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壓差大掛號掛什麼科室
老人壓差大,血壓有異常的話,可以掛心內科的號,找心內科的醫生看看,這個科就是看與心血管系統相關的疾病的,包括高血壓或者低血壓。
Ⅱ 老年病科到底是個什麼科什麼病適合掛老年病科
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看醫生,這對很多老人來說已然是一件平常事。但有那麼一個科室,卻讓大家有那麼點摸不清頭腦,它就是——老年病科。老年病科是老年人的專屬科室嗎?它到底是看什麼病的科室呢?
老年病科到底是個什麼科室?
人老了,常常一患多病,到醫院看病時,往往看一個專科不能解決問題,需要跑多個科,吃很多葯。簡單地說老年病科就是是一個可以顧全老年人身上的所患有的疾病,從而進行全面治療的科室。不僅僅可以為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進行診斷及治療,還對老年人的心理、康復及保健進行研究。
老年病科主要工作分為以下三點:
1.綜合評估老年慢病,指導老年慢病管理,關注衰弱、功能下降的高齡老人;
2.善於處理老年人多種共存的慢性疾病問題;
3.提供對臨終老人的關懷照護。
哪些病適合掛老年病科?
老年人初診可以先到老年病科掛號。尤其是60歲以上,以心、肺、腦血管等疾病為基礎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在老年病科掛號診治更為方便。
與專科相比,老年病科有何優勢?
大家可能會問:「這些病我為什麼不去看更權威的專科,而要去看老年醫學科呢?」這是因為,有些老年人們身患多種疾病,所以老年醫學的優勢就是把這種患者看作為一個整體,將患者身上的多種問題進行協調處理,再為其提供所需的醫療護理與治療。因此,對於高齡多病的老人們來說,能做到多個健康問題的「協調統一」和「整體優化」,這正是老年醫學醫生們的專長與優勢。
老年病科與傳統專科有哪些區別和聯系?
職能方面
老年病科:老年病科的患者群體較為確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主要的工作就是老年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有如何維持或恢復老年患者的功能、生活質量,還包括疾病特殊階段的舒緩醫療。
傳統專科:專科所接待的患者人群的年齡更為廣泛,包括從嬰兒到老年的各個年齡階段,主要研究的只是身體中某一個系統疾病。
醫療模式方面
老年病科:是一個多學科團隊,推行的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模式,具體來講包括急性病救治、慢性疾病防治、中長期照護,實施的場所可以包括醫院、康復院、養老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
傳統專科:專科所遵循的是一種僅以疾病為中心的診療模式。
評估方面
老年病科:一大特色就是老年綜合評估,不僅評估患者的身體機能,還會對其精神生理、生活能力,社會能力等作出評估,並制定治療、康復及護理計劃。
傳統專科:專科的評估往往更看重於疾病的結局,例如:這個疾病是否能被治癒、是否會好轉或惡化或死亡。
其他方面
老年病科:更加綜合,更加全面,所以老年病科對康復、護理、社會支持依賴程度較高。
傳統專科:專科則對康復、護理、社會支持依賴程度較低。
只要是老年人,任何病都能去老年病科看嗎?
不是。急症看專科,慢病調理找老年病科 。雖然老年科可以看大多數老年人易患上的常見疾病,但如果當老年人遇上的是急性腦卒中、肺動脈梗塞、心肌梗死等這些急性危重疾病時,因為這些疾病的救治需要爭分奪秒,所以應該直接到專科進行救治,以免耽誤病情。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能看什麼疾病?
老年病科業務范圍: 眩暈、中風、偏癱、慢性支氣管炎、咳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失眠、臟腑功能失調 等各種老年慢性病以及常見的惡性腫瘤,比如 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婦科腫瘤及腫瘤介入治療 。
Ⅲ 性低血壓應該看哪個科
應該去心血管內科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准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准。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根據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范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鍾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葯或精神類葯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某些疾病或葯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以及服用降壓葯、抗抑鬱葯。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范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鍾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葯或精神類葯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某些疾病或葯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以及服用降壓葯、抗抑鬱葯。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1.病因治療
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葯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葯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葯方法和劑量;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
2.適當加強鍛煉
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
3.調整飲食
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迴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鹹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適量飲酒(葡萄酒最好,或飲適量啤酒,不宜飲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臟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應該去心血管內科
Ⅳ 低血壓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個血壓非常不好,高壓太低了,高壓與低壓太接近了。
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有沒有什麼疾病,如果有就治病,血壓問題自然隨之化解了;如果沒有,那麼抓緊在冬令進補的時候讓中醫開個膏方葯,我的直覺是氣血二弱,需要開一些補氣補血的中葯調理一下。
另,去醫院檢查時,首先是內科,如果內科沒有什麼問題查出來,最好再到神經內科去查一下美尼爾症。
Ⅳ 檢查血糖血壓掛什麼科
請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去醫院的話,應該掛什麼科,是心內科,還是內科,還是內科,還是中醫科???
