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腦瘀血有什麼症狀
中醫認為腦淤血是臟腑功能虛弱體質偏虛,加之外界因素的作用,如七版情或六淫和暴飲暴食等權,導致外因引起內故而致痰濁瘀血,經絡瘀阻,血液不循常道,上逆於頭部導致的。致腦淤血的病因很多,腦淤血多數是高血壓小動脈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也稱為高血壓腦淤血。腦淤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主要是血壓升高,致使腦內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現象,在冬季是高發期。那腦淤血的症狀是什麼呢?腦淤血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等,待到腦淤血後期患者會出現神志不清,無法進食的症狀。中醫認為治療腦淤血首要條件是控制血壓,其次是調理內部環境,改善機體虛症,以辨證治療的手段為主。高血壓屬於「七分補、三分葯」,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在調理臟腑環境的基礎上,控制血壓,可補體虛,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療效確切。
合理的膳食與葯物相輔相成,可減緩症狀,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堅持服用高血壓血壓平穩不反彈,臟腑功能得到調理,血液循環順暢,動脈硬化得到緩解,腦淤血就能得到治療,並且可預防腦淤血再度復發。
Ⅱ 腦淤血是怎麼引起的呢
腦淤血的常見病因是高血壓合並小動脈硬化,微動脈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腦血管畸形、腦膜動靜脈畸形、澱粉樣腦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顱內靜脈血栓形成、特異性動脈炎、真菌性動脈炎,煙霧病和動脈解剖變異、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療,嗜血桿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以及顱內腫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經興奮葯物等。
用力過猛、氣候變化、不良嗜好(吸煙、酗酒、食鹽過多,體重過重)、血壓波動、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等為誘發因素。
Ⅲ 為什麼腦淤血
腦淤血(cerebral hea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腦內血腫,有時穿破腦實質形成繼發性腦室內及(或)蛛網膜下腔積血。主要發生於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的病人,臨床主要表現是卒中發作,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身癱瘓及(或)感覺障礙等,又稱出血性腦卒中,是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的一種常見病。 腦淤血年發病率為81/10萬人,患病率為112/10萬人,佔全部腦血管病患者的20%~30%。發病年齡多在50~70歲,男性略多於女性,寒冷、炎熱季節或乍冷乍熱,氣候變化劇烈之季多發,暴怒興奮、重體力勞作是其主要誘因。預後取決於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合並症,一般來講,輕型患者經治可顯著改善並能恢復工作,但應注意防止復發。再度出血以及重型患者預後欠佳,多於發病後數天甚至數小時內因腦疝死亡,昏迷1周以上者大多數死於合並症。 —————————————————————————————————— 預防措施 低鹽低脂飲食,多運動,控制血壓 要控制血壓。高血壓是終身疾病,要終身服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血壓反復反彈,極易導致血管破裂,發生腦溢血。 生活要有規律。冬季是精氣藏匿的時節,宜早睡晚起,特別是老年人,機體調節功能減退,不能與年輕人一樣通宵達旦地看電視熬夜。要按時休息,保證睡眠,尤其是中午,最好能有兩個小時的午休。老人可以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但不可過於勞累。 要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高血壓病人要戒煙、限酒,提倡低鹽低脂飲食,飲食宜清淡、多樣。五穀雜糧都要吃,宜多食魚類、豆類、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及新鮮蔬菜水果。 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健康的心態是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腦出血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要避免大喜大怒和受強烈的刺激。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善於調節和控制情緒,不宜炒股、打麻將,防止由於情緒的劇烈波動而誘發腦血管意外的突發。 腦出血病人的飲食 病人神志清楚,能進食並無咳嗽,咽下無困難者應給軟質消化,低糖、低脂、高蛋白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因為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減少便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 和微量元素,避免進食過飽及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強的食物。 昏迷不能進食病人,鼻飼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一般在病後 2 — 3 天病情穩定後進行准備注射胃管的食物,先應該高溫消毒,食物溫度宜在 37 — 40 ℃ ,成人 24 小時的液體需要一般不低於 2000 毫升,推薦流質食物的配方:鮮牛奶 1000 毫升,鮮豆漿 400 毫升,米粉 200 克,鮮雞蛋 6 個,砂糖 50 克,精鹽 5 克、維生素 C300 毫克,維生素 B1 30 毫克, B6 30 毫克,配好的食物可分 4 — 6 次,每隔 4 — 6 小時注入 150 — 250 毫升。 在注入時切忌太快,以免引起嘔吐,特殊情況下,如夏天出汗多,高熱,則每天增補液體 500 — 1000 毫升。 處於恢復期的病人,痰濁淤血症狀基本緩解,病人體質虛弱表現比較突出。此時,應注意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宜食易消化、維生素含量高的飲食,忌肥甘,戒煙酒,多食白菜、蘿卜等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應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可由瘦肉,去皮禽類提供,可多食魚類,特別是海魚,每日還要吃一定量的豆製品,如豆腐、豆乾,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及改善血液黏滯有利。每日食鹽用量要小,大約3克左右,可於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為了增加食慾,可以在炒菜時加一些醋、番茄醬、芝麻醬。食醋除可以調味外,還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進消化和吸收。芝麻醬含鈣量高,經常食用可補充鈣,對防止腦出血有一定好處。此外,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這樣可以稀釋血液。 葯膳可與葯物治療相輔相成,減輕症狀,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預防和減輕再度復發。在此推薦滋補葯膳兩款: 1.黃芪豬肉羹 黃芪20克,大棗6枚,當歸10克,枸杞15克,瘦豬肉50~100克切成薄片,加生薑片、蔥白段,大火煮沸改小火燉,煮至肉爛加精鹽適量,味精少許,還可根據個人嗜好酌加麻油、花椒油等,端鍋放溫後即可食用。功效和服法:黃芪益氣,枸杞填精,當歸養血活血,大棗溫中補氣,瘦豬肉富含蛋白質,滋陰潤燥。全方共達補益精氣、活血化淤之功效。每劑分兩次服用,每天兩次。適用於腎虛精虧型腦出血患者。臨床表現為:音喑失語,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肢體痿廢,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無力者。禁用於頭疼汗出,心煩口苦,動則易怒,面紅目赤,腹脹噯氣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2.醋蒸胡椒梨 陳醋、白鬍椒粒適量,梨兩個。將白鬍椒研為細粉,把梨一劈兩半,將白鬍椒粉夾於其中,放入盤內,加醋上籠蒸至梨熟,即可食用。功效和服法:白鬍椒又名玉椒,含胡椒辣脂鹼、揮發油、蛋白質等,可解熱、驅風、抗驚厥;梨又稱快果、玉乳,含糖類、有機酸及維生素,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陳醋含高級醇類、琥珀酸等,能活血散淤,解毒殺蟲。全方共達滋陰清熱,活血化淤,驅風止厥之功效。每次吃一隻梨,日服兩次,久用有益無害。本方適用於肝陽上亢脈絡淤阻型腦出血患者。臨床表現為:半身不遂、患側僵硬佝攣、頭疼頭暈、面赤耳鳴,口乾咽燥、舌紅絳、苔薄黃、脈弦硬有力。本方禁用於糖尿病並腦血管意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