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疫情期間養老院探訪制度
1.細化領導小組的責任分工,明確工作機制,做好長期應對准備;
2.貫徹落實市民政局有關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實,督導檢查各護理班組防護工作,保障全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養老院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疫情報告制度,老人晨午檢制度,病因追蹤等台賬登記制度,復學證明查驗制度,老人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護健康教育制度。
4.認真做好疫情期間老人疫情情況統計、疫情監控和日常檢查,重點監測有外出的老人,指定專人搞好處於隔離進行醫學觀察老人的服務工作;
5.儲備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紅外體溫測量儀或手持式測溫儀、醫用防護服裝、洗滌用品、口罩等物資,做好全院清潔衛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6.開展全院隱患排查,實現供水、供電、消防安全的全覆蓋、無遺漏、無盲區;
7.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信息發布、新聞宣傳,做好相關輿情宣傳引導工作,掌握老人中的輿情動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㈡ 副縣長督察鄉敬老院疫情防控的稿子怎麼寫
副縣長督察鄉敬老院疫情防控的稿子寫法如下:
1、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自什麼時間起,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全面轉入常態化防控狀態。
2、xx時間,副縣長xx去到了xx敬老院等養老機構,就疫情常態化管理工作進行督查指導。
3、副縣長詳細了解了敬老院在封閉管理期間的主要做法和基本情況,分別聽取了敬老院機構負責人關於轉入疫情常態化管理的具體部署安排,他強調:一是要高度重視,不放鬆,二是要強化督導,不大意,三是要壓實責任,促落實
㈢ 疫情期間養老院能回去嗎 疫情期間養老院老人如何返院
我們都知道,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進行傳播,很多老年人都感染生病住院了。為了避免病毒感染,養老院也採取了很多的管理措施。那麼疫情期間養老院能回去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具體要看各個地方的政策,主要看各個地區的疫情防控力度。一般情況下,疫情輕微的地方,身體健康無異樣的老人是可以申請回養老院的。疫情嚴重的地方,養老院都暫時封閉管理,任何人不能隨意進出,所以老人是不能回養老院的。
根據省民政廳通知,所有養老機構實施臨時封閉管理。臨時封閉管理期間,取消所有老人外出及家屬來院探訪活動;已請假離院的老人,在疫情解除後經檢查評估後方可回院;疫情未解除期間不接收新入住的老人。因現為特殊時期,檢查評估醫院需等疫情解除後明確。
在疫情輕微的地方,部分養老院的老人是可以進行返院的,但是,一定要確定身體健康才行。
如果老人想要回養老院的話,需要提前打電話咨詢養老院,根據該養老院的返院流程進行返院。
因家庭無力照顧需返院的春節回家、擬新入住老年人,如沒有疑似症狀,經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後,可收入院。對空巢、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親屬接受隔離治療,或者子女親屬參加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無暇照顧的老年人等剛需群體,經與家屬協商一致,動員村(居)民委員會、物業企業、養老服務機構等做好上門幫扶或接收入養老機構。
疾病流行期間建議養老機構實施封閉式管理,原則上不接待外來人員走訪慰問,老人不能離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須外出的老人,回到養老院後應密切觀察。
1.日常預防措施(1)確保工作人員和護養老人掌握相關知識,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注意通風,落實消毒措施。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員的健康檔案,每日開展晨檢和健康登記。
(2)工作人員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並去醫院就診排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其他傳染性疾病後,方可重新上崗。
(3)建立探訪人員登記制度,如探訪人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應拒絕其探訪。所有外來探訪人員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4)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至少每半日開窗通風30分鍾以上;不宜開窗通風的,應配備機械換氣通風設備。冬季開窗通風時,應注意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引起感冒。
(5)倡導老人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確保環境清潔衛生。
(6)預備隔離房間,以供未來出現可疑症狀的老人隔離治療使用。有症狀的老人應及時予以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老人。
2.有老人出現可疑症狀時養老院中有老人出現可疑症狀時,及時對該老人單間自我隔離,由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視病情狀況送至醫療機構就診,並暫停探訪活動。
國家衛健委回應養老院疫情防護:已加強督導檢查。下一步將進行「回頭看」,確保養老機構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新京報快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疫情早期武漢養老機構出現個別老年人感染,但已全部及時送醫救治。國家衛健委前方工作組和武漢、湖北健康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對養老機構督導檢查。截至昨天(3月13日),一共督察738家養老機構,培訓4471人次養老機構工作人員。下一步將進行「回頭看」,確保養老機構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㈣ 養老院疫情防控措施
法律分析:低風險地區的養老院已經不封閉了,但高風險地區還要封閉。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
(二)強化特殊單位防控和人員防護措施。低風險地區加強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監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單位風險防範,做好人員防護、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中、高風險地區繼續採取強化措施,嚴格落實特殊單位的防控措施監管,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強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的防護指導。築牢織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線,盯緊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等各個環節,嚴格實施閉環管理措施,實現集中接送、檢測、隔離等全流程高效無縫運轉。要加強應急處置准備,嚴密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傳播風險。重點指導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學生、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做好個人防護,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減少和避免人員聚集,嚴防聚集性疫情發生。
㈤ 學校在疫情前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慰問老人有什麼意義,政治角度
有利於宣傳老愛幼的良好美德。從這角度來說,也是對學生對學校的一種非常有益的活動。而且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是會支持的
㈥ 疫情期間養老院如何管理
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封閉式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條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二)停工、停業、停課;(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第四十五條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國務院有權在全國范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
㈦ 防疫時期當前該如何保障老年人生活需要
重視飲食調理: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例如糯米、高粱米、大棗、核桃仁等,吃羊肉等溫補食物,有益氣補血、強體抗寒的作用,特別適合於體質虛弱、畏寒怕冷等氣血虛損的老年人,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適量運動:老年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鍛煉,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老年人入冬前就應開始積極鍛煉,持之以恆。鍛煉時強度因人而異,項目可選擇散步、打太極拳、跳交誼舞等,但不要鍛煉時間過長,避免劇烈活動。適量運動,可調節代謝,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體抵抗力、免疫力和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對腦力勞動者尤為有益。
預防常見疾病:天氣寒冷、氣候乾燥,當強冷空氣襲來之時,稍不注意便會引起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特別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都很容易發生,高血壓、中風、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的發病率也明顯增高,還容易發生手足皸裂、凍瘡等。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防止感冒,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
遵循醫囑服葯:有疾病在身的老年人,此時不能隨便停葯,應按醫囑繼續服用。另外老年人抗病能力差,一旦得病由於反應遲鈍,症狀大多不明顯而易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