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樣人才能進農村敬老院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先說答案,所有老人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進農村敬老院。
可能許多人認為我是信口開河,因為許多地方的敬老院現在是人滿為患,怎麼可能隨時都可以去呢?
是的,人滿為患的敬老院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公立養老院。而在農村以及縣城的養老院,由於經濟、思想觀念等原因,敬老院一般都住不滿。各地方的經濟等狀況不同,我介紹的僅僅只是我們當地公立敬老院的情況。
我國的老齡化越來越臨近,不過農村似乎並不明顯。即使每月900元的標准,也很少有人入住。這雖然有養老觀念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我不怕死,怕老”,這應該最真實的農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迫在眉睫。
㈡ 低保戶不能自理能進敬老院嗎
法律分析: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是農村的,無勞動能力,可以享受五保戶待遇。生活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可以住進民政局辦的敬老院,或村鎮辦的養老院。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九條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第十條 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費用確定、公布,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的認定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第十四條 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第十五條 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三)提供疾病治療;(四)辦理喪葬事宜。特困人員供養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第五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監督檢查,完善相關監督管理制度。
㈢ 開辦養老院所需要什麼條件和證件
開辦養老院大概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養老院內部擁有固定的服務區、生活區、室外及室內休息場所。第二,符合我國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安全標准。第三,有能夠保證入住者正常生活、服務人員能夠開辦相關服務活動的經費。第四,有完整的相關機構辦理的證件、章程。第五,有開展相關服務的服務人員和醫療人員。
辦養老院需要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據:《敬老院管理暫行法》第三章,院務管: 第十條 敬老院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負責全面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二)組織制定院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敬老院發展規劃; (三)組織發展院辦經濟,增強敬老院自身發展的活力,不斷提高供養人員的生活水平; (四)督促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維護供養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十一條 敬老院設立院務管理委員會。其職責是:貫徹落實辦院方針、原則,審議院內重要事宜,檢查、監督院長和工作人員的工作。 管理委員會成員經敬老院全體人員民主選舉產生,管理委員會成員中供養人員所佔比例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第十二條 敬老院的生活區和生產區要分設。搞好環境綠化,保持美觀清潔的院容院貌。 第十三條 供養人員的飲食應當講究營養、衛生,每周有食譜。 第十四條 供養人員生病,院方應及時負責治療。有條件的敬老院應當設立醫務室,建立供養人員健康檔案。供養人員去世後院方要負責從簡料理後事。 第十五條 適當組織供養人員進行學習,因地制宜開展適合供養人員特點的文體和康復活動。
㈣ 農村五保戶去敬老院有什麼條件
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是免費的,沒有任何條件。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入院須知與要求:
1、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3、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4)大保當敬老院擴展閱讀:
五保戶標准
1、農村五保供養經費不得低於本地區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
2、《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第十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3、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執行,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4、國務院民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制定工作的指導。
㈤ 很多人請保姆或者住進養老院養老,未來養老能依靠子女嗎
好多人如今找保姆養老,或者直接進到養老院去進行養老。那樣將來可以藉助自己的兒女去進行養老嗎?這其實是許多人思考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畢竟在現在來看這一代老人,她們面對的養老原因還是相對比較不容樂觀,由於許多家庭都屬於獨生子,從80年代初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規章制度至今,實際上許多家庭大概只有一個孩子。
㈥ 五保戶進敬老院的條件
一、五保老人進敬老院的條件是
1、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院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
3、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二、服務內容
(一)全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老人吃葯,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
(二)半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並幫助老人吃葯,提供可以半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幫助他們健身以恢復他們的肢體功能。
(三)完全不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喂老人吃飯吃葯,每天最少3次幫助肢體活動,按摩、翻身、擦洗污漬等。為老人洗衣服,提供老人用防褥瘡床墊,每月擦洗一次身體。對於一些特殊的老人經家屬同意會增加一些服務項目。
三、申請五保戶的條件是什麼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應當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願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經村民委 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本條例第一條規定條件的,在本村范圍內公告;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評議意見之日起2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將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縣級人民政府民政 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批准給予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的,發給《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批準的,應當 書面說明理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對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和經濟條件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進行復核。申請人、有關 組織或者個人應當配合、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不再符合例第一條規定條件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敬老院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 (以下簡稱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報告,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並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後,核銷其《農村五保供 養證書》。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死亡,喪葬事宜辦理完畢後,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報告,由鄉、民族鄉、 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後,核銷其《農村五保供養證書》。
