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得褥瘡分為幾個階段 哪個階段最嚴重
一、 壓瘡的概念1. 壓瘡(pressure sores),又稱壓迫性潰瘍(pressure ucler),俗稱褥瘡是指不同程度的壓力或剪切力造成皮膚及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而形成的壞死和潰瘍。2. 形成原因壓力因素 1)垂直壓力(2)摩擦力(3)剪切力皮膚受潮濕或排泄物刺激 營養狀況年齡
國際 NPUAP/EPUAP 壓瘡分類系統
1.I 類/期:指壓不變白的紅斑局部皮膚完好,出現壓之不變白的紅斑,常位於骨隆突處。膚色深區域可能見不到指壓變白現象;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皮膚不同。 。
2.II 類/期:部分皮層缺失部分皮層缺失表現為淺表的開放性潰瘍,創面呈粉紅色,無腐肉。也可表現為完整的或開放/破損的漿液性水皰。 外觀呈透亮或乾燥的淺表潰瘍,無腐肉及瘀傷。
3.III 類/期:全皮層缺失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但骨、肌腱、肌肉並未外露。可有腐肉,但並未掩蓋組織缺失的深度。可出現竇道和潛行。
4.IV 類/期:全層組織缺失 全層組織缺失,並帶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在創面基底某些區域可有腐肉和焦痂覆蓋。通常會有竇道和潛行。
5.不可分期壓瘡:深度未知 全層組織缺失,創面基底部覆蓋有腐肉(呈黃色、棕褐色、灰色、綠色或者棕色)和/或焦痂(呈棕褐色、棕色或黑色)
6.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深度未知 在皮膚完整且褪色的局部區域出現紫色或栗色,或形成充血的水皰,是由於壓力和/或剪切力所致皮下軟組織受損導致。此部位與鄰近組織相比,先出現痛感、發硬、糜爛、松軟、發熱或發涼。在深膚色的個體身上,很難辨識出深層組織損傷。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在深色創面上出現扁薄(細小)的水皰。該創面可進一步演變,可覆有一薄層焦痂。即便使用最佳的治療方法,也會迅速出現深層組織的暴露。
預防壓瘡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時翻身。鼓勵並協助患者及時的更換體位,幫助患者翻身,間歇性地解除局部壓迫,是預防褥瘡最為有效、關鍵的措施,一般堅持2h左右翻身一次。合理使用減輕壓力裝置,其中以透氣的促愈翻身墊最好,改變患者受壓部位的受壓點,縮短了局部受壓時間,使受壓部位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減輕由於局部組織受壓而引起的疼痛,有效降低長期卧床的病人發生褥瘡的風險,而且具有防滑顆粒,確保穩定支撐,提高其生存質量,獨特的八透氣道也保持了受壓部位清爽乾燥,有效避免潮濕引起皮疹,減輕了家屬護理患者的勞動強度。
Ⅱ 一般80多歲的老人卧床不起,說話含糊,全身一碰就疼能過多久
還是要用葯的,不能一直疼著,老人受不了的。
平時多照顧老人,
最好用百倍特起床器,
是電動遙控的,一鍵升降的,
老年人使用很方便。
Ⅲ 得了褥瘡怎樣治療
褥瘡早期皮膚發紅,採取翻身、減壓等措施後可好轉。當皮膚出現淺表潰爛、潰瘍、滲出液多時就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1.褥瘡治療原則
(1)重度褥瘡的患者在發現病症後,最好立即選用冰石愈傷軟膏進行治療。首先將創面用生理鹽水消毒清洗後,將葯膏直接塗在創面上,15分鍾左右立即止痛,同時有分泌物出現(開始是水點、水珠、膿血、腐肉等異物)並會自動脫落,觀察創面發白,此時均是正常現象。
(2)患者用葯前,要清洗並注意將壞死組織清除干凈,尤其是褥瘡和糖尿病足患者更應該仔細檢查創面情況,必要時要將壞死的肌鍵進行處理,以免後患。
(3)對於嚴重的褥瘡、糖尿足患者,最好在清瘡期時間內每天換兩次葯,目的是要隨時將創面里的滲出液清除干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暴露治療,這樣能有效的縮短治療時間。
(4)一般情況下,治癒淺Ⅱ度褥瘡需要7天左右時間,治癒深Ⅱ度以上需要12~15天左右時間。治療5~8公分左右的褥瘡、糖尿病足需用10~15支左右,時間大約需要20~30天左右。
2.葯物治療
