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春節期間養生

老年人春節期間養生

發布時間:2020-12-16 18:55:12

⑴ 春節有哪些養生小知識呢

春節養生小知識有哪些?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那麼春節養生小知識有哪些?

春節養生小知識

1、春節養生小知識之血壓高一定要控制好情緒

闔家團聚,親朋好友之間無話不談,情緒激動難以避免。但情緒波動太大,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注意避免談及易激動的話題。

2、春節養生小知識之胃腸不好不可多食

春節期間,對於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來說,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飲食宜軟,不宜食煎炸、半熟食品及堅硬食物。

3、春節養生小知識之肝膽疾病切忌飲酒

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春節宴席應忌酒,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損害肝細胞,甚至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膽囊炎患者飲食更要保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會引發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4、春節養生小知識之玩得適度

節日期間,親人團聚,家家都要痛痛快快地玩一玩,甚至那些平日很少玩的老年人也圍坐到麻將桌前,和子女們比比高低。適度地玩玩牌,會帶來歡快的笑聲,但切不可過。尤其是對於心血管不甚健康的老年人來說,更不可縱情地玩。玩的時間不可超過兩個小時,更不可挑燈夜戰,玩個通宵。老年人也不要參加賭博性質的玩牌,那種玩法可使精神高度緊張,對心血管十分不利。

5、春節養生小知識之貴在堅持

這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即老年人在節日期間一定要堅持平時的生活節奏,堅持平時的體育鍛煉,堅持平時的治療。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停止鍛煉和擅自停用正在應用的葯物,是老年人節日出事兒的重要原因。這樣做對身強力壯的人可能影響小一些,身體還可能承受得住,而對於耐受性差、抗病力低的老年人來說,卻是相當危險的。身體各重要器官承受不了,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多種疾病。

春節生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於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餚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並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症加劇。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

春節的語言禁忌

1、不能罵人,以保持好兆頭尤其不要罵孩子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另外,還忌諱與家人或朋友吵架。

2、春節期間,忌諱與人談論與死病災有關的話題,與此有關的字眼如完了不行了等也要迴避。

3、若是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會說打發打發(發財之意),有的趕緊說:歲(碎)歲(碎)平安語言禁忌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融進新的內容,出現了新的春節禁忌語言忌說用諧音含有不吉利意味的語言或詞彙,如:裁員廣進(財源廣進)裁員滾滾(財源滾滾)薪餉四成(心想事成)遭裁禁飽(招財進寶)等。

春節為什麼又叫過年?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人們習慣把過春節叫做過年。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半夜子時過後,春節就算正式到來了。春節為什麼又叫過年?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傳說來源於叫「年」的怪獸

在遠古的神話傳說中,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

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准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2、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

另外,春節從起源上來看,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說文解字》中說:「年,谷熟也。」穀物多少意味著年景的好壞,因而,收獲五穀稱「有年」,豐收稱「大有年」,亦稱「豐年」。「過年」或「過大年」的意思就是慶祝五穀豐登。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皆大熟為大有年。

3、春節作為一年開端

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尚書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

「年」是時間的單位,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稱為一年。大約在西周時期,年就由穀物成熟之義引申為表示時間的詞了。並且,「年」和「春」常常聯系在一起。古時候,人們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生產,人們習慣將春天看做是一年的開始,有諺語「一年之計在於春」,說明春季對人們的意義重大,既是一年之始,又要力爭有一個好的開頭、開門紅。

收獲之後,結束了田間農活,首先想到的應是酬謝神靈的保佑、祖先的蔭庇。用新米做飯、釀酒,祭祀神靈、祖先,祈求來年再獲豐收。祭祀活動多是在新舊二年交替的這段日子之中舉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規律。人們在特定日子慶祝豐收以及進行祭祀活動,就叫做「過年」。

4、以前「過年」和「春節」是兩個概念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以前「過年」和「春節」可是兩個概念。古代民間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南北朝,甚至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同時把陽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這使得「春節」的地位更加穩固。

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以進門者為視角,貼於門兩側,畫中門神以對臉相視為正確的傳統貼法,反之則為民間流傳的「貼錯門神」)門神的習俗。

關於門神的來歷,戰國時代的一部著作里有這樣一個神話記載,東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盤曲3000里的巨大的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所有的鬼怪來往皆從此出入。樹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В??偶嗍庸淼男形??⑾幟母齬硨?鞣俏??閿貌萆?捆起來喂老虎吃。於是,人們就在兩塊桃板上,畫上神荼和郁?У南瘛V靡悅挪啵?雜?俟砩?擰U饈譴?抵凶鈐緋魷值拿派襇蝸蟆?/span>

