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20-12-16 07:14:32

① 什麼是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有以下幾點; 1 老年人必須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在「精神」上有寄託。因為人老了以後,身體狀態下降,主要依靠「精神」了。精神好,別的就好。 具體做法;讓老年人發揮余熱,比如;請老年人講課,給老年人課時費。請老年人講過去的故事。培養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等等。 2 老年人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老年人一定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人雖然老了,但是,醫學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思維、理解能力、智慧、經驗等比年輕人還要好。所以,想辦法把老年人的這些優點發揮出來,老年人的心理必然健康。 3 老年人要有老伴、有老朋友、有孝順的子女、這些也是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因素。

② 老年人心理健康訓練的方法有哪些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系是人際關系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系中,有正性積極的關系,也有負性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2、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范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4、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6、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閑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7、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像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8、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得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9、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洩,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理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③ 如何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展,離退休人口的數量增加,老年人在社會中所佔的比例也逐漸增大。據調查,北京市2010年6000件民事糾紛中涉及老年人生活的佔600件,其中,最多的是「精神贍養」糾紛。上海市子女與老人不交談的佔23%,較少交談的佔41%,而經常交談的僅佔36%。在此環境之下,老年人的身心問題及社會環境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日益突出,關愛老人心理健康的社會呼求由此產生。良好的心態有益於健康,而不良心理則可導致心理精神障礙,進一步影響到軀體而有害於健康。作為敬老志願者組織究竟應該如何去關愛老人?如何從關注老人的溫飽、日常照料護理到精神慰藉和心理關愛? 一、要具備老年心理的專業知識 老年人由於生理上的衰老變化和外界環境的改變,在思想上、情緒上、生活習慣上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適應,而程度不同地產生種種心理變化。其表現為: 1. 失落感 許多因素會使老人產生失落感,如社會角色、家庭角色的改變,經濟收入的降低,多病、喪偶等等。這時往往出現兩種情緒:①沉默寡言、憂愁思慮、悶悶不樂;②急躁易怒。性格開朗和興趣廣泛的老人,較容易通過心理調整而重新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重新發現自我,因而能克服失落感;性格內向孤僻,興趣狹窄、不善交往的老人則較難克服失落感。老年人的心理習慣之一是喜愛回憶往事,過去生活比較幸福、事業有成而對社會貢獻較多的老人,常常能從回憶往事中得到滿足和自尊,因而減輕失落感,而生活坎坷、事業無成的老人,則難以從回憶中得到滿足。社區、家庭、親友若能體察老人心理的影響因素,有的放矢地幫助老人調整心理狀態,往往能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失落感,使老人盡快適應賦閑後的生活。 2.孤獨感 家庭的小型化、子女與老人的分居、有的老人因體質不佳或性格內向而不愛與人交往,因而產生孤獨感。子女在身邊,若不能體貼老人,甚至關系不佳,不僅不能消除老人的孤獨感,反而會使之加重。喪偶老人的孤獨感更為突出,體能衰退和生病也會加重老人孤獨無助的感受。因此,與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經常看望、問候老人,與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細地體貼老人。讓年幼的孫輩與老人共處和接近,常能給老人帶來較大的生活樂趣和安慰,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獨感。 3.隔絕感 賦閑老人與社會和工作單位聯系減少,社會交往與信息減少,更由於視力、聽力下降而影響感知能力,常會使老人產生隔絕感。往往表現為對外界變化漠不關心,對人冷漠等等。老人的經歷與年輕一代有很大不同,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往往與年輕一代有差距。而老人又常因堅信自己的經驗而固執己見,因此而造成「代溝」,更加重老人的隔絕感。子女和年輕人應多與老人交流和溝通,在傾聽老人講話時要特別耐心。這不僅使老人感受到尊重、有利於消除隔絕感,而且老人的經驗也並非絕對過時無用,耐心傾聽,往往也能使年輕一代得到教益與啟迪。另外,為老人提供讀報閱覽、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便利條件也十分必要,這能有效地減輕老人的隔絕感。 4.對衰老和疾病的憂慮和恐懼感 老人因體能衰退而表現出對健康的自信心下降。