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腳上穴位非常多,足療是常見的一種養生方式,足療的好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腳上的穴位是有很多的,經常按摩腳底很有利於我們身體健康,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足療了,並且現在的足療養生館也越來越多。
而且我建議,尤其到天冷的時候,每天用溫水泡腳,加上足療按摩,這樣的效果也會更加顯著一些,而這兩項其實我們在家中也是可以完成的,雖然手法可能沒有專業的按摩師那麼專業,但是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㈡ 老人適合不適合天天做足療
專家認為,足部按摩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血液循環理論。腳在人體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質沉積在腳底,不利健康。通過足底按摩,分解沉積在腳底的有害物質,可使其通過汗液、尿液排出體外。二是反射原理。 「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 」 ,人的臟腑器官與足底穴位是一一對應的。足部按摩通過反射區促使大腦傳導信號,改善人體內分泌和血液循環,調節生理環境。三是全息論原理。中醫以局部觀全體,把腳看作是人體的全息胚,上面充滿了五臟六腑的信息,對腳的按摩就是對全身的按摩。四是中醫經絡學原理,亦即中醫三陰、三陽學說。足部按摩通過對腳的按摩能刺激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的目的。
足療注意事項
一、進行足浴時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二、做足療保健的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葯物效力的最大發揮。
三、飯前、飯後30分鍾內不宜進行足浴。
四、足浴足療時,有些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膚發紅、瘙癢。
五、足浴所用外治葯物,劑量較大,有些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時,足療完畢後,應洗凈患處,拭乾。
六、在進行足浴時,由於足部及下肢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可引起頭部急性貧血,出現頭暈、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狀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臟病及身體虛弱者,洗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0分鍾。
八、按摩後30分鍾內須飲溫開水(腎臟和心臟病患者可酌量少飲一些),以利於血液循環,並有一定的排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