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眼科檢查時,中老年人必查什麼
中老年人檢查眼睛,需要進行以下項目:一個是視力;第二個是眼壓;第三個是晶狀體的情況;第四是眼底的情況;大概主要是以上四項。一般老年人需要一年檢查一次。
㈡ 老年性黃斑病變
老年性黃斑變性又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大多發生45歲以上的人群,其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新近調研中5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佔15.5%,是當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
1、老年性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
根據美國、澳大利亞一些著名的流行病學小組的研究發現,發生老年性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點:年齡、飲食習慣、光照、吸煙史、高血壓史、家族史、高膽固醇血症、性別與種族(白種人多)的不同、心血管疾病史等。
2、病因
目前它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認為與遺傳、慢性光損害、營養不良、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等全身性疾病及其他環境因素有關。
3、分型
(1)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又稱非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或萎縮型老年性黃斑變性,指黃斑區沒有出血,約佔80%——85%。
(2)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又稱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指有新生血管和出血,約佔15%左右。
4、發病機制
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礙障礙,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內物質積聚,細胞外基質異常地聚集於基底膜,在色素上皮與Bruch膜之間許多嗜伊紅物質積聚形成玻璃膜疣。玻璃膜疣處的色素上皮、Bruch膜及視細胞發生不同程度的變性、增生或萎縮。Bruch膜對營養物的通透能力改變,從而使視網膜色素上皮對代謝障礙作出反應,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Bruch膜和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萎縮,緩慢發展為萎縮型老年黃斑變性(或乾性型黃斑變性);亦可以引起Bruch膜內膠原增厚,以及後彈力層斷裂,致使脈絡膜毛細血管通過Bruch膜的裂隙進入色素上皮下或神經上皮下,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由於新生血管的結構特點決定必然發生滲漏和出血,形成滲出型老年黃斑變性或濕性型老年性黃斑變性。
5、眼底表現
(1)乾性老年黃斑變性: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起病緩慢,患者視力不知不覺地減退,可有視物變形,雙眼程度相近,易被誤認為眼睛「老化」。由於視網膜外層、色素上皮層、Bruch膜、脈絡膜毛細血管等各層逐步萎縮、變性,病程早期眼底後極部可見大小不一的黃白色類圓形的玻璃膜疣,可以融合,色素上皮增生或萎縮,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後極部色素紊亂,進一步出現邊界清晰的地圖樣萎縮區。發展至晚期,該區內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即可見到裸露的脈絡膜大血管。
(2)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表現為突然單眼視力下降、視物變形或出現中央暗點,另一眼可能在較長時間後出現症狀。眼底後極部視網膜下出血、滲出,其中有時可見灰黃色病灶,即可能為新生血管。出血位於神經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後者顏色暗紅甚至呈黑色,邊緣略紅,同時可有淺層鮮紅色出血,附近有時可見玻璃膜疣,病變區可隆起。熒光血管造影在早期出現邊界清楚的高熒光新生血管形態,稱為典型的新生血管,部分患者則沒有清晰的境界,稱為隱匿性新生血管,迅速滲漏熒光素,其邊界不清,造影晚期仍呈相對的高熒光。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更有利於顯示脈絡膜新生血管的形態。如大量淺層出血可進入玻璃體,致使玻璃體積血,眼底不能窺入。日久,黃斑區出血機化,形成盤狀瘢痕,中心視功能完全喪失。
6、治療
(1)萎縮型老年性黃斑變性:無有確切的治療。
(2)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治療目的是封閉視網膜下的脈絡膜新生血管,位於距中心凹500um以外的新生血管可以行激光封閉,防止繼續發展。但不能防止復發,故光凝術後仍需密切觀察。20世紀90年代採用玻璃體手術成功取出視網膜下新生血管,但因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及視細胞的損害,手術後視功能未能得到改善,與觀察組比較未能防止視力下降,且手術並發症明顯較多。
a、光動力學療法(PDT) 利用與脈絡膜新生血管內皮細胞特異結合的光敏劑,受一定波長光照射激活光敏劑,產生光氧化反應,殺傷內皮細胞,從而達到破壞脈絡膜新生血管的作用,目前已廣泛被採用。然而病變仍有復發的可能,尚有待臨床長期隨訪,觀察療效。
b、經瞳孔溫熱療法(TTT) 其本質是熱療,利用700-900nm的紅外激光或近紅外激光穿透深、對其他組織特別是神經上皮損傷少的特點,封閉脈絡膜新生血管。
c、抗-VEGF葯物治療 主要用於眼科的有貝伐單抗(bevacizumab)和蘭尼單抗(ranibizumab),今年來已在臨床成功治療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是重大成果。
7、預防
黃斑變性的發生可能與光的毒性蓄積作用有關,故應避免光損傷,在強光下活動應佩戴遮光眼鏡。近年有應用激光治療玻璃膜疣預防進一步演變形成老年性黃斑變性的報道,尚需進一步觀察療效。
㈢ 老年人的體檢項目應該怎麼選呢
平時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可以測量血壓,做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查肝腎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常規檢查,還應做胸透或胸片,心電圖,腹部肝膽脾胰腺雙腎彩超,老年男性還應查前列腺彩超,老年女性應做婦科(子宮、附件)彩超。
如果已經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則還應針對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做一些檢查,比如糖尿病患者可以查眼底、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做頸部血管彩超等。
㈣ 中老年人全身檢查包括哪些
全身體檢項目有很多,一般,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內,心肌酶,容心電圖,x線等,腦溢血,腦血栓的常規檢查有頭顱CT,頭顱核磁共振。CT檢查一般是在200~300元之間,核磁共振500到七八百左右,不同醫院收費也是有差異的
㈤ 65歲以上老年體檢表中視力是按什麼標准
這個體檢是不按歲數的是按照級別和身份,你比方說這個,公務員體檢大概就回1000多,這老幹部體檢,答還有這個,這個什麼,就大概得是2000多塊錢的普通的人,體檢的話大概也就只有個三五百塊錢的,然後,一般情況下,入職體檢,就是一塊錢,二,100塊錢。
㈥ 關於老年人體檢需要查哪些項目
關於定期健康體檢,由於老年人的機體各器官功能均在逐漸退化,是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高發年齡段,所以體檢項目更要全面。除了一些常規檢查項目(血糖血脂、尿常規、肝功、腎功、血流變、心臟等檢查)外,還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加項檢查,確保身體早期發現疾病隱患。那麼,
泉州180醫院體檢中心的專家指出,老年人體檢應該加項檢查的項目有:
1、B超及胸部攝片。B超檢查可發現是否有肝、膽、膀胱腫瘤或結石,頸部彩超可了解頸動脈內壁是否有斑塊。由於這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所以老人可進行多次檢查。胸部攝片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癌。而胸透檢查因輻射量大已經從體檢項目中取消。
2、查眼底。可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可通過查眼底反映出動脈是否硬化。
3、檢測骨密度。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鬆,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應進行骨密度檢測。
4、大便潛血試驗。50歲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應將其列入體檢「補充清單」,以了解是否有消化道疾患。
5、查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應作為老年人必查項目。同時,因近年來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
老年人身體到了一定階段,需要進行全面檢查,兒女可以帶父母到泉州180醫院體檢中心做定期體檢,這里有來自三甲醫院的專家坐診,可以直接預約體檢,當場面對面一對一咨詢,耐心負責為您解決,而且中心引進的設備都是最先進的,對身體沒有傷害。
泉州180醫院體檢中心專門的健管專家為每位老人制定後期健康管理方案,關注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