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血壓正常范圍是多少
一般來說,60歲的人群正常范圍內的血壓應該是收縮壓小於140,舒張壓小於90。想要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最好是可以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則收縮壓小於120,舒張壓小於80。如果人體的收縮壓已經大於140,而舒張壓已經大於了90,那麼就稱之為高血壓了,這種情況的話,就應該要及時注意,盡量要吃一些降壓的葯物,這樣才可以穩定人體的血壓。
要想穩定人體的血壓,不管是在飲食習慣上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得下一定的功夫飲食,盡量要遵循少鹽少油少熱量的,盡量要清淡一些,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千萬不能吃路邊的燒烤以及一些垃圾食品,這些食物吃了不僅容易長胖,而且對於穩定人體的血壓也沒有任何的幫助,還會讓人長胖。
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鈉鹽以及膽固醇的攝入,少吃含鈉鹽高的食物以及膽固醇高的食物。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那樣高的食物主要有海鮮之類的,而膽固醇高的食物,有動物的內臟,雞蛋黃等等。
還得要注意適當的運動,人每天的運動應該都要超過半個小時,可能對於老年人來講運動強度大的可能非常容易受傷,那麼就應該要做一些運動強度中等的,比如打太極,散步,慢跑等等,這些運動方式運動過後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人看上去變得更加年輕,同時對於穩定人體的血壓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老年人還有肥胖問題的話,也應該適當的減減肥,這樣才會對身體更有好處。假如有時間喝酒的情況,應該要及時戒掉煙和酒,畢竟煙和酒對身體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
❷ 50歲的人血壓是多少才正常
50歲的人血壓是80至120之間。和正常年輕人血壓一樣。80指心臟舒張壓,120指心臟收縮壓。舒張壓和收縮壓在正常血壓值,就不會因血壓問題發生並發症。
50歲的人血壓隨年齡增長會逐漸步入高發群體。要特別注意個人的血壓值,可以每天早晨起床後空腹量血壓,達到心中有數。
預防高血壓從運動、飲食、情緒上著手預防。
一、適當運動,強身健體是預防高血壓最好的方法。每天堅持做適合個人體質的運動,比如走路、慢跑、游泳、爬山、騎自行車等都不錯。
二、飲食上以低鹽、低油、低脂肪食物為主。少吃辛辣食品、油炸食品,多吃一些時令瓜果蔬菜。比如蔬菜有洋蔥、西紅柿、黃瓜、芹菜、油麥菜等。水果包括西瓜、蘋果、櫻桃、梨子等。肉類、蛋類、豆類也需要適當的進食。
三、50歲的中老年人容易情緒沖動,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與人爭吵,實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笑口常開。
預防高血壓只要在飲食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快,適當的運動不熬夜都可以有效預防高血壓。
50歲的中老年人血壓超高,如140以上經過醫院確診為高血壓,就要靠葯物降壓。每天堅持按醫生醫囑吃葯,只要保證血壓在正常值,就不會出現身體並發症。
❸ 血壓多少正常范圍內50-60歲
血壓多少正常范圍內50-60歲
血壓多少正常范圍內50-60歲,各年齡段血壓的正常值,方便現代人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及時治療。高血壓疾病已經成為危害現代人的疾病之一。那麼血壓多少正常范圍內50-60歲?
