二十一世紀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的老年事業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社會養老設施嚴重不足,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問題已嚴峻地擺到建築設計人員面前。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家庭結構的變化、老少分離居住、家庭贍養關系的變化引起對老年住宅新的需求。國內外的實踐也表明,創造適宜老年人居住的住宅,促進和完善家庭養老比大力推進社會養老具有更普遍、更積極的意義。 本文在分析國內老年住宅的現實需求和發展前景的前提下,指出適宜老年人的住宅是解決我國老年人居住生活問題的現實對策。開發建設老年住宅,作為一種建築類型設置於居住區內,以老年住宅為載體發展住宅市場和老年服務市場,對老齡化社會中保持老年人的獨立性和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十分必要。在明確老年住宅這一框架之後,本文在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特徵的基礎上,把老年住宅分為內部空間環境和外部空間環境分別對其進行分析探討。提出適宜老年人的住宅設計應以老年人為核心,創造易於識別、易於控制、易於到達、易於交往和無障礙的空間環境。從總平面設計到道路設施、空間組合、套型設計、各個功能空間設計、服務設施設計以及細部處理都始終貫徹對老年人的關懷和對老年人的適宜性。論文意在通過對適宜老...
Our country enters the aging-country gra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business for the aged lags behind the society advancement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facility is insufficiency seriously. The architects confront the vital question of the inhabit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aged. The aged increasing quickly,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separ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family and difficult of family support which arouse demands of the house for the ag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lfillments prove tha...
D. 養老院設計應該注重哪些方面
養老院設計應該注重以下方面:
1..以人為核心原則
適宜老年人居住的養老院設計應該設身處地為老年人著想,將日常起居、行為需求到配套設施等各個方面納入設計的考慮范圍,體現對老年人細致的關懷,使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貫穿整個過程。在設計中還要注意幾點要求,如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個屬於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可選擇性,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可選擇性,並有控制的能力;清楚的方向性和明確的標志系統,可以為記憶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上的方便。此外,應該為老年人提供一個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充實老人的生活,減少孤獨感。
2.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養老院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直接關繫到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必須十分重視。在進行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常用設施如門窗、家電等的易於操作性,同時要保證它們對老年人的安全性。同時,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習慣以及身體特點,使老年人活動的空間具有很好的可達性,加強安全措施的運用,如衛生間、浴室扶手的設置,地面防滑的設置,急救按鈕的設置等等。為提高安全性,主衛應盡可能靠近卧室從而減少老年人行動的距離。
3.舒適性原則
老年人身體素質逐漸下降,獨自生活在陌生的環境中,保證環境的舒適性是十分必要的。在設計中,使環境具有熟悉和連續的特點,如環境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地方傳統,並成為往日生活的延續,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有家的舒適感。注意細部的尺度適宜,這樣可以使老年人處處感到方便和愉快。適度的聲光環境,這樣將大大方便視力和聽力減退的老年人的活動,為他們帶去舒適便利。
4.無障礙設計原則
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以確保老人活動的無障礙性。如針對行動障礙老年人,應在走廊間設置扶手和休息區域以便稍事休息,室內場所應該平坦而無高差和台階。同時,要考慮斜坡的設置和足夠的室內及過道空間等以保證輪椅的方便使用。針對視覺障礙老年人,要保證室內空間的明亮,對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安全和交通標志要在醒目位置用清晰易辨的顏色表示出來。地面做到平整防滑,有利於弱視者的行走安全以及探路手杖的使用。針對聽覺障礙老年人,則要盡可能的降低噪音,窗戶要嚴封,可採用吸音系數較高的裝飾材料從而減弱噪音對室內的影響。
E. 敬老院是否每個衛生間都要無障礙設計
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減退,多數有腰腿疼痛等疾病,所以養老院的衛生間設計要突出便專利性、經濟性和實用屬性。要考慮一些養老輔助器具的安裝和尺寸預留,比如馬桶要安裝--立客起身輔助--,來幫助老人安全舒適如廁,減輕看護人員工作量,預防老人摔倒,馬桶左右距牆至少要有15厘米安裝距離,牆壁上方距地1.8米以上位置安裝防水開關,面盆前方安裝防滑把手,淋浴間不宜設計玻璃隔斷門,宜做開放式浴簾,花灑左右兩側豎立安裝防滑把手,下方安放牢固防水的椅子,供老人坐著沐浴。地面鋪設防滑地磚,有條件最好乾濕分離設計。
F. 老年公寓是否可以設置在高層建築,4到20層,消防規范上是否可以!
這個不行的,根據GB50016-2014的5.4.4條規定的最高不超過3層的。
G. 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所包含哪些內容
無障礙曾經不只僅是針對殘疾人,包括老年人或一些因疾病形成功用障礙的人群都是專無障礙設備的需屬求對象。而且如今普通新建的醫院、養老院、以至一些高檔小區等公共場所都會將無障礙設計規劃在內,並且這也反映一個國度、城市的開展程度。
醫院方面的無障礙設備包括:醫院樓外的無障礙坡道、無障礙扶手(包括樓道內、房間、衛生間)、無障礙升降梯、無障礙平推門、盲道、盲人語音導航系統、包括樓道寬度、病房床到牆體的間距(夠一個輪椅回轉的空間)、樓層間步行樓梯的台階坡度、高度戰爭台的面積(預留給相似自動爬樓機等設備的空間)等。無障礙扶手
詳細到衛浴、起居方面還有一些詳細的無障礙設備,包括衛浴扶手、沐浴椅、洗澡床、移位機等,但首先要在房間留有相應的空間。
H. 無障礙扶手的使用場所和用途
無障礙扶手,也稱安全抓桿或安全扶手,主要使用在過道走廊兩側、衛生間、公廁等場所,是一種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行走和上下的公共設施。
20世紀初,在西方,由於人道主義的呼喚,當時建築學界產生了一種新的建築設計方法——無障礙設計。它的出現,旨在運用現代技術履行環境,為廣大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提供行動方便和安全的空間,創造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無障礙扶手作為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也得到廣泛應用。
無障礙扶手使用場所一般有醫院、養老院及高檔寫字樓,家裡老人衛生間等場所,隨著社會對老年人殘障人士的關心,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也可以見到。另外許多老年家庭也開始使用。
I. 醫院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有哪些
無障礙已經不僅僅是針對殘疾人,包括老年人或一些因疾病造成功能回障礙的人群都是無答障礙設施的需要對象。而且現在一般新建的醫院、養老院、甚至一些高檔小區等公共場所都會將無障礙設計規劃在內,並且這也反映一個國家、城市的發展水平。
據我淺見,醫院方面的無障礙設施包括:醫院樓外的無障礙坡道、無障礙扶手(包括樓道內、房間、衛生間)、無障礙升降梯、無障礙平推門、盲道、盲人語音導航系統、包括樓道寬度、病房床到牆體的間距(夠一個輪椅回轉的空間)、樓層間步行樓梯的台階坡度、高度和平台的面積(預留給類似自動爬樓機等設備的空間)等。
具體到衛浴、起居方面還有一些具體的無障礙設備,但可以後期添加,包括洗澡床、移位機等,但首先要在房間留有相應的空間。
僅供參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