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身邊的敬老故事作文600事例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② 老年人給你講過哪些難忘的故事
我外婆給我講過小時候的故事,外婆說我小時候睡覺吃飯的樣子,總喜歡邊開燈邊吃飯,老喜歡嚼很久。
③ 老年人最喜歡幽默故事
一輩子很短,我們不能總是望著別人的精彩,羨慕著別人的人生,而忘記了經營自己生回活,要知道,通答過努力,你也能成為讓人仰望的明星。愛情里,沒有規則、沒
有輸贏、沒有對錯、沒有英雄、更沒有天才,在經典的愛情里,只會有兩個傻瓜,牽著彼此的手,傻傻地愛著,傻傻地生活著,傻傻地度過一輩子。
④ 生活中年輕人和老年人不同看法的幽默故事
問:我國哪個歷史朝代的男女開放程度最高,為什麼?
答:原始社會好,原始社會好,原始社會光著屁股跑,男的追,女的跑,抓到以後,摁在地上搞一搞。掀起了原始社會的X高潮。
⑤ 老年人的生活經驗不使用於現在社會的例子
老年人的生活經驗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經驗了,但對於現在的社會,的確不太適用。這個贊成你。
⑥ 生活中關於尊老爰幼的例子
點滴勾勒尊老心,傾注盡現敬老情
她是一名細心孝順的女兒,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兒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細心家長,知已摯友,對老人真心呵護,倍至關懷;她用真愛勾勒了傾注與付予的光環,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縣農電局職工——馬艷麗。
搭建心靈的橋梁,與老人溝通共鳴,做老人的精神支柱。
精神的支持和言語行動的慰藉,使她和老人心靈的距離日趨拉近,成為老人的親密摯友和避風港灣。
做為一名兒媳,她無時無刻不在記掛和照顧著公公婆婆。不管平時工作怎麼忙,她都會抽出時間,陪老人聊天解悶,從交談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動態。
每當老人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時,她都會想盡辦法,耐心開解,為老人送上一顆「開心果」。一次,婆婆去早市的時候丟了200元錢,因為此事上了好幾天火,當她得知這件事後,就來到婆婆家中,為婆婆送去200元錢,並勸解老人要放寬心,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慢慢的,婆婆解開了心結,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歡愉。
每當老人想做什麼事情時,她都會首先去支持、去鼓勵。婆婆身體不太好,聽說早上打太極拳可以鍛煉身體,婆婆很想去。可是又怕自已年歲太大,學不會,正在躊躇不定時,她為老人送去了鼓勵,並連續幾天陪老人一起練習,增強了老人自信心,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樂趣。
竭盡所能,為老人送去溫馨和舒適,讓老人安享晚年。
物質上的照顧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換來的卻是無法用金錢和言語比擬的,那就是一種理解、信賴、認同和贊許。
做為一名普通職工,她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這樣,她依然從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每當單位發米油時,她都會首先給老人送去一部分,每隔幾天,她都會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老人的生日,她可以講是熟記於心,每到這時,她都會精心為老人准備一份生日禮物,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逢年過節,她都會准備一些好吃的,組織全家人與老人齊聚一堂,共度佳節,讓老人在歡快的氛圍中,感受溫馨,體味祥和。
關注老人生活,細心呵護,雪中送炭,難處見真情。
生活本來就是由點滴累積而成,只有縝密應對點滴的人才真正是一個細心的人,一個全情投入的人,馬艷麗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她總能抓住點滴,抓住細節,為老人送上百倍關懷。
每當天氣突變的時候,她都會盡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當老人有些頭痛感冒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到老人身邊問寒問暖,端水遞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時常囑咐老人要早睡,保證良好的睡眠時間,並且為老人購買了有助睡眠休息的健康枕;為治療老人的風濕病,她經常陪老人去進行中醫按摩,並且為老人購買了按摩棒;每當老人外出時,她都會囑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並為老人配了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2003年的非典時期,可以說是一個萬眾恐慌的黑色時期,婆婆正是在這時身染重病,醫院在這一時期也相當緊張,人的思想也相當敏感,可是她依然堅持守在婆婆床邊,為婆婆遞水送飯,給婆婆支持鼓勵。就是這樣,她每天還要奔波於醫院、家裡和單位之間,一個月下來,婆婆康復出院了,可是她卻整整瘦了十斤。
溝通協調,排憂解慮,做家庭和睦的調味劑。
每個家庭都會有一些瑣事,都會有一些不快樂,而她應對這些煩惱卻游刃有餘,得心應手,因為她有一顆真摯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
老年人都有一些個性和脾氣,有時會嘮嘮叨叨,有時也會發火,每到這時,她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從不和老人爭辯,等事情過後,她就細心的了解老人生氣的原因,並對老人進行安慰和勸解。
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有時她的看法會和老人發生分岐,每到這時,她都會坐下來和老人商量,徵求老人的意見,並將老人的意願放在第一位,讓老人開心滿意。
有時候老人會和晚輩因為看法上不同,發生一些不快,而此時,她又成為了「和事佬」,周旋於兩者之間,盡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誤會、化解矛盾,使家人重歸於好,使老人盡享天倫。
就是這樣,她從點滴中關愛著老人,從瑣碎中牽記著老人,用言行感染著老人,從困境中扶助著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熾熱的思想、無私的行動、堅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質支撐、生活摯友和堅實後盾,從平凡中體現了真誠,從細節中傾注了關愛,寫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詩篇,奏響了一曲曲令人欽佩的敬老樂章。
⑦ 老年人年齡歧視的例子
「年抄輕人」主要是要有比較,就是一個年紀小的和一個年紀大的人,年紀大的稱呼年紀小的為「年輕人」,意思就是如果按照年紀來說的話,「年輕人」的年紀沒有年紀大的人「重」!「年青人」就沒有特定的對比了!如果按照60歲就是老人的,那小於60的就都是「年青人」!「青年人」就是應該在30歲以下,20歲以上的人了!這是人生的一個年齡段!
⑧ 哪一篇文章寫身邊年老人的故事最好
老年人的故事
今天回家時,路過一個城門洞,一個老爺子從裡面出來,在逆行內道上逆行,我容慌忙躲避,險些撞上,在擦肩而過的那一瞬間,我聽到他罵我!
這我就氣不打一處來了,想了想,還是忍了下來。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我內心很有感觸,現在的老年人有很大一部分倚老賣老,蔑視年輕人。即使自己不對也罵別人,甚至罵那些幫助他們的人。
尊老愛幼,這沒錯,但這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只是年輕人對老人多尊重一些,而老年人不能不尊重年輕人。若這其中有一方做不到,那尊老愛幼是不可能的。
現在有多少老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有多少年輕人扶起摔倒的老人被反咬一口?
我想我們會尊重老年人,但我更希望老年人能給年輕人屬於我們的那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