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選擇養老服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作者:武佳元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8598867/answer/1576417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①養老社區的周邊環境如何?
在到達養老社區之前,要先了解周邊環境,觀察周邊是否有較多的、設施完善的居民住宅樓。注意是否有影響環境的污染源、工廠建築等。不可選擇工業區的養老院,空氣質量會影響老人身心健康。
②養老院環境如何?
在進入養老社區時,要關注一下養老社區的環境,看一下綠化是否充裕,有沒有室外活動的場所。對於長者來說,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可以做室外運動很重要。同時和已經入住的長者聊聊天,看看他們的精神面貌,每天都舒心生活的長者,精神面貌一定非常好。
③養老機構的背景怎樣?
很多民營養老機構是沖著老齡社會的大潮而進入養老行業,本身並沒有養老運營的經驗。如果只是房地產企業來做養老,那麼您有理由懷疑他的養老服務是否能做到位。另一個需要了解的重點是,這家養老社區的後期運營服務是自己做的還是外包做的,只有自己做後期運營服務的養老社區,才能提供更舒心專業的服務。
④這家養老機構是否提供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
對老年人來說,入住一家養老社區,基本是准備在這邊養老了,如果沒有專業的護理與完善的服務,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對自己和家人來說都是很大的麻煩。很多養老社區因為沒有護理的資質或經驗,會對老人有很多限制,比如老年痴呆不要,癌症晚期不要,或者年齡在85歲以上不要等等,因此在選擇社區的時候,對此一定要有所了解。另一個需要了解的是,在緊急醫療情況下,若家屬不在,院方是否願意承擔風險緊急處理的責任。
⑤這家養老機構是否具備養老的資質?
可以要求公司出示民政部頒發的養老機構許可證,如果沒有這個證件,那麼就不是民政部承認的正規養老機構。
⑥提供服務的餐廳,醫生、家政人員是否是這家公司直接招聘管理的?
很多民營養老機構,本身沒有運營經驗,所以光有養老硬體,沒有養老服務。餐廳是承包制,醫生是外面醫院輪診的,家政人員也是外面家政服務公司所派。這樣的養老機構,你所得到的服務是無法保證質量的,一旦出現問題,養老機構也無法負責,因為他和承包公司之間只是相互合作關系,而無法要求他改進服務,最多隻能換承包商。服務質量無法保證。
⑦養老社區的醫生資質如何?
很多養老機構聘請的是地段醫院醫生,只是定期坐診。你需要問清楚,這位醫生有沒有在本養老機構注冊過,只有注冊過的醫生,才有處方權。可以幫養老院的住戶看病開處方。
⑧硬體設施的設計是否宜老化?
養老用房的空間要求與平常住宅不同,要求門的寬度大於90cm,門廊寬度達到1米2以上,房間寬度要到達4米以上,這是為了讓老人的輪椅可以暢通無阻。房間的傢具是否是圓角設計,衛生間是移門還是拉門,拉門開門的方向是不是往外。緊急按鈕安裝在哪裡,是否為拉繩式,在摔跤的情況下是否能拉到應急繩。
B. 養老院一般可以給老人提供什麼服務
一、協助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營養,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餵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幫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進行排便、排尿,及時清除排泄物。
舒適的需要:營造安靜、清潔、溫度適宜的休養環境。
活動和休息的需要:幫助老年人適當活動,並盡可能促進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誤吸、損傷,保持皮膚的完整性。
愛和歸屬的需要:營造良好的休養環境和人際環境,促進老年人的人際交往,幫助老年人及時與家人聯系與溝通,並給予精神上的關心。
尊重的需要:運用溝通技巧,維護老年人的自尊,保護老年人的隱私。
審美的需要:協助老年人的容貌、衣著修飾,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務內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務內容有:個人清潔衛生服務、衣著服務、修飾服務、飲食服務、如廁服務、口腔清潔服務、皮膚清潔服務、壓瘡預防、便溺護理等。
1.個人清潔衛生服務包括洗臉、洗手、洗頭(包括床上洗頭)、洗腳,協助整理個人物品,清潔平整床鋪,更換床單等。
2.衣著服務包括協助穿脫衣褲、幫助扣扣子、更換衣褲、整理衣物等。
3.修飾服務包括梳頭、化妝、剪指甲和協助理發、修面等。
4做食服務包括協助用膳、飲水,或喂飯、喂水、管飼等。
5.如廁服務包括定時提醒人廁、協助如廁,使用便盆、尿壺等。
6.口腔清潔護理包括刷牙、漱口,協助清潔口腔、假牙的清潔保養等。
7.皮膚清潔護理包括清洗會陰、擦浴、沐浴等。
8壓瘡預防包括保持床單位乾燥、清潔、平整;定時翻身更換卧位,防局部受壓過久,受壓部位按摩增進血液循環;保持皮膚乾燥、清潔,預防皮膚受傷等。
9.便溺護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瀦留、便秘、腹瀉老人的照護,實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換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務要求
1.用文字或圖表說明提供個人生活照料服務的范圍、內容、時間、地點、人員、服務須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潔、整齊,空氣清新無異味。
3.制訂各項生活照料服務規范,能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提供優質的服務。按服務計劃提供服務完成率1OO%,壓瘡發生率0,老年人和監護人滿意率≥90%。
4.提供生活照料服務的同時,貫徹盡可能長地維持和促進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工作理念。
5.對老年人個人生活照料服務應保留提供服務的文件和記錄。
6.定期根據檢查程序對個人生活照料服務做到每日自查、每周重點檢查、每月進行效果評估且有記錄。
C. 最適合中國老人的養老模式有哪些
什麼是「單位養老」?高傑介紹,這個單位是廣義性的,可以自由選擇。比如同一個單位、熟悉的這些人都逐漸變老了,但是他們老了還能住在一塊。因為養老本身最痛苦的就是離開親人,沒有親人的陪伴,孤獨的生活。進了養老院,還是孤獨的生活,就談不上養老了。他需要一個熟悉的人一塊老去,需要一個熟悉的環境一塊老去。養老最重要的是解決心理孤獨問題。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我國首個「抱團養老」案例:浙江省杭州市13位老人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近半年。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成為了老年人羨慕的養老方式。而何為抱團養老?為何成為老年人喜歡的養老方式?抱團養老是一種會員制養老模式,幫助全國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人是抱團養老平台的主體,共同分享樂趣與人生閱歷,並自主自導地組織與形成聚樂團和老年學堂 ,更大程度地豐富晚年精神生活。而「抱團養老」這種新模式融合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但「抱團養老」協議缺乏法律層面的保護和約束。