50-60歲年齡段人群正常收縮壓應<140mmHg,舒張壓<90mmHg,但血壓不宜過低。通常要求收縮壓在90mmHg以上而舒張壓在60mmHg以上,50-60歲年齡段人群由於年齡增加,可能會出現血脂紊亂、血糖異常等代謝方面問題,或存在肥胖、體重增加等趨勢,部分患者存在嗜煙、嗜酒、熬夜等不良習慣。
因此,處於該年齡段的人群還需從各角度,尤其健康生活方式角度著手預防高血壓,可通過有氧運動盡快恢復血管自身調節功能,飲食方面建議患者盡量遠離高糖、高脂、高鹽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身體急需營養。
對於50-60歲女性而言還需補充鈣劑,避免鈣質流失誘發高血壓。當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進行調整後,如果仍存在血壓繼續爬升趨勢,可以積極尋求醫生幫助,還可以通過早期心電圖、心臟超聲檢查等觀察心臟有無增大、肥厚趨勢。如果血壓開始上升甚至超出標准,如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患者需尤為注意。
50-60歲的人正常血壓不低於90/60mmHg,不超過140/90mmHg,血壓在此區間范圍之內屬於正常狀態。但測量血壓需要謹慎而細致的操作,測量血壓前要靜息休息15分鍾以上,最好是休息半個小時左右。在休息時間段之內,避免喝茶、喝咖啡、抽煙,同時也要避免緊張、激動、焦慮、發怒,更要避免劇烈運動。
測量血壓時要連續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才能准確反映當時血壓的情況。如果懷疑有血壓升高或者不明原因的低血壓,就要進一步到心內科門診就診,最好到高血壓專科門診進行就診,明確相關診斷。
各年齡段血壓的正常值,方便現代人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及時治療。高血壓疾病已經成為危害現代人的疾病之一。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低過高(低血壓、高血壓)都會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消失是死亡的前兆,這都說明血壓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如果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則需要一個反復測量和監測的過程,如果確定是患有高血壓,那麼就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確定病因並施以治療。
1984年醫學家們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壓」概念,後又在1993年進一步將血壓低於17.3—11.3Kpa(130—85mmHg)定為正常血壓,因此當收縮壓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張壓為1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項達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壓」,也就是血壓「正常高值」。
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治療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8.7Kpa(140mmHg),舒張壓≥12.0Kpa(90mmHg),這就是血壓「正常高值」尚未達到高血壓診斷標准,就不是高血壓,這樣如果無靶器官損害,也無危險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就無需醫治。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首先,血壓「正常高值」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正常高值」發展成高血壓的可能性比血壓正常者大得多。其次,處於「正常血壓組或理想血壓組。
對於這組人,應該用非葯物療法進行治療,包括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吸煙、喜食油膩食品或過鹹食物正並等;定期到醫院、社區衛生所測量血壓,並做好記錄,定期與醫生聯系及時尋求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千萬不能認為「不要緊」或順其自然發展。最後,處於「正常高值」的人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並發心、腦、腎損害,則應進行葯物降壓治療,將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葯物選擇以長效降壓葯為優,以維持24小時血壓平穩下降,減少靶器官損害的可能性,減少並發症,降低風險
正常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正常的高值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到139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在岩旁80到89毫米汞柱之粗清橡間,這個范圍稱為是正常的血壓。
高血壓它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的特徵,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中血壓水平隨年齡的逐漸增長成上升的趨勢,但是50歲以後舒張壓一般就呈下降的趨勢,脈壓差也隨之增大,人們對於心腦血管疾病多重危險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腦腎器官一些不斷的老化都有相應的一些聯系。
正常血壓標准范圍是90~140/60~90mmHg(收縮壓范圍為90~140mmHg,舒張壓范圍為60~90mmHg)之間。
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年齡等因素均可導致血壓變化,使得血壓不在正常范圍。若長期低於或高於此范圍,均不利於健康,應當前往醫院就醫,積極治療。
短期內血壓稍高於收縮壓或舒張壓上限時,往往沒有症狀,通常由於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導致;長期血壓升高常常是因為高血壓,若出現頭痛、頭暈、四肢麻木、胸悶等症狀時,往往已經對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如不加以治療,將大大增加發生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