如果想中醫治療的話直接掛中醫科就好,如果西醫治療高血壓屬心血管內科,高血糖屬內分泌科或專門糖尿病專科,高血脂可以選擇內分泌也可選擇心血管。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掛什麼科
如果醫院劃分的不是特別細,你可以直接看內科或者是心腦血管科。如果劃分的比較細的話你可以看內分泌科,醫生會根據您的病情給您會診。
檢查掛什麼科,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糖尿病並發症,除日常監測血糖外,還應定期進行糖尿病並發症的篩查。1、檢查空腹血糖保持在5~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9mmol/L;2、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小於7%;3、檢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如果升高,在6個月內檢查3次,有兩次超過正常,可診斷糖尿病腎病。應積極治療,防止尿毒症發生;4、每半年檢查1次血脂、血粘度、肝腎功能,對指標異常者給予積極治療,調整在正常范圍內;5、經常測血壓,保持在120/80mmHg;6、每年檢查一次眼底和頸動脈、下肢動脈超聲,了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管粥樣硬化情況,並積極防治。7、必要時檢查心電圖、心彩超,評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在治療方面的建議:一、糖尿病飲食:得了糖尿病,每個醫生都讓我們控制飲食,吃什麼最好? 吃多少才能控糖?很簡單,一天需要20種以上的食物。然而,這20種食物不能都是同一種類的食物,而是要多樣化。每天糧食類、蔬菜水果類、肉蛋奶豆類、油脂類四大類的食物都要吃,總數不少於20種,這樣才有益於健康。但是,總能量不要超過身體需要量。每日總熱卡的需要量請參考唐人Blog ——糖尿病病人飲食——每日總熱量的計算 。※ 一天一個水果:一個水果,重量在四兩到半斤,形象一點說就像網球那麼大;※ 一天一斤菜:綠葉類的蔬菜、瓜類的蔬菜都可以,一斤指的是生重,而不是做熟以後的重量。這樣嫌祥身體所需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基本就夠了。※ 一天一個雞蛋:也許會有老年人擔心吃雞蛋黃會讓自己的膽固醇過高,其實,國際心臟病芹拆搏的學術組織包括高血壓學會都推薦,一周吃五個以內的整蛋是安全的。※ 一天一袋奶:如果您比較胖,可以喝低脂奶;如果您比較瘦,血脂也不高,喝普通的奶或者全脂奶就可以了。如果您骨質疏鬆,還想多補鈣,一天喝兩袋也是安全的,老年人每天兩袋奶500毫升是安全的。※ 一天二兩肉:具體也需根據您的體形進行調整:如果您比較胖,就少吃一點;如果您偏瘦,可以吃到二兩,甚至三兩。※ 一天兩勺油:用喝湯的小瓷勺,舀一勺是10克的。無論一天炒幾個菜,總共就用這兩勺油。兩勺油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基本上營養不缺又不會太多。二、糖尿病人運動:在三餐後運動,每日三餐,運動三次。每次在飯後1小時開始(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算時間)。運動以快速行走為主,每次的運動時間為30分鍾。有心臟病者除外。以身體無不適感為原則。三、糖尿病人吃水果:1、血糖高是禁止吃水果,可以用黃瓜、西紅柿代替水果;2、空腹血糖小於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10mmol/L時是可以吃水果的,但要注意以下原則:1) 宜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桃、梨、橘子、橙子、釉子、蘋果、草莓、西瓜。2) 不宜吃的水果:香蕉、柿子、棗、山楂、羅漢果、無花果3)吃水果必須注意監測血糖4) 吃水果時間:兩餐中間,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覺前。5) 數量:一般吃4兩(200克,最好分2次),或者帶皮西瓜1斤。高血壓、冠心病的治療:1、一般治療御搭: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忌暴飲暴食,飲食八分飽,飯後休息半小時再做運動,忌菸限酒,每日飲一杯葡萄酒,多吃蔬菜,黑木耳,保持心情舒暢,保持大便順暢,避免過度用力和情緒激動。2、控制易患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胰島素抵抗等都需要調整正常。3、預防血栓形成:抗凝(小劑量阿司匹林0.1每日1次,早飯後服用)、調脂穩定斑塊(普伐他丁20mg每日1次,晚飯後服用)、擴張冠脈改善心......>>
想去檢查血糖,血脂還有血壓要分別掛什麼科?一個人事先沒有預約到了醫院可以立即體檢嗎?
沒有預約也可以體檢。伐果你只是想去驗血糖血脂血壓的話,不必去體檢處,掛心內科的號,這三項都可以驗的。並且上午驗下午就出結果了,比體檢處快,記得早上起來不喝水不吃早飯,抽了血再吃早飯。否則不準確。
血壓不低了,血糖也沒問題,頭暈四肢無力看什麼科
如果平時就有低血壓的話,起床的時候慢點,快的話更易導致 *** 性低血壓,頭當然暈了,是大腦供血不足所引起,可以掛個心血管科檢測一下血壓,順便要那位醫生幫忙測個血糖,低血糖也會引起頭暈的,中風通常是由高血壓引起