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禁用七十種葯

老年人禁用七十種葯

發布時間:2023-10-30 08:59:53

❶ 老人吃葯十大禁忌有哪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個俗語「是葯三分毒」。因為,在生活中,很多的老人們吃葯總是按照自己經驗習慣來吃,殊不知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危險,錯把葯物吃成毒葯。關於老年人吃葯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作為家人一定要認真謹慎對待。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老人吃葯的習慣,不能由著他們自己的方法來吃葯。那麼老人吃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老人吃葯十大禁忌有哪些?

吃葯憑自己經驗

或許「久病成良醫」,或許積累了一些用葯常識,很多老年人認為服葯只要根據自己不適感覺或者醫學理論上的「指點」,就可以自己到葯店配葯。有人甚至到醫院向醫生點名開葯。其實,這種做法不妥。對於感冒之類的常見病,自我葯療未嘗不可,但自己充任醫生,任何病都憑經驗服葯,弄不好會延誤病情。因此,最好經過醫生診斷,對症下葯。

吃葯跟著廣告走

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廣告忽悠,也容易聽信別人的介紹,把購買葯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械當作身體的靈丹妙葯。我有位鄰居患白內障,在一份廣告中看到由某制葯廠生產的純中葯制劑,能夠有效逆轉白內障,就按圖索驥郵購了幾千元的所謂「妙葯」,結果兩個療程下來,沒有一點效果。後來,醫生告訴他,這種「葯」根本沒有葯品批准文號。

另一位鄰居,迷信經銷商的宣傳,天天去某家醫療器械免費體驗廳體驗,聽信能治百病的宣傳,買回昂貴的溫熱理療牀和一大堆治療高血壓的保健品,停用了降壓葯,結果導致血壓驟升,引發腦卒中。

稍有不適就用葯

有時候身體不適,並不需要葯物治療,因為這些不適是年齡增長引起的器官、組織退行性改變,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葯物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導致葯物不良反應。所以,老年人不要因為身體稍有不適就立即服葯,即使要服葯,也要去醫院診治。

新葯貴葯即好葯

很多老年人認為,葯價越貴療效越好。實際上,葯價貴賤與療效好壞沒有必然聯系。葯價的貴賤,不是根據葯物對某一疾病的療效而定,而是根據其原料成本、工藝過程、銷售環節等因素決定的。因此,如果用老葯沒有禁忌症或者不良反應,那就可以選擇便宜的老葯。實際上,一些價格較貴的新葯面市此正鉛不久,醫生還缺少臨牀經驗,葯師缺乏用葯經驗,所以病人不能一味依靠新葯治療。

多家葯房去買葯

有老人感到掛號麻煩,就去葯房買葯,還有人喜歡到不同的葯房買葯,或選擇品種或比較價格。但是,買葯尤其是買多種葯時,最好固定到一家葯房。這樣葯師能夠注意到你所購買的葯物之間是否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果去多家葯房買葯,葯師可能因為沒看到要買的全部葯物清單,就忽視了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多種葯物一起吃

張大媽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多種病,每天需要服用20多種葯。這么多的葯,有的需要飯前服,有的則需要飯後服。張大媽面對這么多的葯,為了服用方便,更重要的是不漏服,每次把需要服用的葯物裝在葯盒裡,在飯後一起服下。其實,張大媽這樣的服葯方法會造成不良後果。因為葯品混用時,一種葯品可能會對抗另一種葯品的功效。因此,有些葯物需要隔開一段時間服用。

另外,有的葯物必須在規定時間服用,如果不按照規定,葯品起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如治療糖尿病的優降糖應飯前半小時服用,二甲雙胍應飯後服用,拜糖平應在吃第一口飯時服用。其他葯物也有飯前、飯後、空腹、睡前等服用時間的規定。

體檢之前不用葯

有些老人為了讓體檢能夠真實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在體檢前就停止服用必須每天服用的葯品。有個王老伯患有高血壓病,在體檢那天和前一天都沒有服用降壓葯,到了體檢結束時分,他感到天旋地轉。好在一旁醫生緊急救助,叫來120急救車送往醫院,讓腦溢血的王老伯保住了性命。因此,必須每天服用的葯品,沒有醫生的囑咐,不能隨意停止服用。