關於如何更好的提升養老服務產業,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而在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調研宣傳部副主任崔煒的一篇文章指出,智慧健康養老從地方實踐來看,各地都非常重視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在模式設計、資金投入和服務提供方面進行先行先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普遍存在三個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一是數據資源共享難,二是需求供給對接難,三是服務模式運營難。
D. 養老院的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從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功能來看,除屬於衛生部門主管的老年護理醫院(也稱老年護理院)與民政部門主管的老年公寓在收養的老人需照料程度上有明顯差別外,一般的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均未進行功能定位,其收養的老人從基本生活能自理的一直到長期卧床不起、甚至需要"臨終關懷"的。這些養老機構只是在機構內部按收養老人需照料程度的不同,分成專門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等幾類,實行分部或分區管理,尚無專門收養需專門護理和一級護理的養老機構。
如體檢、娛樂、康復訓練、讀壽星大學、參與壽星農庄的種養殖、送飯、洗衣服、搞衛生、組織各種文娛活動等等。但是不是每個養老院都一樣的。
詳情可以參考咨詢:http://www.7yly.com/
E. 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包括哪些
居家養老系統由交換系統中心軟體和電子終端設備組成。市民服務平台是依託社區,以回居家養老為答突破口,在政府監管下運行的為民服務的綜合型服務平台。針對不同的居民提供三種服務方式:呼叫器服務、熱線電話服務、市民服務網站服務。
整合了社會上的各種服務行業,為廣大居民提供20大類200多項服務,全方位的打造居家養老服務,體現了社會服務的創新工作模式。其中,居家養老服務的難點和重點是辦好老年食堂。
(5)老年人養老服務有哪些擴展閱讀
重要意義: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
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F.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在貫徹落實國家「互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與社村通智慧居家養老系統相結合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務管理平台。以雲架構的模式支撐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採取全天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醫療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服務。 真正做到「讓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
G. 養老產業鏈包括哪些內容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如何利用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助力健康老齡化
應對老齡化不僅需要加強醫療衛生和生活照料制度體系建設,也需要技術進步和產業支撐,這是解決老齡化背景下服務人力資源不足,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普遍的努力方向。健康養老產業涉及很多內容,本研究主要關注醫葯產品、健康保險、智慧醫養、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康輔器具等產業,這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關鍵領域。中國相關產業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相比老齡化需求並對照先進國家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未來一個時期,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加速推進發展。
一、提升供給和保障水平,滿足日益增大的老年醫葯產品和服務需求
1.老年疾病用葯及治療手段不足問題十分突出
基於既有的疾病譜及其變化規律,中國老年人群腫瘤患病率仍會繼續走高,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會維持高位,阿爾茨海默病、罕見病等新的疾病負擔上升,新的感染風險和問題不容忽視,導致傷殘影響自主生活能力的疾病也需關注。從這些臨床需求看,老年人的葯物及治療手段的可及性仍然不足。主要問題表現為: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部分罕見病等,迄今為止國際上尚未研發出有效的葯物和治療手段;
●針對部分惡性腫瘤,雖已有葯物和治療手段,但有效性不足;
●針對部分疾病,國際上已開發出較為有效的葯物,但價格高昂,患者負擔較重,如針對部分腫瘤的靶向葯物和生物製品;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葯物給葯途徑、作用機制有待優化,便利性、安全性有待提升;
●由於疾病譜差異,部分中國特有高發疾病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等葯物和治療手段研發不足。
●預防性產品如針對各類感染的疫苗、早期診斷性產品如各類試劑、功能恢復性產品如人工髖關節等耗材、生活質量提升葯品如疼痛管理等,存在短缺、質量不高及價格高昂等問題。
圖1 中國疾病臨床需求滿足情況及葯物貢獻度
2.提升老年用葯及治療手段可及性需重點解決的若干問題
●鼓勵創新,加強重點領域新葯和技術手段的研發。綜合運用稅收和金融支持措施,強化對企業創新激勵;強化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結合老年人疾病需求變化,確定重點領域,制定更加明確的醫葯產業發展戰略。推進醫葯領域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鼓勵中外企業及研究機構在醫葯研發領域深度合作。
●進一步完善審評審批制度,加快創新葯物及新的治療手段的引進。在葯物審批特殊通道建設中更多考慮老年人急需的葯品和治療手段。積極總結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有關經驗,並適時加以推廣。
●完善仿製葯政策。在進一步強化對專利葯保護的同時,完善對仿製葯研發的支持政策,加快仿製葯對專利過期的原研葯的替代速度;提高仿製葯企業產業集中度,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進一步加強監管和一致性評價,確保仿製葯質量。
H. 你覺得中老年人在養老服務方面有哪些需求
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巡診,日常護理,醫療康復,健康知識普及,安全常識教育,文化娛樂以及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