經過歷代演變,門神的內容也不斷發生變化。唐代的門神已不是神荼、郁?В??懷閃飼厙硨臀境倬吹隆?/span>

秦叔寶、尉遲恭二門神,是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武將門神,至今興盛不衰。二門神像的樣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有貫甲,有徒步,有騎馬,有舞鞭鐧,有執金瓜,還有對秦瓊、對尉遲(即一對門神都是秦瓊或尉遲敬德一人,分畫兩幅成為一對)等多種。在二門神的兩旁,有時還貼上這樣一副對聯:昔為唐朝將;今作鎮宅神。

相傳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惡夢而生病,半夜三更時分,常聽到鬼叫。這事被大臣們知道後,秦叔寶聞言奏請太宗允准,他願與尉遲恭戎裝執劍,立於門外伺護。當夜李世民即能入睡了。一連數夜,安然無事。

李世民稱贊秦叔寶與尉遲恭說:「你們二位真是門神呀。」在感激之餘,又覺兩位將軍守夜太苦,於是就命畫師給二人畫像,將畫像懸於皇宮左右,以替代兩位將軍。至此後,再無鬧鬼之事。

後世人不知李世民因視聽幻覺而生病的原因,以為貼門神就可鎮邪驅祟,保家平安,於是就沿襲了李世民的作法,過年時將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畫像作為門神貼在門上鎮宅護院。後來人們又推而廣之,不僅僅只貼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畫像,也貼哼哈二將或其他古代武將了。此習一直延續至今。

門神分三類,不同建築「門神」有講究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據資料記載,門神形象一般被劃分為三類,即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文門神即是身著朝服的文官,武門神即武藝高強的武將形象,祈福門神即為福、祿、壽三星。

而門神還因建築類別的不同,讓其看守的大門也相當講究。如,民宅門神多是神荼和郁壘,佛寺中的門神為四大天王,帝廟門神為「雙護太監」,衙署門神則為朝官和武將,神廟門神多為尉遲恭和秦叔寶。而在泉州的東西塔中還有一對守塔門神為哼哈二將。

在大戶人家,以及農村的院門外一般貼武門神,如神荼、郁壘,秦叔寶、尉遲恭,趙匡胤、李克用,張飛、關羽等武將;有影壁的還要在影壁沖街門的一面貼上鍾馗;而文官門神主要貼於院內堂屋門上,以天官居多,最受百姓歡迎。

有的門神畫中天官慈祥地攜帶五個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持鮮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慶漁燈,俗稱「五子登科」。另外還有文財神、五路財神、麒麟送子、加官俸祿等,都為百姓喜聞樂見。

⑵ 春節養生補品是什麼

寒冷乾燥的冬季吃什麼養生呢?在飲食上面應該注意哪些飲食禁忌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冬季要怎樣養生,冬季養生要吃什麼吧!
1、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後」、「素中之葷」的美稱。對於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2、山葯
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里說:「山葯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葯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3、韭菜
生韭菜味辛,能行血,熟韭菜味甘,能補中氣、益肝散淤。常吃熟韭菜可以補肝腎、強腰膝、助陽氣,可見韭菜有壯陽補氣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
注意:用於補氣壯陽時,韭菜應連根一並煎湯服用。
注意養陽 以滋補為主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
少瓜多果少吃瓜類
尤其西瓜、黃瓜,因為它們偏涼性。你吃瓜比較多就容易出現腹瀉,吃水果,除了吃梨以外,蘋果也是非常健康的水果,它是平性的。從中醫說食品有那麼幾系列,分別是熱性、溫性、涼性、寒性、平性。也就是在溫性里邊最熱的變熱,在涼里邊再涼點就變成寒性,如果不涼也不熱就是平性。所以根據不同節氣、不同的年齡段要吃不同性質的水果。秋天天氣已經開始慢慢變了,尤其中老年朋友本身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容易出現胃寒。所以切忌深秋季節特別是冬天,少吃瓜類,多吃些蘋果。

⑶ 春節期間該如何養生美顏排毒

1、多吃鹼性食物

春節假期免不了胡吃海塞,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給脾胃增加了負擔,也加大了心臟的血液供給需求。建議大家節後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減輕心臟負擔。疲勞的時候尤其注意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體能的主要來源。