不按要求清鎮去服葯

老年人有時有懼怕服葯的心理,認為用葯劑量或品種多有害健康,就自作主張減少葯品劑量或者品種,也有老人根據身體狀況時停時服。實際上,服葯有個依從性問題。有森好的葯品不能隨意減少劑量或者隨意停服,否則會降低療效或者使病情反彈。老人減少葯品劑量或者停止服葯,應該事先聽取醫生的意見。

中葯可以隨意用

一般而言,中葯副作用要比西葯小,但並不是說中葯就沒有副作用,有的中葯本身或者服用不當,副作用也很大,還有危及性命的可能。傳統醫葯從來就不否定中葯具有毒性,而且對中葯毒性的認識比較深刻。在國家葯典中,除一般無明顯毒副作用的葯物外,還把有毒的葯物按三級劃分,分別註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葯物還註明了其腎毒性、肝毒性等等。

喝酒之後用葯物

舊事新提仍有意義。1977年12月,幽默大師卓別林在參加一個盛大酒會後長眠不醒了。「兇手」是誰?經檢測,方知是酒和安眠葯。有讀者疑問:酒和安眠葯能致人死亡?還真是。盡管酒和葯是「親家」,農民也會酒泡中葯活血祛風,而且繁體字「醫」字都離不開酒,但是很多葯卻同酒不太「和睦」,有的還大唱反調。

常用的安眠葯如安眠酮、常可眠、本巴比妥等酒前酒後服用,都可引起中毒後果。精神安定劑氯丙嗪等,酒前酒後服用也會產生葯物與乙醇的毒副作用,輕者使人昏昏欲睡,重者造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而死亡。除外,服用阿司匹林、抗心絞痛葯、降壓葯、降血糖葯、抗過敏葯及利福平等也應忌酒,以免產生胃出血、血壓過度降低或血壓驟升、腎損害、肝中毒等現象。由於酒精有一個代謝過程,所以喝酒的人應在服上述葯物前的1~2日禁酒,在停葯後3~4日內也不要飲酒。

老年人常用葯物及注意事項:

不用或少用葯物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質性病變外,應盡量少用葯物。用葯原則是應用最少葯物和最低有效劑量來治療。一般合用的葯物應控制在3~4種,否則易產生不良反應。需長期應用的葯物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治療反應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劑量。在更換或加用另一種葯物前,嘗試將已經應用的葯物加至治療劑量。聯合用葯要謹慎,在聯合用葯前,應先將每種葯物加至治療劑量。避免應用一種葯物去治療另一種葯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如能判斷是哪種葯引起的不良反應,停掉這種葯是最好的治療。盡可能減少用葯種類,如盡量用一種葯物去治療兩種或更多的疾病。要和其他醫生溝通,避免重復開葯,盡量減少用葯品種。

合理選擇葯物對腎與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的抗菌葯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應盡量不用,更不可聯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盡量不用,更不能長期大劑量使用,如必須應用須加鈣劑及維生素D。解熱鎮痛葯長期服用弊多利少,要盡量少用。噻嗪類利尿劑不宜用於糖尿病和痛風患者,因為它們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風發作。噻嗪類利尿劑還易引發 *** 性低血壓、電解質紊亂,用葯時應注意觀察血壓變化,不能降得太低或過快。

選擇適當的劑量初始用葯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最合適的劑量。為了避免葯物在體內蓄積中毒,可以採取減少每次給葯劑量、延長每次給葯間隔時間等辦法。

葯物治療要適度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轉後應及時停葯,不要長期用葯。

注意葯物對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響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病,如同時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中樞神經疾患。在老年人中樞神經疾患的葯物治療中,有不少葯物具有抗膽鹼作用,如不加註意,可引起尿瀦留和青光眼惡化。

提高老年人用葯的依從性老年人理解力、記憶力差,視力不佳,聽力減退,同時應用多種葯物,特別是外形相似的葯物,常常造成服錯葯,而且用葯品種越多,依從性越差,因此醫生和患者家人都應該格外關照他們。