一旦身體不適或罹患疾病便會惴惴不安,加上行動不便、就醫困難,更會加重憂慮,擔心病情發展,甚至不治。重病卧床或住院的老人往往還會產生瀕死的恐懼感。有的老年病人擔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而寡言少語、憂慮。因此,對於患病老人除了關愛體貼之外,進行及時而有針對性的衛生保健知識宣傳,對康復十分有利。 二、在社區深入開展心理輔導 志願者組織應組織志願者為精神寂寞、特別是有心理疾患的老人提供心理關懷志願服務。與街道、居委會共同建立專業的心理疏導機構,讓具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的社工,志願者為社區的老年人做專業的心理疏導。在社區為老人構建「心理教育輔導平台」,「心理訴求減壓平台」等一系列心理教育、心理危機救助體系。通過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網上聊天等形式,針對老年人的生理特徵及心理需求開展心理咨詢服務,緩解老年人的心理「空巢」。幫助老人解開心結、快樂生活。同時,要鼓勵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擺脫孤獨寂寞,保持樂觀健康的生活狀態。社區志願者要不定期的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老人開展精神關愛服務,經常陪老人聊天交流,給老人讀書、讀報,使他們「巢空心不空」。 三、在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健身活動 依託社區老年人活動室、老年健身活動設施,組織老人開展體育、文化娛樂等群體活動。使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同時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適當的娛樂活動,組織、培養老人的興趣和愛好。如唱歌、跳舞,棋類,橋牌,聽音樂,繪畫、書法、詩詞等藝術愛好。打太極拳、練氣功,門球比賽,健身活動,聯歡會,旅遊觀光,種花,釣魚,編織等等。鼓勵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社會貢獻余熱。強化老年人智力素質,鼓勵老年人勤於學習。 四、掌握與老人溝通的技巧方法 談話作為與老人溝通的主要方法與一般交談有很大不同。對於老年人在溝通時除了一般的要求和技巧外,需要對老人的社會、家庭、個人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與老人直接溝通是獲得有價值信息的主要途徑,交談是溝通的主要手段。好的交談效果取決於雙方能否建立可以信賴的相互關系。老人不可能在對方輕視和嘲笑的態度下如實反映個人的情況,特別是老人們都曾經有過美好的引以為榮的過去,仍希望受到尊重和承認。因此,與老人進行溝通的首要條件就是尊敬。不論老人目前社會、經濟、家庭地位和狀況如何,都應從人道主義和平等的立場,像對待自己家中的老人那樣,表現出足夠的尊敬和耐心,誠懇地聽老人訴說,老人產生信賴才能如實反映個人情況,才可能獲取對老人護理有價值的資料。 五、普及老年健康教育 老年期是意外挫折和疾病的高發期,容易產生心理危機,需要老人有比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態,才能承受意外事件的打擊,提高生存能力。對老年人進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是解決老年人精神衛生問題的有效手段,讓他們懂得一些維護身心健康的知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主動解除心理壓力,轉變不良情緒,就能預防和減少老年性身心疾病的發生。 健康心理是指人具有正常、完美的精神狀態,如對周圍環境和客觀事物抱有積極的態度,能夠正確分析和順應事物和環境的變化,保持愉快的情緒。只有保持健康心理,才能充分發揮和調整機體各器官正常生理功能,提高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能力和效率,使整個機體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正如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下的定義一樣:「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美無缺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痛苦」。這個定義對於老人同樣適用,人們只有保持軀體的、精神的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正常狀態和良好平衡,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六、社會關懷 老年人是一個衰弱的社會群體,全社會有責任加以保護。政府及社會團體應建立一些為老年人服務的機構和各種福利設施,如老年精神衛生中心,養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大學等,解決老人的生活困難,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們享受集體生活的歡樂,驅除老年的孤寂。對喪偶的老人,子女要理解並支持他們正當的心理需求,鼓勵他們再婚。這是補償喪偶後的孤獨、失落感的重要途徑。 衰老雖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人類可以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延緩衰老。世界衛生組織經充分研究後指出:人的健康長壽60%取決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古往今來,國內國外,長壽老人很多。著名畫家畢家索活到86歲;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活到93歲;首先提出油脂烷化理論的德國科學家柴費洛爾活到103歲;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教授一生多經磨難,但老人活到101歲。盡管壽星們的生活年代、生活方式和條件不同,但他們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點,如心理穩定、通達順變、樂觀、心胸坦盪、善於適應環境和有充實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見,長壽與健康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是我們志願者組織每一名志願者不懈的追求,這個工作目標對於確保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作者:陳萍、王燕