飲食中不能缺少鹼性食物。多食鹼性食物如新鮮蔬菜、瓜果、豆製品、乳類和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動物肝臟等。這些食物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達到弱鹼性,使疲勞消除。特別是鹽和鈣的補充,它們能促使酸鹼度平衡和滲透壓恢復穩定,緩和肌肉疲勞,可以多吃海帶、紫菜、牛奶、豬肝等食物以得到鐵質、礦物質的補充。

2、有目的地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B1、B6、B12等B族維生素,是緩解壓力、營養神經的天然解毒劑,是消除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也是中國人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適量補充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尤其有益。

維生素C具有抗疲勞的功效,此外,它還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獼猴桃,柑橘類水果(橙,檸檬,柚子……),紅色水果(草莓、覆盆子……),色彩鮮艷的蔬菜(白菜,西紅柿,青椒……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3、做到早睡早起

節後的作息時間要做到早睡早起,晚上入睡時間不要超過11點,次日早上7點左右起床,這樣能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

為保證睡眠質量,可以在睡前洗個澡或用熱水泡泡腳。洗澡的水溫在40℃左右,一般洗15至20分鍾即可,時間不宜過長。泡腳的水溫可略高一些,以自身感覺到微燙為宜,泡腳可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增強血液循環。睡眠時可以將腳墊高些,以利於下肢血液循環,促進疲勞的消除。

4、合理安排工作

剛開始上班,不要立馬就投入到復雜難完成的工作,這樣會讓你更加煩躁,並且失去自信,可以先從簡單的工作開始,甚至可以先來做個全年的工作計劃,接下來就可以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了。

剛剛收假,心理上難免會有些抗拒工作,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假期已經過去,該好好工作了,只有努力工作,明年才能過一個同樣快樂的新年。還可以趁著休息時間,和同事多多交流,談一些假期的趣事,有助消除懈怠的負面情緒,並且緩解焦躁。

5、中午小憩應對睡眠不足

OL午間小睡是好習慣有益健康。節後第一天上班,很多人生物鍾還沒有調整過來,早上起床都是迷迷糊糊的,中午補個眠就更為重要了。但是也不要午飯後立刻就抓緊時間睡覺,最好和同事一起閑聊休息片刻,再去小睡半個小時,不僅可以補眠還可以幫助改善情緒。

睡前不妨做一下頭部按摩,按摩頭皮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幫助放鬆神經、消除疲勞,還可以改善頭部營養和氧氣供應。

6、勞逸結合最解乏

春節過後,不要因身體疲勞而一味卧床休息。要適當做些運動,促進新陳代謝。這幾天天氣寒冷,可以選擇在床上做些抗阻活動,如推牆、蹬腿。

適當的體育鍛煉,進行如慢跑、快走等使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也可以幫助上班族調整生物鍾,消除心理疲勞,減輕壓力,更好地應對節後綜合症。

⑷ 春節期間,如何養生

春節期間,想要養生,必須節食,葷素搭配,葷的不要吃太多,太過油膩,會引起高血脂,春節期間,養生一定要注意身體,不能疲勞過度,小心傷到了自己的身體。

⑸ 春節如何養生保健

你是否想問春季如何養生保健?
按照中醫四季結合的養生觀來看,春季補五臟以養肝為先。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養肝亦是如此。今介紹幾種春季養肝食補方法。
一、以臟補臟,雞肝為佳
雞肝性味甘溫,有補肝、補腎、安胎、止血的作用。特別是用來補肝臟較其他動物肝臟作用更強,且可暖胃。服用方法:取新鮮雞肝3具,大米100克,同煮成稀粥食用。可治老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干澀或流淚。另外,老年肢體麻木者,可用雞肝5具,天麻20克,2味同蒸服,每日1次連服半個月,便可見效。
二、以味補肝,食醋為佳

醋性和平,散瘀解毒,下氣消食,入肝經。急性肝炎患者每次以15毫升醋,兌水服,每日3次。每次配合用維生素c200毫克、維生素b2片。連服2周;老年肝陽偏亢的高血壓者,每日可用40毫升醋,加溫開水沖淡後飲服,每日2次。

三、舒肝養血,菠菜為佳

菠菜為春天的應時佳蔬。《本草綱目》說菠菜:「氣味甘辛,利五臟,通血脈,下氣調中和舒肝養血「作用。取菠菜100克煮湯,亦可隨湯加入動物血,用來治療貧血及肝氣不舒的胃痛,有良效。
四、升發肝陽,以酒為宣