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葯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葯的種類更多。一項臨牀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全球有1/7老年人不是死於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應報告佔19.9%。我們在臨牀上發現,很多老人因為用錯葯出現了新的健康問題。其中以下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代謝減慢,應注意觀察副作用。 葯物大多需要通過胃腸道吸收,經過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樣劑量的葯物,老人對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減少,代謝時間延長,導致葯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因此經常服葯的老人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等指標。

服葯種類多,要當心相互作用。 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葯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葯的種類更多。一項臨牀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很多老人將需服的葯物一起吃,可能出現葯物相互作用。建議老人看病時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葯物,盡量避免處方中有相互影響的葯。用葯前也可咨詢葯師。服葯種類較多時,最好不要再同時服用保健品,以免增大相互作用的風險。

記性變差,列好清單可防漏服。 老人的記憶力下降,服葯種類多,很容易漏服,影響治療效果。漏服降壓葯、降糖葯後,不僅血壓、血糖會升高,還可能促進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建議家人幫助老人給需要服用的葯物建立一個「檔案」,列出一段時間內需要服葯的時間、種類、注意事項等,必要時通過設鬧鍾、將葯物分裝在小葯盒的方法記住服葯。萬一漏服葯物,應計算錯過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如果漏服的時間處於兩次用葯時間一半內,可按原劑量補服,否則不必補服,後續正常服用即可。但如果服用的是降壓葯、降糖葯等慢性病葯物,建議咨詢醫生。

長期吃葯,注意定期復查,必要時調整用葯。 很多老人認為自己「遵醫囑」了,一直堅持吃葯,但由於沒有定期復查,不僅葯物的治療效果不好,還可能傷害其他器官。例如服他汀類降脂葯,需定期監測肝腎等功能;長期服降壓葯後效果不好,不僅會損傷心腦腎等靶器官,還可能出現其他並發症。如果發現用葯效果不好時,應當及時咨詢醫生,必要時調整用葯方案。

一些葯物對老人的傷害更大,應盡量避開。例如安定等安眠葯可能引起「宿醉」症狀,即意識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穩,像喝醉酒一樣。老人服安定後容易發生跌倒,引起骨折等不良後果;很多復方感冒葯含抗過敏成分撲爾敏,能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狀,但前列腺增生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葯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難;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葯,但胃腸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臟疾病的老人應慎用。

❷ 科普丨這四種抗菌葯,老人慎用!(抗菌葯物科普五)

點擊「重慶葯品監管」 可以訂閱哦!

導語

人吃五穀雜糧,怎能不得病?生病後,大家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服用葯物。被視為「萬能葯」的抗菌葯,總在患者的首選葯品名單之列。但是,抗菌葯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指出,抗菌葯物的耐葯性已對人類 健康 造成嚴重威脅。目前,防止抗菌葯濫用,減少細菌耐葯的產生,幫助公眾樹立科學用葯、合理用葯觀念非常必要。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免疫功能日漸衰退,身體抵抗力隨之下降,老年人更易出現細菌感染,使用抗菌葯的幾率要高於年輕人。與此同時,老年人又存在臟器功能衰退的情況,對抗菌葯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均降低,相比年輕人更易出現不良反應。

因此

老年人在使用抗菌葯時

慎之又慎

必須提醒 的是,老年人不可擅自使用抗菌葯,若病情需要必須用葯,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不隨意增減葯物劑量,並按療程服葯。

用葯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身體不適症狀,必要時停葯觀察;用葯時還要注意監測肝腎功能,及時調整葯物劑量;糖尿病患者禁用加替沙星。

4種抗菌葯,老年人要慎用!

《中國老年人潛在不適當用葯判斷標准》中明確列出,老年人 不適當 用葯涉及 13 個大類的 72 種葯物,其中的 28 種為高風險葯物, 44 種為低風險葯物。這些存在風險的葯物中有4種抗菌葯, 包括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加替沙星、克林黴素和萬古黴素 ,老年人使用時應密切監測葯物的潛在風險。這幾種葯的風險表現如下:

1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包括慶大黴素、妥布黴素、依替米星、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黴素、鏈黴素,其潛在風險包括腎損傷和耳毒性,腎損傷時可出現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耳毒性表現在聽力明顯下降,甚至發生耳聾。

2

加替沙星

潛在風險包括血糖異常(高血糖或低血糖),神經異常(頭暈、抽搐、暈厥、意識模糊、癲癇等),心臟異常(心悸、心動過緩等)。

3

克林黴素

潛在風險包括過敏樣反應(過敏性休克、高熱、寒戰、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以及泌尿系統問題(血尿、急性腎損傷等)。

4

萬古黴素

潛在風險包括中毒性表皮壞死症、剝脫性皮炎、肝損傷、腎損傷、休克、過敏症等。

老年人應謹慎使用上述抗菌葯,宜選用潛在風險小的抗菌葯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

老年人使用抗菌葯,記住4個字!