④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1.1、離退休綜合征:是指在離退休後出現的適應性障礙。這種應激因素對心理、心身方面的干擾,使一些老年人在一個時期內難以適應現實生活,並且出現一些偏離常態的行為,甚至由此而引起其它疾病的發生或發作,嚴重地影響了健康。主要表現為坐卧不安、行為重復、猶豫不決,不知所措;煩躁、敏感、失眠、心悸。絕大多數人在一年內能基本恢復,對性情急躁而較固執的老年人則所需時間較長。
1.2、衰弱綜合征:由長期煩惱、焦慮;腦動脈硬化、腦損傷後遺症;離退休後,生活及居住環境太靜,與周圍人群交往少,信息不靈;各種疾病引起的腦缺氧等因素導致。常表現為疲乏、頭暈、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穩、不易入睡、多夢易醒、醒後不解乏。有時晨起頭痛、眩暈,情緒不穩。
1.3、空巢綜合征:「空巢」是指無子女或子女成人後相繼離開家庭,形成中老年人獨守空屋的特點,尤其是老人單身家庭,西方國家稱之為「空巢」。這樣,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如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時,上述消極感會加重,久之,會減低身體免疫功能,為疾病敞開了大門。
1.4、焦慮症:經常處於明顯的焦慮狀態,對心身健康有很大影響。常因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疑病症;退休後經濟減少,生活水平下降;兒孫上班上學時的交通安全;社會治安問題等引起。容易焦慮的老人衰老過程可加快,助長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當急性焦慮發作時,可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青光眼眼壓驟升而頭痛、失明;或發生跌傷等意外事故。
1.5、抑鬱症:老年抑鬱症是老年期最常見的功能性精神障礙,以持久的抑鬱心境為主要臨床特徵,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軀體不適為主,多發50-60歲, 80歲後少見。表現為情感障礙、思維活動障礙、精神活動障礙、意志行為障礙、軀體症狀。

⑤ 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要有哪些改變

研究發現抄,人類65%-90%的疾病都與心理上的壓抑有關。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老年人而 言,老化情緒是形成心理壓抑的一個重要方面。老年人的心理健 康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以積極的心態克服不利因素,則有利 於心理健康。(1) 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腦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開始退 化。如果此時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這對於心理健康無疑是一個 良好的基礎。如果大腦衰老過快或者個人不能很好地調節,則有 可能導致心理失常。(2) 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如 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里,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就會很好; 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里,就有可能產生不良 心理,甚至心理變態。最多見的不利因素是周圍環境的突然變化, 以及社會和家庭人際關繫上一些不和諧因素的影響,老年人對此 往往不易適應,從而加速了衰老過程。(3) 生活因素:老年人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持良好的生活 習慣,有益於心理健康;若參與一些不良活動和有一些不良生活 行為,如賭博、酗酒等,就會損害心理健康。

⑥ 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哪些標准

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提供了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最新標准。這個標版准大體可以歸納為權以下六個方面:

(一)知覺良好,記憶清晰

觀感正常,對事物的判斷無誤;記事有序,過目能記,不致丟三落四。

(二)思維敏捷,想像豐富

說話條理清楚,回答問題簡單明了,並能舉一反三。

(三)情緒穩定,意志堅強

情感反應適度,情緒不過大起伏,辦事嚴謹有序;遇事冷靜,不易沖動,也不抑鬱,能經受悲歡波折。

(四)勤於學習,生活充實

始終保持對某些知識學習的熱情,活到老,學到老;把時間、精力用於自己的正當業余愛好,有事可做,精神愉悅,生活充實。

(五)善於交際,待人和藹

廣交朋友,樂於助人,人際關系融洽;對人態度和藹,以誠相交,以禮相待。

(六)行為正常,講究公德

生活、學習、活動正常,具有適應社會環境變化的能力,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愛憎分明。

⑦ 老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老化情緒是老年人對各種事物變化的一種特殊的精神神經反應,這種反應因人而異,表現復雜多變,嚴重干擾和損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響神經、免疫、內分泌及其他各系統的功能,從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個方面。
1.衰老和疾病:人到60歲以後,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變化,體力和記憶力都會逐步下降。這種正常的衰老變化使老年人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感受,並且帶來一些身體不適和痛苦。尤其是高齡老人,甚至擔心「死亡將至」而胡亂求醫用葯。在衰老的基礎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會產生憂愁、煩惱、恐懼心理。
2.精神創傷:老人退休後,會面臨各種無法迴避的變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體衰老、健康每況愈下等。精神創傷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療效有重要的影響,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傷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將有損健康。
3.環境變化:最多見的是周圍環境的突然變化,以及社會和家庭人際關系的影響,老年人對此往往不易適應,從而加速了衰老過程。
俗話說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老人真像這句話所說,變得像小孩一樣任性、固執、暴怒和健忘,這樣在心理醫生眼裡就可能成為一個心理疾病患者。那麼,怎樣才能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呢?
第一,心明豁達,知足常樂。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長壽老人往往都能做到胸懷開朗,處事熱情,善解人意,他們與世無爭,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實、滿足。
第二,面對現實,走出誤區。作為老年人本身,應端正心態,接受現實,不論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對生活抱一種現實的積極態度,自己關心自己,寬慰自己,設法保持心理平衡。老年人應積極而適量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書法、音樂、戲劇、繪畫、養花、集郵等)。人老了,空閑時間多了,老年人可藉此多學一些東西,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以陶冶情操,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包括家庭成員、親朋好友等),做到與眾同樂,喜當「頑童」。
第三,結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異性朋友),經常談心。老年人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洩郁悶,互相安慰,交流懷古,有助於心情舒暢,對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⑧ 如何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

結合實際來,談談如何維護和促自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答題要點:
(1)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生、老、病、死」:樹立正確的衰老觀、疾病觀、生死觀。
(2)幫助老年人樹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觀念:
教育老年人正確看待離退休,樹立「老有所為」的觀念,
教育老年人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實現「老有所樂」
(3)指導老年人「老有所學」
(4)指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
(5)指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堅持適量運動。
(6)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樹立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
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盡快發展老年人服務事業。

⑨ 什麼因素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如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里,有可能產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變態。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
保定徐水養老驗證用哪個軟體 瀏覽:838
60歲以上老人腎萎縮能活多久 瀏覽:235
癌症晚期好好孝順 瀏覽:388
雙獨子女成家後雙方父母怎麼辦 瀏覽:815
老年人失眠看什麼專科 瀏覽:182
人事代理退休金 瀏覽:874
女孩說看美女可以長壽怎麼回答 瀏覽:763
社保交2000能領多少退休金 瀏覽:481
父母看事悲觀怎麼辦 瀏覽:806
規培3000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 瀏覽:535
浙江社保退休金補發 瀏覽:11
老年人癌症有什麼特徵 瀏覽:81
2016年退休年齡最新通知 瀏覽:98
大興區紅星敬老院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