(1)碘酊具有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乾燥、軟化硬結構的作用。將碘酊塗於創面,每日2次。
(2)多抗甲素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功能,促進創面組織修復。對創面較大者,先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後用紅外線燈照射20分鍾,創面乾燥後用多抗甲素液濕敷,再用紅外線燈照射10分鍾,最後用滅菌紫草油紗布覆蓋,對滲出液多者,每日換葯3次。
(3)滅滴靈對殺滅厭氧菌有特效,並能擴張血管,增強血液循環。用此葯沖洗後,濕敷創面,加紅外線燈照射20分鍾,每日3~4次。
(4)傳統中葯對於II和IV期褥瘡,中葯膏的應用十分重要。可以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再採用中葯塗於褥瘡創面進行治療。伴有空洞可配合使用化腐生肌油紗條,能將化腐溶解物引流排出,促使新生肉芽加速生長。中葯治療褥瘡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認可。
(5)從魷魚軟骨組織中提取的改性甲殼素,具有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瘢痕的功效,同時無刺激,無過敏,無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種非常優異的生物敷料。
3.分期治療
(1)一期的臨床表現以局部皮膚暗紅色、腫脹、灼熱、疼痛為主症,皮膚的完整性尚未破壞,及時治療,有望完全恢復正常而不潰爛,這就是褥瘡一期的表現。治療應首先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數,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糾正缺血缺氧,還要盡可能去除導致褥瘡的病變因素。其次用過氧化氫液擦拭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用75%酒精消毒褥瘡周圍皮膚,再用無菌紗布覆蓋。
(2)二期的臨床表現是以局部皮膚紫紅色、水腫為主症。瘀血久滯可成瘕,所以也每見皮下硬結。水腫甚時可使皮膚變薄,故又常見出現水皰,水皰不小心極易破潰,從而又可引發感染。此期治療應注意保持皮膚潔凈,嚴防引起感染。未潰破的水皰要盡量減少摩擦,以防破裂,大水皰可用注射器抽取皰內液體,以保護皮膚不受損傷。此期又稱炎性浸潤期,說明最易引起感染,如有感染,可靜脈滴注有效抗生素。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有水泡未破者,則用無菌注射針頭將水泡刺破,再將消毒紗布浸入新液中,取兩層紗布敷於創面,每3~4小時用注射器抽取葯液滴於敷料之上,以保持覆蓋傷口的紗布濕潤。提示:盡量保護好表皮,所用紗布應採用無菌醫用紗布。使用新液之前先用生理鹽水將創面洗干凈。採用軟枕或墊圈將患處騰空,避免紗布覆蓋處拖拉、受壓。再次換敷料時可用生理鹽水將紗布再次濕潤後揭下,防止敷料與創面發生粘連。治療炎性浸潤期壓瘡患者,臨床多用0.5%碘伏消毒,使創面乾燥。但此法容易使傷口脫水,不利於上皮細胞生長,易使生物活性物質丟失,減慢癒合速度。不覆蓋紗布則容易造成皮膚與床鋪等形成擦傷,覆蓋紗布又容易導致敷料與創面粘連,再換葯時易導致機械損傷,增加患者疼痛感,甚至會擴大創面。目前認為,在無菌條件下持續濕潤,有利於創面上皮細胞生成,加速壞死組織脫落,顯著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的癒合。所以持續濕敷的方法適合用於治療炎性浸潤期壓瘡。
(3)三期又稱淺度潰瘍期,是褥瘡比較嚴重的階段,治護均較困難。由於褥瘡早期失於發現,加之以後又治不如法,致使病變局部表皮水皰逐漸擴大,以致破潰暴露出真皮。真皮極易感染,感染後原有的黃色滲出液表面可有膿液覆蓋,並逐漸形成潰瘍,開始出現疼痛。治療首先應用防褥瘡氣墊床,並2h翻身1次,避免受壓,保持皮膚乾燥、清潔,床單清潔、平整無皺褶。然後有效地抗感染,以防病情繼續發展。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的同時,局部每天換葯2次,換葯時遵循無菌技術操作規程。上午先用雙氧水、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洗褥瘡創面,若有壞死組織先剪去後再清洗,局部均勻塗碘伏,用頻譜治療儀局部照射20min,最後覆蓋無菌紗塊。下午常規清創及頻譜照射後,用浸有新液的紗塊貼在創面上,再覆蓋無菌紗塊。