老年人胃腸道蠕動減緩,體弱抵抗力差,腸道十分敏感,一旦使用抗菌葯物或使用時間過長就會 引起葯源性腹瀉 。目前,引起抗菌葯相關性腹瀉的主要有 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林可黴素、克林黴素 等,服用前要記住以下4個字。

患者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毫無保留訴說自己的病情、用葯,以及有無葯物過敏史,以幫助醫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病情確實需要使用抗菌葯的患者,最好先做個 抗菌素葯物敏感試驗 ,以判斷自己是否適合使用,以及選出最合適的抗菌葯。

服用抗菌葯物時,從劑量、時間及療程一定要 遵醫囑 ,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以確保用葯安全。

在家用葯時,患者應注意觀察自己的大便變化情況,有條件者可寫個用葯日記,若有病情變化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尤其是出現長時間腹瀉應盡快就診。

END

往期精彩回顧

重慶市葯監局四個檢查局掛牌成立國家葯監局部署開展醫療器械「清網」行動,重點針對這些違法行為重慶一男子吃了盤香椿炒蛋,竟多器官衰竭!這些菜吃前要焯水!

❸ 老年人應慎用哪些葯

老年人使用抗菌葯物應注意什麼?
答:老年人因腎功能衰退,對葯物的耐受性降低,內尤其容是一些作用較強的葯物,極易產生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抗菌葯物在人體吸收以後,多由肝臟和腎臟解毒、排泄。因此,肝腎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這些葯時需慎重,不宜長期或大劑量應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和磺胺類葯物長期服用會損害肝細胞,並伴有對骨髓、心臟、腎臟及皮膚的損害。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使用時間稍長,能引起眩暈、耳鳴、耳聾、平衡失調,對腎臟也有影響。使用氯黴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紅黴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膽內瘀積,產生中毒和過敏反應。故長期、大劑量使用這些抗菌葯物,對老年人是非常不利的。

❹ 老年人不宜服用哪些葯物

老年人不宜服葯酒

有的老年人為了補養身體,把黨參、人參、五味子、枸杞子、蛤蚧、天麻、海馬等一些名貴中葯泡酒常喝,認為這樣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其實,葯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葯品某些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葯酒中的有橋寬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葯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葯效大許多。酒精能導致甲狀旁腺素分泌不足,進而使腸道對鈣、維生素D的吸收下降,會出現急躁、記憶力敏乎亮減退、心肌收縮無力等。

對有支氣管哮喘的老年人,更不能飲用葯酒。漂白制酒時使用的防腐劑亞硫酸類,在水中容易釋放出二氧化硫,引起哮喘發作。因此,老年人應避免服葯酒。

老年人不宜多服維生素A

美國波士頓一所大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吸收維生素A的功能降低,如果通過大量服用維生素A丸來彌補人體內維生素A的不足,這會使肝臟受到損害,並導致其他一些疾病。科學家們通過對562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檢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在血液中產生了引起高血壓的有害物——維生素A醛酯。因此,科學家們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要多用維生素A,而要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水果和蔬菜。

老年便秘不宜用瀉葯

老年人便秘是常見病。多由於老年人腎氣虛、腎主二便功能失調,加之運動量少、蔬菜水果食用少而引起。老年人濫用瀉葯往往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長期服用番瀉葉會引起食慾減低、胃痛不舒、四肢無力等。因為番瀉葉有較強的瀉熱通便功效,同時能增加體內鉀的排泄,機體缺少鉀會造成一系列功能紊亂,引起神經與肌肉的傳導性能變化,導致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和反應遲鈍。

由此可見,老年人便秘時千萬不可長時間服用番瀉葉之類的瀉葯,應注意通過多活動、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加以防治。