血壓低於收縮壓或舒張壓下限往往由於嚴重感染、大量失血、過敏、脫水等原因,導致血壓下降,可引起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易發生器官缺氧缺血,患者常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怕冷,嚴重者感到頭暈、視物模糊、眼前發黑,甚至發生跌倒、暈厥、休克等,嚴重威脅生命。若發生低血壓伴隨頭暈、視物模糊等症狀,應立即前往急診就醫。
❹ 各年齡段血壓正常值一覽表
各年齡段血壓正常值一覽表
各年齡段血壓正常值一覽表,血壓是人的一種體征。人的血壓是不斷變化的,中國人的正常值范圍為收縮壓90--120,舒張壓60--90,壓差大於20。下面來看看各年齡段血壓正常值一覽表。
理想血壓為120/80mmHg;正常血壓為130/85mmHg;正常血壓高值為130~139/85~89mmHg。
但人體是一個逐漸衰老的過程,所以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血壓參考值:
1、16~35歲,血壓參考值為115/75mmHg。
2、36~50歲,血壓參考值為125/80mmHg。
3、51~60歲,血壓參考值為139/85mmHg。
4、61~70歲,血壓參考值為150/90mmHg。
血壓是血管壁的測壓力,每個年齡段的血壓不一樣。兒童血壓的正常值是收縮壓等於年齡乘以2加80,舒張壓等於收縮壓的三分之二。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在90-120mmHg,舒張壓在60-90mmHg。
隨著年齡增長,血壓的幅度會有所上升,但是沒有具體規定哪個年齡段的血壓應該是多少。血壓是動態的',60-70歲血壓比正常值高出5-10個mmHg都屬於正常。如果伴有臨床表現時說明本身基礎血壓就低,說明是異常的。如果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在150mmHg,舒張壓在90mmHg時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也屬於正常。
不同年齡段的血壓不同。對於18歲以上的人,正常血壓為:收縮壓波動在90-140mmhg(不包括90和140mmHg),舒張壓波動在60-90mmhg。青春期之前的血壓略低於成年人。1歲以上兒童的血壓為:高壓=年齡*2+80(mmHg),低壓=高壓的三分之一至一半。
正常血壓的范圍與年齡有關。通常,正常成年人的血壓為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6月1月70-100/30-45mmhg,12月6月90-105/35-45mmhg,85-105/40-50mmhg1-2年,2-7年為85-105/55-65mmhg,7-12年為90-110/60-75mmhg。
血壓分為高壓和低壓,醫學用語有收縮壓和舒張壓,隨著年齡增長,血壓逐漸增加,成人血壓標准正常高壓應該是在90-140mmHg之間,低壓是在60-90mmHg之間。
如果是新生兒,剛出生的小孩血壓沒有這么高,高壓是70mmHg左右,低壓是34mmHg左右,所以不要以成人的血壓去衡量小孩的血壓。如果到了1-6個月,血壓也比之前要更高,在70mmHg以上,舒張壓大概是在30-45mmHg之間,如果到了7-12歲期間,高壓到了90-110mmHg,而低壓在60-90mmHg之間。
高血壓標準是高壓≥140mmHg或(和)低壓≥90mmHg,這種情況下稱為高血壓。如果單純是高血壓,高壓≥140mmHg,叫單純收縮壓性高血壓。如果只是低壓≥90mmHg,叫單純舒張性高血壓。不同情況還要根據病情來定,但是根據年齡增長,血壓逐漸增加,而且收縮壓比舒張壓增加的更明顯。
研究表明,年齡大於或等於60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高壓控制小於150毫米汞柱的范圍屬於正常,而年齡小於60歲的患者,高壓必須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這就說明高血壓病與年齡有關的。也就是說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高壓控制在小於150毫米汞柱,低壓控制在小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60歲以下的患者高壓必須小於140毫米汞柱,低壓必須小於90毫米汞柱。
65歲以下血壓要小於140/90mmHg;65歲以上血壓要小於150/90mmHg。最新的血壓年齡對照,我們是把65歲作為一個界限,65歲以下的話,血壓要小於140/90mmHg,如果65歲以上血壓要小於150/90mmHg。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因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認識,就是覺得我的高壓高,低壓不高,或者說我只有低壓高,而高壓是正常的,是不是這就不能算高血壓。
實際上無論是我們所說的高壓,也就是收縮壓,或者是低壓,也就是舒張壓,只要有一個超過了我們剛才所說的正常范圍,就可以診斷高血壓。而且越年輕越以低壓升高為主,年紀越長越以高壓升高為主,需要大家來注意。所以我們再強調一下,如果小於65歲血壓的正常值就是140/90mmHg。如果超過65歲,血壓的正常值就是要低於150/90mmHg。
一、血壓正常值
正常情況下血壓的范圍是高壓和低壓,高壓范圍在90-140之間,低壓范圍在60-90之間。假如超過了這個范圍,那就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低於此范圍即為低血壓。血壓受飲食的影響很大,所以有血壓異常,一般是由飲食不健康引起的,而且大部分血壓異常的人膽固醇攝取過多。
二、血壓不正常的時候該怎麼做
1、首先使病人鎮靜
偶爾出現的血壓異常,並不一定是由生理原因引起,而是受情緒影響。如果抑鬱時間長了,或者情緒激動過度,都有可能導致血壓過低或過高。所以能讓病人先保持鎮靜,再測一次血壓。這段時間所測血壓結果是正常的。
2、使病人休息
血壓過高或過低時,一定要讓病人卧床休息,血壓低時最好做平卧位。血壓不穩定所造成的不適症狀,如惡心嘔吐等,適當休息能使血壓穩定得到明顯改善。若休息後血壓恢復正常,則一般無需進行任何治療,隨訪觀察即可。假如休息後血壓仍然不正常,就要到醫院進行葯物治療。
3、節儉,節儉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因為血壓受到生活和飲食的影響很大。這種類型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食用高油鹽食品,不能攝取過多膽固醇。日常生活中要堅持早睡早起,保持有規律的作息,保證有足夠的睡眠。唯有如此,血壓才能迅速恢復正常。