當創面逐漸縮小,不宜再用紗塊時,直接將新液滴於創面。碘伏溶液由碘和載體結合而成,對細菌、芽胞、病毒、真菌、黴菌孢子及原蟲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皮膚黏膜無刺激性。新液則具有通利血脈,養陰生肌的作用,能促進血管新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改善創面微循環,加速病損組織修復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臨床上主要用於各類潰瘍創面的癒合。用頻譜儀照射有利於血液循環,消炎鎮痛。此法治療褥瘡治癒率高,療程短,促進肉茅組織生長,使用方便,無副作用,促進癒合,是治療褥瘡的較好方法。
(4)四期處理原則是清潔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和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再用絡合碘對創口消毒。
適當清創清除壞死組織,可用外科法、機械法及化學酶法、自溶法等。外科擴創是最有效的方法,銳物清創最迅速,可用手術刀或剪子除去腐肉及痂,直至暴露健康組織後使用新液,主要是快速促進創口的修復。當使用了康復新濕敷後,滲液逐漸減少,周圍紅腫消退後結痂形成。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局部症狀改善明顯。
4.物理療法
(1)氧療利用純氧抑制創面厭氧菌的生長,提高創面組織中氧的供應量,改善局部組織代謝。氧氣流吹乾創面後,形成薄痂,利於癒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創面,固定牢靠,通過一小孔向袋內吹氧,氧流量為5~6L/分鍾,每次15分鍾,每日2次。治療完畢,創面蓋以無菌紗布或暴露均可。對分泌物較多的創面,可在濕化瓶內放75%酒精,使氧氣通過濕化瓶時帶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細菌生長,減少分泌物,加速創面癒合的作用。
(2)氣墊床療法:使用氣墊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氣墊床移動使用不便,價格昂貴,透氣性差,易導致病人皮膚因汗液潮濕粘連,病人背部有不舒適感,長期耗電、有噪音,令病人煩躁,影響休息。絕大部分氣墊床對褥瘡無任何治療功效。
(3)人工護理:每1~2小時定時對病人進行翻身,按摩受壓皮膚,因勞動量大,需要護理人員有高度責任心。定期為病人清潔皮膚。實際護理中,由於病人行動不便,很難保證皮膚清潔。
(4)紫外線光療法:小劑量紫外線通過直接殺菌作用,刺激損傷部分細胞釋放出刺激生長因子及加強正常細胞的代謝功能,從而達到促進創面癒合的目的。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可通過強紅斑量反應控制感染,促進壞死組織蛋白質分解脫落,從而達到創面清潔,有利癒合的目的。
5.外科手術
對大面積、深達骨質的褥瘡,上述保守治療不理想時,可採用外科治療加速癒合,如手術修刮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損等。外科手術修復亦適用於戰傷並發大面積褥瘡。因戰傷病人失血多,機體抵抗力差,褥瘡遷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採用手術修復可縮短褥瘡的病程,減輕痛苦,提高治癒率。
6.紫外線光療法
紫外線光療儀的作用機理如下:①紫外線有抑制殺菌生長作用,能破壞細菌的核酸代謝,使細菌死亡。因此能有效的殺死繁殖在褥瘡表面的細菌,消除感染,促進創面恢復;②紫外線有消炎作用,紫外線紅斑是皮膚對紫外線的一種特殊反應。在照射局部,由於組胺和類組胺物質的作用,使血液及淋巴循環加強,網狀內皮系統功能增強,細胞吞噬能力增強,局部皮膚溫度升高,酸鹼度趨向鹼性,新陳代謝旺盛,這些類炎症的反應加強了人體的防禦能力。上皮組織在人體內釋放的刺激生長因子的作用下生長加速,角化層增厚,色素沉著,提高了皮膚防禦能力。紫外線治療組癒合時間較對照組短,主要是有效的抗菌作用,使創面炎症反應減輕,分泌物減少,從而促進創面癒合。
Ⅳ 卧床老年人得了褥瘡怎麼治療
你好,建議住院治療,1、老人身體體質弱一旦患病褥瘡身體被消耗過大容易引發其他病症,2、兩個月的時間不見好轉,說明治療沒有選對,可以試試中醫保守治療,效果還不錯。有什麼不清楚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