老年人不宜服用減肥葯物

當一個人的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時,頃配即為肥胖。老年人由於活動較少,飲食習慣和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等原因,使肥胖者比例升高。據統計,60~70歲的人中肥胖者佔21%左右,老年婦女肥胖者更多一些。

肥胖者多同時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且伴有高脂血症、甘油和膽固醇增高症狀。這些人的血管內膜有類脂質沉著、增生、退化和凹凸不平,易造成管腔狹窄,引起臟器缺血缺氧。為了減少上述症狀,許多老年肥胖者希望通過減肥葯物(包括沖劑、茶類等),達到減肥目的。其實,這對老年人身體是不利的。

這是因為,減肥葯物的作用不外乎是進少出多,即進食少,排出多。如長期服用減肥葯,則會造成食慾減退、惡心和腹瀉等,以致引起營養不良、貧血、骨折、胃腸功能紊亂、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長期服用葯物減肥,還可能造成肝腎功能受損。體內葯物的積蓄,也會加重原發疾病。

因此,老年肥胖者以不服用減肥葯物為好,應通過適當控制飲食、合理搭配飲食、戒煙戒酒、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及體育活動,來達到減輕體重、增進健康的目的。

❺ 老年患者慎用這三類葯

特約專家、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王小衡

在臨床上,老年患者應慎用以下三類葯物。

1

復方氨基比林

目前在基層醫院仍有不少醫生喜歡用見效快的退燒針(如復方氨基比林和安乃近)來治療老人急性發熱,殊不知這種做法對老年人身體危害極大。

就復方氨基比林來說,該葯組方中氨基比林可引起白細胞抗原結構的改變導致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其發生率遠高於氯黴素。如在短期內反復多次注射復方氨基比林,易致急性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險。對某些患者來說,退燒針可誘發急性溶血性貧血。有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發生皮疹、蕁麻疹,甚至剝脫性皮炎。

此外,注射退燒針劑量過大會使老人出汗過多,體溫驟降,易引起虛脫,甚至發生休克。因此,專家強調,老年患者發高燒時禁用退燒針,需要退燒時首選葯物是撲熱息痛制劑(代表葯為泰諾林或 百服嚀 )或布洛芬制劑(代表葯為托恩)。

2

氨基糖甙類葯物

氨基糖甙類葯物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和新黴素。該類葯物屬於殺菌葯,單用治療某些細菌(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陰性桿菌和結核桿菌)感染有較好的療效。

新近調查表明,老年人慶大黴素腎毒性的發生率為12.5%,比非老年人高一倍,事實上,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均有腎毒性和耳毒性,尤其是老年人,有時可造成不可逆的毒副作用。耳毒性副作用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前庭功能受損,表現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和平衡障礙;另一類為耳蝸神經損害,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嚴重者致耳聾。耳聾常發生在耳鳴之後,可在用葯期間出現,也可在用葯後數月乃至半年後才出現。老年人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體質虛弱,常患有多種疾病,肝腎功能減退,使用氨基糖甙類葯物後清除減慢且易積蓄,導致葯物不良反應,甚至中毒。

因此,65歲以上老年人患病時使用氨基糖甙類葯物應慎之又慎,盡可能選用其他類抗生素來取代氨基糖甙類葯物。

3

強效利尿葯

70多歲的退休幹部劉大爺患風濕性心臟病已二十多年,近期因「感冒」引發心功能不全,雙下肢出現浮腫,在附近醫院就診時,值班醫生給劉大爺注射了一支「速尿」,用葯半小時後劉大爺感到下腹脹痛難忍,且一直沒有排尿。經檢查證實為急性尿瀦留,醫生立即給予導尿處置後,劉大爺腹脹、腹痛症狀就消失了。

劉大爺已年過7旬,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多年,本身就有些排尿不暢,而「速尿」屬於速效利尿劑,用葯後由腎臟生成的尿液增加並大量進入膀胱,但肥大的前列腺阻礙了膀胱排尿,尿液便在膀胱內積聚,從而形成急性尿瀦留。

有鑒於此,老年人要慎用速效利尿劑,如速尿和利尿酸等。一般情況下,最好選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葯,如氫氯噻嗪、安體舒通,並注意補鉀。