❺ 50到60歲正常血壓多少
血壓的正常值是高壓90-140mmHg 低壓60-90mmHg,只要血壓在這個水平內就是正常,不管是多大的年齡,一旦超過這個水平就是血壓增高。
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8.7Kpa(140mmHg),舒張壓≥12.0Kpa(90mmHg)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壓波動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圍內,在無降壓葯的影響下睡眠能導致血壓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顯),血壓最高點一般在上午9—10時及下午4時至晚上8時,血壓最低點在午夜1—3時,此時睡眠時相常落在第B和第1v時相。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最高點和最低點持續的時間較長,形成平台。
高血壓會產生危害:
主要是對於臟器的損害,影響心臟,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主要的幾個臟器,長期的高血壓會引起動脈硬化,彈性降低,腦供血不足或者腦缺血,腦梗塞,有些患者會出現腦出血。高血壓心臟的負擔加重,嚴重的情況下是有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 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
高血壓也能夠引起腎臟動脈的硬化,造成腎臟疾病甚至嚴重造成腎衰竭腎,以至於尿毒症。對於視網膜的影響,引起高血壓眼底病變等。
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恆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臟器受到損害。
3、定時服用降壓葯,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葯,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隨服用適當的葯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並發症的發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葯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❻ 55歲以上人,血壓是多少才為正常
對於成年人來說,正常血壓的上限應小於140/90mmHg,只要血壓在該數值以下就算是正常血壓,這一點與年齡大小無關,也就是說,不論你是55歲,還是75歲,只要血壓<140/80mmHg就算是正常。
不過,在正常范圍內,血壓還是稍低一點比較好,要知道,對於成年人來說,理想狀態下的血壓值應該小於120/80mmHg,也只有在這種理想狀態下,才能保證機體各組織器官的良好狀態;
所以說,最好是把血壓控制到標准數值,過高過低對身體健康都是有所影響。血壓偏低,可以適當吃一些升血壓的中葯調理,血壓偏高的話,一定要查清楚原因到底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一邊進行針對性治療。
好多中老年高血壓,往往服用降壓葯效果不好,特別是低壓高特別不容易降下去,不妨試試從調理疏通頸椎入手,或許會有幫助。
所以說,五十多歲以上的人群,血壓最好控制在120/80mmHg,對心腦血管是最好的,不過如果有心臟病,或者年齡越大,血壓數值也應該有所提高,也不能夠完全降到正常,反倒是對心腦供血有所幫助。
❼ 55歲以上人,血壓是多少才為正常
55歲的正常血壓值應該為低壓在60-90mg之間,高壓在90-140mg之間。
臨床一般認為,55歲人體的血壓正常范圍是低壓在60-90mg之間,高壓在90-140mg之間,血壓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對於血壓過低的患者來說,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其可以服用生脈飲等葯物進行治療,對於緩解低壓現象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其是可以通過葯物等到控制的,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❽ 老年人血壓正常范圍是多少
正常范圍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
高血壓:未使用抗高血壓葯的前提下,18歲以上成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低血壓:血壓低於90/60mmHg。
影響血壓因素: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主要有五個方面分布為每搏輸出量;外周阻力;心率;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
(8)53歲老年人正常血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1984年醫學家們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壓」概念,後又在1993年進一步將血壓低於17.3—11.3Kpa(130—85mmHg)定為正常血壓。
因此當收縮壓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張壓為1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項達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壓」,也就是目前的血壓「正常高值」。
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治療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8.7Kpa(140mmHg),舒張壓≥12.0Kpa(90mmHg),這就是血壓「正常高值」尚未達到高血壓診斷標准,就不是高血壓,這樣如果無靶器官損害,也無危險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就無需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