酒性甘溫,有暢通血脈、散瘀活血、祛風散寒、健脾和胃等功用。初春,寒氣較盛,肝陽難以升發。倘若少量飲點酒,可使肝中陽氣升發。
來自:雅虎健康

⑹ 春節養生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常看喜劇
春天肝氣生發,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性內會在春季出現火氣漸容長,爆發指數增加,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並順勢保持下去。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常梳頭頂
每天早起以手指甲從前發際梳到後發際一百遍,堅持下去,自會發質光亮、還有助黑發生發、神清氣爽,並且對高血壓、頭暈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效果。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多吃香味食物
蔥、香菜、花生、榴槤等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春季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多吃甜品
春天肝氣生發,應少吃具有收斂作用的酸味食品,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甘甜之味適當攝入可補益脾土。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常揉肺經
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⑺ 春節有哪些飲食養生禁忌 怎麼過一個健康的養生春節

1.春節吃什麼好

營養飲食過新年

雞、魚、蝦、蟹……高蛋白、高脂肪的菜餚是春節餐桌的主要菜餚,再加上頻頻飲酒,或不注意食品衛生,春節期間你的身體可能不堪重負,因此過節期間市民要注意飲食安全,不能暴飲暴食,以防止出現高血脂、體重驟增等不良後果。

蔬菜不可少

家庭餐桌上越來越豐盛,到了春節更是頓頓離不開魚肉葷腥。然而,市民卻常感覺到疲勞倦怠、胃腸脹氣。其實,市民不妨多吃一些蔬菜,便可以解除這些身體危機。

新鮮蔬菜是一種鹼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而且能夠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其中,蔬菜中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秘。比如:蘿卜,芹菜,辣椒等。當然,蔬菜種類還有好多,每一種都有去油膩、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市民應盡可能吃得全面一點,不要有偏愛。

水果可防病

春節里享受美味時卻不能忽略身邊的水果。它能夠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如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生津止渴、補腦助血、安眠養神,治療慢性腹瀉、減肥等功效。梨子富含糖分、維生素、礦物質及果膠等。性寒涼,具有降壓化痰、潤燥和津的功效。咳嗽、痰多的老年人更應多吃。

品種巧搭配

菜餚品種繁多是春節飲食的特點。在安排節日飲食時,應該在注重色、香、味的前提下,力求葷素搭配,涼熱調理,干稀中和。

肥膩少而精

春節膳食肥而膩是傳統特點,現代飲食方式應力爭改變大魚大肉集中食用的習慣。葷食的選擇應少而精,製作要淡而美。如肉食應選擇平時不常吃的兔肉、豬蹄、雞爪等,既新鮮可口,又美容健身。魚肉的製作要以清蒸為主,少用油炸,取其清淡,突出鮮味,促食慾,保營養。

2018春節吃什麼好 春節吃什麼養生 春節飲食禁忌知多少

2.春節飲食禁忌

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會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膽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於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餚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並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症加劇。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於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

⑻ 過年給老年人買什麼養生的東西

呵呵,養生的東西,煙酒辛辣之類的免了,脂肪類高的免了,買點奶類的,糕點之類的,帶點保健總用的都可以考慮啊

⑼ 春節養生 春節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春節養生要注意節制飲食
春節期間各種美味佳餚擺上人們的餐桌,喜慶的氣版氛容易使人們忘權記了節制飲食和疾病的禁忌,導致某些與飲食有關的疾病發生或舊病復發,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胃腸疾患、胰腺炎、膽囊炎等,損害身體健康。因此,要避免暴飲暴食、貪食油膩食品及大量飲酒等,應清淡少油膩,葷素合理搭配,飲食有節。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以免引起肝炎、腸道感染等消化系統疾病。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春節期間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當兵後再見父母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223
深圳有哪些敬老院 瀏覽:362
按新規1978出生的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510
彩禮錢被父母要走了怎麼辦 瀏覽:543
青春期孩子該如何做父母 瀏覽:343
為什麼女孩孝順 瀏覽:725
河南周口高招體檢一般是什麼時候 瀏覽:178
怎麼寫重陽節登山簡報 瀏覽:885
中國有哪些養生網站 瀏覽:979
去看老人買什麼水果好 瀏覽:109
養老金領取 瀏覽:258
江西宜春老年大學張張 瀏覽:93
老年人骨折康復 瀏覽:784
如何畫老年人拄著拐杖走路 瀏覽:709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 瀏覽:134
武漢硚口老年大學18年招生 瀏覽:831
帶老人家玩 瀏覽:750
老兵養老保險新政 瀏覽:157
持續推進老年大學分校建設 瀏覽:756
50歲男人吃奶睡覺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