文字:醫葯星期三

圖片:網路

「 健康 杏林」是《醫葯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葯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葯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葯保健、 健康 養生 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葯」」中醫精粹「」民族醫葯「」葯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❻ 老年人高血壓並前列腺增生的葯物治療選擇及哪些葯不能用(禁用)

您好!
目前臨床常用的有6大類一線降血壓葯物,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葯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2受體阻滯劑等,β受體阻滯劑禁用,α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葯最好不用,可以選擇含有利尿劑成分的降壓葯比較好。 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戒煙酒,規律飲食,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低鹽低脂飲食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❼ 老年人,這七大類葯物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

秋冬季來臨,因跌倒而就醫的老年人逐漸增多。跌倒是老年人的常見傷害,可造成老年人骨折、頭部損傷等,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 健康 和生活質量。

跌倒的原因千千萬,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老人跌倒,有可能是葯物引起的呢?讓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葯學部臨床葯師劉娟來給大家講講這些葯。

鎮靜催眠葯

這就是常說的「安眠葯」,鎮靜催眠葯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大類是苯二氮卓類,如艾司唑侖、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侖等。第二大類是非苯二氮卓類,如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等。

鎮靜催眠葯可能會引起老年人嗜睡、頭暈和反應慢,從而引起跌倒。為預防鎮靜催眠葯引起的跌倒,治療老年人的失眠,建議首選非葯物治療的方式。

兩大類鎮靜催眠葯相比,苯二氮卓類葯物引起跌倒的風險相對更高。如果必須用葯,建議優先選擇非苯二氮卓類葯物,避免長期使用,最好在晚上上床後服用葯物。鎮靜催眠葯發生跌倒的時間一般在更換葯物、改變劑量、晚上上廁所及早晨下床時,因此在以上時間段老年人應特別注意,警惕跌倒的風險。

抗抑鬱葯

研究表明,服用抗抑鬱葯患者出現反復跌倒的幾率比未服用者高一半!

這類葯物常見的副作用,比如鎮靜、頭暈、直立性低嘩晌血壓、運動遲緩等容易引發跌倒。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抑鬱葯中,阿米替林和米氮平引發跌倒的風險比較高,老年人盡量不要選擇這兩個葯物。所有的抗抑鬱葯都需要緩慢調整劑量,使用最小有效劑量,並在睡前給葯。

抗精神病葯

抗精神病葯物的種類比較多,每一種葯物引起跌倒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氟哌啶醇會引發類似帕金森病症狀、遲發性運動障礙,而奧氮平和氯氮平容易產生鎮靜。老年人在使用抗精神病葯物的時候需要使用最小劑量,同時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個體化選擇葯物。

抗癲癇葯

癲癇疾病本身容易導致跌倒發生,而抗癲癇葯會引起思維混亂、視物模糊、步態不穩、眩暈、嗜睡、睏倦等不良反應,增加跌倒風險。

另外抗癲癇葯物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發生骨質丟失,進一步增加了跌倒甚至是骨折的風險,家裡有使用抗癲癇葯的老人,需要定期監測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

地高辛

地高辛可通過引起突發心律失常、頭暈、精神障礙等不良反應增加跌倒風險。老年人對地高辛的耐受性較低,需要注意減少使用劑量。為預防跌倒,建議老年人每天使用地高辛的劑量不要超過0.125mg。

降壓葯

降壓葯引起跌倒主要是因為低血壓,尤其是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快速站立的時候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

所以在降壓葯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監測好血壓,尤其是在更換或調整降壓葯種類或劑量的2周內,因為2周內引發跌倒的風險最大。為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發生,老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慢慢改變體位,比如起床時先在床上坐一會再站起來。

降糖葯

降糖葯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亂襪鋒血糖,從而導致跌倒,尤其是使用胰島素和磺脲類葯物(葯名中含有「格列」字樣,好明如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

服用降糖葯期間,要經常監測血糖,在醫務人員指導下調整降糖葯的劑量,為了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建議隨身備些糖果或者巧克力。

總之,老年人服用以上葯品時,務必遵從醫囑,合理用葯,了解各類葯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最大程度減少跌倒的風險。

責任編輯 楊林雨

來源 浦東發布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禁用七十種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