四、五保戶的供養標准
(一)農村五保供養包括下列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5、辦理喪葬事宜。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16周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應當保障他們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費用。
(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疾病治療,應當與當地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
(三)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五、五保戶的辦理流程
(一)由申請人自願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申請表;
(二)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對申請人進行審查;
(三)村委會對審查符合條件的申請表送鎮民政科 審批;
(四)鎮民政科對申請人進行審批;
(五)村委會與申請人簽定五保供養協議,由鎮民政科發給《五保戶供養證》;
(六)從簽定供養協議後,根據各村委會的實際情況和五保戶的個人意願,實行集中或分散供養。
法律依據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七條敬老院以供養五保對象為主。在沒有光榮院的地方可優先接收孤老優撫對象入院供養。有條件的敬老院可以向社會開放,吸收社會老人自費代養。精神病患者、傳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第八條五保對象入敬老院須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村辦敬老院經村民委員會)批准,並由本人和敬老院雙方簽定入院協議。符合規定條件的對象,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㈦ 關於低保戶殘疾人去養老院國家有沒有照顧的相關政策
殘疾等級級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這也是殘疾人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優惠政策及扶助規定、維護合法權益的依據。
目前持有殘疾證的居民能夠享有的優惠政策有:殘疾人(一、二級)護理補貼500元;在低保基礎上對家庭貧困殘疾人特殊貧困補貼600元;特困殘疾人大病救助(4000—5000元之間);針對殘疾人擁有機動三輪車燃油補貼等。
【殘疾證的用途】
1)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的殘疾人,應按當地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給予全額補貼;對尚有一定收入的殘疾人戶,應按當地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給予差額補貼。
2)減免農村殘疾人義務工、公益事業活動及其他社會負擔;對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集資費;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扶養人的殘疾人,應優先安排進敬老院(養老院、福利院)。
3)優先照顧殘疾人子女及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入托;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對殘疾兒童、少年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殘疾人的子女入學,憑當地鄉鎮、街道以上殘聯證明免收學雜費;對到區、縣(市)以外就學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由鄉鎮、街道和有經濟條件的社區居委會、村兩級補助生活費、交通費,區、縣(市)補助學習費用;凡獲得中專以上學歷(含中專)及被評為三好學生(含校級、區級、市級)的職高、技校的殘疾學生,經區、縣(市)殘聯審核,按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補貼,經費在本級就業保障金中列支。
4)鄉鎮、街道以上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及各類企業按本單位在職職工1.5%的比例,安置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在招聘、招工時,給予優先錄用,並在工作、工種上給予照顧,實行同工同酬。企事業單位在改制過程中要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盡量避免殘疾職工下崗,確因企業破產等造成殘疾職工失業的,企業在破產前要優先妥善安排好失業殘疾職工的生活。
5)殘疾人租賃或承包耕地、山地進行開發生產或租賃承包經濟林,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鄉鎮、村在租賃費和承包費上給予優惠。對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的殘疾人,工商、環保、衛生等部門在規定時限內優先給予核發有關營業證照,並減免50%的登記費、培訓費和辦證費;對經營困難或虧損的殘疾人個體工商戶,經個人申請,工商部門核實,准予減免個體工商管理費、市場管理費及其它有關費用。鄉鎮、街道和相關單位對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在場地、攤點、攤位等方面給予方便。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凡符合國家、省、市減免稅法律、法規、政策的,經個人申請,稅務部門批准,全額或部分減免相關稅費。租用房管部門直管公房搞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免繳50%的營業房租。
6)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進入市屬以下(含市屬,下同)博物館、紀念館、公園、寺廟等公共活動場所;在全國助殘日(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國際盲人節(10月15日)、國際殘疾人日(12月3日)免費進入影劇院,平時減半收取費用;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館)等體育設施優惠向殘疾人開放。
7)殘疾人憑殘疾證在鄉鎮(含鄉鎮)及其以上醫院(衛生院)就醫,免收掛號和注射費(不含一次性材料費),並實行掛號、交費、化驗、取葯四優先。生活水平在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及以下的特困殘疾人,在縣級及縣級以上醫院(不含省級)急診治療和住院治療,憑當地鄉鎮、街道以上殘聯證明,給予減免30%的床位費、護理費和手術費;不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且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接受白內障復明、小兒麻痹手術及其它康復醫療,其費用經本人申請,鄉鎮、街道殘聯證明,區、縣(市)殘聯審核,在當年區、縣(市)康復經費中酌情予以補助。
8)盲人憑殘疾證可免費搭乘市區、縣(市)公交車(杭州市區憑特種乘車證);殘疾人搭乘火車、輪船、飛機,可憑殘疾證優先購買車(船、機)票,並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公共停車場所、道路憑殘疾證免收殘疾人專用車停放費和道路通行費,殘疾人專用車免繳養路費。郵政部門免費寄遞盲人讀物、郵件。
9)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使用公共廁所。
10)殘疾人家庭安裝有線電視專用線、管道煤氣等,凡申請安裝地點與其戶口所在地一致的,安裝單位憑其出具的鄉鎮、街道以上殘聯證明減免50%的安裝費、管道煤氣開戶費。
11)城鎮殘疾人配偶子女戶口在農村的,其18周歲以下子女在「農轉非」時,公安部門優先給予辦理落戶。
12)依照《**市法律援助條例》優先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免費為殘疾人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對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經區、縣(市)殘聯證明,免收其代理費、公證費等費用;執法部門應優先受理殘疾人申請和申訴的案件,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13)殘疾人參加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組織的文化、藝術、體育、職業技能培訓、演出、比賽期間,所在單位照發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對無固定收入的殘疾人,組織者給予補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低保戶去了敬老院,還能領取政府福利補貼嗎
對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低保戶去了敬老院,他應該還是可以領取到政府的補貼的,但是他去敬老院不要錢嗎?他身為一個低保戶,他哪裡來的錢去敬老院呢?當然排除了,他獨自在家無人照養,然後他可以選擇去敬老院,因為那裡會給你足夠的照顧,一般在敬老院里的人都是一些子女常年不在家或者是就剩他自己覺得比較孤獨,他會選擇去敬老院。
但是還是有人鑽空子,他並不屬於這些人裡面,可是他還是有這低保,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沒有得到幫助,真心的希望這些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讓我們一起多給這些低保戶關心和照顧,讓他們能和我們一樣開心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㈨ 一個縣級敬老院都有哪些崗位,分別是干什麼的
設置的崗位有:院長、炊事員、物資采購員、現金出納、倉庫保管員、醫務工作員和文檔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